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Paul Satre和Existentialism

d
donau
楼主 (文学城)

我们三儿有游泳比赛,送她进去之后,我跟她爸爸按计划在游泳池后面的湖边跑步。那个湖很小,一圈下来应该超过1km小于1mile——照我的速度是11分钟到12分钟的样子(我跑很慢的)。结果那个家伙第五圈之后说,不行他觉得膝盖疼不跑了,坐到湖边的椅子上玩手机。

我说好。我的Ziel是10圈,2个小时。

被散步迎面而来的两个家伙拦住。打搅一下好吗?我说,你说。结果一个问,你准备跑多长时间啊——他旁边的同伴看着他笑。我说,10圈啊。他接着问,不难吗?我说,当然难了,但是难也要试试啊——旁边那个笑得估计不好意思了转过身去。

还不就是这样,难又如何,不难又如何。

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该怎么活。活你自己的人生,做你自己的决定,关于你的私人生活,朋友圈,政治倾向——这应该是Jean-Paul Satre最深入人心的观点。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哲学家之一,他的影响,不仅仅是学术方面,更是社会文明方面,特别是对欧洲的年轻人。60年代的学生运动或者说是学生文化盛行到(绝对)空前(不知道会不会)绝后,那些2,30岁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聚集在咖啡馆谈史论政,或者在街头集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很多人甚至模仿他们的偶像Jean-Paul Satre穿黑衣黑裤,戴黑框眼镜,堪称时代都市风景。

Jean-Paul Satre的原话是,Der Mensch ist nichts anders als das, wozu er sich macht. Das ist erste Prinzip des Existentialismus(人就是他自己创造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再解释一下就是,每个人是每个人,是靠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决定的。中文里说到-ism好像很抽象很高深,其实不是的,就是你选择什么方式生活,也许是吃喝拉撒这种近距离的具体小事,也许是抱负理念这种云里雾里的远方。

对这件事,Satre身体力行。

他是坚定的左派,支持共产党很多年。在大部分法国民众争取保留法国最后一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时候,跑去阿尔及利亚支持其独立,甚至依靠自身的影响呼吁法国士兵放下武器,结束殖民时代。更夸张的是,千里迢迢去中国和毛泽东会面(我怀疑这是他在中国被推崇和中国人知道他多一点的根本原因)。

Satre倡导的Existentialism也是他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事指南,我理解差不多就是现在流行的Minimallism。这些古怪生僻的名词听起来一般都很炫,其实一点都不。举最简单的例子吧,比如,你今天去巴黎当年他常去的咖啡馆,还可以点Existentialism套餐,就是一小杯Espresso,加一片完全不抹任何东西的面包(我没试过,听来的)。而Satre自己,完全是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常年住在完全没有任何装饰的旅馆房间,书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自己的,他最著名的书,Das Sein und das Nichts(应该是中文里说的存在与虚无,不过我没看过中文的)共800页(哲学书里这算很厚的了),更是大部分在咖啡馆完成。

Die Freiheit ist vollkommen und unendlich…Die einzigen Grenzen, auf die die Freiheit stößt, sind diejenigen, die sie sich selbst auferlegt(自由是无止境的。自由唯一的边界是它自己给自己带来的)——这是存在与虚无的开篇。

聊到这些话题,如果较真儿的话,当然有的较。最简单的体育界的例子吧,人最高背越式能跳多高?3米?(完全不知道,猜的)一句话,肯定有上限,也就是有Limit。所以,Satre的意思还不是不承认这件事,他说,永远可以,Try。

还是他自己的例子。

Satre本身只有154cm,先天性有眼疾,带深度近视镜,外表更是毫无过人之处。然而此君在12岁就立志,一定要成为伟大的作家——他成功了(诺贝尔奖应该可以是证明),并且,自成年之后,身边一直是公认最有吸引力的女性。

Satre认为可以把人(人生)看成一个Project,因此,Der Mensch ist dazu verurteilt, frei zu sein. Verurteilt, weil er sich nicht selbst erschaffen hat, und dennoch frei, weil er, einmal in die Welt geworfen, für all das verantwortlich ist, was er tut(人注定要自由。人被谴责是因为他没有创造自己,又因为他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没有为他所做的一切负责)。

类似的观点应该现在也经常出现在那些“金句语录”中。作为和上次聊到的Adorno同期的现代哲学家,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其实已经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很大交集,只是奔波在凡尘俗世里的芸芸众生,忙与盲之间已经顾及不到想这些就已经Just did it。

这个verurteilt,本身是Existentialism里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即人永远是有罪的(不是圣经上说的那个sin),是过错,债务,fault。因此,这种罪,不是来自于上帝,是来自于人本身,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理由?

人一旦做了决定之后,实质也是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你上大学选择了考古专业,那就等于放弃了航天(多专业选择除外,就是个例子)。相爱的两个人决定在一起,承诺彼此忠诚,无论有没有法律意义下的婚姻,都放弃了(不忠诚的)自由。而放弃自由这件事,本身是有罪的,是对自己的罪。

所以Satre和Simone de Beauvior甚至签订了书面合同,彼此保持open的关系,互不干涉,彼此诚实——实际上两个人也确实做到了,而且是真正的Soul Mate。这可能是各界最喜欢八卦的一部分,当然包括中文舆论。不过,我自己很怀疑中国文化下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因此,Jede Wahl, setzt, wie wir sehen werden, Elimination und Auswahl voraus(正如我们将看到,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消除其他的选择)。这句虽然有点拗口,但是不难理解。

如果什么都不选呢?不可能的。Der Mensch kann nicht umhin zu wählen: entwieder bleibt er keusch, oder er heiratet, ohne Kinder zu bekommen, oder er heiratet und hat Kinder; was er auch tut, es ist ihm in jedem Fall unmöglich, nicht die totale Verantwortung angesichts dieses Problems zu übernehmen(人不能不选的。要不保持处子之身,要不结婚,要不生孩子要不不生孩子。无论他做什么,都不可能对这个问题负全部的责任)。

横竖都是错,很悲哀。

Satre是著名的左派人士,左派一向被指责有盲目乐观的毛病(没文化要笑出来了)。不过我要笑没文化的笑,盲目是人都会犯的错误,跟派系没关系。

如何对待已经不可改变的过去,Satre也有貌似不太和人们常说的“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的看法。Ich allein kann nämlich jeden Augenblick über die Tragweite der Vergangenheit entscheiden; indem ich mich auf meine Ziele hin entwerfe, nehme ich die Vergangenheit mit mir, und entscheide durch das Handeln über ihre Bedeutung(只有我一个人可以随时决定过去的重要性。当我将自己投向我的目标时,我把过去带在身边,并通过行动决定它的意义)。

这是整本书我最同意的一个观点。过去的,我想忘就忘,不想就背着。我自己不嫌沉,张三李四有什么权力指手画脚?

我特别把这一点提出来强调,是因为除了在Satre这里没有在其他的哲学著作里见到过。明确一点说就是,不仅未来和现在对人来说是(选择)自由的,过去也是,那就是,我有权决定(选择)如何对待我的过去的自由。

因此,纵观人生的整个timeline,我有absolutely的自由——很振奋吧。嗯,很左派。

因为喜欢,所以多解释一句。“过去的事实当然已经不可改变,但是过去如同断线的珍珠,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把这些珍珠打乱次序,重新串起来,也就是说,通过对未来的选择来决定如何对待过去的经历”。

说完了Das Sein,轮到Nichts,虚无。在Satre看来,虚无是和自由更相关的一个概念,因为它更关系到如何对待生和死。Wenn nichts mich zwingt, mein Leben zu bewahren, hindert mich nichts, mich in den Abgrund zu stürzen(如果没有什么能迫使我去拯救我的生命,那么就没什么能阻止我把自己扔进深渊)。

Satre是Atheist,当然不认同Christian里择生是好赴死是罪的观念。他认为,选择生死本身,是人的一种自由,而且人的一生中会不停面对这个问题。这里多说一个社会学方面的统计结果,即人的一生中,大部分人会有至少一次放弃生命的想法(忘了那个比例是多少,肯定多于50%)。

所以,能让自由恐惧的只有自由自己,因为它不受任何干扰或阻碍(比如选择自杀的自由)。

写到这里,Satre专门留了一节谈恐惧(Furcht)和害怕(Angst),他说,恐惧是人们对世界的恐惧,而害怕则来自于对自己的害怕,比如害怕自己不能完成某项工作,害怕赶不上车,那种感觉,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中文里有没有这方面的讨论?)

因此,迫使人们实现自己创造自己的自由是虚无,而不是存在(Die Freiheit ist eben das Nichts, das … die menschliche Realität zwingt, sich zu machen, anstatt zu sein)。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Jean-Paul Satre和Existentialism 文明的源头4,交易和贸易 文明的源头3,宗教的起源 文明的源头(2),战争和血 8卦时间(51):文明的源头(1),从不定所到定所
d
donau
本来没计划写Satre是因为觉得在中文里他太熟了。不过有人说希望看到他就顺手写出来(我自己其实对他感觉一般)
Q
QualityWithoutName
存在主义把0写成1-1,但终归跳不出0
Q
QualityWithoutName
加缪的西西弗斯正说明1-1 还是0。
d
donau
我没看过加缪啊。那等我看一下跟你讨论
土豆-禾苗
最早喜欢萨特及他的存在主义,对卡缪一般般,但后来现在,越来越偏向于卡缪,对萨特几乎带有某种否定……
v
viBravo5
萨特太左,太自恋,有点极端,有点装。纳粹德军因他有眼疾而把他释放了,他却称是逃出战俘营的...

中文原本没有对应 existentialism 的词。 “存在”一词是来自日语。

所以中文为唯一语言思维的大多数国人是不会对 existentialism 这问题有共鸣的。

土豆-禾苗
没看过加缪,难道还没喝过CAMUS?边喝边看边写,会非常

必胜的: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66/202206/13624.html

 

颤音
长知识了
颤音
为啥说“人是自己创造的东西”?每个人不都是被生下来的吗?
木有文化
我就是没文化,我就是要笑左派

不过我是真心不喜欢 Sartre。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思想从非常刻板的宗教束缚中解脱了出来,这是好事。然后就引发了 humanism, 然后就引发了 romanticism,这都还是好事,大的方向是从神权向个人自我发展。

但到了 Sartre 这里,就开始有些极端了。你强调个人的存在可以,但不能抹杀或忽视别人的存在。在人口越来越密集的现代,每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是有一定的责任的。Sartre 可能会引导不负责任的过度关注自己的Existentialism ,这是我不喜欢他的原因(对他的偏见)。

f
freemanli01
只要没有宗教的更高目标,自由的最后一定是“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宗教其实也可以玩的就是心跳,差别是:过把瘾不死。

法国存在主义学生闹革命,最后也都是狂欢。除了狂欢,没有别的出路。

所以,萨特也还是没有跳出柏拉图的洞穴,不知道究竟真实的世界到底如何。就像鲁迅、尼采、海明威,他们都是师兄弟。

另外,没有彻底的思维检查。萨特的自由还会有个叔本华的困境,即:他生成自由,但并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自由。就像叔本华的论证里说的,自由只是人的想象:就像水说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波涛翻滚或者是平静如镜。但是要看心情,如果有点风,我来了兴趣,我就选择波涛翻滚,否则我宁愿歇着。

萨特在他那个逻辑层次,没法论证他到底是不是自由。呵呵

 

 

d
donau
本山你说得对是我写错了我下次改。你还是专注色情小说吧那种你擅长
d
donau
我还以为我说觉得他一般会被群殴。原来你们都跟我感觉差不多啊那太好了
d
donau
是涨知识。其实应该你来写这些你比我知道的多多了
d
donau
我正经写8挂的那一段。真的是上午跑出去爬山5个小时后回来

然后收拾一下。陵瓶啤酒拖着一身散架的骨头开始写。喝完写完交卷,所以后来再自己读看到错字多成那样真是掩嘴掩面。

后来我想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用全拼打字,经常拼不出来我想要的字就随便找一个对付也是原因。

d
donau
小心笑大了你的嘴那可不潘安了甭说我没先警告你啊
土豆-禾苗
那时的左派,某种意义上,太多太多都被苏俄买通了~~
f
freemanli01
我喜欢萨特“人是自己所造的“,但也认为萨特的人生观是被他的世界观所局限了(他能看到的,不像基督教或佛教包含了天堂和解脱)

最后他的自由大概率会失去方向,就像法国革命青年一样。

或者一般来说,所有的思辨哲学家都无法解决这问题,因为终极问题超越思辨。。。佛教说的不可思议---即是说:某些境界不可以单纯靠思考来议论,需要别的工具才能达到。这些工具也是人所具有的,但需要开发的。

==========

世界观如何影响人生观?

比如一个中国农村的孩子,曾经有古人来过那个村庄,传授人生观和世界观,从小给他传授的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你就是你所创造的,你创造自己,你要自强不息。这些当然都对。但唯一的问题是,他现在完全没有外部世界的知识,也没有碰到真实的老师教导他牛顿力学,只从残篇断简上看到一个F=MA,听说很有威力,但他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以为那是一个咒语,只要每天念叨F=MA就会发生奇迹。最后他会是什么样?顶多就是“雷锋”(带引号的),天天用手提水,服务自己和村民,同时念诵F=MA。不可能建立水塔、喝上自来水。也不知道还有一个世界可以探索。

这就是柏拉图的洞穴。

我的感觉是,萨特看佛经或基督的话,就像那个农村的孩子看F=MA,都当成咒语看了。无法脱离洞穴和自己的社会。

 

 

d
donau
你有自己的看法很好啊。如果能尊重别人的方向也是方向别人的天堂也是天堂别人的解脱也是解脱就更好了
f
freemanli01
问题就在这里,现在的冲突也就在这儿,麻烦也在这儿:"天堂到底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另一方面,我也确实要尊重个人的兴趣

包括,“解脱是相对个人的,还是有客观标准的?”

当然,按说,这个只有在真正寻求的时候,才有必要提出来。

否则也没有责任较真。时间不对的时候,我较真也是不智。

我多少只是在这个大家都经过的文化潮流里,说一句。过了这个潮流,应该还是外部随顺大流,内部坚持自己活得更容易。

d
donau
我想如果个人不把自己当成世界中心也许会没这种问题
d
donau
我正看Sisyphus 快完了那么短?我拿到的是英文版才129页。很容易看。我还拿到stranger更短
f
freemanli01
相对主义就是各人把自己当成了中心,所谓的去中心化。而佛教基督教都是认为有个客观的东西,不依赖于个人感受而变化。

比如解脱,佛教就有绝对的标准,不是“我认为解脱了,就是解脱了”,这岂不也是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

事实是,大部分哲学家也都是自我中心的。

=========

另一方面,我承认,即使解脱有客观标准,也不表示人人都必须以解脱为人生目的。更没有人有权利要求别人以此为人生目的。

最多最多,就是分享,原因大概是:1. 人发现一些新东西时,一高兴,忍不住分享。2. 觉得有责任提醒,前面有个悬崖。

但是,3. 如果从终极看,人人确实有自由意志,这个“选择权”高于别的。所以别人无权干涉强迫(哪怕他说我就是想体验那个悬崖的下堕感,那也是权利)。

我觉得社会的难点在于:

1. 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包括宗教领域的人)越过了第3的边界,强迫别人,让人感到不舒服。

2. 但另一方面,社会是互动的,都对那个车有作用,一些人想让着社会的车往悬崖走,当然别人会受影响。

l
lakelavon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解脱是个人的解脱,那在吸毒中快乐算不算解脱?
f
freemanli01
那在佛教里叫做在“受蕴、想蕴”里打滚,跟解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人不解脱,就是因为在五蕴中迷惑翻滚。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罗网

l
lakelavon
但是他们完全可以不承认你这个标准啊。自己觉得解脱,那就是了
f
freemanli01
解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个问题。不能说“既然解脱是个好东西,你有,那我也有,好东西谁没有”。

 

 

 

f
freemanli01
解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个问题。不能说“既然解脱是个好东西,你有,那我也有,好东西谁没有”。

解脱、智慧、觉悟,本来都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有特定的标准,表示真实破除了那些与生俱来的“关于自我和世界的迷惑”,有具体的说法。

现在人说这些都随便用了。

f
freemanli01
佛教的解脱是跟留到轮回的世界观结合的。理论是:如果没有真解脱,那早晚(今生或来世)都会被绊倒(被外力牵引)。而普通人所说

日常解脱,如果按佛教的说法就是短暂的放风。

佛教认为一般人都是没解脱的人,大家都还在六道轮回的大监狱里没出来,偶尔的待遇好点、感觉幸福,还只是监狱放风,没有彻底自由。还没有跳出三界外,还被三界的幻象所迷惑。

f
freemanli01
还有一个,佛教解脱的标准有什么用?现世看,比如文革过后很多人痛心疾首,文革前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好人。这就是说文革前给自己认

证“合格”,有什么根据。

类似一个车,有没有真正的出场合格认证标准,无论什么情况,这个车(这个人)都不会出问题。

佛家的解脱者,就不会再出问题,也不会再痛心疾首。

按圣经里彼得的故事,三次不认耶稣。之前他也是信誓旦旦说自己没问题(类似说自己解脱了),但是遇见情况就被牵着走了,这就是没解脱,耶稣也知道他没解脱。然后等事情发生了,他就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