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石凳: 宗教就是一门学科

影云
楼主 (文学城)

宗教首先不等同与spirituality。宗教或许提供一个途径来追寻后者,但绝不等同于
后者。有很多种途径可以达到,譬如自然,艺术,诗歌,科学,文学。。。甚至,
天天扫地(当然不是机械地),都可能把自己扫往通向它的大道。

我为什么听了赛斯书之后,有所感触宗教不过是一门学科?

赛斯书,到底是什么,可以网络查阅,就不多说了。我也没有看很多,但买了两本
书,Seth Speaks, and Seth Materials, 明年的阅读之一。

对失去,死亡,未知的恐惧,决定了我们活着时的姿态。
赛斯书里是这样说到死亡的。

当我们肉体死后,我们的灵魂,会离开身体。不是新鲜事.

我们的灵魂首先会经历各种生前因信仰而带来的经历,譬如,经历圣洁的光,地狱,
火海,天堂。。。。但这一切仅仅是幻想。[比较新鲜了,尤其是最后一句。我们仍
然在自己的意识之中。也就是我们认为的真实的世界其实只是我们的认为或感觉而
已。]

而后一个灵魂导师会迎接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一个空间里,回顾此生,在回顾的
同时,再次经历着其中的情绪。我们明白其中的好的,我们的灵魂可以跟导师一起
讨论下一次重生的目的,和必要的经历。就如同选择下一次剧本的剧中人。我们的
灵魂可以往未来走,也可以往过去走,譬如,我们可以重生于2030年,也可以回到
1030年。所以时间,也是一个概念. 取决于目的性。在等待重生里,可能五年,十年,

甚至百年,来等待那个特别的剧本。有的时候,你可以等待一个与你关系极为亲密的人,

相约重生。但有时候,我们的灵魂迫不及待地想重生,会遇上没有预料的艰难与痛苦。

但这也很好,因为有时后没有计划,反而可以经历更多挫折,可以学到更多。

[这种是一种思维大转变。因为是我们选择了此生!而不是被动地被抛入一段生活。
也因此会对此生有一种不同的观看之道,源自detachment。这种能给予了我们照自
己的镜子。]


我觉得很多宗教还是用恐惧,有时是爱的恐惧,来束缚我们的心灵。我很少见到因
宗教信仰而有自由心灵的人。但有自由心灵的人很多是接近spirituality的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ne_Roberts

连接给作者Jane Roberts. 真正的作者是Seth. 后者通过进入前者的灵,通过她的描
述,她的先生的笔录,写下来的这本书。她的日记等材料被耶鲁大学的图书馆收藏。

 

中间小谢
"可以重生于2030年,也可以回到 1030年'' 。。有意思。我有過這個想法,還以為是原創。
影云
在三维的世界里,我们有时间,越往上,时间是不存在的;梦境也许就是四维,因为 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看见所有。
禾口
我觉得如果成为啥啥教的,都和追求权势有关了。权势必然是依靠恐惧来实现控制的。

但是学科可能是追求权势,但也可能是探索真理。

有些基督徒,不愿意把信耶稣成为加入基督教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信一个真理。

至于真理,的确和信有有关系得。很多真相(真理)因为信才成就得。

心灵的自由也是人试图把自己的心灵从必将朽坏的肉体中剥离出来的信念产生的。其实也是表达对死亡的抗拒。

再说学科,很多学科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产生的。科学精神就是不断怀疑,不断寻求更合理观点的过程。虽然真相,真理还是需要信心垫底,但是科学的怀疑精神让固化的信心权势不断被打破。探索的推进得以实现。

不过也听说,现在科学也在变成科学教。

s
stonebench
有点儿明白你说“学科”的意思了:是不同的研究或者实现spirituality的方法体系。

如果是这个意思,俺不反对。

但赛斯书,影云,从你的描述来看,俺建议你批判地看。因为俺觉得里边的思想非常鸡汤。

比如重生,可以生到过去也可以生到现在。这个想法俺觉得不离谱。但这不是灵魂的选择。

到了灵魂阶段,对多数人而言,已经没有选择的机会了。就像我们现在面对扎心的事恼火的事,可以选择的反应少之又少一样,失去肉体的灵魂的选择更少,它就如同上了过山车,根本无法决定去哪里不去哪里。

这是业的积累所致。甚至不是一生两生的业。

如果希望有好的归宿,就要从肉体还在的时候开始积累。

赛斯书,从你的介绍来看,跳过了积累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步,告诉人可以轻松选择。这是危险的,不能信。

你是有智慧的,敏锐的,你值得有更好的更真实的道理。

 

 

中间小谢
人人都想輕鬆捷径,但捷径是不存在的。

業,是繞不過去的。哪怕是掌握一門外語也無捷径。

有好路,無捷径。

禾口
业为啥必然导致好的行为出现好的后果呢。为啥不是相反呢?

如果一个凌虐致死案发生,被害者是因为前世的作为,轮回到地狱道了?

s
stonebench
业分善恶

总的来说,利他的为善;自私的为恶。有利于光明与爱的传播的为善,障碍之的为恶。

用业来解释人的经历,一个一般的倾向,就是用业来取代良知道德与法律。

这几样虽然在现象上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

不能说因为业如此,所以受害者活该,施害者不应该受到良心道德与法律的惩罚。

 

禾口
就是向善的业为啥必定有好的果,向恶的业为啥要有报应。

这个律是如何形成的?

法眼
如果仅当知识和学问,用大脑的生灭意识来研究,就是学科,也可籍之混碗饭吃;如果是信仰、并用身心来探索和实践,就是宗教。
s
stonebench
这个律,俺的理解,就是人对世界他人的态度与方式

向善的,本质上都是融合的。

向恶的,本质上都是割裂的。

人与世界本来是一体,融合或者恢复融合当然更舒适更愉快。反过来,切割分裂当然就痛苦。

依圣经来看,分别善恶知识树的分别,就是割裂的根源。

宝血赎罪,就是对分裂的弥合。

雪晶
很有趣的见解~~~
影云
我喜欢这个角度:)
影云
主要是我写的不好;这本书非常不错。至少让我对生命重新认识,更珍惜此生的经历 不就够了吗?:)
影云
神学院不就是研究这些吗?
影云
是接受死亡,不是抗拒死亡。:)
法眼
神学院和佛学院类似,这方面的学问可能很丰富,是不是真有信仰就难说了。
影云
所以说就是学科。:)
法眼
是的,对某甲可能是学科,对某乙可以是宗教。 :)
庄文雅
上帝、鬼神都在恍惚之间,有道是信者有、不信者无:)
影云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