【我喜欢的一部电影】电影《小花》的大时代与小年鉴:中国的一段最好时光

西
西东人8
楼主 (文学城)

1975年,我看了一部长篇小说《桐柏英雄》。由于很多人传阅,前面的十几页已残缺不全。该小说发表于1972年,讲述了解放军 在桐柏山区与国军的多次战斗,以及许多许多其它故事。这是一部文革小说。

大概1966-1970,江青搞了样板戏。样板戏中的台词,是不好好讲话的。例如,《红灯记》中,李玉和被捕时,不向母亲好好告别,而是唱了一大段:临行 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

大概1971-1976,拍了一些文革电影。台词基本靠吼。例如,《决裂》中,小将们高呼:打倒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

到了1977,就把文革前的电影重放,例如,《铁道游击队》。还清楚的记得 游击队员小波,在湖边休息时唱的一首歌: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一晃到了1979,北京电影厂 从文革小说《桐柏英雄》中挑出1,2个小故事 改编成电影《小花》。该电影第一次,用正常人的口吻讲述了,赵永生、真假小花之间的兄妹情,姐妹情。电影中 文革味已很淡了。

该电影是现象级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一页。由于电影的巨大成功,一举捧红了3个大明星:陈冲刘晓庆唐国强。他们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下面简介一下《小花》。

桐柏山区,刚出生的赵小花,因贫穷 被卖了。与此同时,因革命失败,董向坤被迫转移,伐木工 何向东将董的女儿董红果送到赵永生(唐国强 演)父母家寄养,董红果成了赵永生的妹妹 - 赵小花(陈冲 演)。父母去世后,永生与小花相依为命。后来,永生参加了革命。

赵永生的亲妹妹被卖后,被何向东收养,取名何翠姑(刘晓庆 演)。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赵小花意外地遇到了哥哥 - 赵永生。

赵永生回家乡,何翠姑也来到这里。永生向翠姑谈起亲妹妹被卖的经过。翠姑对自己幼时的经历一无所知,怀着对永生的同情,答应帮他找到亲妹妹。当翠姑向养父何向东谈及此事时,何向东悲喜交集,向她揭开了真假小花的谜底。

电影《小花》捧红了几首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歌曲《绒花》还被前几年的电影《芳华》借用了。

在1978年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开启一个新时代。1979年的《小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

个人的小年鉴也呼应这个大时代的变化。1978年,父亲的原单位派人到父亲的单位,宣布给父亲平反,取消右派帽子,补发工资。还和父亲谈心。同时母亲的工作也作了调整。

不久,我们兄弟俩先后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在国家不断开放下,我们家和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坚信明天会更好。我推测 1978-1988是中国最充满希望的10年,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1984年,在天安门的建政35周年的大游行中,高校师生方阵中,打出了“小平你好”。这标志着1984是这10年的顶峰。

多年后,再看电影《小花》,已经无法再看下去了。其实哥喜欢的不是《小花》,而是那个年代。

后记

1.陈冲的父母在文革中被整,她留洋回国的外公被整的太厉害,在文革中 服毒自尽。鉴于家训,1981年 名满中国的陈冲去美国留学。在1981年,留学 对一般人还太遥远。

2.来自台湾的A博士,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60年代末,去中国科学院工作。到了大陆后,他傻眼了。在美国朋友的运作下,于1978年,在美国找到了一份中学老师的职位。

3.来自香港的B博士,从阿拉巴马大学毕业后,60年代末,去中国科学院工作。于1979年,在美国找到了一份博士后 临时职位。

我上面说的中国最有希望的10年,似乎在他们眼里不是。。。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铁道游击队》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CvpwuaH2s

妹妹找哥泪花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3pTw1pA9U

绒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TulxmU21FE

电影《小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0ocVZuaKiM

尘凡无忧
赞,西东写个影评也感觉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纵贯上下十几二十年。。。感觉把小花诞生的前因和后果都写了。:)
西
西东人8
还好啦,没写上下200年:)
尘凡无忧
为啥你文末提到的几位在中国最有希望的十年里仍离开中国?他们看见过什么或者预见到了什么?
西
西东人8
我只说 我看到的。我的判断有时也可能不对。
东风再起
“赵永生的亲妹妹被卖后,被何向东收养,取名何翠姑(刘晓庆 演)。” 什么时候才能杜绝拐卖妇女儿童的罪行
西
西东人8
您这个问题太好了!8孩女现象何时休?
东风再起
以前以为这种事只有万恶的旧社会才有。现在,才发现万恶的旧社会里小花还有人收养。。
浮云驰
妹妹找哥泪花流是李谷一唱的吧,这歌很红了一段时间
西
西东人8
老何还好了,至少买去没当老婆:)
西
西东人8
是的。那时听,挺有感觉,现在听 一般般了
西
西东人8
作业完成了
尘凡无忧
这就完成了吗?好吧,想起来可以随时再写作业的。。。看,爱好电影的网友很多,大家都很喜欢你这个点子。再谢谢西东。:)
西
西东人8
能有更多的人来就好了
尘凡无忧
不急。慢慢来。这才活动第二天啊。你也是个急性子。。。:)
西
西东人8
年轻的时候,挺急的。现在有些不急了。
打魚船
我们这代人的共同回忆。
鲁冰花
暴露年龄了,以后不能装嫩了,,:)
西
西东人8
我多年前看了你的女兵系列 知道,我应该喊冰花姐。那时我一直潜水。
西
西东人8
在我眼里,你是年轻人。
鲁冰花
现在喊也不晚。
西
西东人8
姐姐
鲁冰花


发糖,哈哈哈

西
西东人8
想吃糖
鲁冰花
吃完了玩儿去:

W
WXCTEATIME
谢谢西东兄梳理这段历史,电影国事,家事国事他人事,事事牵连。
s
shamrock100
最充满希望的十年因为起点低呀,对于起点不那么低的人来说当然就不那么好。

对我也是最好的十年,十年内搬了三回家。 

那年我刚上小学,学习负担一点不重,放学同学自己组队回家,每天都是找地方先玩,玩到晚饭时间再回家。但该考的试该学的习也没落下,父母对学习基本完全不过问,三餐管饱即可。对比前面后面现在真是幸福的小学时光。

 

P
Parkbrooke
还活在上个世纪
a
applebee3
+1,很好的电影史料。
a
applebee3
那首歌我还会唱呢。:)
西
西东人8
谢谢茶兄,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西
西东人8
谢谢苹兄
西
西东人8
文章的后记里 就是史兄的意思,英雄所见略同
西
西东人8
朴兄,我是在总结历史吗,看清了历史,才能把握未来。文章的后记 意味深长
西
西东人8
哪首歌?我列了三首
s
shamrock100
有点汉初文景之治的感觉,百废待兴,充满希望. 跟这部电影还有点渊源。

陈冲是我小学好朋友的表姐,大概小学二三年级在朋友家见过她一次。 刘晓庆也来我们院拍过电影沙鸥,也见过。当时床前贴的海报就是陈冲的大头像来着, LOL。真是时代的印记。

西
西东人8
史兄大有来头,高人。象我这种 下里巴巴人 是见不到他们的
无言无语无声
80年代,是我们中国的短暂的文艺复兴时期,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西
西东人8
文景之治 史兄是一语道破
西
西东人8
无兄 所言极是。文章的后记 也道出了隐患
打魚船
真是会说话
n
nearby
哇,写得真有实料!佩服!看过桐柏英雄连环画,记不清楚了。看小花时,被两个小花搞得晕头转向 :)
西
西东人8
我比近兄可能大5岁。你看小画书,我到了看小说的年龄:)
a
aguafresh
我的邻居,五六十年代的海归,1979年离开大陆去香港了。

他们是两口子一起海归的,一起戴着儿子走了。他儿子给过我巧克力,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直到约10年后,我吃到M&M,发现味道这么熟悉。

还有一个邻居,印尼回来的,那是走不了了。年纪比较大的时候取了一个本地人。他一直在中学做英语教师,直到70多岁,一天倒在路边,被人送去医院,还能说出家里的电话,打电话去家里,他老婆以为是诈骗,挂了电话。人也挂了。

西
西东人8
阿兄 说的事 与文章中后记说的事几乎一样。您认为 还有希望吗?

谢谢您分享身边的事。

赵登禹路
这个我记得清楚

当年最不爱听的歌:“妹妹找哥泪花流”;最不爱听的书(朗读):“夜幕下的哈尔滨”。

那个歌风格杂乱,跟故事内容(如果有内容)不贴。

赵登禹路
王酩败笔

当年最不爱听的歌:“妹妹找哥泪花流”;最不爱听的书(朗读):“夜幕下的哈尔滨”。

那个歌风格杂乱,跟故事内容(如果有内容)不贴。

西
西东人8
赵兄好!我也不喜欢“妹妹找哥泪花流”, 但“绒花”还可以。我也不爱听朗读,中国的播音腔
西
西东人8
王酩败笔 是什么典故?
西
西东人8
a
applebee3
小花的那首。
花似鹿葱
剧情都忘了。不过,看看那个时候刘晓庆,再看现在,不是一张脸。。。
西
西东人8
刘晓庆已不是当年的刘晓庆,中国也不是当年的中国。早已物是人非,回不去了。
望沙
我看的是小人书,印象很深
西
西东人8
我要比沙兄大几岁
疏影笑寒
很美的分享!
花梦
同认为1978-1988 是最有希望的十年
花梦
同认为1978-1988 是最有希望的十年
西
西东人8
谢谢
西
西东人8
与花兄 英雄所见略同……
W
Wafik
文末那幾位都是回國后被蹉跎了自己最好的年華。

到開放后第一時間再也忍不下去了的。

我的父母輩中有好幾個也是五十年代從美,英,德回國的教授。有兒女的一開放(78,79年)就跑出去了。堅守的幾個都未婚或無子女。出去的那幾個兒女后來都不錯。留下的到老功成名就也很好。慘的是沒熬到好時候就走了的。他們的子女沒能出去,在國內因為教育原因也過的平平淡淡。

西
西东人8
蛙兄的所言极是。我认为的最好的10年,是我们半底层的人的看法。蛙兄所说的人,早就憋不住了,

门一开,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