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李耳-道(上)

纳兰性空
楼主 (文学城)

前世今生。

我的这个【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的前面的文章都是贴在自己的博客和笑坛。

其实,这个系列,并不符合笑坛的主题。为什么还贴在那呢?

因为笑坛是我玩得最久的地方。那儿的人熟。名字看着亲切。

只是,再熟的人,走着走着,走着走着,慢慢地也会走出生疏感。不是他们和她们的问题,是我变了。插科打诨了好几年,想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

我很少来走廊,来也只是潜水看看。

以前走廊还有几个熟知的人,后来,就只剩下陶三了。就变成了来看他。

再后来,发现他也没消息了,一搜,才知道他封笔了。到油管上看看,好几个月没有更新。呵呵,陶三哥,求道难,但是,传道更难。

深有体会了吧?心灰意冷了吗?

星云和洪志这种不学无术之辈可以创立人间伟业,布袋和尚却沿街乞讨。翡翠埋于泥土,是人间常态。世人无明,怎么办?教化他们。教化不了,怎么办?继续教化。

能者多劳。谁让你能呢?

这一篇,讲《道德经》前二十七章。不是来砸场子。一来,你把自己的场子放弃了。二来,以我对道家的浅薄认知,只能是讨教,被你砸。哈哈哈。若换成释家,就是我砸你。

 

在繁忙的走廊, 寻一个角落,席地而坐,煮两杯清茶,想与陶兄坐而论道,望不吝赐教。

这三篇写《道德经》的文章,是专为陶兄所作。

走廊的过客,如有兴趣围观,欢迎之至。若有兴趣一起坐而论道,不胜欢喜。

无神论者,心胸容不下其他宗教的宗教人士,就不必留步了。

 

老子,姓李名耳,字,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由此可见,伯阳兄和仲尼兄是同时代的人物,早生与墨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共八十一章。

 

《道德经》第一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开宗明义,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这一篇的。为什么?

它非常契合佛家的“不可说“,“非有非无“,”有无俱遣“。

凡是说出来的,都是名相,即是名相,便是一时。故,非常道,非常名。而天地万物,都在有无之间。有和无,是两边。所以天地万物,都生于两边。

有了两边,便坠轮回。而若要成道,必须去除两边,去除有无。这一句,是区区在下的铁口直断,并没有出现在伯阳兄的第一篇里,晚生先摆在这,继续读伯阳兄的大作。

 

《道德经》第二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第二篇中,伯阳兄更详细地阐述了相对的概念。

美恶,善于不善,有无,长短,高下,前后,都是相对的概念。

伯阳兄认为,圣人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说,要顺其自然,无需刻意行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佛教,佛在《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弗居, 是无住的意思。伯阳兄这一句,当为,因为无住,所以无失。这绝对是至理名言。无所住,便无所执,便无得亦无失。

到目前为止,伯阳兄所说的,与释迦摩尼说的,毫无二致。

但是,无分别,非有无,离两边,还只是近道。

如果把道比作地基,这些,算是到了地下室,离地基一线之隔。但还不是地基。

我已经兴致勃勃,无法自己,要一探道教的究竟。

 

《道德经》第三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迦摩尼说法,是入世法中夹杂着出世法。

他说的法中,只有《心经》没有一丝一毫的入世法。《金刚经》算是排名第二的上乘佳作,但也有虎头蛇尾之嫌,因为也夹杂了入世法。

正因为总是掺沙子,给后世的弟子造成了无尽的困扰。

我常常批评佛,说着说着就跑题了,佛是很糟糕的老师。

伯阳兄的第三篇,我也要批评他,跑题了。

君王圣人如何治国,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墨家已经说了一大堆了,还有其他的诸子。兄乃求道之人,何必凑这个热闹。一门心思说出世法不好么?

 

当然,有人说,既然在人间传道,说入世法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我当然同意,就算是释迦摩尼,他也要每天出门化缘,否则他也会饿得头晕眼花。

但我以为,宗教与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宗教要解决生死问题。也就是说,宗教的根本在出世,入世法修得再好,也还是一个俗人。而哲学,比如儒家和墨家,就只有入世法,没有出世法。所以,宗教是涵盖哲学的,宗教在哲学之上。

但是,作为一个得道的宗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入世法,也就是哲学的部分,与出世法,真正的精华部分,区分开来。

 

伯阳兄的“无为”,很像佛家的“随顺”与“无修之修”。

但是,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我还无法判断,只能继续往下读。

无为,如果是刻意为之的“圣人之治”,那就是有为。因为这样的无为,是为了达到“圣人之治”这样的效果,那就不是“无修之修”。

真正的“无为”,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效果的有意为之。

真正的“无为”,或者说“无修只修”,是得道之后自然表现。

 

《道德经》第四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佛家弟子,人人想知道的,就是佛是什么?

到家弟子,想必人人想知道的,是道是什么?

伯阳兄说,道可以用,又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不知从何而生,比天帝还早。

小弟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佛是什么?恒在。既然恒在,必然无边无际,必然无生,必然无灭,一切的个体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既然是个体,就有边有际,就有生,就有灭。

佛家说,无边无际。

道教说,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毫无区别。我们生存的宇宙,难道不是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天地万物,就产生于这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空中。

在这无边无际的空中,不仅有天地万物,还有生命。

佛家称之为“有情”,或者“佛性”。

性在何处?性在用。

到家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伯阳兄,厉害!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虚空,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因为是活的,所以可以用。

如果宇宙之中,只有“无情“,只有无生命的万相,就不存在”用“。

 

我在前面说《道德经》第二篇的时候,讲这第二篇还只是到了地下室,还没有到达地基。

这第四篇,伯阳兄已经到达地基了。他,抓住了宇宙的本质。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伯阳兄是一位得道的佛。或则,按道家的说法,大罗金仙。

佛也好,仙也罢。这些都只是一个名号。

伯阳兄,已经生死解脱了。

伯阳兄是和孔仲尼同时代的人物,由此可见,他比释迦摩尼还是要晚生几十年。而佛教,直到东晋才传入中土。所以,伯阳兄是当之无愧的中土得道第一人。

 

在道家,有“老子化胡”的典故。

道家,有“三清”之说。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而伯阳兄,是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这个当然是后世弟子的神话传说。佛家也有许多这样的神话,什么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道家的三清,其实对应的是三祖。

道家起源于轩辕黄帝。他留下了骑龙成仙的传说,所以是始祖。

皇帝隔得太远,也没什么文字记载。伯阳兄系统地阐述了道,于是成为道祖。

到后来张道陵创立了方士团,就好比是佛教的僧团,于是成为教祖。

道家最开始只有太上老君,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传播很快。两教有很大的竞争压力。佛家除了有释迦摩尼佛以外,还有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太上老君势单力薄,于是,道家推出了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伯阳兄只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一个化身。

而且,当年伯阳兄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到了你们天竺,化身成了你们的释迦摩尼。

呵呵,这一下把佛弟子气得够呛。

不过,从《史记》上来看,伯阳兄生于释迦摩尼之后八九十年。

所以,“老子化胡”是不成立的。

宗教,总是有传教的压力,要多收门人弟子。

后辈弟子瞎逼逼神话祖师爷的事,各个宗教中比比皆是。佛教也不例外。有传说,耶稣去了天竺,学习佛法后回去,改了改,揉入自己的创意,就成了基督教。呵呵。

 

哎,这有什么好比的。

所有的求道之人,根本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生死解脱。

生死解脱了,就是仙,就是佛。

生死解脱了的张三李四,难道还有高下之分么?

没有生死解脱,祖师爷再牛逼,和你有毛线的关系?你依然是一个凡夫俗子。

 

读一本经书,不管是道德经,佛经,还是圣经,其实不需要读完。

从验证的角度,只需要几句话,几个闪光点就可以了。

《道德经》有九九八十一章,小弟读完前四章,就已经可以断定,伯阳兄已经成就大罗金仙的果位。或者,用佛家的话来说,已经像释迦摩尼一样,开悟成佛。我不是道家弟子,老实讲,这是第一次读《道德经》。但我要对伯阳兄行五体投地之大礼,小弟对所有悟道之人,都五体投地。

 

《道德经》第五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我在上面说了,从验证的角度,其实无需再看。

不过,我这一篇文章,是为了要和陶三哥坐而论道。

陶三哥是道家弟子,不但在本坛,而且在油管上讲解《道德经》。既然是坐而论道,就必须要把整本《道德经》说完。如此方能显出向三哥请教的诚意。

陶三哥不但精通道家,同时也对佛家和婆罗门涉猎极深。

小弟对佛家学说花了不少功夫,对道家却是门外汉。所以,伯阳兄的这八十一章雄文,一定要细细品读。所以,这一篇读后感,会很长,希望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布。

这么长的文章,可能会对其他读者产生困扰。

如若不喜,可以就此打住了,呵呵。

我这一篇文章,是专门写给陶三哥看的。

 

这第五章,非常有意思。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佛是慈悲的吗?》。

呵呵,从人间佛教的角度,从入世法的角度,佛,当然是慈悲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台湾的佛光山,法鼓山,和慈济。然而,从道的角度,从出世法的角度,从生死解脱的角度,从本来面目的角度。佛,是没有慈悲于不慈悲的。

为什么?

本不善恶,本无两边,何来慈悲与不慈悲?

伯阳兄的这一篇,正是此意。赞!不过,其表述方面,还是有破绽。

伯阳兄说,“不若守于中。”

没有两边,又何来中?

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

其实,凡有言语,便落两边。故不可说。我挑出伯阳兄的言语中的破绽,是我苛求了。

 

《道德经》第六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谷神,是伯阳兄用的名字。

释迦摩尼用的是佛性。

谷神不死,用之不堇。 厉害!伯阳兄当真是悟的通通透透!

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曾经说过“性在作用”。

佛性,无所住。如果一定要问性在何处?性在用。佛家道家,对最根本的道,对本来面目,认知完完全全地一模一样。

 

《道德经》第七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也就是恒在不死,也就是佛家说的无生无死。

宗教,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

这世上,任何生出来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会死。所以,要不死,唯一的可能,就是无生。伯阳兄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呵呵,《道德经》真的很像《金刚经》,常常说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话。

《金刚经》里释迦摩尼常用的句子格式就是“佛说什么,既非什么,是名什么”

弄得大家云里雾里。

但是,真正悟道之人,读到这些文字,就会佛陀捏花,迦叶微笑。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一段非常好理解。前两句中的第二个“身“字,就是佛家”法身“的意思。第一个”身“字,是指肉身。不住肉身,也就是不住相,才能成其道。

 

《道德经》第八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看来,伯阳兄教学,喜欢用“水“来比喻。

释迦摩尼喜欢用“空“。当然,后来的藏传佛教也用”水“,比如”比卢遮那性海“。

无论是用“水“还是”空“,想表达的,都是无边无际包含一切万物。

伯阳兄这一段,属于出世法与入世法并教。

“不争“,从入世的角度,当然可以理解为大度。但是,不要忘了”故无尤“。尤是个通假字,同”忧“。争,是为了什么?得失。忧,是为了什么?得失。

僧问:“何为顿悟?“

曰:“悟无所得,顿断烦恼。“

其实,争也好不争也罢,本无所得,本无所失,亦无烦恼可断。

所以,不是说如果“不争“,就不会有忧愁。而是没有得失可争。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做到真正的”不争“与”无忧“。

伯阳兄明显的就是这个意思,表达上,略显不清晰。

同样的话如果是释迦摩尼来说,他会说:“佛说不争,既非不争,是名不争”。呵呵。

 

《道德经》第九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呵呵,我刚刚在第八章的时候说了无得无失,伯阳兄的第九篇就讲到了同样的话题。

这世上一切的可见之物,都是不可长久的。

用佛家的话,叫“一时“。所有相,都有”生,住,灭“三个阶段。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是什么意思呢?

舍身,才能功成,才是天之道。老话说得好,舍身取义。身是什么?相。

伯阳兄说,“上善若水”。

释迦摩尼说,“性若虚空”。

上善也好,佛性也罢,名字而已。水和虚空,都不是可数名词。也就是说,道,不是个体,不是一个一个可以数的个体。个体是有边际的。只要有边际,就有生死。生死就是两边。

要跳脱生死,就必须是无边无际。若水,若空。

 

《道德经》第十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伯阳兄在第九章里说到,“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在第十章,他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也即是说,魂魄与肉身,能分离么?或者说,感知与肉身,能分离么?

伯阳兄在这里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章的后面几句,他有点跑题,跑去讲如何处世如何修行去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能读到伯阳兄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道德经》第十一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章非常犀利地阐述了有无的关系。

伯阳兄分别有车毂, 陶器,房子做例子,来说明没有空, 有是没有办法单独存在的。

比方说,没有广阔无垠的虚空,太阳地球是不可能存在的。无中生有,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个贬义词。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万物,大到星球,小到花草,很久以前,都是没有的啊,都是从无中生出来的。

而最终,也都会走向消亡,无,有,在回到无,然后又生成新的东西,如此轮回不朽。

那么,这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有恒在的东西吗?

我们继续读《道德经》。

 

《道德经》地十二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一段非常类似佛家的六根与六尘。

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许多的佛弟子认为修行就是要断绝六根与六尘,于是便不会着相。久之,得心神宁静,不为外相所迷,修成正果。伯阳兄这一章,也是如此的意思。

差评!

“故去彼取此。“ 呵呵,短短五个字,错错错错错。小弟也给个五个字的评语。

彼此,就是两边。去取,就是目的性很强的取舍,动得一塌糊涂。而道,如如不动。

对钝根之大众,用此渐修之法,当然无可厚非,也是不得不为之。

然小弟知道,去彼取此,是永远成不了大罗金仙,成不了道的。

 

《道德经》第十三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哈哈,上一篇给了伯阳兄差评。这一篇要赞!

这一章说的就是无我。

任何的得失,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得失,必须要作用在某个载体上。

没有载体,就没有得失。

得失也还,生老病死也好,受的载体,就是我们的肉身。

若无我,就无得失,就无生老病死,就生死解脱。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算是近道了。

 

《道德经》第十四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三章,我给了伯阳兄一个赞。

这一章,赞赞赞赞赞,给五个赞!

如果说,上一章的无我,算近道。这一章,就是道。

大罗金仙是什么?佛是什么?

不可说,不可见。无始无终,无形无相,无前无后,恒在。

为什么不可说?开口即失。

为社么不可见?本来无相。

不要被什么“夷“,”希“,”微“,这是名词所迷惑。你用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可以。这一章描述的,就是道。它明明白白地阐述了什么是道家的”仙“,或则说佛家的”佛“。

 

《道德经》第十五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修行,一定要先悟道,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这也不能做,那也不敢干,又如何能得真正的清净。

而真正得道者,不求得道,因为不求得道,所有得道。

哈哈哈,小弟忍不住要仰天大笑。这是释迦摩尼的口头禅啊。我在读《道德经》之前,一直以为这种貌似自相矛盾的说法方式是他个人的专利。

伯阳兄的这一段,释迦摩尼把它浓缩成了六个字,“佛,非佛,是名佛。“

 

《道德经》第十六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佩服佩服!

我把这一段的闪光地列出来。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修行人要悟道,伯阳兄用了“知常”两个字。

“归根曰静“ 悟道之后,便回归根本,按佛家的话,回归本来面目。

“没身不殆。“ 得道成就之后,肉身没了,一样不殆。

呵呵,伯阳兄没说的是,不得道,还是没身不殆。轮回而已。

 

《道德经》第十七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又名《老子》。

绝大部分当时和后辈的读书人,以为和其他诸子的文章与学说一样,以治国安邦为目的,讲的也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呵呵,伯阳兄写此书的时候,是他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归隐前。

他官不做了,要归隐了,还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莫非还求闻达于诸侯么?

谁见过释迦摩尼讲如何治国平天下吗?

他连太子位都放弃了,又怎会去讲这些。

 

这是一位得道者,把自己所悟的道,留给人间的一本经典。

这一章,网上许多的注释都是从治国的角度去理解。

小弟不以为然。伯阳兄实在讲修行的次第,类似于佛家的三十三天。

在我的这个系列文章中,前面已经讲过了仲尼兄的《论语》和子翟兄的《墨子》。这两位老兄讲的都是如何成为一个谦谦君子,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全是入世法。

所以我说,儒家和墨家,不是宗教,只能算是哲学。

而伯阳兄的《道德经》,则是完完全全的宗教。而且是出世法与入世法并存。

 

《道德经》第十八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仁义孝慈,是儒家的学说。

善恶,是墨家的思想。

这些都是对治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对治法。

而之所以需要对治,是因为大道废,是因为众生没有悟道。

如果天下众生人人悟道,又何需仁义,智慧,孝慈?

伯阳兄的话是说得没错。不过,天下众生又如何可能人人悟道?伯阳兄的心中,想必充满了无奈与慈悲。但老兄忘了,因果恒在,所以相亦恒在。

天下众生人人悟道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儒家学说,墨家思想,这些对治法,还是有其用武之地。

伯阳兄并没有否定儒家墨家,只是支持这些对治法的前提是,没有悟道。

如果悟道了,则无需对治法。小弟要竖起大拇指赞!

 

《道德经》第十九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佛家说舍,道家说弃。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佛家怎么说呢?

佛,不以智得,不以修得,不以戒成。

佛道两家,在对道的理解上,有区别吗?没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只要悟道了,回归根本,就是成就。连学都不需要。道,本是天然成。

大安禅师曰:“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

 

《道德经》第二十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小弟以为,“食“通”识“。母,是道的意思,相当于藏传佛家的母净光。

伯阳兄的第二十章,是抒怀,感叹曲高和寡。没有其他说教的意思。

佛家也有一位悟者,五台山智通禅师临终前写了这首诗。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道德经》第二十一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伯阳兄神神叨叨地在说啥呢?

在说什么是道,也就是佛家常讲的本来面目。

“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首先,其中,其是什么?可以包含象,物,精,信。

这个“其“,这么牛,无所不包。

我们抬眼四周看看,谁这么牛?

其实,伯阳兄已经给了暗示。“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这个牛逼哄哄的“其“, 就是虚空。

天地万物以及众生,都在其中。难道不是吗?

伯阳兄的“象“与”物“,佛家统称为”相“,或则”无情“。

伯阳兄的“精“,佛家称之为”有情“。

伯阳兄的“信“,佛家也说,修行成就,从何门入?答,从信门入。首先你得信,否则,说啥也是白搭。

 

《道德经》第二十二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少多,得惑。

这些都是对立的两边。

圣人抱一,我想,伯阳兄是想说去了两边的意思。也就是后来禅宗六祖慧能说的“不思善,不思恶”。不过抱一这个说法不妥。

去了二,又何来一?无边无际,不可测。

不自见。什么不自见?精不可见。

伯阳兄在上一章中讲到了“其中有精”。 象和物,是可见的。

而佛家不用“精”,用“性”字。性不可见。

 

伯阳兄再次提到了“不争”。

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才会不争呢?在不受的情况下。

为什么不受呢?因为无我。

为什么无我?因为我是一时之相,本来无我。

 

《道德经》第二十三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宇宙之中,任何的实体,个体,物质的东西,都是不可长久的。

风如此,雨如此,天地人皆如此。

伯阳兄有妙观察智。

按佛家的说法,相有三个阶段,“生,住,灭”。

而众生因为执着于相,所以也有生,住,灭,在生死中轮回。而真正的悟者,得道者,却在这生相,住相,和灭相中涅槃。

于轮回中涅槃,才是天下第一高手。

什么是涅槃?

伯阳兄曰:“希言自然。“

释迦摩尼曰:“随顺。“

它不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自然,不争,随顺。而是悟道之后的自然变现。

而有意为之的人,就好像禅门公案中那位竖一指的童子,看上去和俱胝禅师没有分别,实则是天壤之别。

 

《道德经》第二十四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伯阳兄据传是楚人,应该不假。为什么?

哈哈哈,他用了一个“企“字。湖南广东的土话中,都是站着的意思。

踮着脚尖,就站不稳。

腿跨得太大,就行不快。按现在的说法,会扯着蛋。

伯阳兄这一段是说,人们往往会做一些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事。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你一眼望过去,绝大多数都是如此。

比方说,有太太怀疑先生出轨了,请私家侦探到处搜罗证据,随时监视,大吵大闹。

她的目的是怕先生出轨,想要保住自己的婚姻。

可是,行为与自己想要的结果正好相反。

这就是不智。

配偶之间,没有谁有义务陪对方白头偕老。婚姻的唯一保证是爱依然在。所以,保持自己的魅力,增进自己的学识,双方总是有共同的话题,对配偶更好,更关心体贴,婚姻自然就有保障。

 

我曾经有一位女同事,进入公司后锐意革除各项弊端,得罪了不少人。

一连好几人去人力资源部投诉她,让她很有些沮丧。

我于是找她谈话。她一开始很有些defensive.

我说:“你得改进你的交流方式。每个人的背景,教育,个性,经历都不同,对不同的听众你要用不同的方式。如果你的交流方式不对,让对方觉得被冒犯了,无论你本来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对方都听不进去。你的交流就失败了。有效交流的定义是,你的观点清晰的传达给了你选取的听众,并让对方接受了。按这个定义,你的许多交流都失败了,所以才会有不少人投诉你。”

她说:“投诉就投诉,我不怕,大不了被炒鱿鱼。我不怕找不到工作。”

我说:“当初面试你的时候,你提出了许多构想。招你进来,是希望你能在我们公司实现你的这些构想。如果因为投诉多被炒掉了,你当初进公司的目的就没有实现。这和你能不能找到下一份工作没有关系。我不否认你能力很强。不会找不到工作。但是,如果你来了半年,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被炒掉了,你当初加入的目的就没有实现,你就失败得一塌糊涂。”

她一愣:“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我呵呵一笑:“我从来都是这么想问题的,所以,我是你的老板。You can’t win all battles. Sometimes you have to let the others win. So, choose your battles.”

 

呵呵,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开始说教。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可好为人师,可有时还是犯这毛病。

但伯阳兄说啦,智者是不会这样的,行为与目的是一致的。

这第二十章,说的是入世法。

每个人的为人处世都不同,所以,你无需同意。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

 

《道德经》第二十五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善哉善哉。

佛家常讲“不可说”,或者“开口即失”。

为什么?绝不是故弄玄虚。

任何的文字,都有一个定义,代表一个意思。既然有定义,就有边界。

符合定义的为内,超出定义的为外。

看到没有?任何的文字都有内外,也就是说,都有两边。

而伯阳兄的“道”与释迦摩尼的“佛性”, 是没有两边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宇宙,这虚空,有边么?没有,没有两边,连一边就没有。它不是个体,也不是整体。

它根本就是无边无际。

 

伯阳兄勉为其难地用“道”来表述。但强调是“强为之”。

释迦摩尼勉为其难地用“佛性”开表述。但强调“本不可说”。

伯阳兄描述的“道”,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这个道,它恒在不变。它可以周行而不灭。它是万物之灵。

一个恒在不变不灭的,超脱了生死的,可以去任何地方的万物之灵,就是道。

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的确定,伯阳兄的道,就是释迦摩尼的佛性。只是名字不同,表述略有差别而已。伯阳兄说,得道者成仙。释迦摩尼说,见性者成佛。

 

伯阳兄的“道,天,地,人”是一种修行中的层次。

释迦摩尼用四圣六凡十法界,并更细分为三十三梵天。他没办法,不敢公开反婆罗门。佛教借用了许多婆罗门的教义。 释迦摩尼在自立山头前,本就是婆罗门弟子。

 

《道德经》第二十六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伯阳兄喜欢用比喻,应该是为谆谆善教的长者。

万乘之主,就是在上一章中的“道”。

道之所以超然,是因为无论你如何行,都不离根本。

在佛家,有“无修之修”之说。一个明心见性之人,就算是释迦摩尼,就算是伯阳兄,每天也会有许多头疼的事要处理,要吃喝拉撒,会头疼脑热。

得道之人,一样会同凡夫一样,有各种烦心的事。

但只要不离根本,时时回光返照,便“燕处超然”。

得道之人,是不会因为肉身之得失而忘了根本。

 

《道德经》第二十七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伯阳兄这一篇讲的是根器。

学一门手艺,资质是最重要的,勤奋当然也很重要。

悟道也是如此。古往今来,求道者如过江之鲫。得道者,则金鳞罕遇。

话虽如此,但如果不朝这个方向努力,再大的根器也没用。

 

《道德经》有八十一篇。一篇文章很难写完。就算写完了读起来也很费劲。

我想,就做上中下三篇文章吧。

在以前的文章中,尽管同样是写我选中的,我认为玉树临风的那些男人们,我从来没有把他们的雄文一篇一篇地列出来细写。都是摘录。

但伯阳兄不同,《道德经》不同。更何况还有陶三哥在。

其他的可以是诗家,词家,赋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们是尘世中的玉树。

而伯阳兄,是尘世之外的仙。

与陶三哥论道,必须要虔诚,做足功课,否则,会被他打脸打得很难堪。

哈哈哈。

本文的二十七篇,不是同一时间一气呵成。若前后行文有些不太连贯,见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李耳-道(上) 【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子翟-墨 【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孔丘-儒 【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宋玉-秋色 【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屈原-骚
d
donau
你既然口口声声是写给陶三的那就不评论内容了。不过我能看出来你写的还是挺认真的。我一向尊重认真的工作,为你的认真点个赞吧
纳兰性空
谢版主点赞,小弟做事,一贯认真:)
土豆-禾苗
我就怕太认真的人儿,而且还专一执着 :))
S
Shubin
陶兄封笔了?不像啊。好像上周还在走廊里介绍了几个电影呢。要是真能忍耐得住,好好实践一番,估计能更上层楼。
d
donau
小弟你好。这句就一般。一贯要靠别人说是不是自己说自己,很一般
d
donau
哦小弟还注意到版主是谁了?那不客气
看客2010
道家呢,一般都是师父找徒弟,挑一个带走。
S
Shubin
也有徒弟找师父的,还有做私淑弟子的,也有双向选择的。
土豆-禾苗
不管谁挑谁,谁找谁,反正剩下的就在这儿扎堆了 :))
看客2010
这么说吧,道家真正有本事的,不在社会上呆,早回山里去了。
S
Shubin
不好一概而论。有退学的,转学的,辍学的,边学边玩的,还有学成了下山溜达的。
S
Shubin
借用某君的一句话,“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本钱”。
d
donau
我知道你是说我。so what?我不喜欢还不能说吗我肯定会说出来的最好个人自重也学会尊重别人
S
Shubin
这里有个例子,自称 “文始道符玺传人 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链接在内

https://weibo.com/u/7559602018

纳兰性空
不敢苟同。如果有能耐的都隐居山林,那释迦摩尼耶稣默罕默德岂不都是废柴:)
纳兰性空
我刚开始写的时候陶兄说曾经每日一文坚持了十年,现在不想写了:)
看客2010
佛家讲普度众生,基督教也是这意思。道家不同,挑人的,单传。
S
Shubin
道家有单传的,秘传的,也有教外别传的,普传的。我前面举的例子,80年代气功潮时,好多门派都出山了,圈子里也

都知道文始派的大名,可是一直没都听说出山。直到大概10年前,才出来这位“子弗山人”。

看客2010
我说的早就回山里去了,就是指的80年代:)那个时候,鱼龙混杂,啥都有:)
看客2010
看着教一大堆人练功,等回山的时候,就带一个走。不跟着去的话,也不带别人,就自己一人回山了:)
S
Shubin
我听说的是,49年之前,有些门派就归隐了。一直到80年代,才有少数出山。这个出山,指的是出现在社会上,而不是从

山里面走出来,所谓出山传法。

看客2010
七十年代就有出来的了,八十年代是高潮。真修的确实在山里。至于道观啥的,好的有不多见。社会上也有。一句话,层次高低不同吧。
S
Shubin
70年代就出现在社会上,自称道家某某派? 谁会信,谁敢信?
S
Shubin
佛家也有秘传的,也有教外别传的。修炼界很多事儿都不为外界所知,常人也理解不了。
e
eciel567
性空大师好,你的文章一条条写的还蛮清晰的,坐等三哥来和你论道。

看客2010
那时只是练气功,不说别的。就是八十年代高潮时,也不是都说的。
看客2010
确实如此。密宗就是秘传的。
S
Shubin
气功与修真是2回事儿。大概1956年起国家设立了多个气功疗养院,气功疗法的书籍也出版了一些,信的人不多。放个链接在内

http://qigong.arkoo.com/sf_789C03E80D7E43B8AC08392B88565EE0_17_zhangtiange.html

陶陶三
纳兰+性空,三大爱好,已列其二。大师雄文,意犹未尽,期待余篇。湖南话“企”是垫脚尖的意思,太好了,希望有湖南妹子验证。:
纳兰性空
还有一大爱好:世间自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d
donau
这么多人看居然没人认真回你。那我回你吧

文字技巧很好,写的很通顺,一看就是有过大量的training应该自己也喜欢写,而且,不脏(这也成了优点,想想现在的中文真是可怜)。缺点是有点嚼性,写的太飘了(不太好说那种感觉,说是故意卖弄吧也不是,反而可以说是不故意的卖弄)。如果你20岁甚至30岁写成这样,我会说很好,我年轻的时候应该喜欢过这一类风格的文字,现在看下来的反应是,哦,是吧,还可以。

至于内容,这种文说到底也不过是读后感性质。读下来我的感觉是读的部分稍微重了点,感的部分就显得稍微不足。如果和文字水平比,我会说,稍逊于你的文字。不过这一类的书,要的恰恰是个人理解,所以算不功不过。

最后说一点我不喜欢的,就是你最先开始提到的应该是你最喜欢的,恰恰是我本人最不喜欢的,就是,教人(你用的是什么?布道)。我很厌恶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态度,从来也不认为谁比谁更有资格去教别人什么。人事世事不过也就是生死和中间的几十年,你称为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神学也好,两头的生死只能由他去,中间这一部分个人如何对待,那是个人的事。没人有资格对别人指手画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你随便听一下看一下,肯定跟你的观点不一样,不一样是正常的,一样了我反而会怀疑。

Time had no vestige of a beginning and no prospect of an end,这句是James Hutton说的,我正在看他的传记,顺手抄过来。

糯米粥
我到论坛玩,就特别喜欢读到你这样

高质量的贴。其实点击数没劲,全是空的。值得的是深层的互动和交流。

说到某种风格的文字,有一阵子时不时读到那种插科打诨风格的文,乍一读挺新鲜有趣的,读到第3篇就疲劳了。后来我发现还是要读或者言之有物,开拓视野的文,或者要读让你情绪上有深深共鸣的文,再或者有独特视角的文,这样的文才百读不厌,才有生命力。你写的在我看来总是那么言之有物,太聪明了

d
donau
那是因为我们俩的brainwave同频 可以共振。这个作者估计气得已经找不着东西南北了

人哗啦哗啦写了这么多洋洋得意等着夸,结果我们这里人架子大。那只好我来吧,我来就这效果了。

真是多少有点对不起人家。

纳兰性空
这算是目前所有留言中最言之有物的。多谢。

能言之有物,说明认真,说明细读了。

这类文章,体现的不是文字水准,因为这不是重点。我的这个系列文章,主要是说中国文学史,会涵盖从【诗经】到现代散文。其他的人,评的都是其文字。唯有先秦诸子,尽管称之为诸子散文,但文风已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的思想。

先秦诸子时期,是中国最自由,思想最活跃的时代。

以后,便只有文学,没有思想之进步。

读书育人,本是读书人之本分。

教人没有错,喋喋不休好为人师则不讨人喜欢。

小弟有无资格教人,要看对方是不是愿意跟我学。

版主认为我没有,其实是认为我教不了你。版主应该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你的老师们,不就可以教你么?这世上,一定有让你心悦诚服的人,让你恨不得可以来手把手教你的人。

我教不了版主,也有许多人求我教,呵呵。

 

纳兰性空
呵呵,多虑了。小弟早过了盼人夸的年纪。

你倒是好像还处在这个年纪,嗯,天山童姥,一颗年轻的心。哈哈

 

d
donau
错。我小学毕业就没资格在这里说了吗?什么算高等教育?什么叫低等?

这就是我说的我跟你观点最不一致的地方。我从来不认为教书育人是谁的本分。你认为是你的,那对我也没问题。

你一点都没说错的是,我不认为谁有资格教谁,这两个谁里当然包括我自己。至于老师教学,那是他的工作。

没有让我觉得恨不能手把手来教我的人----主要我不是这样看人和人的关系的。如果是朋友,大家可以聊几句,交流我很喜欢因为彼此获益,不是不在一个频段,也很好。互不干扰天下太平。

 

d
donau
小弟这句又一般

你是淘三自己扮自己来捣乱的?

S
Shubin
n年前听到过类似的说法:“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当时半信半疑。后来读的经书多了,自己也试

过些功法了,就明白这个只是美好的理想,但是地上的事儿没法挪到天上去。

纳兰性空
哈哈哈,你又多虑了

陶三四川人,俺湖南人。以前一起在其他坛子玩。

不知为何,他被多版主嫌弃得要死,却从平版主开始,最近一直待在这。

多版主对小弟,好像有些爱屋及乌,一并嫌弃。哈哈

S
Shubin
把楼整的歪来歪去,也没见楼主说句话,可见修养的功夫是一流的。那么就说点儿实的,以供参考。

“而若要成道,必须去除两边,去除有无。” 觉得这个是楼主的见解,不是老子的本意。

道德经里有:“有无相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我的理解是,在不同层面,“有”和“无”都是有一定关系的。可以把“有”和“无”分别拿出来研究,但是使用的时候,是没法去除 "有" 而只使用“无”的。

至于说成道,如果是经过修炼达到的,那么要从“有”下手去寻“无”,之后又会“无中生有”。

D
Dayoufan
体认“我是一时之相”,顺其自然就好。

不同意“得道者,则金麟罕遇”的说法。坦然生活,坦然死去的人,多是得道之人;这样的智者不是很多,但也不罕见。

d
donau
你说的这一点难道不是成年人人人都应该明白的?中文舆论的认知,真的差到另一个Pole?

我经常见到网上吵来吵去的很不明白

纳兰性空
好!谢树彬兄高见,这真的是言之有物了。我的读后感当然是个人的见解。我想听听陶三来论道。

论宗教教义,本是非常小众的话题。

一来要有兴趣,而来要有深厚的底子,绝非一日之功。

原只期盼与陶兄清谈。

树彬兄不嫌弃,不彷也席地而坐,三人论剑。

恕小弟张狂,原以为整个文学城,能与之坐而论道的,不超过两人。一个是陶三,一个是原来的平版主。不好意思,俺错了。

我的这件马甲虽然新,陶三当知我是谁。

我相信他定会写一篇来回复,我就慢慢等。

陶兄,不急,慢慢写,尽量不要留出破绽。

看客2010
气功是个词而已。修炼是两个意思。开疗养院用气功治病的效果一般。
糯米粥
今天这楼太娱乐了,比comedy show

还要更搞笑

我最不理解的一个地方是,wxc 上面碰到的好多,是真实生活里碰不到的。我不理解自己地方是,这是因为真实生活里大伙儿在面具后面,还是原因是wxc 形形色色的人远远更多?

我愿意相信是后者,否则会对我们这个群体有点儿失望。对了,我住在高科技区,社区认识的中国人很多很多。大伙儿都挺热心公益的,而且见多识广,大多是国内几所名校理工出身,但挺谦虚挺有人文修养的。

这哥们的文,文盲我压根就看不下去

糯米粥
“ 整个文学城,能与之坐而论道的,不超过两人”—狂赞!呼唤陶三高人华丽出场
S
Shubin
觉得“老子”一书通玄但并不是宗教,没有实修只能以书解书而已。若真想研究,恐怕得把帛本简本等都读一读吧。
糯米粥
对了,小声

提个建议--有可能的话,不要在公共论坛聊道家房中术?

我承认自己思想就是太落后了。就是提个小建议,理解决定权话语权不在围观群众那里

看客2010
个人理解,你说的“得道”,对常人来讲是对的。他说的“得道”,是对修炼者而言,也没错。常人中的“智者”,与修炼人中的

“得道者”,是不一样的。前者在世间,后者出世间了:)

看客2010
八十年代气功热的时候,名校里有些搞理工的人也练,并和科研机构一起做相应的研究。
d
donau
糯米你笑死我了这么恶心的话你也信。都是吃饱了撑的保暖思那啥

我现在是年纪大了,真的懒得理这些。

我一直没接这种闲茬是早烦了这一类话题。

我带我们三儿休产假的时候,被人拉近一个微信群,那是我唯一进的一个全是陌生人的微信群(我不玩微信你知道的,只有那个妈妈群不过大家都认识好姐妹一样),有个家伙非得拉着我谈道德经。我烦了真的是一边喂奶一边啪啪给拍回去。后来发现人是85年还是89年的不好意思欺负小朋友了就逃跑了。

d
donau
我很认真的看了也很认真的评了发在这里我正好这两天闲嘛闲着也是闲着。估计耿耿得不能自已了已经
d
donau
还是呼唤颤音写色情小说实在。惠及民众
S
Shubin
我的理解,智者属于“知道”,“明道”,“悟道”的层次;而“得道” 是在“证道”,“了道“ 的层次。修炼者本就是在世人,在

“得道”之后多了一个选项,可以继续在世,也可以离开。

d
donau
小弟真对不起你我不太觉得湖南四川有什么差别。所以你这句解释真的是一般里的一般啊
看客2010
佩服你的认真。说实话,看到三个“教化”之后,我就没再认真读了。坐而论道易,实修难。
纳兰性空
哈哈哈,绝对不会
S
Shubin
糯米兄多虑了吧。懂防中的不多,真懂的才有话语权。人家说个专有名词,不懂的就接不住。 : )
S
Shubin
呵呵,这个词是大有来历的,来自老一辈人的睿智。在50年代,高层是有些人支持气功疗法的。放个链接在内

http://www.maisondelamedecinechinoise.com/%E5%BC%A0%E5%A4%A9%E6%88%88%E5%9B%9E%E5%BF%86%E5%8C%97%E6%88%B4%E6%B2%B3%E6%B0%94%E5%8A%9F%E5%8C%BB%E9%99%A2/

看客2010
常人中的“智者”是明常人中的理,这个“理”与修炼之“道”是不同的。修炼人得道之后,我这里说的是修成之后,

除了有使命要完成的,不会在世间停留。

d
donau
我不是这几天闲。4月份恐怕就没这个兴致了娱人先娱己我爱评这种是觉得好玩
S
Shubin
常人中的“智者”,有参透一部分“道”的,也有大部分参透的,但修不修是个人选择。智者不是华夏独有的,其他地区也有。
S
Shubin
台湾近年来也有人搞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李嗣涔教授,他讲的一些东西,之前大陆没有人讲。链接在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ON9PKbAyE&list=PLQpuAoYiMfLo_DOsrJ33jTU5RFXoKSwVY&index=5

看客2010
气功能治病是真的,但开疗养院效果一般。高层打压信仰,他们自己遇事可是求神拜佛的。
S
Shubin
我见到的,气功疗法从50年代到90年代,大都被支持。80年代气功潮的后期,有的修炼法门讲了气功之外的东西,

也有伪法,歪法,邪法出现。有的被叫停,被制止。

气功是健身祛病用的,人人可以练习,无门坎。

修真是有门坎的,其中之一,就是对德有要求。有的甚至对祖上三代都有要求。

信仰是个人的选择,并不是信了某个知名宗教才算有信仰,信山神土地老天爷就不是信仰。

糯米粥
嗯,我肯定有自己的傲慢和偏见。这次我较真的原因是不太接受封建等级观念。你说的我理解和接受
糯米粥
LOL 很多时候

你确实太聪明太锐利了

而且你干啥都不太费劲却做的非常出色。不要说你费劲,你没见过真费劲的笨人是怎么个费劲法!笨人养一个娃,打一份工,就经常焦头烂额

S
Shubin
我也觉得以乾方为主不公平,这个法其实也能以坤方为主。曾经在另个网站上讨论其法,有人讲他自己如何懂,于是就

有人问,如果在这一步上,现在是坤为主人,那么乾的状态? 他就没回答。 

d
donau
小弟不跟你开玩笑了。说正经的吧你进来

我的确不觉得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有差别,你跟我说这些没用的。

你写的很好很认真,我特别没评内容是不想跟你交内容的真儿,我觉得不值。你的文字很流畅已经很难得了,我这两年才开始大面积看中文,老实说非常失望,水平低过我20年前出国的时候。最让我不喜欢的是那种微信腔。很抱歉你的文字里我也看到,我用的是个飘字,你应该是写过字的理解力应该也没问题,我希望你明白是什么意思。

你看到大家说你的问题了,我很明确的说的话,是最重要的“眼”不对,如果你是国内的在纯中文圈里玩的这一点算我没说。如果你是国外的还是这种认知那很可惜。

你说的没错陶三一样有这个毛病,我骂他不是一次两次。你如果是陶三来捣乱的那会被我劈了的。

我肯定不是谁的都评。

这段你看了我会删掉

 

D
Dayoufan
很难说人人都能对生死达观。

活得很迷执的人挺多。有的贪官贪了多少亿的钱,自己并不花费,纯是贪欲。佛教对贪嗔痴对我执等等的认知纠正有效果。但那些中阴身之类的概念难以卒读。现实中也没有所谓修行者修得神通,那些自我描述的各种层次的修道境界与自我催眠的效果无法区分。

佛也好,道也好,很多文献就是学者或传道者的语言游戏。其中所含真正的人生智慧与现实生活中的智者或通透达观者所体悟的没啥区别。

陶陶三
多妹年纪还小,喜欢以打击他人为乐趣。世上没有多妹这样的,也很无趣。性空大师被陶三牵连,也挺有戏剧性。
陶陶三
房中术,我也只听说过。房中做算术,我会。
陶陶三
你小心,他喜欢逢人叫姐姐。叫你版主姐姐,你怎么办?小丸子被人叫了班花花,直到现在还沉浸其中,至今未有复出。
陶陶三
人生若只如初次。初次无限美。初一有了,等初二、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