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总之只要自己满意,潜力和才能被认可和充分发挥,得到了足够的资源,就是好选择
一个字总结,就是“命”
不过楼主已经说了是 MIT 的助学金了。开始以为 MIT 就 5400 奖学金
裸考第一Grammar成绩第二。妈妈还是选择了top公学。有经济压力,没有后悔过。
M给的比预想的少很多呢,原来就打算自掏2万的
不同的是,孩子是巴基斯坦的移民二代。父母经营的小店生意,但没犹豫。孩子现在工作3年了。还清所有学贷,并把父母的房贷也给清零了 。
当然,这不等于说,当年选州大就会是不同结果。想说的是,教育投资的风险是最小的。
非常聪明又知道自己想干啥的小孩,很热爱数学,也步入正轨,资源也足够,在哪个学校已经无所谓了
他有计划读博士吧,我觉得他会找到非常厉害的导师的,有没有打算到美国读?
俺娃选了文法项目,加学拉丁和古希腊文。娃不后悔,虽然课业重很多,虽然似乎没用,因为不学医。
中学我们选了重视文科和课外活动的小学校。
学校爱叫什么叫什么,我们只看这钱要不要还。不要还不要工作的就是奖学金。
收入十五万以下,没有存款,没有出租房,自住房没付清且equity不高?都是&&关系哦
从道理上讲,学生本人没钱,家长又付不起全额,学校就减免学费。
现在学生挣到笔钱,家长的挣钱能力不变。FA 就该减少了。
FA 不是四年不变,每年要谈的
这东西看上去简单,但是有好几个tricky的地方,解释的也不是很清楚,大家又都是第一次弄,很容易就填错,导致计算出来的数字偏小(阴谋论:说不定大学也是故意这样的)。你可以和FA那里的人去讨论一下,很可能他们会告诉你正确的填法,然后你很可能会发现录取通知给的FA其实是和网上计算出来的很相似的,只是当时算错了,给了一个很便宜的假象。
目前比赛结果前几名都来自贫穷国家 但是年龄都超低,说明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资源的差距已经不是富国穷国的经济上的差距,而是缩小很多,跨越式的超越是以后10年的趋势。所以娃在哪读书变得优势不那么明显,当然惯性还是有的,真正在于个体能动性了。
俺娃对数学的热爱和对其它的热爱可能对等,我们昨天送他回学校,顺便提到他表哥在读博想申请META的什么一个INTERN,他说为啥大姨总想XX读博,我说我也希望你读,他说我怎么会听你的呢?
我总觉得他需要做论文阶段去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他说了如果他真的喜爱他会去读。
竞赛娃不等同于研究娃,哈哈。
静下心来想,他非常清楚当下想要什么 但是可能还是在摸索,他年龄本身就偏小,走几年弯路是可能的
CS找工作容易,因为它各种门槛的机会都有,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很高的门槛的
隔行如隔山,紫檀里的凡是谈论学课专业问题的,99%都可当作聊天即可
作为家长是不是觉得很失败,很惭愧?
娃essay卖惨terrible life ... 进M!
(千万别真的劫店哦!)
1:BSO孩子M学40万专业 2:BSO自己收入高
俺朋友两口子在在大厂(非加州的大厂)工作,孩子去M也拿到不错的FA,这不说明M给钱大方呗
妥妥的
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总之只要自己满意,潜力和才能被认可和充分发挥,得到了足够的资源,就是好选择
一个字总结,就是“命”
不过楼主已经说了是 MIT 的助学金了。开始以为 MIT 就 5400 奖学金
裸考第一Grammar成绩第二。妈妈还是选择了top公学。有经济压力,没有后悔过。
M给的比预想的少很多呢,原来就打算自掏2万的
不同的是,孩子是巴基斯坦的移民二代。父母经营的小店生意,但没犹豫。孩子现在工作3年了。还清所有学贷,并把父母的房贷也给清零了 。
当然,这不等于说,当年选州大就会是不同结果。想说的是,教育投资的风险是最小的。
非常聪明又知道自己想干啥的小孩,很热爱数学,也步入正轨,资源也足够,在哪个学校已经无所谓了
他有计划读博士吧,我觉得他会找到非常厉害的导师的,有没有打算到美国读?
俺娃选了文法项目,加学拉丁和古希腊文。娃不后悔,虽然课业重很多,虽然似乎没用,因为不学医。
中学我们选了重视文科和课外活动的小学校。
学校爱叫什么叫什么,我们只看这钱要不要还。不要还不要工作的就是奖学金。
收入十五万以下,没有存款,没有出租房,自住房没付清且equity不高?都是&&关系哦
从道理上讲,学生本人没钱,家长又付不起全额,学校就减免学费。
现在学生挣到笔钱,家长的挣钱能力不变。FA 就该减少了。
FA 不是四年不变,每年要谈的
这东西看上去简单,但是有好几个tricky的地方,解释的也不是很清楚,大家又都是第一次弄,很容易就填错,导致计算出来的数字偏小(阴谋论:说不定大学也是故意这样的)。你可以和FA那里的人去讨论一下,很可能他们会告诉你正确的填法,然后你很可能会发现录取通知给的FA其实是和网上计算出来的很相似的,只是当时算错了,给了一个很便宜的假象。
目前比赛结果前几名都来自贫穷国家 但是年龄都超低,说明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和资源的差距已经不是富国穷国的经济上的差距,而是缩小很多,跨越式的超越是以后10年的趋势。所以娃在哪读书变得优势不那么明显,当然惯性还是有的,真正在于个体能动性了。
俺娃对数学的热爱和对其它的热爱可能对等,我们昨天送他回学校,顺便提到他表哥在读博想申请META的什么一个INTERN,他说为啥大姨总想XX读博,我说我也希望你读,他说我怎么会听你的呢?
我总觉得他需要做论文阶段去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他说了如果他真的喜爱他会去读。
竞赛娃不等同于研究娃,哈哈。
静下心来想,他非常清楚当下想要什么 但是可能还是在摸索,他年龄本身就偏小,走几年弯路是可能的
CS找工作容易,因为它各种门槛的机会都有,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很高的门槛的
隔行如隔山,紫檀里的凡是谈论学课专业问题的,99%都可当作聊天即可
作为家长是不是觉得很失败,很惭愧?
娃essay卖惨terrible life ... 进M!
(千万别真的劫店哦!)
1:BSO孩子M学40万专业
2:BSO自己收入高
俺朋友两口子在在大厂(非加州的大厂)工作,孩子去M也拿到不错的FA,这不说明M给钱大方呗

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