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UN的统计,丹麦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评估指标包括,1,Life evaluation,即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2,Daily emotional experiences, 也称为affective Happiness,3, Life meaning,或者说是the sense of purpose we feel。
所以第一个Happiness Museum,2020年出现在哥本哈根。里面除了关于Mental Health, Relationship, Life Milestone etc. 的介绍,还比较了在不同地区年代人们对Happiness定义的差别。
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是曾经惊诧于中文舆论对人的外貌非常rude的judge,无论说美说丑,在我看来都已经是典型的racism了。
印象里相对公认的结论是,北欧人的幸福指数要高一点。普通人这样说当然可以凭直觉,比如你真正接触过那个地区的人,但是说到officially的文字结论,那一定要有数据支持。我自己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well-being方面的调查问卷,15分钟75道题。
当时公司推Way-Of-Work/Work-Life-Balance文化,花钱请专门人士设计的题目。一个问题一句话,具体内容是对生活各方面自己的态度按1-5打分。现在回想,那一套题的思路,是通过对各种日常事务考查你的反应,仅完成,我都认为对自己启发很大。
网上一定有类似的,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
根据UN的统计,丹麦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评估指标包括,1,Life evaluation,即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2,Daily emotional experiences, 也称为affective Happiness,3, Life meaning,或者说是the sense of purpose we feel。
所以第一个Happiness Museum,2020年出现在哥本哈根。里面除了关于Mental Health, Relationship, Life Milestone etc. 的介绍,还比较了在不同地区年代人们对Happiness定义的差别。
侧重点非常不同。当然,其中也有关于美貌和幸福指数的展示。
不能不承认,physical presence对一个人影响很大,无论是就业,升职,甚至在法庭,如果你有本事长一张无辜脸,都会被(相对)轻判。
我见犹怜,不奇怪。
想起来我自己的一个经历。当时出国申请奖学金要办成绩单的,也就是到校办找老师给复印的成绩单盖章,证实为真。一天我最好的朋友回学校找我(她毕业去工作,我留校念硕士),要我陪她一起去。
我当然说好。
负责老师?现在想想4,50岁的样子吧,普通中年人。对我们热情极了,说是嘘寒问暖也不为过。我自己其实不太适应跟不熟悉的人那样不见外,基本不大说话。本来也没什么,突然有人敲门并推开门想进来。我回头,发现碰巧也是曾经同年级不同系的女生,超短裙大红唇脸白白,一看就是(超)精心打扮过。
正犹豫是不是我们时间已经太长,想快点办完离开,不料那老师暴怒,大喝一声,你出去!没看我正忙?!
转头接着对我们悦色和颜,堆笑满脸。
好友若无其事继续浅笑盈盈。她一向大将风范,人中之精。
那老师一边装模做样检查成绩单一边盖戳并没话找话问我,你什么时候来办——我突然有点明白了。
他甚至借机抓我手一下。
出去,相视一笑,找地方吃饭接着聊天。还好我自己没需要办成绩单就出国了。
我其实是最普通的长相,只是自幼一张学生脸,给高中生代英语课赚零花钱,有小男生递纸条,老师你多大?
说回正题。
人人一张脸。外貌既然是客观事实,当然会对生活有影响。那么,影响到底有多大?度量方法很多,简单点,直接谈钱好了。
2003年公布的一个统计数据是,女性,在美貌Skalar每上升一格,工资会增加3%,而这个指标对于男性,影响更大。
不过,一个让人沮丧的消息是,尽管人人渴望,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绝对美貌,无论是Disney,还是各年代引导时尚的Vogue模特照片,没人能达到。统计结果是,80%的女性对自己的身材或者容貌不满意。
一名常年替Vogue拍照的摄影师承认,美丽当然使我动心动容,不过我认为人们追求杂志封面效果这件事很蠢很不现实。他的秘诀之一是,对每一名模特拍摄时,只打亮一点。如果没思路,便随机打开一本书的某一页,取那一页的某段话甚至某个词做Key Word。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碰巧是一本童话书,提到,褐色的小狐狸,他会让模特涂抹褐色指甲油,然后聚焦在模特手指。
把它的美,拍到100分。
我也是这么看人做事。连教孩子都是,没关系,你不用事事做到最好,但是有些对你重要的,一定要做到你能做的最好。
不过,可以让人松一口气的,是Beauty不仅仅是physical apparence(所以我的题目没用中文的美貌啊)。
Beauty不是Luxus的东西,它不是要你perfection,人人天生都有,而且可以通过创造来实现。如果够努力,还能做到把不好不美的,变成世上独一无二的美。
中文不是也说,残缺的美?比如金繕い, golden repair。打碎的瓷器用金漆修复,裂痕变美纹。
但是谁有有本事,使打碎的两只碗,有一模一样的裂纹?
所以每个人才是每个人,因为你身上的疤痕,没人能100%复制。
不可否认,人objective的美貌会随年纪增长越来越少,但是随年纪增长的,还包括智慧和经历,你对世界对社会更多的了解和贡献。
那是美好的感觉,也是幸福感之一,作为成年人来说,正常(应该)是增加的。
美(的外)貌和幸福,可以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幸福因为是一种感觉,所以有人说,感觉到美,就是幸福。
前面提到的摄影师,和Partner在乡下买了一个废弃的小教堂,装修之后,以此为家。
被提问,你觉得你美吗?他想都不想,当然。我今年已经57岁了,如果我觉得自己不美对自己不满意,那可以说我这几十年太失败了,那真是Katastrophe。
他接着说,我想,人最重要的是应该有flexibility,长得漂不漂亮,穷或者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各种改变,这种接受,本身就是幸福的感觉。
我星期四跟一个我们本地一个大学的Direktor 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怎么说呢,相谈甚欢,后来他坚持送我出来,当时已经天黑了,又冷,他一直陪我走到我车那里。
他当然工作收入很好很不错,但是个人形象,如果让中国人评价一定是,很差,矮且瘦,五官也不起眼,你知道欧洲人180很正常的。
So what,他是Direktor ,我不是。
如果可以我想他也会希望自己长得好一点。没有?没有就没有了,人当然要接受自己。这个对谁都一样。
多瑙别打我啊 (o^^o)
个人觉得相处久了,性格啥的比外貌重要多了。貌美如花的男女自恋的比较多一些是真的,表打我啊,说完就跑。
每一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是broken的,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光鲜靓丽的一面。
说实话我对陶三这类凭长相吃饭的人,一项很不以为然。我自己虽然外貌丑陋,令人作呕,但有的是内在的善良和朴实。
我们实习,带教男老师都是大我们几岁的师兄,时间长了,也会开玩笑,比如上夜班前会问问老师,晚上吃什么。
他们也会给我们一些别人送他们的麦当劳礼品卷,还有广告的小镜框。
Z老师还在私底下问我愿不愿意留在他们科,他们正在找一个,愿意的话,可以去找主任谈谈。
F老师挺可爱的,有一次考试前,我和另一个女生一起去找他划重点,看他能不能透透题,他居然拿出考卷给我俩看
“好友若无其事继续浅笑盈盈”,“老师一边装模做样检查成绩单一边盖戳并没话找话问我”,“——我突然有点明白了”,“他甚至借机抓我手一下。”
多妹和好友配合天衣无缝,好友用浅笑,成功吸引中年油腻男老师,轻松盖章改了分数的成绩单,以为骗过了老师,没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盖戳的同时,给多妹暗示,多妹反应快,立马抽出几张大团结,被老师一把抓走了。
其间有位“超短裙大红唇脸白白”、“一看就是(超)精心打扮过”的女生“敲门并推开门想进来”,差点坏了大家的好事,被叫兽暴喝一声赶了出去。
办事很顺利,整个过程有惊无险。
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所以她们一“出去,相视一笑”。
虽然我们有句话叫难得胡涂。
有的人美丽善良多金事业有成,但糊涂,有些很简单的事绕不过弯来,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糊涂,糊涂的很有理似的。
富有的人,可能童年时期人格形成时候环境家庭等原因造成自尊心低,那么成人后他们的自我存在感和外界看到的有反差。
糊涂的是大多数啊,所以清醒难得!你是我失散多年的soulmate (o^^o)
我没那么高要求。我觉得这样就行。我又没打算靠脸吃饭。也没打算靠别人赏饭吃。
至于貌美如花的,我觉得我有一个好朋友真的是,不过她也没靠脸,她太聪明能干,靠不上。但是我不觉得她自恋。
最后一句额我觉得最有道理,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得伤痕累累。这个我们几个妈妈一起聊天的时候聊太多了,关键是你怎么接受生命中的这些疤痕。
没什么的,生命总是不完美的。我都能接受。
我记得你们老吹颜值颜值的。看到陶三吓我一跳,这叫颜值?这我们中学班上哪个提留过来也能给打回去啊。
不过我眼光从小就被大家批评太左。我记得一个硕士同学见到我们家那个偷偷跟我说,你男朋友?长得不错啊。
我吓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如果你说的是慈悲,那也是西方文明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再具体来说属于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也就是你说的西方文明。你既然不想西方文明被毁掉,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否定这些概念。
另外我想说的是,西方文明2000多年了,没那么脆肉,不会那么容易被毁掉的。当然,这一类的舆论一直有,而且过几十年就高潮一下,不过总的来说,我想都是正常的波动。我对西方文明有信息,或者说我对人类有信心。
那我们有代沟我以后真要注意了
Relationship。相对来说成年以后心理更健康一点。当然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说成年人,我认为健康的Relationship更重要,说白了就是交友或者交往这些方面。当然还有self-education,所以我比较反感并主动远离那些极端的封闭性质的人和言论。
没想到力气用错了地方
科学还要不断的update,信息渠道单一,兼听都不能,那也是一种封闭,久了不糊涂都难。
这种糊涂如果是你提到互不干扰还好办,但如果惹到别人了,人能不在意吗?
最近一个77岁的大叔,在高速公路开枪打死两个环保主义抗议分子,他们到处抗议阻塞交通有阵子了,这大概就是忍无可忍的爆发。本来发生血案,行凶者该受到谴责,但网络上这位老大叔给PS成英雄角色,舆论更同情他,为什么这样,被糊涂蛋闹烦了。
但软件条件,比如情感和关系是否富有,就很难说了。
甚至更重要。因为它shape人们的思想。
至于环保分子。你说的新闻我不太了解,我承认有些环保分子做法很极端,特别是那些小孩。但是他们对这件事比我们成年人更关注更认真我是能接受的。因为将来的世界肯定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我们这些人能再活多少年?30,40,50?他们才刚开门。
我们这里乡下还好,那些大城市还不是被骚扰的够呛。他们把路封了,甚至在手上黏上胶水再按到地上,警察都拖不动。也被人指着鼻子骂的。如果他们堵到我上班的路上,我不能上班一样会很烦,但是我还是表示能理解。最多绕路好了。
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因为决策权不在他们手里。如果是我,我会劝说,你们争取做到那个位子,把决策权拿到才最有效。但是你觉得那些小孩能听得进去这种劝吗?肯定不能啊。
现在在一家博物馆上班。她的照片放出来当然漂亮。但是她自己说,她自幼其实很受歧视。她学跳舞,人嫌她太高大,做演员,人嫌她不是典型欧洲面孔(她是棕色人种)。我从来没觉得人的相貌能决定什么实质的东西,无论美丑。但是我同意它在某种程度对生活是有影响的。其实那种physical beauty大多时候是和bloodshed放在一起的。这也就是我们看到那么多明星depression甚至自杀。
对这件事我的态度是愿赌服输。你选了那条路,要不咬牙往前走,要不退出来。所以做普通人最舒服因为没有那么多DRAMA。
原件很旧而且晦暗,加上灯光不够亮,很难看清细节,我拍的还不如网上的照片。
链接1
链接2
当然你提某个观点或看法我是会感谢的。如果我对这方面感兴趣我会自己找更多的资料看。网络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你可以有选择找自己更信任的来源。不仅仅是图片,文字在这一类里我想更重要
另外你说的这个我们中学美术课是学过的,我个人认为它不是写实所以参考价值不是特别大。当然这和中国画从来不写实有关。
当然还是多谢你
明天看结果。他们真的连轴转谈判我太知道了。因为一个要好的女同事参与。
到最后大家精疲力尽各退一步完事。本来是10月底一定有结果的,你看今天都几号了?
我当然担心,问年纪大一点的同事最差会怎么样,他说不会的。总会有结果。看,这就是差别。
你说的没错,谈判就是各自扯开了嗓子喊,最后各让一步走中线。
离我是最接近的了
“虽说矮胖也自豪”。气愤的告状到我妈那里,发现她跟我弟俩人笑成一团,狼狈为奸。让初中生我羞愤不已。
现在痛痛快快的自称矮冬瓜,矮胖也自豪开心的过每一天
开自以为没什么伤害的玩笑,特别是自家人,特别是对孩子。我们可能觉得好玩儿,说出来没什么,但是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很当真,甚至很愤怒。我们俩在家里为这件事检讨过自己很多次。
“人最重要的是应该有flexibility,长得漂不漂亮,穷或者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接受各种改变,这种接受,本身就是幸福的感觉。”
很理性。但如果是女孩子,且能够选择,我还是要选择是一个漂亮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