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字源考

S
Shubin
谢谢分享。看到金文里的“豳” 字很少,而“燹” 字就要多一些,觉得有可能是“燹” 字先造出来。
来罘
燹字太形象了!野火烧得野猪漫山跑,跃然纸上。我的线下字形库里没有燹字,趁机收入囊中。大谢。
陶陶三
应是一个斯文过程。比如这个“家”字,屋内养头猪,就成了家。可惜已约定俗成,否则,我觉得应把猪改成爱字。:-)
来罘
从猪到爱,这散发的令人望尘莫及。不过,问沪上百姓,居家过日子,没有猪肉,能持否?答曰,留着猪,好勿啦?
S
Shubin
楼主客气。查到一个五祀卫鼎(国家一级文物),里头的燹字被解释为古人的姓,链接在内

http://qiye.zpxuan.com:89/show/71106101012311/spw71209173134232.html

燹字在铭文左图内,左边数第4列第4字。

来罘
在现代字书里,燹读[xiǎn],有野火和燃烧两层意思。五祀卫鼎铭文的解读者解燹为豳,似乎有问题。

两层意思都能找到相应的楔形字。注意那两个加了攴字旁的燹字,它们显然对应于表示lightning flash, flame的楔形字。燹与豳读音完全不同,不属于可以同声假借之字。二字的金文字形非常接近,就差两点。总体看来,在豳应该出现的上下文里,燹字的出现属于错别字,反之亦然。详情见下,

p
papyrus
古埃及人民也有一个“动物群”字,只是造型上相去甚远

维基词典里有这个词条: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jdr#Egyptian

这个词有一个特点,它的 determinative (维基词典词条里是 U+130D2)可以随群落成员属性而变,当然也可以变成 U+130DF :-)

再谢来罘兄科普。周末愉快

 

来罘
如兄所述,字形差距的确大,完全不可比。也不奇怪,U+120FB U+121A0是个会意词,

U+120FB为食物,面包,U+121A0为地方。苏美人用有食物的地方指代动物群,很象《亮剑》里的李云龙,在咱们野狼团眼里,任何叫阵的敌人都是咱们嘴里的肉。

不过,determinative的用法我倒是能领会。U+130D2相当于后缀,可有前缀?

多谢古纸兄,周末愉快。

p
papyrus
古埃及人民还真有一个带“面包”的“群”字

只是不是野生的 :-)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mnmnt#Egyptian

另外报告来罘兄,前缀往往表示词性变化,比 determinative 变化要复杂多了 :-)

 

来罘
U+133CF形义都很接近U+120FB,U+133E0意虽不是地方,形却与U+121A0颇有几分似。

古纸兄,感觉看到一线曙光,容我挑灯夜饮,改日汇报。Good night!

 

木有文化
那个后稷,就是公刘的祖爷爷,差点儿没活过来

据说被他老妈扔了三次也没‘弃’掉。

来罘
目前,整字对应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故聚焦于原子字符。顺着Gardiner指引的路,多走了两步,但不敢走远。详情见内。

有缺失错误之处,还请古纸兄拨乱反正。周日愉快。

来罘
各路文献死活不提后稷和公刘的生卒年月,大概是因为一提就尴尬了。

所谓周始祖应该指周部落的始祖,而非周朝的始祖。即便如此,后稷上为黄帝玄孙,下为公刘的祖爷,也就是说,从黄帝到公刘,大约百年。黄帝的生卒有整有零(2717/4/22 BC - 2600 BC),他老人家活了117岁。就算他死后后稷才出生,至公刘,大致为2500 BC,此时良渚文明(3300 BC - 2300 BC)早已日过天顶,接近尾声。无论如何也论不到周始祖教民耕种。

另据百度百科,公刘于商初在豳发展起来。商王朝(1617 BC - 1046 BC)历史脉络比较清晰,公刘比黄帝晚了整千年。如此算下地,要么后稷,要么公刘,其中一人活了900岁,否则,近千年的豁口无法堵上。公刘生于商初,可能更接近真理。上古的事真是一笔糊涂账。

陶陶三
说这个公刘的父亲叫陶,因出生时手心掌纹很像“鞠”字,又叫鞠,或鞠陶。所以在鞠萍姐姐之前,曾有个鞠陶哥哥。
p
papyrus
来罘兄所言甚是,没有U+121A0作中介,两者完全不可比。

更何况这个“群”字(https://en.wiktionary.org/wiki/mnmnt#Egyptian)是从动词“移动”(https://en.wiktionary.org/wiki/mnmn#Egyptian)而来(“牛群”就是“移动的牛们”:-)),左边四个字符是“移动”的 phoneme

来罘兄周日愉快

 

 

来罘
表示移动的动词有意思,两个木盒水上漂与楔形字复数的行走结构相同,迈开的双腿与单数的行走形状相似。让我再挖挖。
来罘
鞠陶哥哥,退回三千年,你用陶充窑,我们都信。如今您还充,同志们意见大了。
木有文化
是啊,四代人跨越了夏商一千年,怎么都说不过去
木有文化
鞠陶长到三岁那年,人家管他叫鞠陶三
陶陶三
我看西汉扬雄写的《方言》里,有这么一句:

“台、胎、陶、鞠,养也。晋卫燕魏曰台,陈楚韩郑之间曰鞠,秦或曰陶,汝颍梁宋之间曰胎,或曰艾。”

 

同样是孕育、养育的意思,陕西那边叫“陶”,陈楚韩郑叫“鞠”,会不会是方言的差别?:-)公刘他爹鞠是陕西那边的,那边应该叫陶。

来罘
又是一个丰收的周末,详情见内。这份小确幸让下一周的愉悦都有保障。也祝古纸兄一周都愉悦。

来罘
可否这样理解?豕豕豕(糟,WXC不支持三豕的豩)可解为二豕,故1000可解为100。
来罘
秦晋之间物壮而大谓之夏;关中管回头叫回撒。有此铺垫,还真不敢贸然说不。
p
papyrus
来罘兄上周 weekday 和 weekend 都大有斩获,可谓是一个丰收周 :-) 。也祝新一周愉悦
s
skycarrot1
天哪我以前读成了you的音,这字遇到了无数次,从来没认识!谢谢,现在知道了,就这字和猪还这么大的干系,

感觉是人和猪的关系实在是抹不去,理还乱:)搞得彬彬有理的都和猪有关

w
wumiao
看字面觉得像猪圈的雅称。
来罘
顿觉这牛角尖钻得值了。网上互动常蹭出思想火花,要说谢,姬姜互美的姜字要正式谢你。咱俩扯平了。
来罘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从造字原则上看,豳与牢相同。牢为圈里有牛,豳为圈里有豕。豳也可能是养猪模范部落,大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