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呢,是John Le Carre最早三部小说的合集,厚厚的一本。三部小说分别是Call for the Dead, Murder of Quality 和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除了第二部是传统意义上的犯罪侦探小说外,首尾两部都是Le Carre看家拿手的间谍题材。
第一部Call for the dead出版于1961年,亮点自然是常驻主角George Smiley的闪亮登场。小说很简单。落魄的Smiley本已经打算隐退,回母校牛津去做中世纪德国文学研究。但又被要求站好最后一班岗去做外勤人员的例行甄别谈话。可一位密情局的老牌特工在和Smiley谈话之后突然在家开枪自杀。突发案件,把已经靠边站的Smiley重推到风口浪尖。Smiley和他谈了些什么?那人又为啥自杀?读者被一个个谜团牵着,跟着Smiley一点点捡拾起散落满地的碎片,再把它们重新拼接还原。在死了两个人,Smiley也身负重伤的惊险之后。终于,借着从死者周围搜取的信息,Smiley给出了案件的谜底,还原了整个案件的真相。
Mundt在Call for the Dead里出现过。暗杀两人且重伤Smiley,几乎令他送命。之后又全身出逃,是个胆大心细又残酷无情的职业杀手。如今,他已接替他的师傅,那个战前被Smiley发展入伙儿、战争中为Smiley效力、战后却消失在铁幕东侧的的Dieter。后来,Dieter成为东德安全部门对英国行动的首脑。却在第一部小说最后,被Smiley设计逼出原形后,仓皇逃跑打斗中掉进泰晤士河淹死。
He had become an enemy of Miss Crail, and enemies were what Miss Crail liked. Either she scowled at him or she ignored him, and when he came close, she began to tremble, looking to left and right, either for something with which to defend herself., or perhaps for a line of escape.
没有年龄身材相貌,没有衣着装束动作。但寥寥数笔,老处女孤僻酸克的性格跃然纸上。轻松里还带着幽默。
之前,有书评文章回顾John Le Carre小说创作,说他如同当年好莱坞著名侦探小说写手Raymond Chandler一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属于自己的悬疑故事流派(genre)。这,当然不全因为故事题材的精妙,也有讲好故事的功力。当年Le Carre入行,正是柏林墙初建,东西两大阵营剑拔弩张。那是人类历史上少有世界各个列强都排排队剑出鞘,虎视眈眈却又不敢动手的年代。也正是暗黑的间谍活动最猖獗的年代。坊间不缺好故事。可只有Le Carre,不靠情节的惊险紧张以及各种打斗枪战和美貌吸引眼球,全凭着讲故事的好功力让人们趋之若鹜。这些好文笔讲述的故事,值得让人一遍遍重温而不觉无聊无趣。书评里,这部早期The Spy和Le Carre后来巅峰的几部书一起,被评为老爷子一生的扛鼎之作。
自己最早追John Le Carre还是在1994年。刚到美国,没有中文图书,也没人交流。跟着冯亦代老先生“西书拾锦”胡乱阅读。却食髓知味、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二十几年过去。老爷子也从壮年变成了87岁的老者,一路走来,笔耕不缀,新书不断。去年,他最新大概也是最后一部新书The Legacies of Spies问世。立刻又成了坊间的热门。图书馆也一书难求。这部书,大概是老爷子最后作品。而故事引子,又回到了当年这部The Spy。看了两章亚马逊上的样品章节,又见到了Leamas和Gold(liz的姓)的名字,亲切温馨。文字,却更加淡泊精致。年后,连绵阴雨不能出门的周末,把这部三部曲再次借来温习。合上书,故事激荡之外,更感慨并遗憾一类有趣的故事与文字即将落幕。
窗外,雨声潺潺。难得久旱的北加,迎来甘露般的绵绵冬雨。不知不觉,手里的书翻到最后一页。但电光火石般让人怦然心跳的情节还在脑海里起伏激荡,久久没有完结。
书呢,是John Le Carre最早三部小说的合集,厚厚的一本。三部小说分别是Call for the Dead, Murder of Quality 和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除了第二部是传统意义上的犯罪侦探小说外,首尾两部都是Le Carre看家拿手的间谍题材。
第一部Call for the dead出版于1961年,亮点自然是常驻主角George Smiley的闪亮登场。小说很简单。落魄的Smiley本已经打算隐退,回母校牛津去做中世纪德国文学研究。但又被要求站好最后一班岗去做外勤人员的例行甄别谈话。可一位密情局的老牌特工在和Smiley谈话之后突然在家开枪自杀。突发案件,把已经靠边站的Smiley重推到风口浪尖。Smiley和他谈了些什么?那人又为啥自杀?读者被一个个谜团牵着,跟着Smiley一点点捡拾起散落满地的碎片,再把它们重新拼接还原。在死了两个人,Smiley也身负重伤的惊险之后。终于,借着从死者周围搜取的信息,Smiley给出了案件的谜底,还原了整个案件的真相。
这个故事,本身线条清楚,细节对话来龙去脉也交代详尽。作者在情节与故事背景上不少浓墨重彩。读者可以轻易跟上故事的脉络详情。这些,该算本书的优点。但故事,就像细节珠缕毕现的素描,满满全是清晰的细节,却少了鲜活与动感。尚未有后来Le Carre小说那种出彩的文笔与阅读的乐趣。所以,读起来也最不像他的作品。只作为初试啼声的一篇间谍小说,传统又中规中矩罢了。
但仅仅两年以后的那部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简称The Spy),无论故事还是讲故事的功力,都凭空窜出了一大截。
首先,是故事引人。
Alec Leamas是个失意落魄的老牌特务,精通德语。因为在柏林领导的行动遭遇重大挫折被伦敦总部召回强制退休。可办手续才发现,政府官僚的错误搞砸了自己的退休金。愤怒与无奈之下,也不得不去一间尘封的专科图书馆谋一份无聊憋屈又薪资微薄的工作 --- 给一个刻薄的老女人打工,编写琐碎的索引目录。虽然图书馆里幸运地遇到了后来的女友,漂亮的Liz,一位英国共产党的党员,可家贫万事哀。加上工作不顺心,交了女友也不能厮守。某天,实在气不过老女人的苛刻刁难,Leamas一气之下拍拍屁股走人。可家里房租拖欠即将被扫地出门。去买菜赊账未果又和店老板起了纷争还动起手来。对方当然不是这个行动行家的对手,鼻子被打歪。而Leamas自己也被关进警察局。
局子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好容易从局子里放出来,已经身无分文又无家可归。但这时,却时来运转。街上有德国来的报业同行尾随者找了上来。他们送来去德国工作待遇丰厚的橄榄枝,还有当下的食宿和金钱。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无中生有。小说里没有隐瞒,Leamas的落魄,其实是伦敦总部布下的骗局,引诱东德安全部的间谍上钩。这个局的箭头,直指东德安全部的首脑,那个阴险的Mundt。
Mundt在Call for the Dead里出现过。暗杀两人且重伤Smiley,几乎令他送命。之后又全身出逃,是个胆大心细又残酷无情的职业杀手。如今,他已接替他的师傅,那个战前被Smiley发展入伙儿、战争中为Smiley效力、战后却消失在铁幕东侧的的Dieter。后来,Dieter成为东德安全部门对英国行动的首脑。却在第一部小说最后,被Smiley设计逼出原形后,仓皇逃跑打斗中掉进泰晤士河淹死。
果不其然,找上门来的德国媒体记者,正是东德特务。他们早就盯着Leamas回英国后的一举一动。同时,他们也是带着任务。趁着Leamas精神沮丧、生活落魄又衣食无着,对密情局满腹牢骚之际,乘机拉他下水。他们迫切想搞清的,是自己内部哪个会是叛徒,导致某些核心机密泄露。于是,东德间谍网里,Leamas被逐段传送。终于把他接到了荷兰海牙。在一个安全住所里一番讯问后,他又被“骗”到了东德一处高山上的秘密营地。
在东德,接收他的是东德安全部对英国谍报的二把手Fiedler。这是个身材矮小却精明强干又执着认真的犹太人。他对Leamas的讯问,就是每天和他在树木茂密的林间散步谈话。两个人貌似事无巨细开诚布公,可话里话外,全是对另一个的提防考察,真真假假中斗智斗勇。借着聊天,Leamas把针对Mundt的不利内容一点点儿散播出去,中间还少不得故意躲躲闪闪偷偷减减。让Fiedler越发坚信Mundt的疑点。也从Fiedler那里,Leamas也听到了不少Mundt的劣迹 --- 这是一个贪婪龌龊冷酷又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一方面残酷地整肃在东德的英国谍报网以便让自己升迁。一方面又和英国人暗通款曲,赚取好处以及铺垫更多晋升筹码。他,在Fiedler心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双料间谍。
聪明的Fiedler拿到这些重要情报,并没有交给自己的上司Mundt,而是把它们散布到情报委员会其他大佬的手中。终于,最后一击的时刻到了。Mundt被解职羁押,等待安全部内部秘密法庭的审判。为了把案子做实做牢,细心的fielder又通过英国共产党的渠道,把作为共产党员的Liz也骗到了东德。
一切都天衣无缝,一切都无比圆满。Fiedler搞掉Mundt的野心,密情局骗局的目的,马上就要达成!
可最后等来的审判,却大大出乎意料。
接下来的情节,是整个小说最抢眼的部分。证人席上,Leamas目睹了证人证词以及整个事件的变化,大惊失色。他眼见着随着案情逆转,自己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不说,谎言骗局被一一戳破。欺骗加伪证的罪名,牢狱之灾不说。加上之前自己身上的命案,还有性命之忧。重返英国,更是成了天方夜谭。自己本就是一颗棋子,但是没完成任务,又死得不明不白,还连累了无辜的女友Liz。沮丧悔恨愤怒,山一样压得人喘不来气!
但是,随之审讯深入以及法更多证据的呈现,Leamas突然灵光乍现脑洞大开。谁说这背后的一切,就一定是自己是同伴不经意的失误,是运气不佳时机不对,谁说不是人为刻意的阴谋呢?
想到这儿,Leamas心跳加速。他终于把诸多细节串在一起,看清了这个宏大的骗局。这个局,才不是自己从一开始就计划与亲身参与的那样,目标明确目的清晰。它,只是背后一个更大阴谋的障眼法。原以为自己是做一颗深入敌营、英勇献身的尖兵勇士。实际上,自己在这场更大骗局里从开始就被蒙蔽被欺骗、被玩弄于掌骨之间。只是一枚被利用的弃子。自己参与的反间计,其实计外有计,是个反间的反间。故事到这儿,不由得不让人大跌眼镜、叹为观止!
这里详细的情节,以及故事如何扭转、最终结果如何,我暂且按下不表。留些悬念,待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到书里追根溯源。
书的最后,东德安全部决定仁慈地放Liz和Leamas一条生路,让他们秘密翻过柏林墙逃回西德。路上有人交代,在墙的某地某个时间,岗哨会的为他们留60秒的空档。但也只有60秒。夜色里,当Leamas和Liz悄悄来到墙下,手忙脚乱开始爬墙的时候,探照灯却突然亮了,死死把墙上的Leamas和liz套住。Leamas刚刚翻上了墙顶。墙那侧,是密情局同事急切的呼喊,让他快跳下来。这时,枪响了,Leamas手臂上吊着的Liz身体抖一抖,掉了下去。Leamas回头看看墙那侧黑暗中的呼喊的密情局同事,却毅然跳下墙这侧被探照灯照得雪亮的墙下,倒在Liz身边。双双中枪而亡。
按说, Leamas是间谍行动老手,最训练有素的就是对时间把控,却与成功失之交臂。那段被承诺的60秒,不由得不让人大大生疑。不过,这般阴险地略施小计来仁至义尽地杀人灭口,是间谍活动常用伎俩,其中的肮脏狡诈与残酷无情,无出其右。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东德的双料间谍和英国密情局合演的双簧 --- 借着密情局的暗中纵容对东德的英国间谍网予以残酷打击以便加官晋爵。获取更核心的信息后,再回过头来,向英国密情局出卖情报赚取好处。铁幕背后,有多少人和Liz与Leamas一样,成为这种肮脏交易的牺牲品呢?
墙头上那一刻,作为行家的Leamas一定心知肚明。自己成了这个惊天骗局里被出卖的弃子,还要在最后被斩尽杀绝。我猜,这也是他万念俱灰,毅然返回去和Liz一同赴死的原因吧。
故事精彩深刻之外,这部书和第一部小说另一个很大不同,是文字里已经有了Le Carre后来语言风格的雏形。就是后来被他发扬光大的那种独特的轻盈精炼、飘忽灵动的语言,与雾里看花的虚实相济的表述,外带英式的调侃与幽默。第一部小说里那种传统格式细致素描般刻板文笔已经不多。代之以跟着情节发展中自然带出的有鲜活动感的速写。阅读起来有趣很多。比如,那个尘封图书馆里处处为难Leamas的老处女上司, 是这样写的:
He had become an enemy of Miss Crail, and enemies were what Miss Crail liked. Either she scowled at him or she ignored him, and when he came close, she began to tremble, looking to left and right, either for something with which to defend herself., or perhaps for a line of escape.
没有年龄身材相貌,没有衣着装束动作。但寥寥数笔,老处女孤僻酸克的性格跃然纸上。轻松里还带着幽默。
之前,有书评文章回顾John Le Carre小说创作,说他如同当年好莱坞著名侦探小说写手Raymond Chandler一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属于自己的悬疑故事流派(genre)。这,当然不全因为故事题材的精妙,也有讲好故事的功力。当年Le Carre入行,正是柏林墙初建,东西两大阵营剑拔弩张。那是人类历史上少有世界各个列强都排排队剑出鞘,虎视眈眈却又不敢动手的年代。也正是暗黑的间谍活动最猖獗的年代。坊间不缺好故事。可只有Le Carre,不靠情节的惊险紧张以及各种打斗枪战和美貌吸引眼球,全凭着讲故事的好功力让人们趋之若鹜。这些好文笔讲述的故事,值得让人一遍遍重温而不觉无聊无趣。书评里,这部早期The Spy和Le Carre后来巅峰的几部书一起,被评为老爷子一生的扛鼎之作。
自己最早追John Le Carre还是在1994年。刚到美国,没有中文图书,也没人交流。跟着冯亦代老先生“西书拾锦”胡乱阅读。却食髓知味、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二十几年过去。老爷子也从壮年变成了87岁的老者,一路走来,笔耕不缀,新书不断。去年,他最新大概也是最后一部新书The Legacies of Spies问世。立刻又成了坊间的热门。图书馆也一书难求。这部书,大概是老爷子最后作品。而故事引子,又回到了当年这部The Spy。看了两章亚马逊上的样品章节,又见到了Leamas和Gold(liz的姓)的名字,亲切温馨。文字,却更加淡泊精致。年后,连绵阴雨不能出门的周末,把这部三部曲再次借来温习。合上书,故事激荡之外,更感慨并遗憾一类有趣的故事与文字即将落幕。
间谍二字, 顾名思义。间:挑拨离间。谍:盗取情报。而挑拨离间,原是间谍行动里最核心最精髓,也更困难更危险更阴谋的行动。圣经里,世间最早的间谍是那条蛇。它引诱了夏娃偷食禁果,开启了慧眼,也离间了她与亚当。预示着间谍工作,是人性里最深的恶,必须有蛇蝎般毒辣的心肠。但文学里,昭示善恶的故事总不缺读者。1963年,老爷子以The Spy里局中套局的精彩故事开头,奠定了自己的间谍小说大师地位。五十五年后,又以这个故事的后继收尾。可见老爷子对这故事的钟爱。当然,做到这般首尾呼应,也是他自己的半世纪写作生涯的完美句号。
窗外,雨依然下个不停。回头看书架上,还立着他后来出版的著名Kala三部曲,几年前引得自己写过书评。今天不能出门,姑且胡乱涂抹这篇老爷子最早成名作的读后感。也算对这位自己喜爱的故事高手最后的致敬。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图兰尼河背包徒步遇险记 居家琐记 ---- 举家进山徒步记 无力的父爱 --- 读【大河东去】 居家琐记 ---- 每日瑜伽 居家琐记 ---- 校园涂鸦
老爷子后来的Legacy of Spies。也是一个周末点灯熬油快快追完。果不其然,故事主体完全是对The Spy故事的回顾追溯。当年的详情、背后的不为人知的背景、当年的痛苦纠结,还有今天被误解的痛苦,都被重新祭放在这本书的祭台上,被锋利的记忆利刃一层层化开剖析,骨肉剥离血肉淋漓。故事呢,和The Spy以及Karla三部曲(特别是Tinker)等等他的几本名篇的人物故事相互交联。没有那些故事打底,读起来估计一头雾水,也少了许多趣味。但对熟悉这些作品的读者,旧事重温的亲切之外,还有见证水落石出的舒畅,也特能体会那种时过境迁、以今天价值观与心态对当年间谍工作鄙视不解的纠结。另外,颇为高兴的是,自己对The Spy里的不少伏笔的猜想也被确认证实。
老爷子从年轻时的开创的经典开始,一直笔耕不缀。直到耋耄之年。语言,开创了英语文字里的特类。故事,个个引人入胜。脑力与原创力,让人敬佩。
有老话说翻译即背叛。每种语言,都有出彩的长处。好的故事,一定能把语言的好用到极致。却非另种语言可以照盘全收。老爷子其它小说比如perfect spy还有tinker见过几个中译本,都没有原文灵动轻盈的感觉。算是遗憾!
我没读过书但断断续续看报纸连载了,最后被双双击毙的情节还记得,其他都忘了,但奇怪有一个细节还记得,说主人公被关在黑屋里,听见有人进来,他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尖锐的东西可以作为武器,就按训练张开十指以待。
我没那么挑。一本书,能看到好的文字,已是难得的赏心悦目,能有牵着心走的故事,便更加分。其它的,看作者造化和读者悟性。即便间谍与侦探小说的壳子,好写手如le Carre和Raymond Chandler依然能写出让人可以反复欣赏的好文字。人物刻画有血有肉。道行,自然在其它纯靠故事为买点、故事读过便不会再看的写手之上。
另外,我也不提啥背叛的主题是不是严肃了。这些,全融在文字故事里,自然而然感同身受!不需要掩卷再来长叹!
相反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三体。是严肃的主题吧?有很多人性吧?可文字上故事上的欠缺,让书里的主人公面目模糊,整部书特别是第三卷,成了脑洞堆砌,没有展开。这点上看,其实很为大刘遗憾!
忘了哪里读过的评论,王朔激赏老爷子的文字。朔爷对文字上说过好话的人不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