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白宫的说法,白宫是通过计算每个国家对美国的实物贸易顺差,将其除以对美出口总额,将数字转化为百分比率后,再除以二,来算出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The math is simple: take the U.S. goods trade deficit with a country, divide it by that country's exports to the U.S. and turn it into a percentage figure; then cut that figure in half to produce the U.S. "reciprocal" tariff, with a floor of 10%)
注:图片来自WSJ2025.04.04 的文章“A Market-Rattling Attempt to Make the American Economy Trump Always Wanted”
我理解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想要使用关税——他希望工作岗位回流美国。其逻辑是这样的:通过征收关税,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将变得更贵,如果国内有替代品,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本国产品,从而促进国内就业。
然而,这背后有太多假设可能并不符合现实。他的政策也缺乏战略性。他或他的团队是否想清楚了,究竟想扶持哪些产业?他希望支持哪些关键领域?也许可以是可再生能源(啊,对他来说当然不是),芯片制造,或者电动汽车制造(啊,他可是“钻井宝贝”那一派的)。他真的想把服装或鞋类制造业带回来吗?这些行业可能会带来污染,而美国制造业在这些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力。
他几乎不加区分地征收关税,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加重消费者的负担。消费者将变得更加谨慎,从而减少消费。企业看到消费放缓,也会收缩招聘。人们更难找到工作,因此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如此一来,经济就陷入了衰退。
与此同时,制造业工作真的回到了美国吗?并没有,因为政府并没有采取足够措施让美国具备竞争力。政府有没有在提升美国劳动力的技能方面做出努力?特朗普是否曾表示,这个国家需要通过加强STEM教育来变得更强?他是否做过任何努力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具竞争力?事实上,如果没有移民,美国的竞争力将更加堪忧。
这个国家的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其法治、高效的金融系统,以及法律体系的可预测性。如今,即便这一优势也在被这个政府所动摇。
当这个政府推行保护主义政策的同时,其他经济体很可能会寻求新的贸易合作关系。这只会让美国变得更不具竞争力,完全违背了征收关税的初衷。通常来说,关税或其他保护性措施是为了暂时保护那些面临激烈国际竞争的产业。但不幸的是,这并不是本届政府的做法。
不加区分的征税只会激怒其他国家。他们很可能也会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政府是否考虑过这对美国出口行业的影响?
尽管美国有贸易赤字,那些有贸易顺差的国家通常会用这些盈余购买美国国债。也就是说,美国人享受全球竞争带来的低价商品的同时,美国政府和消费者也能以较低的利率借到钱,因为美国国债有持续的需求。
一旦打破了自由贸易体系,不仅商品价格会上涨,导致通胀并增加消费者负担,借贷成本也将上升。因此,房价可能会承压。而企业估值也将受到影响,比如苹果公司,其产品依赖于全球供应链。如果政府想要征收关税,为什么不先在美国建设一些基础设施?现在iPhone变贵了,但又没有美国制造的替代品可买。这只是在抬高价格,并不能带回工作岗位。这样的政策有什么意义?
这个政府的政策推出方式之混乱,令人惊讶又失望。这位总统似乎什么都要亲自管,而不是让专业人士做他们擅长的事。他身边的人都要迎合他,而不是他信任团队、分权管理。他不容许任何挑战。那么,这样能制定出什么良好的政策吗?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政策自己暴露结果。人们最终会看到这些政策的后果。(2016-2020他第一任期减税时,公司们不是用减税的钱回购股票,而不是投资扩张吗?)既然人民选了他,那他的政策就得落地执行,让大家看清楚后果。
他现在的税收政策呢?在国内,他努力削减联邦支出,是为了实现减税。较低的税率本应对企业有利。但如果经济环境是i)大规模削减联邦工作岗位,ii)在现在这个关税政策导致的股市价值剧跌带来的财富效应(抓紧口袋不消费),价格上涨,那经济就很可能陷入衰退。那样的话,即便税率降低,对企业扩张也不会起什么积极作用。这一切看起来都是没有经过充分考虑的。他只是一个接一个地推进政策,总是站在聚光灯下。
这种混乱的政策方式将让美国不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而一个国家真正的衰退,不是靠这种政策就能挽救的,反而加速了这个伟大国家吸引力的流失。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个国家需要做的是培养更多工程师,就像马斯克那样。让企业多样化供应链。如果确有经济优势,就把制造业带回来;如果没有,这个国家就应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我们输出好电影、好游戏、好创意——这种创意源于自由的土壤,这或许才是这个伟大国家真正的竞争力。
提笔写下一点浅见感想,文字也粗糙。欢迎讨论交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认为资本主义的精髓在于如何让资源实现其最高价值,而不是如何让资源高效转化为财富,如果全球贸易市场完美,关税对各方长远利益只有害而无利,但市场远非完美,市场垄断,信息极不对称,欲望分裂各怀鬼胎,隐蔽的保护主义和单边利益议程,等等,灵活利用关税不失为一种调整市场的手段,当然川普有否这份机智另当别论。但在这种市场不完美下全球化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廉价刺激消费,消费刺激更多廉价商品生产和压低成本的狂热,劣币驱逐良币,有限资源被高速转换为垃圾产品。
最近各处看了一下,感觉这次‘解放日’确实有不少问题:
- Trump 团队计算各国对美国的关税的公式完全不靠谱。目前的猜测是贸易逆差/贸易总量,这个不是 Tariff 应该的公式;
- 不分敌友,无策略,无计划,无差别的挑战各国;
- 经济尤其是世界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Trump 全团队土包子,走的是盲人摸象,摸着石头渡河的策略。
But at the same time,如果把国家看成个人,一个人(国家)常年支出(进口)远大于收入(出口),只有靠借越来越多的债,那不过怎么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债多么诱人,借债总有借不下去的那一天。现在基本就是那一天。
其实我个人也认为,加关税/贸易战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着。正确的解法很简单,但很疼,所以几乎没有可能实现,那就是:
- 对富人不减税,甚至增税,(所以右派会反对)
- 减少对穷人的赞助额,(所以左派会反对)
- 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政府开支,先把欠的钱还了。
想通过税调节,也不过是想让那只INVISIBLE HAND起作用,说白了就是,价格。
特别是这个IMPORT TAX,多的一部分是政府收走的,从哪里收?自己境内的消费者(这里假设出口国的原价不变,实际上一定会变,因为各种支出都要提高),也就是变相把你可以花在自己身上的钱拿走。对于这中文里那么公开歧视欧洲高税收的,居然这时候说很好很好。
结果当然不可能把工作岗位来回来。
上一次忘了是回谁,我提到我的观点。政府最大的职能是为本国公民创造就业机会,这个很对。但是也要给政府压力让他尽全力去做这件事,比如欧洲国家,失业是政府统一负担的。假设一个地区会有一家企业倒闭造成1000人失业,那么是要那个地区的政府财政来承担那个损失的。政府本身不是盈利机构,变不出来钱,只能靠税收,你那里的人有工作就能收那一部分税,没有就没有(先不说这个TRIFF),如果大面积事业一是收不上来那一部分税,而是要贴失业的那一部分人的工资,这才是推着政府玩儿命也要压失业率创造就业机会的最根本原因。
大面积涨价的结果,必然是各种环节包括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企业为维持,只能大面积裁员。而最先被裁掉的,只能是最基层的那一部分(很可惜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再说明白一点,也就是社会中的穷人(当然这对从来没工作的貌似没影响)。大的社会动荡面前,必然社会中最弱的那一部分群体最先受到冲击,如同COVID。
我记得原来跟人聊说下一个经济危机会是2027左右,如果这样人为破坏,提前1,2年也正常。
我自己当然不希望看到美国真的的recession(中国的我也不希望有什么说什么。我当然很喜欢我现在的国家和生活的地方,但是中国到底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在那里完成了一路的教育我很感激)。所以对目前这些我持观望的态度希望不要那么糟。
贸易逆差在掏空这个国家。现在的这一代确实不行了。但是在苦难中成长的下一代有可能。而继续贸易逆差的路,美国很快就是最后一代了。
你最后的三个方法, 老川也觉得不可行。
比如第三个方法。可是克林顿当总统时, 裁减政府工作人员没有现在引起这么大的反感, 可能 是
1。 副总统领衔, 做得很谨慎, 对比阿斯博各的马斯克的嚣张
2。当时美国制造业还可以, 辞退的员工转入工业界, IT也在迅猛发展。现在工业萎缩,大量工厂转移到了国外, 许多下岗的公务员无处可去。
3。克林顿那时是在制造股市泡沫,直到2000年dotcom 股灾。 而现在股市疯涨了十几年。
想起来dotcom股灾前, 和当时美国Bell labs的一个技术专家在一个国际组织每年开会, 后来他突然不来了。 据说他 工作没了, 投资所有的tech股票跌到谷底。。。现在如果这样, 中产也会反对川普。
"根据白宫的说法,白宫是通过计算每个国家对美国的实物贸易顺差,将其除以对美出口总额,将数字转化为百分比率后,再除以二,来算出所谓的对等关税税率。(The math is simple: take the U.S. goods trade deficit with a country, divide it by that country's exports to the U.S. and turn it into a percentage figure; then cut that figure in half to produce the U.S. "reciprocal" tariff, with a floor of 10%)
以中国为例,中国去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2950亿美元,对美出口总额是4380亿美元,相除的比率数字大约是67%。67%除以二之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对等关税就是34%,加上早前加征的20%,中国被加征的关税一共是54%。
尽管特朗普的图表指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67%的关税,但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平均关税仅为4.9%"
按成绩录取, 不按肤色性取向, 这是最起码的拨乱反正吧?你想他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