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天朝的崩溃

思芦
楼主 (文学城)

读书札记: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以下简称《崩溃》)写鸦片战争历史,陈述客观,注重史实。在关于中国失败是由于中国的落后,还是琦善等人的卖国上,以及林则徐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和传统观点不同。

很长时间,中国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都是围绕着剿还是抚,战还是和这条线进行。凡主张剿的都是忠臣,凡主张抚的都是奸臣; 主战者爱国,主和者卖国;主战的林则徐、关天培、裕谦代表正义一方,主和的琦善、伊里布代表反动一方。认为中国战败不是必然结果,而是因为奸臣破坏。中国史学不是求真而是惩恶扬善。为此目的,不惜曲笔。 就连维基百科中文关于鸦片战争的词条也不能脱此窠臼,失实处颇多。据说中国的大外宣已侵润维基,斯言诚哉!

官方史家说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如果没有奸臣掣肘,中国能够打赢鸦片战争。为了弘扬主战的林则徐,对其进行了拔高和神话。比如称林早已预见了战争,并向道光帝和沿海各省督抚发出了预警。《崩溃》一书发现这些说法只是林在战争爆发之后的自我美化,不足为据。又说林在广州进行了充分的备战,英国舰队发现广州有备,只好放弃攻打广州,转而北上攻打舟山。《崩溃》揭示英军在广州集合后只封锁珠江,北上攻占舟山是英国外相巴麦尊指示的既定方案。事实上,后来英军回攻广州,虎门和广州的防备仍然沿用林则徐的部署,但在英军攻击下,顷刻瓦解,证明林的备战同样无用。于是官方史家又甩锅于林则徐被撤职后,琦善撤了广州的防备,以至遣散的兵勇当汉奸帮助英军。《崩溃》一书揭示,事实是琦善并没有撤防,反而将守备兵力从6000人增加到11000人。官方史家还将虎门炮台失陷的罪名归之于琦善拒绝对虎门增援,实情是琦善4次增兵虎门,共向虎门派兵3150名,另雇勇5800名,并且调拨火炮。虎门失陷和广州战败的原因是清军腐败,士兵畏战,在英军强大炮火下一哄而散。另外清军武器陈旧,战略和战术落伍,炮台只能防卫正面的进攻,不能抵御来自侧后方和上方的火力。清朝官吏相信英国人只靠船坚炮利,而不善于陆战。林则徐向皇上报告:英国人膝盖不能打弯,上陆地就栽跟头。因而没有充分准备陆地的防卫。林则徐书生议兵,将三国演义的火攻、近战付之于实战,被证明是纸上谈兵。这种情况下,再多的兵勇只是炮灰而已。而所谓遣散的兵勇当了汉奸帮助英军攻打炮台都是杨芳、奕山向道光帝撒谎,为自己战败甩锅。

官方史家不承认中国战败是必然结果,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制度落后,实力落后。将失败原因归于剿夷不力。而剿夷不力是因为奸臣的破坏。琦善一个奸臣不够,于是又有伊里布、余步云、牛鉴、耆英、奕山等等。虎门、广州、厦门、舟山、乍浦、定海、镇海、宁波、镇江、南京战败,无一不是奸臣作祟的结果。让奸臣们承担了中国落后道统的责任。琦善不仅做了道光帝的替罪羊,而且还做了中国旧道统的替罪羊。中国的汉奸往往是创造出来用于背锅的,就像秦桧为宋高宗赵构背锅。不是天朝无能,而是汉奸太狡猾。

主和的所谓“奸臣”,是那些醒悟比较早的人。在血的教训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和实力差距。知道剿不能成功,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和更严重的后果。越早妥协,越早谈和,能够避免更多的赔款和割地。如果前期和谈,至少香港不用割让,赔款也会少得多。

对于相似的冲突,日本做了不同选择。1853年,美国4艘黑舰由上海驶入东京湾,要求日本开国。掌权的德川幕府不知所措,约定次年再答复。第二年,又来了7艘黑船。幕府在逼迫下,按美方的条件,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国。日本认定抵抗仍然失败(鸦片战争带来的教训),还额外要割地和赔款,不如早做妥协。黑船来航让日本认识到自己的落后,从而有明治维新。当时的妥协开国被认为是后来日本的成功之母。对比清国,由于放不下天朝心态,不愿承认自己不行,两次鸦片战争都选择了战,最后的结局是割地赔款,签不平等条约。直到甲午还没有清醒,被先向西方文明妥协的日本战败。

当两种文明冲突时,落后文明的抵抗并不总是正确选项,向先进文明妥协更于国于民有益。

其实从皇帝到大臣,主战的原因并非为国为民,而是天朝心态。大皇帝岂能和岛夷女主并肩世界,我中华大邦,文明古国岂能和区区蛮夷平等贸易,和谈妥协?。

王小波在《花剌子模信使问题》中说 “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道光皇帝不允许臣下报告不喜欢听的消息;自命天下共主,对犯上的岛夷,只能剿,不能抚的天朝心态,导致了大臣报喜不报忧,只谈剿,不谈抚并谎报战绩。道光帝将琦善对军情的如实陈词,统统当作“妄称”。不仅不许败,而且不许言败。凡是实话实说的,都被贬斥,凡是说谎的,得到提升。琦善大体诚实,被判斩监候;林则徐只撒小谎,被发配新疆;奕山、杨芳阳奉阴违,谎报军情,获得交部优叙、白玉翎管等赏赉。即使谎言穿帮,也未得到重惩。

只能听好消息,听不得半点儿不同意见。结果是道光帝不知真相。以为英国不堪一击,对中国早已多处失地丢城,损兵折将,茫然不知,一力主剿。于是下面打不过,上面非要打。越打损失越大。最后真相到来时,已是大灾难。

书中写了一个小人物鄂云, 通过多报日期,谎报雇勇,中饱军费银一万多两!不但发了财,而且还用贪污的钱捐官补缺。战争是大发国难财的机会。所以鄂云这类人,主战的调子唱得比谁都高。

官方史家歌颂的主战英雄裕谦将多名英俘(商人和运输船海员)剥皮抽筋,凌迟枭示。道光帝明令杀死因遇台风沉船,飘到台湾的英国运输船的190名海员。当战后英交换战俘时,仅剩下了11人。读之触目惊心。虐俘,杀俘,肉刑、酷刑、严刑逼供,中国人权落后和反人类犯罪是当时英国要求治外法权的原因。

书名《天朝的崩溃》,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并没有让天朝崩溃,天朝心态也没有崩溃。以后又经过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庚子事变的三次战败,清国的天朝心态才开始放下, 睁开眼来看世界。一个老大帝国从梦中惊醒花了整整60年,两代人的时间。今天天朝已从海棠叶崩溃成一只公鸡,但是很多国人的天朝心态依然故我,幻想着中国当世界领袖。

以史为鉴。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保证。如果连落后也不敢承认,为此隐瞒历史真相,就像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秦人不暇自哀,而使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中国和西方政治体系的起源和对比 孟晚舟案中的三国四方大博弈 孟晚舟是叛徒还是民族英雄? 美国社会秩序的断裂和重建 中西文化对比: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
江上一郎
谢谢分享---其实--

战狼依然盛行--可见150年来没啥大变。。。

为人父
战败就是军事不行了。而军事牵涉到方方面面,诸如制度,工业实力,精神面貌以及治军水平等等。

抗美援朝时中国既无工业实力,也无经济实力,可仍然打败了最发达国家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靠的就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军队。刚看了《功勋》第一集《能文能武李延年》。从李延年这个指导员身上,就能够理解为啥志愿军能征善战,其战斗力的秘密就是政治建军。那些在国民党那边屡战屡败的军人,到了共产党这边立马就变成特别能战斗的英雄。这个转变就来自于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我一直说,蒋介石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政治上。

Q
QualityWithoutName
政治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把大刀变成机枪。没有求实求真精神,持续进步太难了。
为人父
讲政治就包括了实事求是精神了,否则就是忽悠。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毛共凭着政治建军打败了国民党,在朝鲜战场打败了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

国民党装备比共军强多了吧,为啥被打的一败涂地?

p
papyrus
网语有“后清”之说,不无道理
江上一郎
毛还靠政治和群众,打败了自己身边的众多亲密战友。。。
Q
QualityWithoutName
哈哈,讲政治包含求实精神,你信就好。话都不敢让人讲,就只有皇上能求实了。
江上一郎
朝鲜战场俘虏营回来的战士-----谁有讲话的机会?谈”求实精神“就皇家一家吧?---呵呵:)
如果中国人想永远不做第一,永远做失败者,那多废 物啊。不就是那些没用的就会释放负能量的逢中必了吗。中国这么大的进步还不可以高兴啊
思芦
你对天朝心态的解释不错。怪不得鲁迅说:“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
b
bymyheart
杜牧的阿房宫赋:

“灭六国者52,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53,秦也,非天下也。嗟乎54!使六国各爱其人55,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56,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57,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8。”

这真是远见卓识的明白透彻.

谢谢您的文章.

杨别青
怀疑官方史家不承认“中国战败是必然结果” 的这个说法, 教科书大多写的落后就要挨打,这里百度也是这个意思

百度

名    称 鸦片战争 发生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地    点 中国东南沿海 参战方 英国清朝 结    果 英军大获全胜,签订《南京条约》 参战方兵力 英国军队19000人 参战方兵力 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 伤亡情况 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
中国伤亡22790人 主要指挥官 帕默斯顿
查理·埃利奥特 影    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评价  语音 总评 虎门广场上鸦片战争纪念墙与折烟枪标志 鸦片战争是中国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第1次战争。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更加没落腐朽,不仅经济停滞,十分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而且整个统治集团内部,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气息。 随着鸦片的输入,统治集团中的大部分人越来越依赖这种毒品来消磨荒淫无度的寄生生活。他们既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又依赖这种毒品的走私,从中取得利益。有些走私船,公然插着两广总督或粤海关监督的旗号,威风十足地从伶仃洋驶进广州。清廷的贵族大臣,则从广东和沿海官吏那里,获得丰厚的贿赂。甚至皇帝也收取大量的西洋奇珍,成为这种“通商”关系里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在禁烟与反禁烟、战与和的问题上,他们始终摇摆不定,在整个战争中,始终没有坚定的方针。从皇帝到将军、督、抚,战守无策,没有切合实际的作战方法。当战争受挫时,他们立刻求和;和议不成,又空喊作战。当议和投降比打仗有利于维系摇摇欲坠的统治时,他们就屈辱投降。 《南京条约》文本 政治上的反动和腐朽,带来了军事上的无能和腐败。辽阔绵长的中国海岸线,长期疏于战备,有边无防。以八旗绿营为主力的清军,长时期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心涣散,纪律松弛;将帅素质低下,军事思想保守落后,不会组织、指挥打仗。鸦片战争爆发后,许多将领不谙敌情,株守建筑落后的营垒要塞,一线防御,不顾纵深侧后;许多地区的守军,远远看见敌军即开炮轰击,未等敌军靠近,便一哄而散,逃之夭夭,甚至举起白旗投降。宁波、余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战自弃。而以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在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虽有决心,有成果,但他们最终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徒有救国之志,而无尺寸之权”(诗人陆嵩语)。任用投降主义分子耆英、伊里布等去抵抗侵略者,无疑是缘木求鱼。 脱离人民、反对人民甚至镇压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 在民族自卫战争中,清朝反动政府不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单靠有限的军力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分兵把口,本来是敌寡我众的形势,但在实际战场上却成了敌众我寡的形势。甚至当中国人民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者时,他们却怕得要死,荒唐地指责他们“潜相煽惑”、“为害甚大”,横加反对、破坏、镇压,直至堕落到去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爱国人民的抗侵斗争。这样的反动、腐朽的政府,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史书评价 赵尔巽等《清史稿》: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呜呼,悕矣! [22]  战争影响  语音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两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23]  政治 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3]  [24]  鸦片战争的胜败反映了当时东西方科技以军事为主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许多有学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对于西方科技的进步注意,并著书介绍西方事物。 [25]  然而包括朝廷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因鸦片战争而改变对西方的看法,更不用说对于向来所轻视的“夷人”学习。清廷的战败并没有使其进行改革,反而继续行保守的闭关政策,引致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洋务运动等的自强救国运动。 经济 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3]  [24]  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26] 清廷对于《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反应并不激烈,反而对中英两国文件采用平等体制感到不安。 [25]  但是经济上,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同时也对外国开放了中国市场。 五口通商后,清朝海关及税率被英国控制,关税主权受到破坏,进口货只抽百分之五的低税率,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无法保障中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鸦片继续销售,白银外流,银价上涨,银贵钱贱的情况更加严重。英国输入中国的货品大增,1837年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价值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已到达239万4千英镑。随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刺激了国内一批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近代工业的欲望。 [27]  新开的五个条约口岸中,长江口的上海最接近主要出口物资丝绸和茶叶的产地,又位于江、浙富庶之区,同时是国内南北海运的中间站,原在广州的英美商人及其雇佣的买办蜂拥而至,开设洋行。英美法三国相继沿黄浦江设立租界,并不断扩展,形成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后来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道路为纪念《南京条约》开放上海而被命名为南京路。中国市场大门的打开,使得商品贸易首先在沿海地区展开,工商业日益充满活力,大批新兴城市兴起,打下了沿海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基础。 思想 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  伴随着经济上的深入,国外的先进文化也同时传入中国:自然科学冲洗着国人的封建迷信和愚昧无知;国外的生活方式开始融入上层社会的生活;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也在中国国内悄然传播,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打下思想基础。
文革传人
哈哈哈,此刻的“拉闸限电”可以成为“下一盘大棋”,*_*。还在继续“万岁”着。谢文章,问好。
思芦
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先把逻辑理清了再来辩。你是想证明战争失败的原因不是落后吧,你引的百度恰恰证明落后就是原因。
杨别青
起初我说的不够明白,上面已改, 我的意思官方说法和此文的主要观点一致,落后要挨打,挨打要输

该文没有举证两个论点:

1.官方史家说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如果没有奸臣掣肘,中国能够打赢鸦片战争。

2. 官方史家不承认中国战败是必然结果

思芦
看下面,证据很多嘛。你还要什么举证?看不见还是闭眼不承认?书中有具体对官方史书的驳斥,不能全引。

官方史家说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如果没有奸臣掣肘,中国能够打赢鸦片战争。为了弘扬主战的林则徐,对其进行了拔高和神话。比如称林早已预见了战争,并向道光帝和沿海各省督抚发出了预警。《崩溃》一书发现这些说法只是林在战争爆发之后的自我美化,不足为据。又说林在广州进行了充分的备战,英国舰队发现广州有备,只好放弃攻打广州,转而北上攻打舟山。《崩溃》揭示英军在广州集合后只封锁珠江,北上攻占舟山是英国外相巴麦尊指示的既定方案。事实上,后来英军回攻广州,虎门和广州的防备仍然沿用林则徐的部署,但在英军攻击下,顷刻瓦解,证明林的备战同样无用。于是官方史家又甩锅于林则徐被撤职后,琦善撤了广州的防备,以至遣散的兵勇当汉奸帮助英军。《崩溃》一书揭示,事实是琦善并没有撤防,反而将守备兵力从6000人增加到11000人。官方史家还将虎门炮台失陷的罪名归之于琦善拒绝对虎门增援,实情是琦善4次增兵虎门,共向虎门派兵3150名,另雇勇5800名,并且调拨火炮。虎门失陷和广州战败的原因是清军腐败,士兵畏战,在英军强大炮火下一哄而散。另外清军武器陈旧,战略和战术落伍,炮台只能防卫正面的进攻,不能抵御来自侧后方和上方的火力。清朝官吏相信英国人只靠船坚炮利,而不善于陆战。林则徐向皇上报告:英国人膝盖不能打弯,上陆地就栽跟头。因而没有充分准备陆地的防卫。林则徐书生议兵,将三国演义的火攻、近战付之于实战,被证明是纸上谈兵。这种情况下,再多的兵勇只是炮灰而已。而所谓遣散的兵勇当了汉奸帮助英军攻打炮台都是杨芳、奕山向道光帝撒谎,为自己战败甩锅。

官方史家不承认中国战败是必然结果,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制度落后,实力落后。将失败原因归于剿夷不力。而剿夷不力是因为奸臣的破坏。琦善一个奸臣不够,于是又有伊里布、余步云、牛鉴、耆英、奕山等等。虎门、广州、厦门、舟山、乍浦、定海、镇海、宁波、镇江、南京战败,无一不是奸臣作祟的结果。让奸臣们承担了中国落后道统的责任。琦善不仅做了道光帝的替罪羊,而且还做了中国旧道统的替罪羊。中国的汉奸往往是创造出来用于背锅的,就像秦桧为宋高宗赵构背锅。不是天朝无能,而是汉奸太狡猾。

杨别青
也许你看到他更多的资料,从这篇文章看来,论证过程逻辑上不够清晰,理由见内:


第一个结论:官方史家说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如果没有奸臣掣肘,中国能够打赢鸦片战争。

第二个结论: 官方史家不承认中国战败是必然结果, 将失败原因归于剿夷不力。而剿夷不力是因为奸臣的破坏。

1. 官方史家,那应该是大部分史家的观点,应该列出他们的名字和说法。
2. 文章的佐证只说林则徐的预见,备战,撤职与广州和虎门炮台战败的关系,但不足以推导出第一个结论。
3. 列出几个奸臣的名字不足以推导出第二个结论.

战争的胜败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后面还有抵抗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失败,没有林则徐。

 

 

 

思芦
让书评列出所有出处,太吹毛求疵。驳2,证明琦善代林后,完全按或超出林的方案打仗,所以撤林不是战败理由。你的逻辑非常混乱,建议回炉

将虎门、广州、厦门、舟山、乍浦、定海、镇海、宁波、镇江、南京所有的战败,都说成是奸臣作祟的结果。奸臣们承担了中国落后道统的责任。奸臣为什么那么多,前赴后继。

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的失败,即使有了林则徐,仍然会失败。因为落后是根本原因。

杨别青
我认为多数大陆史家也是这个观点: 政治,军事落后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有

指挥官,士气,奸臣, 战略战术等

思芦
如果大陆主流历史如你所说,这本书就没有必要了。中国的官方历史就是教科书上的历史。建议你读读原书,再来评论。
江上一郎
以前说“节约闹革命”,现在突然“限电”是对付澳洲、美国的策略---东北比朝鲜还黑,也算对人民有个交代了。。。呵呵。
思芦
下面一段来自原书,他是鸦片战争专史研究者,对鸦片战争史了解应该比你深吧?

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中国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变,已经使历史学家对清王朝的实质、对整个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这种新认识似 乎没有改变鸦片战争史的旧结论,反而与它们羼杂糅合在一起。由此而产生了目前鸦片战争基本观点的矛盾现象: 在总体方面承认,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在具体叙说上又 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 在总体方面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在具体叙说 上又认定,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

杨别青
你说中国的官方历史就是教科书上的历史, 我粗略的看了原书,没有看到他引用哪一本教科书书这么说。

他原文查证了很多不错的军事史料,一部分是他研究生课题。他的说法有所不同。

思芦
这样强辩很无聊。你粗粗的看,挂一漏万。如何说明问题?我上面的话,就出自原书。中国教科书、电影、文艺作品都是这样教育人民的。
m
modems
落后的国家多了,没见谁挨打!但耍流氓一定挨打,萨达姆卡扎菲可以作证
老天真
中国地大物肥加落后,才被打,因为打了可以得到白银四万万两。美英去打非洲,打赢了又能得到什么?所以非洲不挨打。
d
ddti
小米加步枪是宣传部的东西。实事就是就应该知道打败国民党和抗美靠的是斯大林供给的武器。政治思想很重要,但武器同样重要。
老天真
另外,非洲也不是绝对不挨打。至少还可以抓黑人当奴隶。那个殖民地不是打下来的。难道是当地人民请白人来殖民他们吗?
老天真
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几乎所有国家全都是被英法军队打败以后成了殖民地,难道他们原来都是流氓国家?
老天真
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几乎所有国家全都是被英法军队打败以后成了殖民地,难道他们原来都是流氓国家?
l
liuwei
好文!
杨别青
赞同这个观点
为人父
你这种就是典型的蒋介石国军思维,武器决定论。你解释不了为啥美国支持的国军被解放军打的一败涂地,而且整个解放战争时期,

国军成建制投诚起义的比比皆是,而共军就鲜有。

不换肩200
不否认,老毛打仗是有一套,所以才能诱发中华全境的共党之祸。蒋如获胜,中国人会少吃许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