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贴沉到下页去了。写了这么多,不另发主贴浪费了
佛性空性是一个。细说纠缠不清,就粗说吧:比如神,每个基督徒都蒙神的恩,他们的心中都有神(参见本楼老键兄和禾口兄的回贴)。我们能不能说,每个基督徒的神不一样?不能。虽然神是一位,但是在不同人身上,给他们的指引和恩典是不同的。对不对?恩典与指引是个性,是具体的;神是共性,是一般的。在这个意义上,用佛教的说法,就可以说,神有空性----一般的,不随具体现象变化而变化的属性,就是空性。
这是基督教中的例子。只不过,基督教不关注这些,因此也没有发展出细致的理论。但只要你拿个性与共性比较,就立刻会得出这个结论。
反过来,有这个结论,意思也不是“神是空的”,或者“神不存在”。
同样地,佛性的空性,也只是因为具有不变的特征,才叫空性。再同样地,叫空性,也不等于什么都没有。不是什么都没有,又不叫神,那是什么?小鱼兄如无兴趣,俺说了也没用。如果有兴趣,自己找答案比俺说更有益。
“发现完美的自己”,听起来就很鸡汤。俺很少听到讲佛教的人这么说,如果是严肃地讲解修行的话。严肃一点儿、粗暴一点儿的说法,俺觉得是“消灭糊涂的自己”。还可以用基督教的思维,理解成“觉察人的罪性,并且克服超越它”。
崇拜的形式当然有目的。俺已经说过了,佛教的崇拜不是把偶像当成绝对的真实,而是向榜样致敬,并且/或洗涤心思中的陈垢。跟读经、聚会没啥本质差别。前两天在哪里看到,好象是教皇说的,大意是“形象是给不识字的人的教科书”。佛教的形象的道理更深一些,但能理解“太初有道”就应该可以理解“太初有象”,原理差别不大。
你说“迷糊”是因为你假设佛教徒拜佛没有目的地。现在应该清楚了,拜佛有目的,可以是功利目的,也可以非功利目的,还可以是两者都有。
好,现在加点老料(以前写过类似的)新料。
轮回。轮回其实不是佛教教义,也不是佛教首创。但佛教常常讲到轮回。不好理解,也可以用基督教的教义来参照。比如,罪人没有得救会怎么样?下火湖。谁下火湖呢?罪人。看,存在形态变化了。两个环节,这就是一个不完整的轮回片段。得救的,去世已后去哪里?天堂。在那里等着,再安排去处。三个环节,一个比较长但是依然不完整的片段。耶酥,从哪里来?在哪里生活?上十字架之后又去了哪里?这就是一个迷你版的完整的小轮回了。
换一个角度,人未得救,哀愁不已;得救了,喜乐充满;得救以后还要继续接受试炼,又怀疑愁苦;得神恩典,信心增加,又喜乐无比。。。。这就是轮回,有因有果,循环往复。
轮回中间有不轮回的,比如神,就是超出轮回的凭依。
换到佛教,从情绪扩展一下,到生命状态;再丰富细致一点儿,就是六道轮回了。
轮回说之所以不断被重复,是因为佛教的教义是普度众生。众生,众生,众生,包括,但不限于,人。
是的,到了地狱也不被抛弃,还有救。比如,《药师经》说有一尊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人如果到了地狱,如果能想起这个名号,马上就可以离开。
慈悲。禾口说没有明确的概念,其实就是基督教说的爱,没有条件的爱,众生一体的大爱。讲爱讲不清楚怎么办呢?就用形像来表示,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佛教徒往往在前边加上大慈大悲几个字。拜观世音菩萨,就是向无条件的爱低头,放下小我,融入大爱,难理解吗?迷信吗?
光明。禾口,哈哈,又是禾口,题目应该改一下,但是算了。禾口说佛教中没有明确的概念,禾口大概是想说“禾口对佛教中的光明没有明确的概念”。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光佛,没有边际的光啊。在觉悟的状态里,无边光明,想象一下吧:)佛经中佛陀讲法的时候,常常先放光。意思就是觉悟的光明普照一切。
业。圣经说照人所行的报应他。人所行的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只不过佛教中的业不指一生一世(因为有轮回嘛)。重点有三个,一个是作业受报,并不是谁强加的,也不是谁规定的,而是自己选择什么就经历什么。第二个是智慧光明可以消除业。第三个是受了报也不会被抛弃,一念回光,就可以翻盘。
俺知道的差不多抖落干净了。
总而言之,就是如果基督徒朋友们暂时放下谁是唯一真理这个执念,佛教的一些概念其实并不难理解。当然,内容是丰富多啦:)
相似的内容重复写重复发,多浪费啊,新来的人也不知道前面已有很多相关的帖子可供展开。
而且自觉的网友也不敢多跟,怕刷屏太快,但有些话题不充分互动是很难展开的。文学城管理可能没认识到这点 - 不是所有的坛友都是上来造轰动争网红的,不少是想相互学些交流些酝酿些深层的东西。对不起石凳兄,打扰了你的主题,不太道德,但我也是替你这样认真交流的网友不值。
谢老键兄厚意。
俺就是发话唠。发得差不多了就该消停了。
小鱼是谁?
在度假哈,就先不看帖了
佛教里的崇拜是向佛陀---榜样(而且是掌握真理的榜样)致敬。佛陀被我说成完美的自己当然不妥,为我的简单粗暴降低了佛法的境界抱歉。但是石兄,崇拜这个词用在基督里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崇拜必须是向神的,你可以向先知,义人致敬,但是绝对不能说崇拜。这也印证了你我之前都认同的,佛教和基督教是不同的而且不是对立的两个体系。
基督中神是创造者,是自有永有的,是唯一的,佛教中佛陀是一位修道及觉悟的追求真理者,是人不是神。
基督和佛这时的指向就不是一回事了,基督指向神,佛指向人,神和人是可以互恰的。
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对立呢?
至于神性和佛性都可以慢慢讨论了。
不过也许爱城也有河湖池缸啥的:)
“基督中神是创造者,是自有永有的,是唯一的,佛教中佛陀是一位修道及觉悟的追求真理者,是人不是神。”
就剩这一处分歧了。
说佛陀是人,也没有错。佛陀是报身,是觉性在这个世界的圆满体现。
但佛教徒所证的觉性,如果回到最初的意思,也是人的智慧所不能测的。这个觉性是佛陀开示的,但并不是佛陀这个人。觉性有多厉害,佛教中讲六道的时候,常常讲三十三天,不同的天,其中有大梵天。大梵天的天主就自念是创世者。。。
俺不是说基督教的神就是大梵天,而是想说,一切现象,包括天,都因缘而起。比如因光而说暗,因暗而说光,互相定义。
而缘起必灭,形成轮转。轮转之中,有不转者。那个恒定不变的,才是觉性。。。。
不能再说了,要比高低了:)
很高兴你看到两个体系大部分的互洽。
看了浪费时间
假期愉快!!!
忽然觉得这是个日本姓
也说到了你说到的几个问题。
那天看到小谢说都无限的空性。我就意识到。这个空性会对应基督无限的神了。所以说到底就是个无限的问题。人追求的不就是个无限吗?
基督的神本身设定是个无限了,自有永有,无限的能量,能创造人能理解的三维无限的空间,物质,还有其他人不能理解的无限。时间,圣经上倒是没有明确表明神的创造,但是给人默示,神的时间和人理解的时间是不一样。
佛教的源头似乎就是空啦,因为空的所以无所谓创造了。一切都是意念所为,一切都是虚像。但是还是逃不脱初始意念的问题。初始意念创造了一切,然后一切互相作用?
基督教义虽然要求以神为本,但是实际思考,观察点还是以人为本的,因为已经认可人的有限。要让人能感受,只能是人的立场,人的心灵感觉。这也是为啥人文精神在基督精神打底的西方世界可以发展壮大。基督精神可以让人比较形象的体验到生命,爱,死亡之间的关系。普世价值观也更容易在基督世界,发芽壮大。另外神关注的生命其实也不只包括人的生命。这从旧约的摩西律法中可以观察到。
佛教好像是从一人为本出发,发展出一套符合人有限的心思意念的等级制轮回,但是根本目标是要求空,这个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其实如果真空了,因果轮回必要性就显现不出来了。
基督对生命的体现符合人活着的生命是动态的,死亡是静态的直观感受。所以战胜死亡的复活也是动态的,是动能。人最渴望得感受在动态中表达,比如爱,不是个静止可以表达的。虽然爱是动态的,但是依托无限,爱能创造平衡,实现稳定,安全,达到人要的幸福感。
佛教最后回到空,类似静止的状态,静止的确代表稳定,安全等,但是一切都是空的,人的幸福感应该不在其中了吧。另外我困惑的是佛的渡,渡和慈悲,慈悲+渡类似于爱。爱是动能,慈悲应该类似于势能的吧,和佛的静态相对应,但是也不能空了呀。不空高能的佛才可以遇到低能发生动态转移。
当然我明白,佛教的玄,会拒绝我作为个体的感受,因为我一思考,一感受就是不空了,就像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法一样。但至少基督容许人感受的,道成肉身的意义就在此。
所以如果信佛的世界,到处充满拜拜,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要空,又要跟随,只能拜了。和基督要求圣灵来充满的视角,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如果说到执念,我觉得我没有因为基督信仰形成执念,虽然基督教义的排他性。我的执念就是我不能放弃作为一个人的体验。因为我目前还是追求能满足人性的爱。我不想成佛,因为我不理解佛对我的意义。:)
思维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当然,多数时候没有必要回到思维方式上去,但是如果是宗教信仰,俺觉得就有必要。
比如“起源”“初始”这样的概念。为什么世界要有一个起源?谁规定的?
这些概念是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的出来的,是意识思维的线性特征导致的。因为我们观察到事物在时间上生灭相继,就不加思索地认为世界也必定在时间上有一个起点。
现象本身没有起点终点,起点终点是意识思维加工处理的结果。
细说起来比较复杂,可以拿梦中世界来类比。
梦中世界有起点吗?没有。睡着了,就一下子展开;醒了,就一下子消失。
梦中世界有时间吗?可能有,如果意识的连贯性强,就有时间。如果连贯性不强,就会闪来闪去。
俺不是说不反思思维就不行。俺的意思是思维加工出来的,不一定是唯一合理的。在世界起源,真理存在方式等问题上,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
忽视的结果,是被思维挟持,被客观的意识规律挟持。被挟持,就没有自由----无论意识发现了什么,都是意识的,不是自由的。
这个问题想清了,其他问题也可以想清了。
佛教的空性,可以以神的一般性来理解。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
俺在这儿有心结,老想说明白。也是被思维挟持了
梦中世界的类比很有意思
对于我的问题,不是我要寻找一个绝对正确。就是我不愿意自我放弃,我喜欢自我中心这样。哈哈。
基督这套体系目前解决了我内心好多的疑问。基督的无限,光,生命,爱,善,美,真理一体的明确感觉让我感到安心。这个一体感不是说把硬把好听的一股脑塞在一个篮子中的感觉,虽然我知道有人会这样感觉,但是我是真体验到一体感,真看到之中的连接。所以用一个神的表达,在我看最恰当不过了。
佛教么元素太多,只有玄的一体感。:)
从理性角度看,如果有更简单的解释,定律,就不用寻找复杂的。你说是吗。像爱因斯坦要发展牛顿的理论,是因为发现了问题,有不好解释的问题。所以才要重新设立系统。
对佛教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佛是指完美无缺的人,学佛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不断接近完美的过程。
只要一个人想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他/她本质就是在学佛,不管他/她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或者其他教徒。
我不能耗在这里了,我需要出去呼吸清冷的新鲜空气~~~ 和妹我们明天再互祝啊
出门遇爱。哈哈。
比如一个人卖东西,昨天每样东西盈利10刀,今天每样东西盈利100刀。显然自己技能提高了,完善自己进一步了。但是对他人来说,他take的速度提到了,是堕落了。
只是比喻。就是说不同的角度看完善是不同的。放在一个大系统中,没有统一标准,很难体验完善。竞争胜出,比较容易体验。
因为我现在能理解无限的意义。不是贪生怕死,永远活着的意思。而是无限才能真正排除罪恶,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公义,获得全然的安全和自由。
具体的善的条款我是不追求的,因为只是说真善美,十善,完人等都是空的概念。就会引发我为啥要善,为啥要当完人。这种体验就会和道德要求一样。为啥我要遵循那些道德标准呢?
不管你现在以为你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不用说人,即使是地狱众生,草木土石也都是佛教徒。
顺便说一下,地狱是地狱众生自己造的,不是外面的神造出来的。
不是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看到思维对人的挟持。
神,这个名与这个名所对应的实际,就是超越世俗思维的。神对人的救赎,就是把人从世俗思维中解放出来。
到达解放的程度的人并不多,都是信心坚实的。
信心坚实,就可以直接超越思维判断。
信心不坚实,在俺看来,就要从反思思维开始。否则,不过是另一种世俗的组织生活与思想寄托。
俺这么啰嗦,深层动机可能是显摆俺想到的道理, 表层动机是希望减少基督徒对佛教的误解以及因误解而产生的攻击。
基督教也是很好的宗教,没有必要强行转成别的。
你要基督教不排斥佛教是不可能得,因为基督教得教义规定了。不过不知道神的本意。
我欣赏基督教体系,正式因为这个教义可以在比较容易的在世俗生活展开。比如在主内成为兄弟姐妹,爱人如己等。按照教义操作,好像天堂在人间就实现了一样。出来不能眼见的战胜死亡。
佛教也是不能眼见得战胜死亡,慈悲除了拜像,还有积功德。这点很想天主教得买赎罪卷。对善得向往靠恐惧来推动。
俺说了爱和光明,禾口兄还是把这样的帽子往佛教头上扣:
“佛教也是不能眼见得战胜死亡,慈悲除了拜像,还有积功德。这点很想天主教得买赎罪卷。对善得向往靠恐惧来推动。”
俺投降
不管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完全依照原文来理解意思,终将会被历史淘汰。所以关键是经书表达的义理,而不是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
佛教的所谓积功德只是初始阶段,后面要把积功德的念头都要舍弃掉,哪会有什么恐惧或者贪便宜这样的想法。如果有,只能说还没有走上正轨。同样别人信不信,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也同样不会执着。
信不信不是主要由理性决定,道理讲得再通透,理解得再彻底,也不代表信。所以你不信也正常。时也,命也,哪里是人可以决定的。
是说容易看到得表象。
你没有理解我说的意思,才会觉理解为扣帽子。
我说了现实世界,佛教没有提供不死的实例。基督教也是。慈悲因为不理解,所以操作起来就只能去拜,积功德就比我自己期望的功利还要功利了。这个不是对他人的论断,只是说我自己,假象如果进入这个体系会要这样表现。积功德就比我自己期望的功利还要功利了。超出了我对自己的期望。
所以说到底,我一切的表述都是围绕我个人的感觉。而且我无意放弃自己的感觉。因为我觉得这样很好,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个以自己感觉为中心的人形成的。我们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来分享世界。这个是我目前理解的唯心。不像从前的唯物,所谓客观是否定人内心的客观性的。:)
佛教还没有理解,所以就表面观察感受下。
基督信仰的唯一性也决定了他的排他性,佛教却不然。
佛教的确跟其他宗教不一样,其他的宗教都要求人完全相信。如果是基督徒,就必须相信上帝圣灵耶稣三位中的一位曾迁就做了人,并在犹太被钉上十字架。如果是穆斯林,就必须相信除了安拉就不再有别的神,穆罕默德是它的使徒。然而,佛教徒却认为佛陀作为人的存在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相信其学说。但是佛教好像也不能简单归类到哲学范畴,他好像即使一种哲学,又是一种宇宙观,一个玄学系统,或者说是一系列互不理解的、有争议的玄学系统。。
一个佛教徒可以是路德宗、循道宗,可以是长老宗、加尔文宗,可以是神道、道教、天主教,也可以是伊斯兰教或者犹太教的改宗者,非常自由。相反,一个基督徒,一个犹太教徒或者一个穆斯林却不会被允许成为佛教徒。
从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些东西:佛教的空性。这个空性很难解释,石凳说他“可以以神的一般性来理解。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这个解释实在滑头,我觉得禾口说的更清楚:空性即无限,一切都是意念所为,一切都是虚像。
正是这个空性决定了佛教的宽容性。
你也是少见的了:)
但空性不是无限。宇宙可以无限,但不是空性。
认识神吧,真的认识神就够了。不需要在这些概念上纠缠。
俺的努力,只是希望基督教的朋友不要攻击佛教。
或者退一步,如果非攻击不可的话,要按照佛教本来的定义来攻击,而不是按照一神思维想象出来的样子来攻击。
等俺过了一关,就不会这么啰嗦了
也许那时候没有其他正派的信仰,所以圣经里说只能信基督。听说现在基督教对同性恋也趋于宽容。那么对于其他经过千年的考验而流传的宗教却只能排斥,这是基督教徒自己的损失。就像一个国家的法律一样,写出来的东西是有一定的适用期。到了时候需要改变,改变其表面的形式,而其义理的本质却不能变. 当然这样做不容易,容易产生分歧,但是不做也不行。大概这就是一个宗教在人世间的命运吧。
孔子当时有感于一个男的和一个女人的言行,说了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如果后人非要把这句话普遍教条的用在每个人身上,那也只能使自己不容于世,而非孔子本意。
基督教里并没有地狱的概念,这或许是理念框架上与佛教的很大一个不同点(无意褒贬)。新约不是和旧约并行,而是延续,旧约里有不少神对人施加严酷惩罚的情节,包括诺亚大洪水,但新约已经以耶稣对人的救赎来接替了对人的惩罚。逻辑上说,旧约时期的人类其实是半神,他们的始祖亚当夏娃因失乐园从天堂(寓指神之所在)被放逐,旧约详细记载了那些以色列先祖的年纪,都是几百近千岁,这些记录不必过于字面解读,我以前说过圣经是泥腿子宗教,对当时劳苦大众的认知水平,这样的传奇式简化是传道必须的(想想佛教的高深与悟道的艰难), 但是,这不等于说基督教就止于这字面的描述,远远不是,圣经之奇在于其字后的密码,这里不展开了,只是指出一点,圣经告诉我们人固然有原罪但也带有神的印记。好了,到了新约时期,人早已和神的渊源脱节,在无望的尘世里苟且偷生,神对人的联系也由怒其不争的惩罚而改为怜其不明的救赎。那么新约里的被人曲解为地狱的火湖是什么?据人考证,那其实来自耶路撒冷郊外一个叫幸嫩谷的巨大垃圾堆埋场,很多动物和穷人的尸体也被抛弃在那里,长年烟熏火燎臭气弥漫,耶稣用这个画面来对使徒形象化喻指灵魂的彻底湮灭,人死后作为物质的肉体自然尘归尘土归土,但灵魂却因记住自己的神性渊源而可获得彻悟,也就是灵性上的彻底解放,但是,如果人选择忘却这样的渊源,那灵魂既失去”你“的肉体依附又失去”你“的灵性归属,便等于彻底与”你“脱离,”你“也就等于彻底没有了 -"你"既失去肉体又失去灵魂。所以这不是神的刀劈火烧的惩罚,而是人在自由意志下的选择。
"人带有神的印记"-----不能同意更多。
火湖的解释有新意。但似乎没有改变为神所弃绝的意思。
宗教是试图解答人的起源和终结的问题,因而必须相对另一个客体而言;而佛教是关于人如何让自我修炼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是一个内循环。拿机器人做比喻,宗教是问这个机器人是人造的还是猴子造的还是自己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机器人寿命到大限后是被连机带数据抛入垃圾场还是被制造者提取积累的数据而成为制造者自己智能的一部分;而佛教是问这个机器人如何经过种种训练和学习而成为一个功能更完美的机器人。就基督教来看,无论机器人明不明白谁是它的制造者和最后的归宿,都不妨东敲敲西打打看看试试如何通过已植入的代码和程式来让自己更完善一些, 但是,如果机器人把最初的努力先用于搞明白创造者的意图和自身各种程式是如何配置起来服务于这个意图的,它是否接下来会更有效的完善自己?前者是trial and error ,后者是 purposeful exploration。
不过我是真认为真理唯一。不过表现形式可能多呀化。
基督教还好了,可以变革。新教就是从天主教变出来的。因为圣经的解释可以多样化,所以有不同分支。有些甚至接受进化论。
同样发源于圣经的伊斯兰教就比较难变革。因为太细化了。解释的余地不大了。
扫罗之被提,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键兄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认为有一个或者几个真理,都是自己的假设,只能使自己固步自封。
回贴沉到下页去了。写了这么多,不另发主贴浪费了
佛性空性是一个。细说纠缠不清,就粗说吧:比如神,每个基督徒都蒙神的恩,他们的心中都有神(参见本楼老键兄和禾口兄的回贴)。我们能不能说,每个基督徒的神不一样?不能。虽然神是一位,但是在不同人身上,给他们的指引和恩典是不同的。对不对?恩典与指引是个性,是具体的;神是共性,是一般的。在这个意义上,用佛教的说法,就可以说,神有空性----一般的,不随具体现象变化而变化的属性,就是空性。
这是基督教中的例子。只不过,基督教不关注这些,因此也没有发展出细致的理论。但只要你拿个性与共性比较,就立刻会得出这个结论。
反过来,有这个结论,意思也不是“神是空的”,或者“神不存在”。
同样地,佛性的空性,也只是因为具有不变的特征,才叫空性。再同样地,叫空性,也不等于什么都没有。不是什么都没有,又不叫神,那是什么?小鱼兄如无兴趣,俺说了也没用。如果有兴趣,自己找答案比俺说更有益。
“发现完美的自己”,听起来就很鸡汤。俺很少听到讲佛教的人这么说,如果是严肃地讲解修行的话。严肃一点儿、粗暴一点儿的说法,俺觉得是“消灭糊涂的自己”。还可以用基督教的思维,理解成“觉察人的罪性,并且克服超越它”。
崇拜的形式当然有目的。俺已经说过了,佛教的崇拜不是把偶像当成绝对的真实,而是向榜样致敬,并且/或洗涤心思中的陈垢。跟读经、聚会没啥本质差别。前两天在哪里看到,好象是教皇说的,大意是“形象是给不识字的人的教科书”。佛教的形象的道理更深一些,但能理解“太初有道”就应该可以理解“太初有象”,原理差别不大。
你说“迷糊”是因为你假设佛教徒拜佛没有目的地。现在应该清楚了,拜佛有目的,可以是功利目的,也可以非功利目的,还可以是两者都有。
好,现在加点老料(以前写过类似的)新料。
轮回。轮回其实不是佛教教义,也不是佛教首创。但佛教常常讲到轮回。不好理解,也可以用基督教的教义来参照。比如,罪人没有得救会怎么样?下火湖。谁下火湖呢?罪人。看,存在形态变化了。两个环节,这就是一个不完整的轮回片段。得救的,去世已后去哪里?天堂。在那里等着,再安排去处。三个环节,一个比较长但是依然不完整的片段。耶酥,从哪里来?在哪里生活?上十字架之后又去了哪里?这就是一个迷你版的完整的小轮回了。
换一个角度,人未得救,哀愁不已;得救了,喜乐充满;得救以后还要继续接受试炼,又怀疑愁苦;得神恩典,信心增加,又喜乐无比。。。。这就是轮回,有因有果,循环往复。
轮回中间有不轮回的,比如神,就是超出轮回的凭依。
换到佛教,从情绪扩展一下,到生命状态;再丰富细致一点儿,就是六道轮回了。
轮回说之所以不断被重复,是因为佛教的教义是普度众生。众生,众生,众生,包括,但不限于,人。
是的,到了地狱也不被抛弃,还有救。比如,《药师经》说有一尊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人如果到了地狱,如果能想起这个名号,马上就可以离开。
慈悲。禾口说没有明确的概念,其实就是基督教说的爱,没有条件的爱,众生一体的大爱。讲爱讲不清楚怎么办呢?就用形像来表示,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佛教徒往往在前边加上大慈大悲几个字。拜观世音菩萨,就是向无条件的爱低头,放下小我,融入大爱,难理解吗?迷信吗?
光明。禾口,哈哈,又是禾口,题目应该改一下,但是算了。禾口说佛教中没有明确的概念,禾口大概是想说“禾口对佛教中的光明没有明确的概念”。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光佛,没有边际的光啊。在觉悟的状态里,无边光明,想象一下吧:)佛经中佛陀讲法的时候,常常先放光。意思就是觉悟的光明普照一切。
业。圣经说照人所行的报应他。人所行的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只不过佛教中的业不指一生一世(因为有轮回嘛)。重点有三个,一个是作业受报,并不是谁强加的,也不是谁规定的,而是自己选择什么就经历什么。第二个是智慧光明可以消除业。第三个是受了报也不会被抛弃,一念回光,就可以翻盘。
俺知道的差不多抖落干净了。
总而言之,就是如果基督徒朋友们暂时放下谁是唯一真理这个执念,佛教的一些概念其实并不难理解。当然,内容是丰富多啦:)
相似的内容重复写重复发,多浪费啊,新来的人也不知道前面已有很多相关的帖子可供展开。
而且自觉的网友也不敢多跟,怕刷屏太快,但有些话题不充分互动是很难展开的。文学城管理可能没认识到这点 - 不是所有的坛友都是上来造轰动争网红的,不少是想相互学些交流些酝酿些深层的东西。对不起石凳兄,打扰了你的主题,不太道德,但我也是替你这样认真交流的网友不值。
谢老键兄厚意。
俺就是发话唠。发得差不多了就该消停了。
小鱼是谁?
在度假哈,就先不看帖了
佛教里的崇拜是向佛陀---榜样(而且是掌握真理的榜样)致敬。佛陀被我说成完美的自己当然不妥,为我的简单粗暴降低了佛法的境界抱歉。但是石兄,崇拜这个词用在基督里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崇拜必须是向神的,你可以向先知,义人致敬,但是绝对不能说崇拜。这也印证了你我之前都认同的,佛教和基督教是不同的而且不是对立的两个体系。
基督中神是创造者,是自有永有的,是唯一的,佛教中佛陀是一位修道及觉悟的追求真理者,是人不是神。
基督和佛这时的指向就不是一回事了,基督指向神,佛指向人,神和人是可以互恰的。
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对立呢?
至于神性和佛性都可以慢慢讨论了。
不过也许爱城也有河湖池缸啥的:)
“基督中神是创造者,是自有永有的,是唯一的,佛教中佛陀是一位修道及觉悟的追求真理者,是人不是神。”
就剩这一处分歧了。
说佛陀是人,也没有错。佛陀是报身,是觉性在这个世界的圆满体现。
但佛教徒所证的觉性,如果回到最初的意思,也是人的智慧所不能测的。这个觉性是佛陀开示的,但并不是佛陀这个人。觉性有多厉害,佛教中讲六道的时候,常常讲三十三天,不同的天,其中有大梵天。大梵天的天主就自念是创世者。。。
俺不是说基督教的神就是大梵天,而是想说,一切现象,包括天,都因缘而起。比如因光而说暗,因暗而说光,互相定义。
而缘起必灭,形成轮转。轮转之中,有不转者。那个恒定不变的,才是觉性。。。。
不能再说了,要比高低了:)
很高兴你看到两个体系大部分的互洽。
看了浪费时间
假期愉快!!!
忽然觉得这是个日本姓
也说到了你说到的几个问题。
那天看到小谢说都无限的空性。我就意识到。这个空性会对应基督无限的神了。所以说到底就是个无限的问题。人追求的不就是个无限吗?
基督的神本身设定是个无限了,自有永有,无限的能量,能创造人能理解的三维无限的空间,物质,还有其他人不能理解的无限。时间,圣经上倒是没有明确表明神的创造,但是给人默示,神的时间和人理解的时间是不一样。
佛教的源头似乎就是空啦,因为空的所以无所谓创造了。一切都是意念所为,一切都是虚像。但是还是逃不脱初始意念的问题。初始意念创造了一切,然后一切互相作用?
基督教义虽然要求以神为本,但是实际思考,观察点还是以人为本的,因为已经认可人的有限。要让人能感受,只能是人的立场,人的心灵感觉。这也是为啥人文精神在基督精神打底的西方世界可以发展壮大。基督精神可以让人比较形象的体验到生命,爱,死亡之间的关系。普世价值观也更容易在基督世界,发芽壮大。另外神关注的生命其实也不只包括人的生命。这从旧约的摩西律法中可以观察到。
佛教好像是从一人为本出发,发展出一套符合人有限的心思意念的等级制轮回,但是根本目标是要求空,这个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其实如果真空了,因果轮回必要性就显现不出来了。
基督对生命的体现符合人活着的生命是动态的,死亡是静态的直观感受。所以战胜死亡的复活也是动态的,是动能。人最渴望得感受在动态中表达,比如爱,不是个静止可以表达的。虽然爱是动态的,但是依托无限,爱能创造平衡,实现稳定,安全,达到人要的幸福感。
佛教最后回到空,类似静止的状态,静止的确代表稳定,安全等,但是一切都是空的,人的幸福感应该不在其中了吧。另外我困惑的是佛的渡,渡和慈悲,慈悲+渡类似于爱。爱是动能,慈悲应该类似于势能的吧,和佛的静态相对应,但是也不能空了呀。不空高能的佛才可以遇到低能发生动态转移。
当然我明白,佛教的玄,会拒绝我作为个体的感受,因为我一思考,一感受就是不空了,就像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说法一样。但至少基督容许人感受的,道成肉身的意义就在此。
所以如果信佛的世界,到处充满拜拜,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要空,又要跟随,只能拜了。和基督要求圣灵来充满的视角,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如果说到执念,我觉得我没有因为基督信仰形成执念,虽然基督教义的排他性。我的执念就是我不能放弃作为一个人的体验。因为我目前还是追求能满足人性的爱。我不想成佛,因为我不理解佛对我的意义。:)
思维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当然,多数时候没有必要回到思维方式上去,但是如果是宗教信仰,俺觉得就有必要。
比如“起源”“初始”这样的概念。为什么世界要有一个起源?谁规定的?
这些概念是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的出来的,是意识思维的线性特征导致的。因为我们观察到事物在时间上生灭相继,就不加思索地认为世界也必定在时间上有一个起点。
现象本身没有起点终点,起点终点是意识思维加工处理的结果。
细说起来比较复杂,可以拿梦中世界来类比。
梦中世界有起点吗?没有。睡着了,就一下子展开;醒了,就一下子消失。
梦中世界有时间吗?可能有,如果意识的连贯性强,就有时间。如果连贯性不强,就会闪来闪去。
俺不是说不反思思维就不行。俺的意思是思维加工出来的,不一定是唯一合理的。在世界起源,真理存在方式等问题上,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
忽视的结果,是被思维挟持,被客观的意识规律挟持。被挟持,就没有自由----无论意识发现了什么,都是意识的,不是自由的。
这个问题想清了,其他问题也可以想清了。
佛教的空性,可以以神的一般性来理解。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
俺在这儿有心结,老想说明白。也是被思维挟持了
梦中世界的类比很有意思
对于我的问题,不是我要寻找一个绝对正确。就是我不愿意自我放弃,我喜欢自我中心这样。哈哈。
基督这套体系目前解决了我内心好多的疑问。基督的无限,光,生命,爱,善,美,真理一体的明确感觉让我感到安心。这个一体感不是说把硬把好听的一股脑塞在一个篮子中的感觉,虽然我知道有人会这样感觉,但是我是真体验到一体感,真看到之中的连接。所以用一个神的表达,在我看最恰当不过了。
佛教么元素太多,只有玄的一体感。:)
从理性角度看,如果有更简单的解释,定律,就不用寻找复杂的。你说是吗。像爱因斯坦要发展牛顿的理论,是因为发现了问题,有不好解释的问题。所以才要重新设立系统。
对佛教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佛是指完美无缺的人,学佛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身缺点,不断接近完美的过程。
只要一个人想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他/她本质就是在学佛,不管他/她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或者其他教徒。
我不能耗在这里了,我需要出去呼吸清冷的新鲜空气~~~
和妹我们明天再互祝啊
出门遇爱。哈哈。
比如一个人卖东西,昨天每样东西盈利10刀,今天每样东西盈利100刀。显然自己技能提高了,完善自己进一步了。但是对他人来说,他take的速度提到了,是堕落了。
只是比喻。就是说不同的角度看完善是不同的。放在一个大系统中,没有统一标准,很难体验完善。竞争胜出,比较容易体验。
因为我现在能理解无限的意义。不是贪生怕死,永远活着的意思。而是无限才能真正排除罪恶,实现真正意义的平等,公义,获得全然的安全和自由。
具体的善的条款我是不追求的,因为只是说真善美,十善,完人等都是空的概念。就会引发我为啥要善,为啥要当完人。这种体验就会和道德要求一样。为啥我要遵循那些道德标准呢?
不管你现在以为你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不用说人,即使是地狱众生,草木土石也都是佛教徒。
顺便说一下,地狱是地狱众生自己造的,不是外面的神造出来的。
不是希望你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你看到思维对人的挟持。
神,这个名与这个名所对应的实际,就是超越世俗思维的。神对人的救赎,就是把人从世俗思维中解放出来。
到达解放的程度的人并不多,都是信心坚实的。
信心坚实,就可以直接超越思维判断。
信心不坚实,在俺看来,就要从反思思维开始。否则,不过是另一种世俗的组织生活与思想寄托。
俺这么啰嗦,深层动机可能是显摆俺想到的道理, 表层动机是希望减少基督徒对佛教的误解以及因误解而产生的攻击。
基督教也是很好的宗教,没有必要强行转成别的。
你要基督教不排斥佛教是不可能得,因为基督教得教义规定了。不过不知道神的本意。
我欣赏基督教体系,正式因为这个教义可以在比较容易的在世俗生活展开。比如在主内成为兄弟姐妹,爱人如己等。按照教义操作,好像天堂在人间就实现了一样。出来不能眼见的战胜死亡。
佛教也是不能眼见得战胜死亡,慈悲除了拜像,还有积功德。这点很想天主教得买赎罪卷。对善得向往靠恐惧来推动。
俺说了爱和光明,禾口兄还是把这样的帽子往佛教头上扣:
“佛教也是不能眼见得战胜死亡,慈悲除了拜像,还有积功德。这点很想天主教得买赎罪卷。对善得向往靠恐惧来推动。”
俺投降
不管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完全依照原文来理解意思,终将会被历史淘汰。所以关键是经书表达的义理,而不是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
佛教的所谓积功德只是初始阶段,后面要把积功德的念头都要舍弃掉,哪会有什么恐惧或者贪便宜这样的想法。如果有,只能说还没有走上正轨。同样别人信不信,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也同样不会执着。
信不信不是主要由理性决定,道理讲得再通透,理解得再彻底,也不代表信。所以你不信也正常。时也,命也,哪里是人可以决定的。
是说容易看到得表象。
你没有理解我说的意思,才会觉理解为扣帽子。
我说了现实世界,佛教没有提供不死的实例。基督教也是。慈悲因为不理解,所以操作起来就只能去拜,积功德就比我自己期望的功利还要功利了。这个不是对他人的论断,只是说我自己,假象如果进入这个体系会要这样表现。积功德就比我自己期望的功利还要功利了。超出了我对自己的期望。
所以说到底,我一切的表述都是围绕我个人的感觉。而且我无意放弃自己的感觉。因为我觉得这样很好,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个以自己感觉为中心的人形成的。我们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来分享世界。这个是我目前理解的唯心。不像从前的唯物,所谓客观是否定人内心的客观性的。:)
佛教还没有理解,所以就表面观察感受下。
基督信仰的唯一性也决定了他的排他性,佛教却不然。
佛教的确跟其他宗教不一样,其他的宗教都要求人完全相信。如果是基督徒,就必须相信上帝圣灵耶稣三位中的一位曾迁就做了人,并在犹太被钉上十字架。如果是穆斯林,就必须相信除了安拉就不再有别的神,穆罕默德是它的使徒。然而,佛教徒却认为佛陀作为人的存在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相信其学说。但是佛教好像也不能简单归类到哲学范畴,他好像即使一种哲学,又是一种宇宙观,一个玄学系统,或者说是一系列互不理解的、有争议的玄学系统。。
一个佛教徒可以是路德宗、循道宗,可以是长老宗、加尔文宗,可以是神道、道教、天主教,也可以是伊斯兰教或者犹太教的改宗者,非常自由。相反,一个基督徒,一个犹太教徒或者一个穆斯林却不会被允许成为佛教徒。
从这里我似乎看到了一些东西:佛教的空性。这个空性很难解释,石凳说他“可以以神的一般性来理解。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不是啥都没有”,这个解释实在滑头,我觉得禾口说的更清楚:空性即无限,一切都是意念所为,一切都是虚像。
正是这个空性决定了佛教的宽容性。
你也是少见的了:)
但空性不是无限。宇宙可以无限,但不是空性。
认识神吧,真的认识神就够了。不需要在这些概念上纠缠。
俺的努力,只是希望基督教的朋友不要攻击佛教。
或者退一步,如果非攻击不可的话,要按照佛教本来的定义来攻击,而不是按照一神思维想象出来的样子来攻击。
等俺过了一关,就不会这么啰嗦了
也许那时候没有其他正派的信仰,所以圣经里说只能信基督。听说现在基督教对同性恋也趋于宽容。那么对于其他经过千年的考验而流传的宗教却只能排斥,这是基督教徒自己的损失。就像一个国家的法律一样,写出来的东西是有一定的适用期。到了时候需要改变,改变其表面的形式,而其义理的本质却不能变. 当然这样做不容易,容易产生分歧,但是不做也不行。大概这就是一个宗教在人世间的命运吧。
孔子当时有感于一个男的和一个女人的言行,说了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如果后人非要把这句话普遍教条的用在每个人身上,那也只能使自己不容于世,而非孔子本意。
基督教里并没有地狱的概念,这或许是理念框架上与佛教的很大一个不同点(无意褒贬)。新约不是和旧约并行,而是延续,旧约里有不少神对人施加严酷惩罚的情节,包括诺亚大洪水,但新约已经以耶稣对人的救赎来接替了对人的惩罚。逻辑上说,旧约时期的人类其实是半神,他们的始祖亚当夏娃因失乐园从天堂(寓指神之所在)被放逐,旧约详细记载了那些以色列先祖的年纪,都是几百近千岁,这些记录不必过于字面解读,我以前说过圣经是泥腿子宗教,对当时劳苦大众的认知水平,这样的传奇式简化是传道必须的(想想佛教的高深与悟道的艰难), 但是,这不等于说基督教就止于这字面的描述,远远不是,圣经之奇在于其字后的密码,这里不展开了,只是指出一点,圣经告诉我们人固然有原罪但也带有神的印记。好了,到了新约时期,人早已和神的渊源脱节,在无望的尘世里苟且偷生,神对人的联系也由怒其不争的惩罚而改为怜其不明的救赎。那么新约里的被人曲解为地狱的火湖是什么?据人考证,那其实来自耶路撒冷郊外一个叫幸嫩谷的巨大垃圾堆埋场,很多动物和穷人的尸体也被抛弃在那里,长年烟熏火燎臭气弥漫,耶稣用这个画面来对使徒形象化喻指灵魂的彻底湮灭,人死后作为物质的肉体自然尘归尘土归土,但灵魂却因记住自己的神性渊源而可获得彻悟,也就是灵性上的彻底解放,但是,如果人选择忘却这样的渊源,那灵魂既失去”你“的肉体依附又失去”你“的灵性归属,便等于彻底与”你“脱离,”你“也就等于彻底没有了 -"你"既失去肉体又失去灵魂。所以这不是神的刀劈火烧的惩罚,而是人在自由意志下的选择。
"人带有神的印记"-----不能同意更多。
火湖的解释有新意。但似乎没有改变为神所弃绝的意思。
宗教是试图解答人的起源和终结的问题,因而必须相对另一个客体而言;而佛教是关于人如何让自我修炼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是一个内循环。拿机器人做比喻,宗教是问这个机器人是人造的还是猴子造的还是自己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机器人寿命到大限后是被连机带数据抛入垃圾场还是被制造者提取积累的数据而成为制造者自己智能的一部分;而佛教是问这个机器人如何经过种种训练和学习而成为一个功能更完美的机器人。就基督教来看,无论机器人明不明白谁是它的制造者和最后的归宿,都不妨东敲敲西打打看看试试如何通过已植入的代码和程式来让自己更完善一些, 但是,如果机器人把最初的努力先用于搞明白创造者的意图和自身各种程式是如何配置起来服务于这个意图的,它是否接下来会更有效的完善自己?前者是trial and error ,后者是 purposeful exploration。
不过我是真认为真理唯一。不过表现形式可能多呀化。
基督教还好了,可以变革。新教就是从天主教变出来的。因为圣经的解释可以多样化,所以有不同分支。有些甚至接受进化论。
同样发源于圣经的伊斯兰教就比较难变革。因为太细化了。解释的余地不大了。
扫罗之被提,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键兄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认为有一个或者几个真理,都是自己的假设,只能使自己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