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变成精神病

前川
楼主 (文学城)

   首先,如果你要把标题中的“我们”变成“我”,也可以。因为这些现象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也包括我。

  世事繁复,使我们一会儿喜,一会儿悲,失恋了,失业了, 失眠了。。。恨起来恨得要跳楼,痛起来痛得要心碎,爱起来又爱得。。。人人都有一把泪,但我们还都能活过来了。还有,我们时常对于人们的一些行为摸不着头脑。例如,有人一到考试就肚子疼。例如春妮和志强曾是恋人,好得你死我活,但是当别人若干年后问起时,她却说我不记得了。小孩子闯了祸,常常瞪着眼说,不是我。当我们生病时又常常变成了个小baby,很依赖很粘人。真是千变万化。

   没关系,有人早把这其中隐秘给我们揭示了。先提一下弗洛伊德。对于佛洛伊德,世人有不少误解。其实他最大的创建是指出了人的精神生活构架的三大要素,即id (本能),ego (自我),和superego (超我)。这三种要素在人的一生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慢慢说。先说他的女儿,安娜 佛洛伊德。女儿?漂亮吗?嫁给谁了?No. 她是心理学家,她写过一本书“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1936) --自我和防御机制。防御机制?防谁?狼?防的是我们的焦虑忧虑(anxiety)。不知这机制是不是在我们的DNA中,反正我们人人都运用娴熟,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先看看它们是什么吧。根据功能,把它们分为以下几种。

   逃避性防卫机制:压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regression)

    自欺性防卫机制: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仪式与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离(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distortion)。

    攻击性防卫机制:转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代替性防卫机制:幻想(fantasy),补偿(compensation)。

    建设性防卫机制:认同(identification),升华(sublimation)。

  哇,一看怎么都是贬义词啊。对的,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它或掩饰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在无意识中进行),或否认可能引起我们焦虑的冲动、记忆的存在。 因此,自我防御机制可以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 实际上,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逐一来看看这些机制给我们带来的暂时解脱。

压抑,在所有机制中,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最基本的机制,因它先于其他防卫机制产生,同时也是其他防卫机制运行的基础。例子很多。有一种叫“动机性”遗忘,即面对不愉快的情绪有目的地遗忘。那么那些被压抑的东西哪里去了?到潜意识里去了,但它们常常在无意识或不注意的时候溜出来,如做梦,如说溜嘴。

否定   不承认。比如有人被告知自己病情,说,“瞎说,骗钱的”。但是我看到一则研究结果说,在即将要动手术的病人中,否认并坚持错觉的人,比那些坚持知道手术一切详情的人,会复原得好。那些太注重细节不停想的人给焦虑坏了。

退化    在遭遇挫折时退行到孩提时代。譬如一个成年人,当遇到困难无法对付时,便觉得自己身上的“病”加重了,需要休息,以此来退回到儿童时期被人照顾的生活中去,这就是无意识地使用精神防御的退行机制。比如有成年人会躺在地上大哭大叫。比如我们受惊时会叫,“妈呀”。

反向      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主。小镇上的男人纷纷垂延女主的美貌,但没有人承认自己想要得到女主的欲望。但结果是,小镇上的男人女人都视她为灾祸,给她安上了一个荡妇的名声。实际上,女主什么都没有做。(这个例子我抄来的,别骂我)

合理化  又叫“文饰”。用似乎合理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解释。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酸葡萄”。狐狸愤愤地说,这种葡萄给我也不要。又如一个官员在官场落选,心里失落。闷闷不乐,但又一想,我无官无职可以逍遥自在,“悠然见南山”了。

仪式与抵消   仪式似乎没用但很重要,比如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有婚礼葬礼这些仪式,没有就不安心,这就是要在心理上标志一个开始或结束。抵消,过新年,打破东西会说,“岁岁(碎碎)平安”。

转移或移置    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父母在外面受了气,小孩子常常是出气筒。

补偿    当人由于本身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比如有一个相貌平庸的人会决心致力于学问上的追求,而赢得别人的重视。

认同    指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中因无法获得成功而带来的焦虑。如“狐假虎威”,“东施效颦”都是认同的例子。

升华    这心理学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会将本能的食,色和攻击等内驱力量转化为社会所能接纳的范围,这就是升华。如攻击性强的人会选择拳击等运动。

   那么是不是上述这些防御机制越强就越好呢?也不是,太过头就变成病态了。例如一个人失去了一个宠物,三年也不承认它不在了。又想起哪部外国小说中 描写一个妇女多年陪伴她死去的丈夫的尸体。这样的否认就和现实严重不符了。但是你要看到,这些人和物是他们极度依赖并认为无可替代的,如果面对现实,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焦虑。所以这些防御机制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为你把焦虑挡一挡,使它不至于太庞大而导致精神崩溃。

   当初我学到这些理论的时候,我觉得很能解释问题。一切都那么清楚,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那时刚毕业,正是踌躇满志。我要是能把那些想轻生的人都劝过来就好了,我想, 而且我自认为我能。这个想法是最终遭了滑铁卢了。有一天我同学从另一城市打来电话,说我和他都认识的一个女孩似乎最近精神不太好,男友犯了事,要我去劝劝她。我给她打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细细的声音。我记得她身材也是细细的,常常静静地笑。我婉转地问了她一些生活工作情况,她都对答如流,没有出现逻辑错乱的情况。不过其他的她也不愿意多说。我最后只能冒昧地说,如果有什么不开心,可以找心理医生谈谈,医疗保险会包的。在美国,这就是一种奢侈,没事让人听你发发牢骚云云。可是,过了两个月传来消息,一天她在地下室爬上了一把椅子。。。现在想来,我要是能和她面对面谈谈就好了,我想我能从她的眼神,口气,姿态中看出点端倪。又想到那些莘莘学子,父母省吃俭用送他们过洋,却常常由于挫折而失了信心。。。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每个人都一样,规规矩矩,这很乏味。所以人们有时总喜欢那些与众不同的人,代我们实现那些我们办不到的事。

青松站
不容易..正在看,.谢谢前川.
文革传人
有些长,回头来读。前川周末愉快。
很好。不过,你确定你没有精神病吗?人们要确定自己正常一定要用我们。因为正常就是大多数人的状态。少数人不是文疯子就是武疯子。
p
papyrus
很典型。像秽语症患者通过排泄和生殖系统表达内心情感,是一种【投射】;孤寡者说把自己言行都讲给孩子,是一种【幻想】;偷窃他人文字当

自己创作,是一种【认同】 :-)

谢系统介绍,周末愉快

 

忒忒绿
感谢前川的贴。理性的自我和自信的强大,可以淡化这16种情绪反应,自信和信的摧毁的时候,会导致其中一些情绪的过度强烈反应,致精神内

理性的自我和自信的强大,可以淡化这16种情绪反应,自信和信的摧毁的时候,会导致其中一些情绪的过度强烈反应,致精神内核被摧毁。表现为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

在精神病院实习的时候,一个病人告诉我他是毛主席与江青的儿子,这是典型的过度“认同与幻想”,体现了他自我、自信以及安全感被伤害和摧毁。需要帮他找到自信、恢复自我与安全感。

这就是建立自我与自信的重要性。鼓励、赞美一个孩子,与孩子多友好地平等地交流,无论物质条件如何都要让一个孩子感受爱与温暖,而不是相反,从而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自我自信和安全感。

前川
谢谢大家留言,我都看了。最近要离开一阵,写小说去了。回头再和大家探讨。
忒忒绿
挂着瀑布来/ 朝着银河去/意识潜在九天里;)
青松站
看完想起有网友说过的文字表达与记忆..意识流..我记得..故我理性尚在..理性在..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