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正好读完或者正在读这3本,不是有意去读的,是凑巧觉得书名让人好奇一探究竟。 这3本都比较短,每本8-10小时左右。后两本是分别根据梵高兄弟和伽利略父女之间的通信为基础写的,相当严谨。
Charles and Emma--达尔文夫妻 Vincent and Theo -- 梵高兄弟 Galileo's Daughter -- 伽利略父女
但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这3本串在一起的同一根线: 通过探索几位历史人物跟家人的"关系来"讲述科学,讲述艺术,讲述人生的起伏和苦难。 而这几本书里面的家人关系不仅仅是家人, 更是可以互相敞开心扉的挚友, 是同经风雨的患难之交, 是看过生命浮沉后遇到知我懂我的人生知己。在失去一方后, 幸存的一方感受到的是“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是怆然独立天地,四顾茫茫的感慨。
这几本书给我的感触是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 而不只是我的小世界里面的鸡毛。 民工大娘我每天起早贪黑出摊卖几个烧饼,赚个3瓜2枣勉强度日。 可是跟这样的故事为伴,犹如早上出摊的呼吸的第一缕清新空气, 犹如晚上收摊看见的云霞满天。
我们虽然鸡飞狗跳一地鸡毛,起早贪黑的卖烧饼挣三瓜两枣,也是万家灯火芸芸众生的缩影,也相遇相知携手同甘共苦,即使庸碌一生,至少给自己鼓起稀稀拉拉的掌声,活下来不容易啊, I made it
他们的生平读下来,看他们的苦难一点不比每个人少。
synical不一定就是每个大娘的行为准则糯米大娘还很幼稚
让我想起刚工作的时候很迷惘很害怕,读书时候的好友给我回的一个email, 大意我现在都记得,意思是万家灯火,会有一盏灯属于你
我没留意过他们的生平或者作品(中学时候看了围城,但后来都忘了)就只是在Wxc 论坛上偶然读过。
说到她写的“我们仨”--我不太理解的地方是,为啥她女婿都被排除在“我们”的范围内?给人感觉女婿都不是她心里的一家人?你家LD是怎么看的?
据说钱瑗的2段婚姻都不美满,有篇文章讲了些第一段的事。
http://news.sina.com.cn/o/2004-10-25/09154027282s.shtml
有的人能得到亲朋好友的关爱鼓励,这样的人比较幸运,总是遇到贵人。
有的人读历史和人物,吸取动力和营养。
有的人眼睛往下看,看到那么多人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油然而生感恩知足。
有的人透过信仰,找到前行的力量。
只要合适自己的,都是好的。
没有标准答案。
https://www.jianzhuzhichuang.com/cms/jianzhuzhizi/8170.html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FF1JQV0543GVBM.html
说到这个,今天正好听了一个访谈--她给的数据是80% against addiction
This Ivy League researcher says spirituality is good for our mental health
https://www.npr.org/2023/07/30/1190748216/religion-spirituality-science-mental-health
“The protective benefit of personal spirituality, meaning someone who says their personal spirit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is 80% against addiction. They have 80% decreased relative risk for the DSM diagnosis of addiction to drugs or alcohol.”
小丸子是怎么理解spirituality vs. religion?
读了,读后印象觉得钱媛挺重视自己的小家的,至少很重视第二个小家。是老太太不把女婿当自家人看,当然也可以理解。
谢谢答疑
spirituality vs. religion常常是重叠的,直觉强或灵性高的,很容易接近宗教,宗教毕竟是解释人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一些难题。
宗教信徒不见得有灵气,有很多只是跟随家族的宗教仪式和习惯,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有的是社交需要或是找组织依靠。
灵性高的人,慧根深厚,也不见得一定走入宗教,他们靠直觉和定力应付自如,有时候能感知或预知一些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或天分。也是受天佑的那部分人,他们也自然的会容易避开伤人伤己的事情。他们多能与自己的欲望和平共处。
宗教,目标是了脱生死,其他的事情,都是向目标行进中的过渡,所以诚信和开慧的人,通常比较淡定。
因为我不大见到别的语言文化从这个角度讨论问题。包括亚洲的日本文化(等我开个帖子讨论日本文化)
我不喜欢是觉得它故意说的很炫让你觉得遥不可及深不可测,非常强调脱离人性的那一部分,我不是否认灵性的存在,我是不喜欢强调那一类概念,因为那是故意把人分层。就是上面说的,我当然认为也接受人有差别行事有高低贵贱美丑,但是同时也认为个人努力是能弥补这方面的缺欠的,当然前提是个人肯努力
这是我对中国文化很反感的一部分。
等我整理好自己的思绪,接着来聊几句。最近几天来开个贴胡侃我的理解
你说的每一句。
每个人的世界还是很不一样的,有的喧闹嘈杂,有的安静专注,其实我认为都是自己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
自杀是很大的一件罪过,所谓“自绝于党和人民”。家里人要承担失去亲人之痛,还要背负部分罪名。需要男人有担当的时候肩膀挺不起来,怨不得别人对你有看法。
第2段是女儿为了做一个好继母,拼上了性命。未成年的孩子不懂事,但丈夫应该懂事,知道珍惜妻子。觉得丈夫未做份内之事。婆婆公公可能也有部分责任。理当做的事没做,自然对人家有亏欠。
杨先生为人够厚道。
那种直接接近事物本质的敏锐性,孩童身上常见,一个人一生能保持这种率真,就容易保持灵性的纯度。
我举个例子,阿甘正传里的阿甘。
个人经历烦恼习气,就容易让灵性蒙尘了。
的关系吧。
spirituality更像一种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我提到了几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点,直觉,定力,平衡欲望。
因为你给你article里提到spirituality高的人比较不容易沾染各种瘾或得精神疾病,在我看来那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欲望间得心应手的证明。
等你开新帖看你的观点,我心里还有一个声音spirituality 从宗教的角度解释,不过这个角度是比较玄一点,不是都能理解接受,我先搁置。
你的表达很好
第一段婚姻里--“需要男人有担当”,这个说法我不认同。都是独立的人,为啥男人要有担当,女人就不要?先做人,再谈男女。
我的感觉是,这个故事里,父母好像不懂得跟成年女儿的边界。
从佛教的角度不过是三世因果,福慧和业障都是与生带来的。
意见吧?你一甩手走了,人家一夜之间变成了罪犯的老婆,让人家以后怎么熬?
第2段婚姻,女儿本来不愿意,但未来的婆婆紧追不舍。那2篇文章里有一篇提到,那个婆婆精明又强势,女婿的原配妻子姓常,就是因为没法忍受那个家庭才离婚的。
那个时代无奈的选择,其实根本算不上选择。以女儿的条件和家庭背景,在当时很难有更好的机会。但人太善良太没城府,难免被人占了便宜。
考虑了时代大背景的局限性。
我的理解更脱离她们的实际情况和大环境
竭尽全力过好平凡的一生。
不过总体来说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是很让人满意哒~~~
最近几个月正好读完或者正在读这3本,不是有意去读的,是凑巧觉得书名让人好奇一探究竟。 这3本都比较短,每本8-10小时左右。后两本是分别根据梵高兄弟和伽利略父女之间的通信为基础写的,相当严谨。
Charles and Emma--达尔文夫妻
Vincent and Theo -- 梵高兄弟
Galileo's Daughter -- 伽利略父女
但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这3本串在一起的同一根线: 通过探索几位历史人物跟家人的"关系来"讲述科学,讲述艺术,讲述人生的起伏和苦难。 而这几本书里面的家人关系不仅仅是家人, 更是可以互相敞开心扉的挚友, 是同经风雨的患难之交, 是看过生命浮沉后遇到知我懂我的人生知己。在失去一方后, 幸存的一方感受到的是“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是怆然独立天地,四顾茫茫的感慨。
这几本书给我的感触是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 而不只是我的小世界里面的鸡毛。 民工大娘我每天起早贪黑出摊卖几个烧饼,赚个3瓜2枣勉强度日。 可是跟这样的故事为伴,犹如早上出摊的呼吸的第一缕清新空气, 犹如晚上收摊看见的云霞满天。
我们虽然鸡飞狗跳一地鸡毛,起早贪黑的卖烧饼挣三瓜两枣,也是万家灯火芸芸众生的缩影,也相遇相知携手同甘共苦,即使庸碌一生,至少给自己鼓起稀稀拉拉的掌声,活下来不容易啊, I made it
他们的生平读下来,看他们的苦难一点不比每个人少。
synical不一定就是每个大娘的行为准则糯米大娘还很幼稚
让我想起刚工作的时候很迷惘很害怕,读书时候的好友给我回的一个email, 大意我现在都记得,意思是万家灯火,会有一盏灯属于你
我没留意过他们的生平或者作品(中学时候看了围城,但后来都忘了)就只是在Wxc 论坛上偶然读过。
说到她写的“我们仨”--我不太理解的地方是,为啥她女婿都被排除在“我们”的范围内?给人感觉女婿都不是她心里的一家人?你家LD是怎么看的?
据说钱瑗的2段婚姻都不美满,有篇文章讲了些第一段的事。
http://news.sina.com.cn/o/2004-10-25/09154027282s.shtml
有的人能得到亲朋好友的关爱鼓励,这样的人比较幸运,总是遇到贵人。
有的人读历史和人物,吸取动力和营养。
有的人眼睛往下看,看到那么多人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油然而生感恩知足。
有的人透过信仰,找到前行的力量。
只要合适自己的,都是好的。
没有标准答案。
https://www.jianzhuzhichuang.com/cms/jianzhuzhizi/8170.html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FF1JQV0543GVBM.html
说到这个,今天正好听了一个访谈--她给的数据是80% against addiction
This Ivy League researcher says spirituality is good for our mental health
https://www.npr.org/2023/07/30/1190748216/religion-spirituality-science-mental-health
“The protective benefit of personal spirituality, meaning someone who says their personal spirit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is 80% against addiction. They have 80% decreased relative risk for the DSM diagnosis of addiction to drugs or alcohol.”
小丸子是怎么理解spirituality vs. religion?
读了,读后印象觉得钱媛挺重视自己的小家的,至少很重视第二个小家。是老太太不把女婿当自家人看,当然也可以理解。
谢谢答疑
spirituality vs. religion常常是重叠的,直觉强或灵性高的,很容易接近宗教,宗教毕竟是解释人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一些难题。
宗教信徒不见得有灵气,有很多只是跟随家族的宗教仪式和习惯,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有的是社交需要或是找组织依靠。
灵性高的人,慧根深厚,也不见得一定走入宗教,他们靠直觉和定力应付自如,有时候能感知或预知一些事情,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或天分。也是受天佑的那部分人,他们也自然的会容易避开伤人伤己的事情。他们多能与自己的欲望和平共处。
宗教,目标是了脱生死,其他的事情,都是向目标行进中的过渡,所以诚信和开慧的人,通常比较淡定。
因为我不大见到别的语言文化从这个角度讨论问题。包括亚洲的日本文化(等我开个帖子讨论日本文化)
我不喜欢是觉得它故意说的很炫让你觉得遥不可及深不可测,非常强调脱离人性的那一部分,我不是否认灵性的存在,我是不喜欢强调那一类概念,因为那是故意把人分层。就是上面说的,我当然认为也接受人有差别行事有高低贵贱美丑,但是同时也认为个人努力是能弥补这方面的缺欠的,当然前提是个人肯努力
这是我对中国文化很反感的一部分。
等我整理好自己的思绪,接着来聊几句。最近几天来开个贴胡侃我的理解
你说的每一句。
每个人的世界还是很不一样的,有的喧闹嘈杂,有的安静专注,其实我认为都是自己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
自杀是很大的一件罪过,所谓“自绝于党和人民”。家里人要承担失去亲人之痛,还要背负部分罪名。需要男人有担当的时候肩膀挺不起来,怨不得别人对你有看法。
第2段是女儿为了做一个好继母,拼上了性命。未成年的孩子不懂事,但丈夫应该懂事,知道珍惜妻子。觉得丈夫未做份内之事。婆婆公公可能也有部分责任。理当做的事没做,自然对人家有亏欠。
杨先生为人够厚道。
那种直接接近事物本质的敏锐性,孩童身上常见,一个人一生能保持这种率真,就容易保持灵性的纯度。
我举个例子,阿甘正传里的阿甘。
个人经历烦恼习气,就容易让灵性蒙尘了。
的关系吧。
spirituality更像一种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我提到了几个我觉得比较重要的点,直觉,定力,平衡欲望。
因为你给你article里提到spirituality高的人比较不容易沾染各种瘾或得精神疾病,在我看来那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欲望间得心应手的证明。
等你开新帖看你的观点,我心里还有一个声音spirituality 从宗教的角度解释,不过这个角度是比较玄一点,不是都能理解接受,我先搁置。
你的表达很好
第一段婚姻里--“需要男人有担当”,这个说法我不认同。都是独立的人,为啥男人要有担当,女人就不要?先做人,再谈男女。
我的感觉是,这个故事里,父母好像不懂得跟成年女儿的边界。
从佛教的角度不过是三世因果,福慧和业障都是与生带来的。
意见吧?你一甩手走了,人家一夜之间变成了罪犯的老婆,让人家以后怎么熬?
第2段婚姻,女儿本来不愿意,但未来的婆婆紧追不舍。那2篇文章里有一篇提到,那个婆婆精明又强势,女婿的原配妻子姓常,就是因为没法忍受那个家庭才离婚的。
那个时代无奈的选择,其实根本算不上选择。以女儿的条件和家庭背景,在当时很难有更好的机会。但人太善良太没城府,难免被人占了便宜。
考虑了时代大背景的局限性。
我的理解更脱离她们的实际情况和大环境
竭尽全力过好平凡的一生。
不过总体来说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是很让人满意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