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说话的艺术

F
Francine
楼主 (文学城)

我觉得是从小到大的家庭文化或者说是身边的文化的结果。说话其实不仅是1)词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2)既定的implicit的假设,还有3)read between the lines的感知。第一代移民在2和3方面挑战会比较大,当然可以克服。但是如果不克服,不仅对自己而且对第二代也有直接的影响。

我身边不时有第一代、1.5代和第二代说话让人很不舒服的例子。我观察下来和家庭及周围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

 

六号院
就说站在爸妈身边的二代,能主动微笑和你打招呼吗?

我们家的能做到,叔叔阿姨好!用中文说,或以美国式的微笑加英语表达出来的这种感觉,小韩在高中也是,90度鞠躬给韩国同学的爸妈

m
mjnew
49年后,土包子上台,有文化的全被打倒,又穷,刚刚有点小钱10年,现在又这样,所以家庭文化短期内没希望的
小松松
你说的第二条第三条对有些理工娃比较难些。read between lines 要求比较高了,有的人能read lines

就不错了。

o
onward
要消化这么多亿土包子要多少年?
C
Croissant_22
熊娃昨晚跟我去上舞蹈课,一进教室就大嗓门跟所有人打招呼喊阿姨们好
m
mjnew
一代人80年,问题是还不断在培养出新的战斗包子。像台湾这种90年代民主化,开始也要打架,现在30多年后才好不少
m
mjnew
所以毛估估,如果大陆20年后民主化,20+30,总要起码50年后才会好些
l
lookforward
做这些对你家销售天才完全是小菜一碟嘛
六号院
赞!和其他老留父母主动问好,是我考察小中情商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基本这样的孩子都是社牛,屡试不爽

偷偷说、这是家里教出来的,不会打招呼的孩子、他们父母也很多是直眉瞪眼的....

z
zaocha2002
好乐的句子
y
yzhl888
真不会 说话的别学医,我知道有个男的实习医生被病人投诉,带教当众批评受不了,直接脱白大褂走人了
F
Francine
赞你家。我说一个例子。

身边有个很小就到美国的亚裔,接连上了子坛最崇拜的名校加名校,家里和父母同住。此人不仅老喜欢挑刺,而且挑到刺了,需要别人clarify或者纠正也算是好事。但是此人碰到一有点和自己理解不同的地方,不是假设自己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是自己没想到的地方,而是假设别人是错的。然后语言词藻当然就流露出别人是错的这个signal.  

有时别人说话比较含蓄,工作环境下,有些话不便挑明说,别人都听懂了。此人就是听不懂,那么语言反映上自然又脱节。

小松松
太喜欢你娃了。懂事又俏皮可爱。
六号院
希望有T5加持,所有人都能不和他计较就好
F
Francine
算了隔岸的事也就不说了。我们自己多提高,也是在提高子女。
夏云
关于喊叔叔阿姨

我们没要求孩子,所以,她只会笑着说你好

高中时一个小中女同学,看见我们就喊阿姨叔叔,我们很开心,孩子看在眼里,以后见到中国家长,也喊叔叔好阿姨好,有时候那些家长不习惯,回答英文,简短对话变成孩子中文,叔叔阿姨英文

后来,我说起那个同学,我说她带动了你的一个好习惯,孩子听了笑起来,我们那么多一起努力的EC,你只记得这个

这个重要

o
onward
肯定要更长时间,小地方都这么久。
六号院
给谁甩脸子呢这是?情绪不稳定的,别做医生
a
avw
让人舒服是一回事,但是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那就是另一个境界了,不是吗?
a
avw
天生的
小松松
这样的人以后在工作单位会很难生存,找对象也很难。
y
yzhl888
后来人家开了卖医保的公司,没少赚。有人心气高,受不得委屈的
六号院
不一定非要喊出来阿姨好,微笑致意打招呼就已经很棒了
s
skyport
不可能都像律师一样会说啊。老美也有拙于言辞的。
m
mjnew
哈哈,我们自己就是土包子环境长大的。娃在学校学了manner,回家教,say please! Thank you!
F
Francine
人和人的长短板肯定不同,但是交流方面的能力是致命的,更要作为一个优先来塑造培养。
a
avw
医生是吃体制饭的,都有饭吃,不靠你们
y
yzhl888
为何EC都是让你去做护工啊,急救帮忙啊,就是要被人催,被人磨的
小松松
我认识的一个小留男孩见了长辈会叫叔叔阿姨好。大家吃饭时他不断地起身给大家倒茶,家长教育得很好。
小松松
同意!
F
Francine
唉,运气好的时候50分的货就能卖110分的价。
a
avw
那是折磨,并不可取啊
F
Francine
说的就是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且不突兀让人听着舒服。需要的是常年的训练。
六号院
不觉得,有人很吃T5光环
小松松
那不成冤大头了。穿鞋的自己脚舒不舒服自己知道。
a
avw
对,那些jan 6的红脖子
F
Francine
这个话题是说平时的正常交流范畴,不是做大报告。拙于言辞的老美当然有。
l
lookforward
的确是这样,但是我英文没有好到能精准表达的程度,虽然经常跟孩子讲讲大致原则和方向,具体的只能靠他们自己领悟
六号院
我们家算社牛了,回北京吃火锅 ,被同龄女孩夹菜(用公筷)给秒杀了
小松松
那我就没话说了。不然会被说我酸葡萄。
m
mimifan
律师也有很多嘴笨的哈哈。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谁都没想过会做律师的也有
F
Francine
所以还是心态最重要。什么词藻从嘴里流出来只是结果。
P
Pilsung
我觉得我们语言上是有劣势,还有老美的人情世故。如何选词,如何做到在要求别人给我帮忙的时候

不让对方说 No,而是Yes,确实是我需要琢磨的。不过也许我一辈子也学不会。

S
Shanghaigirl98
我女儿也是,都是主动打招乎。
F
Francine
我们第一代的努力,包括交流能力的努力,对孩子们肯定是个激励。

另外,就从交流这个狭窄的话题来说,第二代都有他们原生环境而来的挑战。我们家长也要appreciate.  
我女儿就说她的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印女同学就有很明显的accent.  

m
moon*river
公司里小留还管我们这些叫叔叔阿姨,好weird啊

我家见到非华人朋友的父母都是随小时候的叫法, Mr xxx, Mrs xxx.  见到华人朋友的父母还真不知道怎么叫,打招呼是一定的,social 基本功

F
Francine
再怎么提高也总是可以提高的。我们都努力吧。
m
moon*river
当然会,还会中文聊天呢。大学生,在外面就是成年人了
w
willows
大学有communication课,我建议我家娃上
小松松
最好的涮羊肉馆在北京
w
wohenji
刚上完

还被老师提名做了下个学期的助教。这个小的性格温和,与人为善,很讨人喜欢。

H
HappyWed
看坛子里就知道,大部分人都蛮正常、很讲礼貌的,这样的普通说话水平和情商就够了

要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去要求普通人,有点要求太高了。只要不靠说话吃饭,普通说话水平也够用了。重点在于对人性的理解而不是说话的技巧,理解了人性,学一点心理学,了解为什么这样那样说话让人舒服或者不高兴,思维理解上到位了,说话和行动就会到位。普通的礼貌都是比较浅层的东西,人人都有,即使偶尔说话让人不舒服也无所谓,大家都是普通人,要求不能太高。

 

a
ashouluo2012
让我想起来小时候,我妈让我待在旁边,她们大人说话聊天,我要负责给每一个快空了的茶杯续茶。谁的茶凉了还要给换热茶。。。。。

就是个小侍女,哈哈。不过还是很感谢这些教育。

糯米粥
从生存层面上说,工作的core competency 最重要,对理工工作来说不一定是语言交流。在生活层面来说,太同意你说

的了

当然什么都行是理性状态,问题是都是撞撞跌跌的普通人啊

江城_83
跟做销售的人说话很愉快,但自己要有底线,别给唿悠着忘了北
n
newxiaoshuye
商学院必修课,不知道医学院是不是也有,的确非常重要,还有Public Speaking课
小松松
赞!
米奇的厨房
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帮你,靠的不是说话,是利益吧?
P
Pilsung
尤其对付政府官僚,我觉得我的语言完全没艺术,每次据理力争,每次都没有啥通融的。

not be able to get what I want。

但是领导的意思是即便占理,但是先要压低姿态,play victim。

米奇的厨房
还好啊,我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大部分时候都还可以,有个别隔音的人,就找她老板

政府部门很多人都是regulator,大部分人对此的反应是讨厌这些red tape, 如果你能表示,regulation是necessary的,是保护我们consumer的,他们对你肯定是另眼相看的。态度好了,后面有事要说话就容易了啊。他们也是一份工作,有谁愿意自己的工作不被认可反而被人讨厌呢?尊重和认可是他们最需要的。

我房子装修建筑inspection,记录比帮我建房子的建商还好,常常是一次性通过,小毛病人家根部不挑,有大点的问题告诉我要修一下就行,先给过了。哈哈

P
Pilsung
LD说我有点太单刀直入,咄咄逼人。
米奇的厨房
不能据理力争,是要他们认为你认可他们,他们会在一定范围内给你松绑。我又写了点,你看看。

说话的艺术,重要的是懂人心。不是词汇问题。

米奇的厨房
语言当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懂得背后的利益关系,就知道怎么处理了,相信大部分人努力一些,语言上问题都不大的。

只是很多人不敏感,不从对方(老美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当然也没法懂得对方利益点在哪里了,也无法和对方形成一定的利益共同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