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牛城发花几,兴起,也发一个
这个花几的样子典型,图谱上有,见中国清代广式红木家具一书。 年代1840年左右。属于晚清广式红木出口家具,牛城那个带葫芦的,出口里更常见些。 我们在海外的华人, 有机会收藏到。这类 特点是比国内见到的花几,样式更夸张些, 配合那个时代巴络可,罗克克欧洲美学风格。 我看到几次类似的, 第一次时间很早,那时候抠门,300欧没谈下来,没要成。 后来几次最便宜的也600欧了,甚至拍卖的时候过千。 到现在价格基本上瞎卖了,比如
这个的包浆保持还完整,建议网友们找到这样的,不要学牛城去打磨翻新。 卖的时候,带包浆的贵些
我现在还有一个小圆桌,也是同一年代,被德国人刷了黑漆,但估计是油基的,完全被漆包死,只能从典型的雕花,形状认出来。一直懒得弄,放车库近10年了。
另外一种情况是老外不懂红木保养,用所谓的古董蜡涂抹,表面年代久了积一层旧腊,非常难看。 需小心剥去腊层, 而有不伤害老包浆。 我有个多宝格前后搞了一年呢。
这里,插一页拍卖目录, 当然, 这是起拍价,不是成交价。地方小拍。
里面那个花几, 起价才600欧,大家都买得起。
http://auction.de/_scripts/auctions_object.php?sale=747&id=424&firstid=200&lastid=520&language=g
放大图, 下面也是隆起的。
什么形状为好呢? 看下面图,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这属于美学范畴了,不继续展开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这个不够修长,太繁复, 比例不好
老泥
主要指老的信息,老的外观,洋文叫Patina
这个要看古董分类来看,好比青铜器,就是指那绿色铜锈,瓷器,指微观裂变后没刺眼亮光加上挂在微细裂缝里的老泥。宣德炉,就是表面一层氧化膜。
具体到红木家具上,红木类木头很大油性,老的红木类家具是不上漆的。在摆放时间长后,毛细孔里的油质渗透出来,经过氧化,形成了一层深色的,类似油漆的东西。 对木头本身自己就是个保护。
象牛城那件,重新打磨应该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属于二次伤害。
重新形成包浆,要几十年了。
古董要有古董样,现在很多新的,难仿的,就是老包浆。
好比这两个直接比较
很多人要仔细辨认第二个。
其实牛城这个,在这个时候清理干净就好了。
上了油一样好看。
我的花几雕刻的是龙和梅花,更高雅,没有铜臭之嫌,哈哈
更象PG
这个是新的啊,没晒过。
清末的时候,象IKEA一样出口。
地恩埃
人家攒了一年才献宝
我这帖子是现攒的。
劈过榆木的,榆木的木纹糙
见多识广好不好?
俺指的是最后一张照片里的古董
看到牛城发花几,兴起,也发一个
这个花几的样子典型,图谱上有,见中国清代广式红木家具一书。 年代1840年左右。属于晚清广式红木出口家具,牛城那个带葫芦的,出口里更常见些。 我们在海外的华人, 有机会收藏到。这类 特点是比国内见到的花几,样式更夸张些, 配合那个时代巴络可,罗克克欧洲美学风格。 我看到几次类似的, 第一次时间很早,那时候抠门,300欧没谈下来,没要成。 后来几次最便宜的也600欧了,甚至拍卖的时候过千。 到现在价格基本上瞎卖了,比如
这个的包浆保持还完整,建议网友们找到这样的,不要学牛城去打磨翻新。 卖的时候,带包浆的贵些
我现在还有一个小圆桌,也是同一年代,被德国人刷了黑漆,但估计是油基的,完全被漆包死,只能从典型的雕花,形状认出来。一直懒得弄,放车库近10年了。
另外一种情况是老外不懂红木保养,用所谓的古董蜡涂抹,表面年代久了积一层旧腊,非常难看。 需小心剥去腊层, 而有不伤害老包浆。 我有个多宝格前后搞了一年呢。
这里,插一页拍卖目录, 当然, 这是起拍价,不是成交价。地方小拍。
里面那个花几, 起价才600欧,大家都买得起。
http://auction.de/_scripts/auctions_object.php?sale=747&id=424&firstid=200&lastid=520&language=g
放大图, 下面也是隆起的。
什么形状为好呢? 看下面图, 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这属于美学范畴了,不继续展开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有没有谁是H1b自己办绿卡成功的呢?我需要做labor certificate,那个kit里面的信息表格都挺全的。我听说办绿卡不一定要请律师,也不知道这种说法对H1b身份需要做labor certificate的人来说是否对。员绝对是可以自己办的。朋友们能不能把经验建议分享一下?
这个不够修长,太繁复, 比例不好
老泥
主要指老的信息,老的外观,洋文叫Patina
这个要看古董分类来看,好比青铜器,就是指那绿色铜锈,瓷器,指微观裂变后没刺眼亮光加上挂在微细裂缝里的老泥。宣德炉,就是表面一层氧化膜。
具体到红木家具上,红木类木头很大油性,老的红木类家具是不上漆的。在摆放时间长后,毛细孔里的油质渗透出来,经过氧化,形成了一层深色的,类似油漆的东西。 对木头本身自己就是个保护。
象牛城那件,重新打磨应该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属于二次伤害。
重新形成包浆,要几十年了。
古董要有古董样,现在很多新的,难仿的,就是老包浆。
好比这两个直接比较
很多人要仔细辨认第二个。
其实牛城这个,在这个时候清理干净就好了。
我的花几雕刻的是龙和梅花,更高雅,没有铜臭之嫌,哈哈
更象PG
这个是新的啊,没晒过。
清末的时候,象IKEA一样出口。
地恩埃
人家攒了一年才献宝
我这帖子是现攒的。
劈过榆木的,榆木的木纹糙
见多识广好不好?
俺指的是最后一张照片里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