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Caen城一定是冲着诺曼底登陆海滩,盟军公墓和二战纪念馆来的。北美每年都有D-Day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人们都会佩戴一朵红色小花。后来才知那是诺曼底随处可见的野生红色虞美人。明天是6月6号。让我们看看78年前的诺曼底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4年6月6号由时任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参谋长蒙巴顿海军上将发起了代号为“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的浩大军事行动,是二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看图!
纳粹德国当时占领了大半个欧洲穷凶极恶地正企图灭了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成了盟军孤注一掷的唯一出路。本人非军事迷平时也害怕看血淋淋的战争片。原本只想路过诺曼底“顺道”看一下当年登陆的地方。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位非常不错的导游。这位先生是Caen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知识渊博口才了得,说话极富感染力。是他,给我们生动地上了一堂课!
上图是为了让大家看清诺曼底和加莱的位置。诺曼底登陆可以说是军事史上“声东击西”的典范。据说盟军为了迷惑希特勒在加莱对望的英国领土调集大军,蓄意散布虚假情报给在英的德国间谍,甚至让好莱坞的道具师们制作大量飞机大炮以假乱真。目的就是要让法西斯德国相信盟军只会从加莱登陆。登陆战打响后的6月6日希特勒的部下拿着战报等待晚睡晚起的希特勒起床。听闻战报希特勒竟判断诺曼底仅是烟幕弹盟军马上要从加莱登陆了,命令重兵加强防守加莱。这个十恶不赦的纳粹头子做梦都没想到1944年6月6日成了他败走麦城的开端。
1944年6月6日清晨盟军先头部队16万人在极度恶劣的天况下于清晨抢滩登陆。记得电影《最长的一天》里面的镜头。德国军官像通常一样拿起望远镜眺望海面。海面迷雾笼罩。可突然满载士兵的5000艘舰艇渐渐出现在视野逼近海岸。军官惊慌失措地咆哮:O my god! They are coming!
英勇的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据称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也在列。
盟军甚至运来代号为“桑树”的巨型水泥部件组装成防波堤和码头帮助坦克大炮与后援辎重顺利登岸。
尽管德国人措手不及守兵薄弱。但他们毕竟经营多年依仗地形设置重重障碍,密布水雷地雷,占领制高点。登陆之战可谓惨烈之极。16万人的先头部队损失了13万人,诺曼底海岸特别是美军登陆的奥荷马和犹他海岸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成千上万被登陆艇颠得呕吐不止的士兵还未登陆就被海水淹死或被海浪冲走失踪。电影再现了那种惨不忍睹的场景。
登陆现场
铁丝网
据信这块石碑所在便是当年美国士兵踩着队友尸体首次爬上来控制的地点。
这段有垂直天然屏障更不好攻了。
远处可见工事碉堡形成对登陆盟军的巨大威胁。据称一个德国机枪手在碉堡中扫射了9个小时,有4000盟军战士成了他的枪下鬼。
被保留下来的弹坑
掩体工事
奥荷马海滩诺曼底登陆纪念碑
造型代表从多个地点抢滩登陆的盟军各部队。
参观美军公墓。
湖中的睡莲
这是美国士兵长眠的地方。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镜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故事讲述了瑞恩的母亲生养了4个儿子。3个儿子在登陆当天战死在诺曼底。指挥官不忍让这位伟大的母亲失去她唯一活着的儿子瑞恩专门派8人小分队寻找瑞恩护送他回家的故事。
这位长眠的战士是从我们州去的。
《拯救大兵瑞恩》中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那些临死前的士兵。他们临终时无一例外地呼喊"want to go home!","want to see mama! "。诺曼底漫山遍野的血色小花每年为他们绽放绽放,为他们哭泣,缅怀纪念他们为世界和平而献出的年轻生命!
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永远反对战争!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cfce0c3bcf7387c8ce93369
当时很感动人的大新闻,现在所有老兵听说都已经全部不在人世了。2019年还有60几位。
文字部分有关历史方面错误很大,你确实不懂历史,被导游忽悠了。
“诺曼底战役。。。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成了盟军孤注一掷的唯一出路。”
“希特勒。。。做梦都没想到1944年6月6日成了他败走麦城的开端。”
以上这些描述根本就不符合事实。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先欧后亚。斯大林请求美国开辟第二战场打击德军。美国迟迟不动,斯大林多次请求,美国还是在等待在最佳时机进场,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和利益。
在苏德交战都接近精疲力尽,德军已成败像的时候,美军才开始进场。当然远离战场的美国对英苏的强大军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军援的501亿美元中,英国得到314亿美元,占62.7%,苏联得到113亿美元,占22.55%,中国得到16亿美元,占3%,因为美国先亚后欧,抗战结束时援助中国的仅仅8亿美元,剩下的抗战结束后才到位。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结束,德军损失巨大,对苏联的军事优势已经丧失。德军104万人,苏军250万人参战,德军损失84万人,失败,二战转折点到来。这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希特勒走麦城给。
1943年6月,美英才发动北非战役(摩洛哥)。
1943年8月23日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德军79万人,苏军190万人,德军失败,德军从此再也无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开始反攻,德军开始撤退。
然后第聂伯河会战,苏军已经反攻到了今天的乌克兰了,德军一路败退。
在这以后,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国才开始诺曼底登陆。这次登陆并不是孤注一掷,苏军反攻了一年多了,德军只能步步撤退。
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给你一个苏德战争时间表供你参考,其中双方各自超过百万人的会战7次以上。
苏军击毙德军450万人,占德军死亡总数的80%;
英美加澳法印新等所有盟军击毙德军100万人,占德军死亡总数的20%;
苏军抗击80%的德军总兵力以及90%德军主力。
苏军死亡880万人-1050万人;
美军死亡25万人。
遗憾的是战后西方一直把这个胜利归于西线盟军的胜利,最近十几年每次盟国各国首脑聚法国庆祝二战胜利,许多历史学家和法国总统都呼吁要邀请俄罗斯首脑参加,都被英美拒绝。
如果希特勒给隆美尔总兵力的5%,隆美尔就会全歼蒙哥马利和巴顿,可是隆美尔只有5万兵力和一群扶不上墙的稀泥意大利军队。
说起诺曼底,大家都知道盟军的纪念地。而德军的公墓,这里埋了大约一万一千德国阵亡军人,就离圣山四公里,可以远望圣山。这个题目我一直没写,忘记了。
戴高乐在世时也强调欧洲要稳定强大,必须与俄国合作,那才真正符合欧洲人的利益。
英国让他们再坚持一下,结果很快一泻千里。现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也一样,总想显摆一下,让人觉得像个小丑
任何事情,总想当大国,结果最后总是第一个投降,第一个绥靖,鼻青脸肿,还不记打
斯大林的苏联根本就是最恶心的,和希特勒属于一路。卡廷事件,令人发指!能瓜分就瓜分,能捞好处就捞好处,丧尽天良!最后被希特勒打了,成百万的投降。斯大林没办法了,只能下死命令,投降家属发配西伯利亚,才成建制的战死!如果不是希特勒打苏联,苏联根本就是希特勒的帮凶!
反观英国,希特勒给了英国那样的合作条件,丘吉尔就是不同意!反观美国,孤立主义盛行,但罗斯福暗渡陈仓帮助英国。
这两个国家真的是因为信念而作为,不是简单的利益
法国也配纪念二战,笑死!
去Caen城一定是冲着诺曼底登陆海滩,盟军公墓和二战纪念馆来的。北美每年都有D-Day纪念活动,参加活动的人们都会佩戴一朵红色小花。后来才知那是诺曼底随处可见的野生红色虞美人。明天是6月6号。让我们看看78年前的诺曼底到底发生了什么。
1944年6月6号由时任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参谋长蒙巴顿海军上将发起了代号为“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的浩大军事行动,是二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看图!
纳粹德国当时占领了大半个欧洲穷凶极恶地正企图灭了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红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成了盟军孤注一掷的唯一出路。本人非军事迷平时也害怕看血淋淋的战争片。原本只想路过诺曼底“顺道”看一下当年登陆的地方。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位非常不错的导游。这位先生是Caen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知识渊博口才了得,说话极富感染力。是他,给我们生动地上了一堂课!
上图是为了让大家看清诺曼底和加莱的位置。诺曼底登陆可以说是军事史上“声东击西”的典范。据说盟军为了迷惑希特勒在加莱对望的英国领土调集大军,蓄意散布虚假情报给在英的德国间谍,甚至让好莱坞的道具师们制作大量飞机大炮以假乱真。目的就是要让法西斯德国相信盟军只会从加莱登陆。登陆战打响后的6月6日希特勒的部下拿着战报等待晚睡晚起的希特勒起床。听闻战报希特勒竟判断诺曼底仅是烟幕弹盟军马上要从加莱登陆了,命令重兵加强防守加莱。这个十恶不赦的纳粹头子做梦都没想到1944年6月6日成了他败走麦城的开端。
1944年6月6日清晨盟军先头部队16万人在极度恶劣的天况下于清晨抢滩登陆。记得电影《最长的一天》里面的镜头。德国军官像通常一样拿起望远镜眺望海面。海面迷雾笼罩。可突然满载士兵的5000艘舰艇渐渐出现在视野逼近海岸。军官惊慌失措地咆哮:O my god! They are coming!
英勇的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据称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也在列。
盟军甚至运来代号为“桑树”的巨型水泥部件组装成防波堤和码头帮助坦克大炮与后援辎重顺利登岸。
尽管德国人措手不及守兵薄弱。但他们毕竟经营多年依仗地形设置重重障碍,密布水雷地雷,占领制高点。登陆之战可谓惨烈之极。16万人的先头部队损失了13万人,诺曼底海岸特别是美军登陆的奥荷马和犹他海岸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成千上万被登陆艇颠得呕吐不止的士兵还未登陆就被海水淹死或被海浪冲走失踪。电影再现了那种惨不忍睹的场景。
登陆现场
铁丝网
据信这块石碑所在便是当年美国士兵踩着队友尸体首次爬上来控制的地点。
这段有垂直天然屏障更不好攻了。
远处可见工事碉堡形成对登陆盟军的巨大威胁。据称一个德国机枪手在碉堡中扫射了9个小时,有4000盟军战士成了他的枪下鬼。
被保留下来的弹坑
掩体工事
奥荷马海滩诺曼底登陆纪念碑
造型代表从多个地点抢滩登陆的盟军各部队。
参观美军公墓。
湖中的睡莲
这是美国士兵长眠的地方。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镜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故事讲述了瑞恩的母亲生养了4个儿子。3个儿子在登陆当天战死在诺曼底。指挥官不忍让这位伟大的母亲失去她唯一活着的儿子瑞恩专门派8人小分队寻找瑞恩护送他回家的故事。
这位长眠的战士是从我们州去的。
《拯救大兵瑞恩》中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是那些临死前的士兵。他们临终时无一例外地呼喊"want to go home!","want to see mama! "。诺曼底漫山遍野的血色小花每年为他们绽放绽放,为他们哭泣,缅怀纪念他们为世界和平而献出的年轻生命!
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永远反对战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诺曼底归来话D-Day 法国千年文艺风情小镇—Honfluer 奇妙神山--圣米歇尔山之旅 法国城堡之旅 漫步蒙马特高地+骑行塞纳河畔+卢浮宫日落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cfce0c3bcf7387c8ce93369
当时很感动人的大新闻,现在所有老兵听说都已经全部不在人世了。2019年还有60几位。
文字部分有关历史方面错误很大,你确实不懂历史,被导游忽悠了。
“诺曼底战役。。。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成了盟军孤注一掷的唯一出路。”
“希特勒。。。做梦都没想到1944年6月6日成了他败走麦城的开端。”
以上这些描述根本就不符合事实。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先欧后亚。斯大林请求美国开辟第二战场打击德军。美国迟迟不动,斯大林多次请求,美国还是在等待在最佳时机进场,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和利益。
在苏德交战都接近精疲力尽,德军已成败像的时候,美军才开始进场。当然远离战场的美国对英苏的强大军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军援的501亿美元中,英国得到314亿美元,占62.7%,苏联得到113亿美元,占22.55%,中国得到16亿美元,占3%,因为美国先亚后欧,抗战结束时援助中国的仅仅8亿美元,剩下的抗战结束后才到位。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结束,德军损失巨大,对苏联的军事优势已经丧失。德军104万人,苏军250万人参战,德军损失84万人,失败,二战转折点到来。这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希特勒走麦城给。
1943年6月,美英才发动北非战役(摩洛哥)。
1943年8月23日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德军79万人,苏军190万人,德军失败,德军从此再也无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开始反攻,德军开始撤退。
然后第聂伯河会战,苏军已经反攻到了今天的乌克兰了,德军一路败退。
在这以后,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国才开始诺曼底登陆。这次登陆并不是孤注一掷,苏军反攻了一年多了,德军只能步步撤退。
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给你一个苏德战争时间表供你参考,其中双方各自超过百万人的会战7次以上。
战争初期苏军击毙德军450万人,占德军死亡总数的80%;
英美加澳法印新等所有盟军击毙德军100万人,占德军死亡总数的20%;
苏军抗击80%的德军总兵力以及90%德军主力。
苏军死亡880万人-1050万人;
美军死亡25万人。
遗憾的是战后西方一直把这个胜利归于西线盟军的胜利,最近十几年每次盟国各国首脑聚法国庆祝二战胜利,许多历史学家和法国总统都呼吁要邀请俄罗斯首脑参加,都被英美拒绝。
如果希特勒给隆美尔总兵力的5%,隆美尔就会全歼蒙哥马利和巴顿,可是隆美尔只有5万兵力和一群扶不上墙的稀泥意大利军队。
说起诺曼底,大家都知道盟军的纪念地。而德军的公墓,这里埋了大约一万一千德国阵亡军人,就离圣山四公里,可以远望圣山。这个题目我一直没写,忘记了。
戴高乐在世时也强调欧洲要稳定强大,必须与俄国合作,那才真正符合欧洲人的利益。
英国让他们再坚持一下,结果很快一泻千里。现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也一样,总想显摆一下,让人觉得像个小丑
任何事情,总想当大国,结果最后总是第一个投降,第一个绥靖,鼻青脸肿,还不记打
斯大林的苏联根本就是最恶心的,和希特勒属于一路。卡廷事件,令人发指!能瓜分就瓜分,能捞好处就捞好处,丧尽天良!最后被希特勒打了,成百万的投降。斯大林没办法了,只能下死命令,投降家属发配西伯利亚,才成建制的战死!如果不是希特勒打苏联,苏联根本就是希特勒的帮凶!
反观英国,希特勒给了英国那样的合作条件,丘吉尔就是不同意!反观美国,孤立主义盛行,但罗斯福暗渡陈仓帮助英国。
这两个国家真的是因为信念而作为,不是简单的利益
法国也配纪念二战,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