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写过一篇博文,密宗和双修 ,有网友读了以后感兴趣,问我密宗是否主要在藏传佛教中流行,而中原是否主要是禅宗和净土。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只不过问题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想要详细的介绍,可以写一本书了,或者至少讲上它个几堂课。当然也可以简单一点说,今天就聊一聊禅宗和密宗当年在西藏交手的一段往事。
密宗是在公元前五世纪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就有了,据说它的祖师是维摩诘居士,当然这颇有些封建迷信的味道。现在一般认为,密宗的根本经典《金刚顶经》和《大日经》,在公元六七世纪就已经在印度流行了。
密宗传到西藏和中土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是在公元八世纪初,当时正值大唐盛世。密宗在西藏叫做藏密,在唐朝叫做唐密。而在此之前,禅宗已经从中土传到了西藏,据现在考证,那主要是来自神秀的一脉。当时在西藏,密宗和禅宗并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西藏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件,拉萨法诤。这主要是因为密宗的渐修法门和禅宗的顿悟法门,虽然都属大乘佛教,在佛法的见地上并无分别,但是在具体修行的理念上截然不同。为此双方在西藏展开了一场历时三年的佛法大辩论。
这场辩论开始于公元792年,是由赤松德赞亲自主持的。这是佛教史的一件大事,具体参与辩论的,是密宗来自印度的莲花戒论师,和禅宗来自大唐的大乘和尚摩诃衍。莲花戒论师是寂护法师的弟子,著作良多。他曾经为许多佛经作注解,著名的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他也曾为《稻秆经》作了注疏。而辩论的另一方,大乘和尚摩诃衍,来历也不寻常,他是唐朝的禅宗僧人,属于东山法门,是神秀派的一位禅师。他在西藏传法多年,名望极高,弟子众多,赤松德赞的王妃没庐萨墀洁莫赞(法名绛求洁赞),姨母以及王子苏毗都拜摩诃衍为师进行修行。
而这一次辩论,既是密宗和禅宗的较量,也是渐修和顿悟两种修行法门的直接对话和辨析。我找到了一些对当年拉萨法诤的描述和记录,和大家分享一下。
辩论在拉萨桑南的菩提寺举行,藏王坐在中间,莲花戒论师,他的弟子益西旺波及伯央等少数人坐在左边,摩诃衍及追随他的多数人坐在右边。藏王首先致词:“我本人对佛法非常崇敬,造了很多寺庙,把三藏教法翻译成了藏文,希望雪域正法兴盛,有正确的修法次第。但现在,佛法中产生了两个不同的见解,一是摩诃衍的修法,主张不忆念、不作意,只如睡觉一样地安住;二是先伺察抉择法界的本性,然后观修证悟,依靠出世的无漏智慧遣除分别的执著相。这两种相违的见解不可能都正确,因为一个佛教不可能有两个导师。所以请来你们二人辩论,辩论时应不违佛法的密意,而不能有世俗的斗诤烦恼心,负者应向胜者献上花鬘,而且不能再留驻西藏,必须离开此土。”
摩诃衍先陈述他的观点:“万法都是分别心所造,作善不善业,其结果不外乎往善趣和恶趣二途,仍未解脱生死轮回,而且是成佛的障碍。譬如黑白两云,任何一种云都是障蔽天空的,须都不作意,由任何也不思想而完全解脱生死轮回。任何也不作意、不加分别、不去观察,即是‘无缘’,这与一时顿入十地无异。”又说:“修十度的十行法,是佛为下根人宣说的法门。”并以比喻对莲花戒论师说:“你讲的先从皈依发心起修的方法,就如猴子爬树一样,而我的不忆念而成佛的修法,就象金翅鸟直接降落在树顶上一样。”
莲花戒论师辩论道:“如你所说任何也不思想,即是舍离了‘妙观察智’,这样也就舍离了出世的智慧。如果仅作‘无想念’,那么昏倒或失去知觉的时候,也就应成为证得了‘无分别’的出世智慧。”针对摩诃衍所作的譬喻,莲花戒论师说:“你所作的譬喻与你的观点正好相违。因为金翅鸟一开始也要从地面起飞,越飞越高,最后才到达树顶的,并不能一开始就飞到了树顶,所以与你的一开始就不作意、不伺察、仅放松安住的观点恰好相违。”
这时,藏王开许双方的弟子,侍从等都可以参加辩论,于是伯央便说:“按照对方的观点,有不知法界的本性、不用修法就可成佛的过失”。因为一开始就不观察、不忆念,仅放松安住,这即是不知法界本性;睡眠即是禅定,即不用修法。
接着,益西旺波也发问说:“按照你的观点,不需修就已成佛了,那么以‘不忆念’去修也就没有必要。如果你说一开始还未成佛,还需要慢慢去修,那也就不成你所说的顿门修法。比如登山,须一步一步攀登上去,如果未迈一步,说是已到了山顶,这是不可能的。同样,你说需要修,但是又说不忆念,不作意什么,不修什么,放松安住,这样是不可能到达成佛的目的地的。资粮未圆满,业障也未清净,怎么可能圆满断证功德成就佛果呢?如你所说什么也不须作,只须睡眠,依此理则应连饭也不用吃了,但那就会饿死,哪里还谈得上成佛呢?”
摩诃衍以及弟子们对于这些有理有据的话无法以教理根据回答,只好向莲花戒论师献上花鬘,承认自己失败。
于是,藏王赤松德赞宣布说:“从今以后,在雪域大乘的正见应该依龙树菩萨的见;行应依阿阇梨菩提萨埵等弘扬十度的‘十法行’,禁止‘一开始就不作意’的无念和尚宗的修法。”
其后,摩诃衍和尚被遣送回汉地,藏王下令将其五部论作了窖藏,以不再误导修行人。辩论后,藏王赤松德赞请莲华戒论师将他的观点写成论著,于是莲花戒论师奉命造了三部《修行次第》,现收于《丹珠尔》。前两部《修行次第》讲述次第的修法(其中第一部已在北宋时由施护三藏翻译成了汉文,题为《广释菩提心论》),后一部主要收录并破除摩诃衍的观点。又作了《中观光明论》,较广地分析了摩诃衍的观点,并指出了其谬误所在,所以《中观光明论》也可以说是第三部《修行次第》的广释。此后不久,摩诃衍的四个弟子来到藏地行刺莲花戒论师,大师受伤后示现圆寂。
在这场法铮之后,在整个藏地,密宗成为了唯一的佛教宗派。由于藏王通过自己世俗的权力树立了密宗的权威地位,这为后来西藏的政教合一种下了因果,以至于后世的历届达赖喇嘛在西藏不仅是宗教领袖,也成为实际上的政治领袖。这一点,我本人觉得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西藏密宗里面也有不同的教派,除了达赖喇嘛所在的格鲁派,还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等,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政府运作。
我对这场辩论的内容很感兴趣,也很欣赏双方的见地和修养。不过,我并不赞同藏王最后对法诤双方的处理。我个人的看法是,渐修和顿悟是佛家修行的两个重要法门,渐修是基础,顿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层层超越。我自己虽然是密宗弟子,但是我并不认为渐修是唯一的修行法门。每个人的根器不同,也应该相应的会有不同的修行之路。我以前写 修行的一点体会 的时候有详细探讨过自己对修行的理解,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除开西藏,在唐朝的密宗也一度非常兴旺。后来唐密还传到了日本,分为了东密和台密,在日本发展得很不错,并在二十世纪传到了台湾。但是,在唐武宗会昌毁佛之后,密宗在中土几乎绝迹,而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渐渐普及,并成为现在中国佛教的主流。
中土密宗的复苏,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因为福安康入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并带回了大量的密宗僧人入京。当然,后来还有东密的回流,以及最近二十多年,西藏的很多密宗僧人到了内地传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密宗和双修
修行的一点体会
修建密宗寺庙桑耶寺,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我觉得当时苯教对西藏的影响力,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
有。
那就是宗教力量的反噬。
比如说在西藏,格鲁派的达赖喇嘛后来成为了实际上的藏王;而伊朗的伊斯兰精神领袖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了其世俗总统。
例如南传佛教的缅甸,那里的佛教徒针对当地穆斯林的暴力屠杀。
我自己的看法很简单,作为一个诚于心的修行人,需要把个人的信仰和宗教分离开来。我觉得不管是宗教,还是同一宗教内的宗门或是门派,都和党派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党同伐异。我本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也从不参加任何佛教活动。
我是一个佛家弟子,总觉得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佛家的思想,专注于个人的修行,不要给别人添麻烦,那就很好了。
虽然他们把宗教当作职业,对于宗教典籍的研究远远超出了一般人。但是,毕竟他们都是凡人,是凡人就有犯错的可能,对于教义的理解,对于神谕的认识,也可能会有偏差。我自己是坚决反对将神职人员神圣化的,这个道理和我们坚决反对将毛主席或是习主席视为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是相通的。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有网友在走廊讨论藏传佛教的来源,前两天又看到高妹贴了一篇关于密宗教义的好文章。俺没啥文化,读书也少,对大家讨论的那些个国家大事儿,一般都搞不太懂。只不过,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关于藏传佛教,俺还是有点小认识的。抛砖引玉,希望能读到更多的真知灼见。
我自己觉得,这是修行法门的一种,不同根器的修行人,可以借鉴。
六祖当时问怀让禅师:还可修证否?怀让禅师回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感觉摩诃衍与真正的禅宗见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真正的禅宗大祖师去辩论那可就不一样了。
比这个更严重的还有,当年古印度时期的辩论,对于辩论的败方,有两个选择,一是全体皈依胜方的门派,如果不愿意改宗,就全体割掉自己的舌头。
元初,佛道双方也有过一次大辩论,当时代表道家的全真派输了,结果全部剃发,皈依代表佛家的八思巴的萨迦派。看来,这辩论也不是随口打哇哇的游戏。
那可以激发出多少智慧的火花呀。我们后辈的修行人也一定能受益良多。
人不明确。
“问题-解决方案”不明确的就先练(比喻说体育上的)体能。。。做好人好事。、
问题-解决方案明确的,就直达核心。
7.顿悟和渐悟
顿悟思想的形成,在禅宗的发展史上是重要的一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对此概念说得很明白。我把有关段落直接转在下面。
道生提出的理论中,还有“顿悟成佛”义,原文亦失传,谢灵运(433年卒)的《辩宗
论》阐述了道生此义。顿悟成佛的理论,与渐修成佛的理论相对立。后者认为,只有通过逐步积累学习和修行,即通过积学,才能成佛。道生、谢灵运都不否认积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积学的工夫不论多么大,也只是一种准备工夫,积学的本身并不足以使人成佛。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跃过鸿沟。要么是一跃成功,达到彼岸,刹那之间完全成佛;要么是一跃失败,仍然是原来的凡夫俗子。其间没有中间的步骤。
“顿悟成佛”的理论根据是,成佛就是与“无”同一,也可以说是与宇宙的心同一。由于“无”超乎形象,“无”自身不是一“物”,所以无不可能分成不同的部分。因此不可能今天修得它的一部分,明天修得它的另一部分。同一,就是与其全体同一。少了任何一点,就不是同一。
关于这个问题,谢灵运与其他人有许多辩论,《辩宗论》都有记载。有个和尚名叫僧维,问道:学者若已经与“无”同一,当然不再说“无”了,但是他若要学“无”,用
“无”除掉“有”,那么,这样学“无”岂不是渐悟的过程吗?谢灵运回答道:学者若仍在
“有”的境界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学,不是悟。当然,学者要能够悟,必须首先致力于学。但是悟的本身一定是超越了“有”。
僧维又问;学者若致力于学,希望借此与“无”同一,他是否会逐渐进步呢?如果不逐渐进步,他又何必学呢?如果是逐渐进步,岂不就是渐悟吗?谢灵运答:致力于学,在压制心中的污垢方面,会有积极效果。这样的压制,好像是消灭了污垢,实际上并没有消灭。只有一旦顿悟,才能“万滞同尽”。
僧维又问:学者若致力于学,能否与“无”暂同呢?如果能够,暂同也胜于完全不同,这岂不就是渐悟吗?谢灵运答:这样的暂同、只是假同。真同在本性上是永久的。把暂同当成真同,就跟把压制心中的污垢当成消灭心中的污垢,是一样的谬误。【7】
上面的解释很清楚。成佛不是我关心的,我只就认识层面,作一个本体性的说明。符合一个普遍性的个体,都是一个无限集合。不可能通过对个体的认识积累的方式,而获得这个普遍性。对少数个体的认识是必要的。但认识个体数量的多少,并不决定悟性是否发生。所以不存在逐渐获得普遍性的可能。要么通过悟性获得普遍性,要么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认识上,不存在中间的状态。这个普遍性的获得,在以后可能只算是学习的一部分,但在当时就是顿悟。
我以前写过一篇博文,密宗和双修 ,有网友读了以后感兴趣,问我密宗是否主要在藏传佛教中流行,而中原是否主要是禅宗和净土。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只不过问题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想要详细的介绍,可以写一本书了,或者至少讲上它个几堂课。当然也可以简单一点说,今天就聊一聊禅宗和密宗当年在西藏交手的一段往事。
密宗是在公元前五世纪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就有了,据说它的祖师是维摩诘居士,当然这颇有些封建迷信的味道。现在一般认为,密宗的根本经典《金刚顶经》和《大日经》,在公元六七世纪就已经在印度流行了。
密宗传到西藏和中土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是在公元八世纪初,当时正值大唐盛世。密宗在西藏叫做藏密,在唐朝叫做唐密。而在此之前,禅宗已经从中土传到了西藏,据现在考证,那主要是来自神秀的一脉。当时在西藏,密宗和禅宗并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西藏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件,拉萨法诤。这主要是因为密宗的渐修法门和禅宗的顿悟法门,虽然都属大乘佛教,在佛法的见地上并无分别,但是在具体修行的理念上截然不同。为此双方在西藏展开了一场历时三年的佛法大辩论。
这场辩论开始于公元792年,是由赤松德赞亲自主持的。这是佛教史的一件大事,具体参与辩论的,是密宗来自印度的莲花戒论师,和禅宗来自大唐的大乘和尚摩诃衍。莲花戒论师是寂护法师的弟子,著作良多。他曾经为许多佛经作注解,著名的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他也曾为《稻秆经》作了注疏。而辩论的另一方,大乘和尚摩诃衍,来历也不寻常,他是唐朝的禅宗僧人,属于东山法门,是神秀派的一位禅师。他在西藏传法多年,名望极高,弟子众多,赤松德赞的王妃没庐萨墀洁莫赞(法名绛求洁赞),姨母以及王子苏毗都拜摩诃衍为师进行修行。
而这一次辩论,既是密宗和禅宗的较量,也是渐修和顿悟两种修行法门的直接对话和辨析。我找到了一些对当年拉萨法诤的描述和记录,和大家分享一下。
辩论在拉萨桑南的菩提寺举行,藏王坐在中间,莲花戒论师,他的弟子益西旺波及伯央等少数人坐在左边,摩诃衍及追随他的多数人坐在右边。藏王首先致词:“我本人对佛法非常崇敬,造了很多寺庙,把三藏教法翻译成了藏文,希望雪域正法兴盛,有正确的修法次第。但现在,佛法中产生了两个不同的见解,一是摩诃衍的修法,主张不忆念、不作意,只如睡觉一样地安住;二是先伺察抉择法界的本性,然后观修证悟,依靠出世的无漏智慧遣除分别的执著相。这两种相违的见解不可能都正确,因为一个佛教不可能有两个导师。所以请来你们二人辩论,辩论时应不违佛法的密意,而不能有世俗的斗诤烦恼心,负者应向胜者献上花鬘,而且不能再留驻西藏,必须离开此土。”
摩诃衍先陈述他的观点:“万法都是分别心所造,作善不善业,其结果不外乎往善趣和恶趣二途,仍未解脱生死轮回,而且是成佛的障碍。譬如黑白两云,任何一种云都是障蔽天空的,须都不作意,由任何也不思想而完全解脱生死轮回。任何也不作意、不加分别、不去观察,即是‘无缘’,这与一时顿入十地无异。”又说:“修十度的十行法,是佛为下根人宣说的法门。”并以比喻对莲花戒论师说:“你讲的先从皈依发心起修的方法,就如猴子爬树一样,而我的不忆念而成佛的修法,就象金翅鸟直接降落在树顶上一样。”
莲花戒论师辩论道:“如你所说任何也不思想,即是舍离了‘妙观察智’,这样也就舍离了出世的智慧。如果仅作‘无想念’,那么昏倒或失去知觉的时候,也就应成为证得了‘无分别’的出世智慧。”针对摩诃衍所作的譬喻,莲花戒论师说:“你所作的譬喻与你的观点正好相违。因为金翅鸟一开始也要从地面起飞,越飞越高,最后才到达树顶的,并不能一开始就飞到了树顶,所以与你的一开始就不作意、不伺察、仅放松安住的观点恰好相违。”
这时,藏王开许双方的弟子,侍从等都可以参加辩论,于是伯央便说:“按照对方的观点,有不知法界的本性、不用修法就可成佛的过失”。因为一开始就不观察、不忆念,仅放松安住,这即是不知法界本性;睡眠即是禅定,即不用修法。
接着,益西旺波也发问说:“按照你的观点,不需修就已成佛了,那么以‘不忆念’去修也就没有必要。如果你说一开始还未成佛,还需要慢慢去修,那也就不成你所说的顿门修法。比如登山,须一步一步攀登上去,如果未迈一步,说是已到了山顶,这是不可能的。同样,你说需要修,但是又说不忆念,不作意什么,不修什么,放松安住,这样是不可能到达成佛的目的地的。资粮未圆满,业障也未清净,怎么可能圆满断证功德成就佛果呢?如你所说什么也不须作,只须睡眠,依此理则应连饭也不用吃了,但那就会饿死,哪里还谈得上成佛呢?”
摩诃衍以及弟子们对于这些有理有据的话无法以教理根据回答,只好向莲花戒论师献上花鬘,承认自己失败。
于是,藏王赤松德赞宣布说:“从今以后,在雪域大乘的正见应该依龙树菩萨的见;行应依阿阇梨菩提萨埵等弘扬十度的‘十法行’,禁止‘一开始就不作意’的无念和尚宗的修法。”
其后,摩诃衍和尚被遣送回汉地,藏王下令将其五部论作了窖藏,以不再误导修行人。辩论后,藏王赤松德赞请莲华戒论师将他的观点写成论著,于是莲花戒论师奉命造了三部《修行次第》,现收于《丹珠尔》。前两部《修行次第》讲述次第的修法(其中第一部已在北宋时由施护三藏翻译成了汉文,题为《广释菩提心论》),后一部主要收录并破除摩诃衍的观点。又作了《中观光明论》,较广地分析了摩诃衍的观点,并指出了其谬误所在,所以《中观光明论》也可以说是第三部《修行次第》的广释。此后不久,摩诃衍的四个弟子来到藏地行刺莲花戒论师,大师受伤后示现圆寂。
在这场法铮之后,在整个藏地,密宗成为了唯一的佛教宗派。由于藏王通过自己世俗的权力树立了密宗的权威地位,这为后来西藏的政教合一种下了因果,以至于后世的历届达赖喇嘛在西藏不仅是宗教领袖,也成为实际上的政治领袖。这一点,我本人觉得是非常不可取的。当然,西藏密宗里面也有不同的教派,除了达赖喇嘛所在的格鲁派,还有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等,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政府运作。
我对这场辩论的内容很感兴趣,也很欣赏双方的见地和修养。不过,我并不赞同藏王最后对法诤双方的处理。我个人的看法是,渐修和顿悟是佛家修行的两个重要法门,渐修是基础,顿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层层超越。我自己虽然是密宗弟子,但是我并不认为渐修是唯一的修行法门。每个人的根器不同,也应该相应的会有不同的修行之路。我以前写 修行的一点体会 的时候有详细探讨过自己对修行的理解,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除开西藏,在唐朝的密宗也一度非常兴旺。后来唐密还传到了日本,分为了东密和台密,在日本发展得很不错,并在二十世纪传到了台湾。但是,在唐武宗会昌毁佛之后,密宗在中土几乎绝迹,而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渐渐普及,并成为现在中国佛教的主流。
中土密宗的复苏,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因为福安康入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并带回了大量的密宗僧人入京。当然,后来还有东密的回流,以及最近二十多年,西藏的很多密宗僧人到了内地传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密宗和双修
修行的一点体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一颗五千万年的奇树 楚留香的女人缘 打工的女孩 上帝存在的证明和思辨 基督教义和佛家思想,可以殊途同归吗?
修建密宗寺庙桑耶寺,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我觉得当时苯教对西藏的影响力,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
有。
那就是宗教力量的反噬。
比如说在西藏,格鲁派的达赖喇嘛后来成为了实际上的藏王;而伊朗的伊斯兰精神领袖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了其世俗总统。
例如南传佛教的缅甸,那里的佛教徒针对当地穆斯林的暴力屠杀。
我自己的看法很简单,作为一个诚于心的修行人,需要把个人的信仰和宗教分离开来。我觉得不管是宗教,还是同一宗教内的宗门或是门派,都和党派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党同伐异。我本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也从不参加任何佛教活动。
我是一个佛家弟子,总觉得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佛家的思想,专注于个人的修行,不要给别人添麻烦,那就很好了。
虽然他们把宗教当作职业,对于宗教典籍的研究远远超出了一般人。但是,毕竟他们都是凡人,是凡人就有犯错的可能,对于教义的理解,对于神谕的认识,也可能会有偏差。我自己是坚决反对将神职人员神圣化的,这个道理和我们坚决反对将毛主席或是习主席视为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是相通的。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有网友在走廊讨论藏传佛教的来源,前两天又看到高妹贴了一篇关于密宗教义的好文章。俺没啥文化,读书也少,对大家讨论的那些个国家大事儿,一般都搞不太懂。只不过,愚者千虑,偶有一得,关于藏传佛教,俺还是有点小认识的。抛砖引玉,希望能读到更多的真知灼见。
我自己觉得,这是修行法门的一种,不同根器的修行人,可以借鉴。
六祖当时问怀让禅师:还可修证否?怀让禅师回答: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感觉摩诃衍与真正的禅宗见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真正的禅宗大祖师去辩论那可就不一样了。
比这个更严重的还有,当年古印度时期的辩论,对于辩论的败方,有两个选择,一是全体皈依胜方的门派,如果不愿意改宗,就全体割掉自己的舌头。
元初,佛道双方也有过一次大辩论,当时代表道家的全真派输了,结果全部剃发,皈依代表佛家的八思巴的萨迦派。看来,这辩论也不是随口打哇哇的游戏。
那可以激发出多少智慧的火花呀。我们后辈的修行人也一定能受益良多。
人不明确。
“问题-解决方案”不明确的就先练(比喻说体育上的)体能。。。做好人好事。、
问题-解决方案明确的,就直达核心。
7.顿悟和渐悟
顿悟思想的形成,在禅宗的发展史上是重要的一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对此概念说得很明白。我把有关段落直接转在下面。
道生提出的理论中,还有“顿悟成佛”义,原文亦失传,谢灵运(433年卒)的《辩宗
论》阐述了道生此义。顿悟成佛的理论,与渐修成佛的理论相对立。后者认为,只有通过逐步积累学习和修行,即通过积学,才能成佛。道生、谢灵运都不否认积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认为,积学的工夫不论多么大,也只是一种准备工夫,积学的本身并不足以使人成佛。成佛是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跃过鸿沟。要么是一跃成功,达到彼岸,刹那之间完全成佛;要么是一跃失败,仍然是原来的凡夫俗子。其间没有中间的步骤。
“顿悟成佛”的理论根据是,成佛就是与“无”同一,也可以说是与宇宙的心同一。由于“无”超乎形象,“无”自身不是一“物”,所以无不可能分成不同的部分。因此不可能今天修得它的一部分,明天修得它的另一部分。同一,就是与其全体同一。少了任何一点,就不是同一。
关于这个问题,谢灵运与其他人有许多辩论,《辩宗论》都有记载。有个和尚名叫僧维,问道:学者若已经与“无”同一,当然不再说“无”了,但是他若要学“无”,用
“无”除掉“有”,那么,这样学“无”岂不是渐悟的过程吗?谢灵运回答道:学者若仍在
“有”的境界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学,不是悟。当然,学者要能够悟,必须首先致力于学。但是悟的本身一定是超越了“有”。
僧维又问;学者若致力于学,希望借此与“无”同一,他是否会逐渐进步呢?如果不逐渐进步,他又何必学呢?如果是逐渐进步,岂不就是渐悟吗?谢灵运答:致力于学,在压制心中的污垢方面,会有积极效果。这样的压制,好像是消灭了污垢,实际上并没有消灭。只有一旦顿悟,才能“万滞同尽”。
僧维又问:学者若致力于学,能否与“无”暂同呢?如果能够,暂同也胜于完全不同,这岂不就是渐悟吗?谢灵运答:这样的暂同、只是假同。真同在本性上是永久的。把暂同当成真同,就跟把压制心中的污垢当成消灭心中的污垢,是一样的谬误。【7】
上面的解释很清楚。成佛不是我关心的,我只就认识层面,作一个本体性的说明。符合一个普遍性的个体,都是一个无限集合。不可能通过对个体的认识积累的方式,而获得这个普遍性。对少数个体的认识是必要的。但认识个体数量的多少,并不决定悟性是否发生。所以不存在逐渐获得普遍性的可能。要么通过悟性获得普遍性,要么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认识上,不存在中间的状态。这个普遍性的获得,在以后可能只算是学习的一部分,但在当时就是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