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啊,高考 (一)

上海大男人
楼主 (文学城)
   红领巾刚戴上,还没磨损褪色,文革开始了。1966年秋天开学没几天,停课不上学了,就我的记忆,学校老师有三个自杀,全都认识!
   然后稀里糊涂进了中学,倒是不错的学校,但老师已是个个如惊弓之鸟,快毕业时,赶上“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老师可以大胆教一些知识,因为读书好,在班里的地位大大提高,后来还加入了先锋队青年组织----共产主义青年团。一直缴团费,直到光荣退团,至今保留团徽和退团证,妄想哪一天可以变成离休证。
   由于兄长插队在安徽,我得以恩准留在上海工矿。为了给弟弟开辟一条较为好的分配出路,我去技校,放弃工矿。历史证明,这是父母的英明决定。我在技校学会了一元二次方程,明白了维达定理,知道还有一种匀加速运动,等等。
   1977年,据说是邓大人决定动用印刷毛选的纸张来印考卷,咱们要参加高考了,可我什么文凭都没有。
   每个休息天都去福州路书店,终于有一天捧回“自学丛书”一套,17本。
   然后就开始看书复习吧。
p
pta
2 楼
那个自学丛书的数理化部分我爸买了两套。我们基本上没看过。

毕竟这是自学丛书,不适合我们在校学生用。刚买的时候还看不懂,到看得懂的时候已经过时了。
假书生
3 楼
我们学校还好,文革中没有死一个人。
X
XYZ3
4 楼
那套书应该是77年出的吧
上海大男人
5 楼
77年后再版,加了一册,解析几何
华府采菊人
6 楼
好像是65年出版的
花似鹿葱
7 楼
高考水平比我高多了
x
xyz2001
8 楼
终于有一天捧回“自学丛书”一套,17本

I learned almost everything from “自学丛书” --- almost nothing from the middle school.
c
coach1960
9 楼
有点儿没看明白,“为了给弟弟开辟一条较为好的分配出路,我去技校,放弃工矿”。高考没恢复,啥技校?另外,

你去技校,已经是好事了,你弟凭啥还有照顾?
上海大男人
10 楼
说来话长

我应该是留城硬指标,“硬档工矿”。
技校是已有一工一农的活络档。我从硬档变成活络档,弟弟的分配档次就会高一点。当时的技校只不过是缓冲分配压力,基本留在本系统工作。这是后话,当时不清楚。
当时进工矿是最好的出路,远比进技校好。
学徒工人第一年,工资18元,技校13元,第二年才15元。所谓技校,和文革前的技校不是一回事。这个,越王兄清楚,比七二一还不如。
越王
11 楼
又是技校,又有自学丛书,比我强多了

我从福州路旧书店,凭介绍信,陆续买齐了一套文革前的数理化教材。自学丛书只有其中的1本,忘了是哪一本了。
c
coach1960
12 楼
那是上海地方的名堂。。。
c
coach1960
13 楼
你哥插队安徽,后来是个啥结局?
T
Tiger666
14 楼
我姐姐老知青招工去了外地,我插队,弟弟才得以留城。
上海大男人
15 楼
说来也是话长

73年有机会上大学(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有文化考试,他是高中生,当然小菜一碟。据他和我吹,数学考试,先在草稿纸上做好,然后用仿宋体写在考卷上,文革刻蜡纸练的基本功。招生的大学老师告诉他回去准备一下就来念书。出了个张铁生,我哥只能继续干农活。
文革后,也考上大学,后来上海需要中学教师,千辛万苦,调回上海。
退休后云游四方。
c
coach1960
16 楼
以前CND有个女士,她哥和你哥的情况很相似。她哥后来重访知青点儿,发表了图文并茂的文章。
上海大男人
17 楼
得令,努力中。
華西車城
18 楼
上海好東西就是多,我要是

有一套讀讀,不進清華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