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关《洛丽塔》的争论,蒋方舟认为纳博科夫是要让读者看到一个恋童癖是如何巧言令色地为自己辩护的,她说:“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悄悄设下了一道考验,而90%以上的专业读者都没有通过”云云。
蒋可从道德层面解读《洛丽塔》,这没有什么,但要说纳写《洛丽塔》有道德意图,似可商榷。
速查一书,见下图,简单驳之。
对《洛丽塔》的解读可以各种各样,解读若能自圆其说,便可以接受。蒋的文章主要问题是她把她自己的理解套在了纳的头上。熟悉纳的读者都知道纳对政治、道德等社会范畴的东西根本没兴趣,甚至厌恶,哪会想去给读者出什么"道德题"。蒋是误评,或者说是硬套评,我相信90%的专业学者、作家不会犯这个较低级错误。呵呵。
*
因涉《洛丽塔》,又想起一本书,书名是《埃德蒙·威尔逊》。
纳博科夫四十年代初到美国时,批评家埃德蒙已大名鼎鼎,对纳有所提携。之后两人因对文学的看法有种种不同,产生过一些争论。到《洛丽塔》出版时,两人矛盾发展为势不两立。对于《洛丽塔》小说的诞生,书中提到一个说法,说埃其实对其有贡献,曾提供过小说原型的案例给纳。见图。
后来两人因《奥涅金》的翻译问题而彻底分道扬镳了,纳说自己的英文比埃好,埃说自己的俄语比纳强,及此,俩位性情中人就不再是简单的文学争执,而是互吐吐沫互揪胡子了……
确实很久没有看到有学者或作家从道德层面分析文学作品了,所以看到蒋"以发表隽言妙语的方式说出一系列的陈词滥调"(埃科语),稍微有点惊讶,所以多啰嗦几句。
再扯点别的。个人感觉从道德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是比较low的批评层面。因为基本道德概念众所周知,读者知道,作者更知道。例如普通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洛丽塔》涉及乱伦及侵害未成年少女的问题,似乎显而易见。
而蒋似却将之作为一个新发现,有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如果真特别喜爱从道德层面评价文学作品,我希望蒋再接再励一鼓作气评评《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的通奸问题,《尤利西斯》的污秽与色情问题,《挪威的森林》的色情和乱伦问题,乃至《2666》的3P问题……似乎这样的名著举不胜举,批评的文本资源不断。
这些貌似"接地气"的批评角度比较容易引起争论,但对文学本身,个人觉得似没毛价值。它只会或多或少地伤及艺术的诗性层面,以及在艺术彼岸的童话世界里栽上几棵扎人的荆棘。
又翻出一本专业学者有关纳的书。我更相信有90%的学者和作家在为文学的发展默默贡献着。仔细看图四图五,似可看到蒋的想法的来路,本就没什么新鲜的哈。
不知咋的,又想起这句“作品多烂都没关系,但要烂得有新意。”-100年前摄影家阿尔文·兰登·科伯恩如是说。
又读了两本有关纳博科夫的书,《纳博科夫评传》和《后现代文艺转型期纳博科夫小说美学思想研究》,还重读了几本纳的书:《独抒己见》,《文学讲稿》和《说吧,记忆》,因为这三本书被前两本书引用无数次。
读完这几本,大大缓解了因看到一些道德层面的评论而造成我心理层面的"审美狂躁"。个人弱弱地觉得,业余读者一定要有专业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发现专业作家或啥副主编一些业余的评论。
《纳博科夫评传》按时间顺序疏理了纳的作品,尤其提到许多纳的短篇小说。恰好刚收到《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回头有空参照阅读,或许能看出些好玩的东西。另,书里提及两个《洛丽塔》可能的原型,见图。卓别林,呵呵。
《后现代文艺转型期纳博科夫小说美学思想研究》,非常好看。涉及纳的美学思想,艺术本源论,艺术本质论,体验"审美狂喜"——纳的文学批评和鉴赏论等等。不像一般的文学理论或评论书籍味同嚼蜡,用一大坨唬人的概念吓人,用貌似科学客观的机器语言冷冰冰地说话,而其实这些理论或批评是反向而行,与文学越走越远。我想本书作者在写这部书时大概也考虑了"批评的诗化"问题,似这样才可匹配纳博科夫"小说的诗化"。书好,不能尽说,这只提一点点,见图。纳对批评家的分类,我看得咯咯直笑。另是纳对小说本质和小说创作的想法,可见其对道德层面介入的反感。此供那些喜欢道德层面分析文学作品的所谓专业作家参考。你可以胡扯,但别扯上纳来当同盟,这里面有矛盾,有悖论哈。
当然,啰嗦这些也有个人的理由,由于蒋方舟引起的"审美狂躁",俺最近好像有些幻听,似常听到若有若无从瑞士方向传来的声音,那的声音像是纳博科夫在克拉伦斯公墓敲棺材盖儿的声音,说的好像是"蒋方舟你别胡扯啦!"……
其实已經包涵了很多這類觀察,而且两方面都包括了,譬如:原生藝術都很感性、感官化;後來越發"詩言志",便抽象了;再後來"反詩言志",用的却還是抽像的方式(杜尚的尿壶)。可見,去感官化一直繼續着。但這是錯的。
衹有像李白、貝多芬(好像也是尼采景仰的音樂家)的作品那樣的原發性藝術(原生感官加上文化成果)才有永恒的說服力。
又反对作品的人为的道德化。。。。这里的人为的道德化其实非常弹性,主观意识存在差异,是否人为道德化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答案,外部的解读就可能对作者本意制造冤案。。。
纵观下来,让俺豁然开朗——想当作家,需要气度,既提笔写作,就笑骂由人去吧。。。
谢谢分享。:)
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人性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的素养。
啊扑兄的文学鉴赏力专业。:)
家写手都是码字儿,差别可大了去了啊。蔣似乎是借名人的光,贩卖自己的貨。鄙人陋见。啊扑的读书笔记,有水准。
别人的我也倾听,学习。
嗨,其实他不老的~~
你如果介绍一位中文世界里(包括翻译)对善于恶一视同仁的好作家让我分享和学习,我会非常感谢。
根本不是什么当代的恋童癖能套上去的。
我理解文学吸引人,是因为能激发人心,传递那种激荡人心的振奋感。
但我观察到这种振奋笼统说来自一种生命力,那种生命的自由感。只是这种生命力自由感,激发的源头也是不同的。
可以是爱,拯救。比如鲁迅的愤怒,意图呐喊打破伤害人,捆绑人的旧礼教。甜美的爱情就不用说了。
也可以是欲望,最直接,地板上的就是黄色小说了。爱情也有欲望成份。欲望是最抓人心得东西了。:)欲望本身就是生命力。
我不觉得用到道德规范去限制指导文学作品是好事。但是我觉得正当作品应该传递公平得理念。而不是某一个视角无边得欲望和振奋。鲁迅的呐喊,包含的爱正是对生命公平的呼求。甜蜜的爱情也是基于平等的。
像洛丽塔这种,娈童的情结,会激起人的欲望的。试想那种不对等,让一方全然超控的自由,自然激发人性的。
美国有个系列杀人狂,叫工具杀人狂,他录下受害者受折磨时的惨叫,在法庭上说他每晚都听,说那是受害者和他的枕边情话。
所以,不谈道德太笼统。但是公平理念是必须的。不能让有些变态的欲望,吹成美丽的泡泡。广泛激起不当欲望。
再补充下,那个杀人狂本来不杀女人,就偷车,后来再监狱遇到一个性侵惯犯,被大开了欲望之门。从此两人联手作案。
因为那是男女不平等,所以这种现象多。现在女性地位低的地方,还是有童婚现象。
娈童癖吸引人的正是那种性关系上不平等的情况。一方完全控制另外一方。很多娈童癖,本身没有和成年女性对等处理关系的能力。
我还听说,现在有些富二代,都没有兴趣恋爱了,只喜欢花钱嫖妓。因为那样可以关系种完全放飞自我。
国民性是族群的群体内在特征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异于他族的个性,更有基于人性的共性。鲁迅试图通过为精神作手术来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忽视了国民性来自人性这一特征。人性岂是他如刀的笔就能拯救的?
或许他当时就是处于理想主义心态下的揭露,批判,呼吁。就是那种,我看到,想到了,就要说出来。
唉,他老人家若泉下有知,只能苦笑再苦笑了。
最近看到有关《洛丽塔》的争论,蒋方舟认为纳博科夫是要让读者看到一个恋童癖是如何巧言令色地为自己辩护的,她说:“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悄悄设下了一道考验,而90%以上的专业读者都没有通过”云云。
蒋可从道德层面解读《洛丽塔》,这没有什么,但要说纳写《洛丽塔》有道德意图,似可商榷。
速查一书,见下图,简单驳之。
对《洛丽塔》的解读可以各种各样,解读若能自圆其说,便可以接受。蒋的文章主要问题是她把她自己的理解套在了纳的头上。熟悉纳的读者都知道纳对政治、道德等社会范畴的东西根本没兴趣,甚至厌恶,哪会想去给读者出什么"道德题"。蒋是误评,或者说是硬套评,我相信90%的专业学者、作家不会犯这个较低级错误。呵呵。
*
因涉《洛丽塔》,又想起一本书,书名是《埃德蒙·威尔逊》。
纳博科夫四十年代初到美国时,批评家埃德蒙已大名鼎鼎,对纳有所提携。之后两人因对文学的看法有种种不同,产生过一些争论。到《洛丽塔》出版时,两人矛盾发展为势不两立。对于《洛丽塔》小说的诞生,书中提到一个说法,说埃其实对其有贡献,曾提供过小说原型的案例给纳。见图。
后来两人因《奥涅金》的翻译问题而彻底分道扬镳了,纳说自己的英文比埃好,埃说自己的俄语比纳强,及此,俩位性情中人就不再是简单的文学争执,而是互吐吐沫互揪胡子了……
*
确实很久没有看到有学者或作家从道德层面分析文学作品了,所以看到蒋"以发表隽言妙语的方式说出一系列的陈词滥调"(埃科语),稍微有点惊讶,所以多啰嗦几句。
再扯点别的。个人感觉从道德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是比较low的批评层面。因为基本道德概念众所周知,读者知道,作者更知道。例如普通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洛丽塔》涉及乱伦及侵害未成年少女的问题,似乎显而易见。
而蒋似却将之作为一个新发现,有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如果真特别喜爱从道德层面评价文学作品,我希望蒋再接再励一鼓作气评评《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的通奸问题,《尤利西斯》的污秽与色情问题,《挪威的森林》的色情和乱伦问题,乃至《2666》的3P问题……似乎这样的名著举不胜举,批评的文本资源不断。
这些貌似"接地气"的批评角度比较容易引起争论,但对文学本身,个人觉得似没毛价值。它只会或多或少地伤及艺术的诗性层面,以及在艺术彼岸的童话世界里栽上几棵扎人的荆棘。
又翻出一本专业学者有关纳的书。我更相信有90%的学者和作家在为文学的发展默默贡献着。仔细看图四图五,似可看到蒋的想法的来路,本就没什么新鲜的哈。
不知咋的,又想起这句“作品多烂都没关系,但要烂得有新意。”-100年前摄影家阿尔文·兰登·科伯恩如是说。
*
又读了两本有关纳博科夫的书,《纳博科夫评传》和《后现代文艺转型期纳博科夫小说美学思想研究》,还重读了几本纳的书:《独抒己见》,《文学讲稿》和《说吧,记忆》,因为这三本书被前两本书引用无数次。
读完这几本,大大缓解了因看到一些道德层面的评论而造成我心理层面的"审美狂躁"。个人弱弱地觉得,业余读者一定要有专业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发现专业作家或啥副主编一些业余的评论。
《纳博科夫评传》按时间顺序疏理了纳的作品,尤其提到许多纳的短篇小说。恰好刚收到《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回头有空参照阅读,或许能看出些好玩的东西。另,书里提及两个《洛丽塔》可能的原型,见图。卓别林,呵呵。
*
《后现代文艺转型期纳博科夫小说美学思想研究》,非常好看。涉及纳的美学思想,艺术本源论,艺术本质论,体验"审美狂喜"——纳的文学批评和鉴赏论等等。不像一般的文学理论或评论书籍味同嚼蜡,用一大坨唬人的概念吓人,用貌似科学客观的机器语言冷冰冰地说话,而其实这些理论或批评是反向而行,与文学越走越远。我想本书作者在写这部书时大概也考虑了"批评的诗化"问题,似这样才可匹配纳博科夫"小说的诗化"。书好,不能尽说,这只提一点点,见图。纳对批评家的分类,我看得咯咯直笑。另是纳对小说本质和小说创作的想法,可见其对道德层面介入的反感。此供那些喜欢道德层面分析文学作品的所谓专业作家参考。你可以胡扯,但别扯上纳来当同盟,这里面有矛盾,有悖论哈。
当然,啰嗦这些也有个人的理由,由于蒋方舟引起的"审美狂躁",俺最近好像有些幻听,似常听到若有若无从瑞士方向传来的声音,那的声音像是纳博科夫在克拉伦斯公墓敲棺材盖儿的声音,说的好像是"蒋方舟你别胡扯啦!"……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聊点书法。。 家有两猫 读《说莫言》 2020读书日记 浅浅评立的《失去爱》
其实已經包涵了很多這類觀察,而且两方面都包括了,譬如:原生藝術都很感性、感官化;後來越發"詩言志",便抽象了;再後來"反詩言志",用的却還是抽像的方式(杜尚的尿壶)。可見,去感官化一直繼續着。但這是錯的。
衹有像李白、貝多芬(好像也是尼采景仰的音樂家)的作品那樣的原發性藝術(原生感官加上文化成果)才有永恒的說服力。
又反对作品的人为的道德化。。。。这里的人为的道德化其实非常弹性,主观意识存在差异,是否人为道德化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答案,外部的解读就可能对作者本意制造冤案。。。
纵观下来,让俺豁然开朗——想当作家,需要气度,既提笔写作,就笑骂由人去吧。。。
谢谢分享。:)
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人性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的素养。
啊扑兄的文学鉴赏力专业。:)
家写手都是码字儿,差别可大了去了啊。蔣似乎是借名人的光,贩卖自己的貨。鄙人陋见。啊扑的读书笔记,有水准。
别人的我也倾听,学习。
嗨,其实他不老的~~
你如果介绍一位中文世界里(包括翻译)对善于恶一视同仁的好作家让我分享和学习,我会非常感谢。
根本不是什么当代的恋童癖能套上去的。
我理解文学吸引人,是因为能激发人心,传递那种激荡人心的振奋感。
但我观察到这种振奋笼统说来自一种生命力,那种生命的自由感。只是这种生命力自由感,激发的源头也是不同的。
可以是爱,拯救。比如鲁迅的愤怒,意图呐喊打破伤害人,捆绑人的旧礼教。甜美的爱情就不用说了。
也可以是欲望,最直接,地板上的就是黄色小说了。爱情也有欲望成份。欲望是最抓人心得东西了。:)欲望本身就是生命力。
我不觉得用到道德规范去限制指导文学作品是好事。但是我觉得正当作品应该传递公平得理念。而不是某一个视角无边得欲望和振奋。鲁迅的呐喊,包含的爱正是对生命公平的呼求。甜蜜的爱情也是基于平等的。
像洛丽塔这种,娈童的情结,会激起人的欲望的。试想那种不对等,让一方全然超控的自由,自然激发人性的。
美国有个系列杀人狂,叫工具杀人狂,他录下受害者受折磨时的惨叫,在法庭上说他每晚都听,说那是受害者和他的枕边情话。
所以,不谈道德太笼统。但是公平理念是必须的。不能让有些变态的欲望,吹成美丽的泡泡。广泛激起不当欲望。
再补充下,那个杀人狂本来不杀女人,就偷车,后来再监狱遇到一个性侵惯犯,被大开了欲望之门。从此两人联手作案。
因为那是男女不平等,所以这种现象多。现在女性地位低的地方,还是有童婚现象。
娈童癖吸引人的正是那种性关系上不平等的情况。一方完全控制另外一方。很多娈童癖,本身没有和成年女性对等处理关系的能力。
我还听说,现在有些富二代,都没有兴趣恋爱了,只喜欢花钱嫖妓。因为那样可以关系种完全放飞自我。
国民性是族群的群体内在特征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异于他族的个性,更有基于人性的共性。鲁迅试图通过为精神作手术来改造国民性的努力,忽视了国民性来自人性这一特征。人性岂是他如刀的笔就能拯救的?
或许他当时就是处于理想主义心态下的揭露,批判,呼吁。就是那种,我看到,想到了,就要说出来。
唉,他老人家若泉下有知,只能苦笑再苦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