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只该读一遍。苹果做得对,读金庸很顺,频率对上了,读完扔;琼瑶读不下去,频率对不上,当场扔。我看83版《射雕》电视,惨不忍睹。快餐本不该再热二遍,更那堪别人来咀嚼。最不堪让沙漠中人来演绎江南烟雨。。。
痴迷文学的人,都是生活中的惊弓之鸟。那么惊鸿一瞥恰到好处。反复读一件作品,会忘记了消费初心。胡适说红楼梦不是一好小说,唯一的好处是在于考证。毛泽东说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可见,反复读,就从普通消费者转为功利追寻者,美感消失。你在欣赏美人,他们将美人当尸体细细解剖了。。。
尘凡反对你们摘金句,智慧!再漂亮的果子,摘下来就会蔫巴。句子只有在文章中才有光泽。360屏保程序会循环放各种“金句”,从李杜到冯唐,感觉很像一堆人在一起故意拧巴着有话不好好说。
没有一件作品,经得住反复推敲。没有一个活人,能挨得住解剖刀。需要复读的文章,只有三种:法律文本、商业合同、科学论文。边际收益递减率特别适合文学消费。如范进中举,居然还有前前后后一共看了三遍,才觉得字字珠玑的骚操作?那个是考卷,我可以加上第四种。。。
七色光谱混同后呈白色,所有的颜料抹成一堆一团黑。所谓人性,单独拎出一二尚可以赏析闪光点。将所有的都挖掘出来,妥妥一动物,灵长类的动物性。浮光掠影最好,闪光的,自然会留下深刻印象。细细筛出来的,恐怕是些药渣。
为人父提了个好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答案太宽泛。也许是人生苦短,需要历史感;或者空间逼仄,需要辽阔沧茫。生活太单调,给些丰富多彩;或者生活太复杂,给我一些天籁纯真。也许有:与其让生活欺骗了我,不如我自己欺骗自己一会儿?或者我主宰不了生活,让我在文学中主宰世界一下。。。
生活究竟有多难,是个好问题。人能够忍受生活终生,靠的是生命自身的坚韧,而无关什么智慧精神。经历过的,可以将文学当作生活的短暂休憩;没经历过的,会将生活过成文学的实习期。但归根到底,应该文学是生活的假期,而不是反过来。
为人父的答案,显示了他生活无忧,心态少年,却不是一个典型消费者。到文学中找三观,彷佛要靠假期来证明工作态度。现代社会,有了飞机电话,就没了诗与远方。有了空调汽车,就没了西风瘦马。当人类假期超过劳作时间,就不需要到文学中找温暖。尘凡下不了决心出书,就是担心世上为人父太珍稀了。现代社会,砸个宝马车还要等到围观到齐。为一个人就砸一架古琴的事,太不经济。。。
文学的功能和形式都在改变,不得不变。艺术上绘画首先突破,出了印象派。中文里的王国维,将千年的咬文嚼字,天地动鬼神泣,立心立命开太平,一锅炖为“意境”二字,是个文学印象派。这让我有信心建议一遍主义。
印象派已观止矣,但严格追求第一印象,抓住那转瞬即逝的霎那,非天才无以掌握。也不利于文艺的繁荣普及。出了个疯子达利,将那个时钟像水滴般越拖越长。。。当然不是在暗示艺术就是大保健,计钟收费。不过将这个过程人为拖长,平庸些的作者和读者,就都能操作印象了。我称之为拖沓印象主义。文学上的代表就是追忆逝水年华。
将生活过得拖沓也需要天才。想超越现实只得进入魔幻,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实施拖沓主义的无奈作弊。意义感真实感彻底放弃,只提供一个阅读感受或阅读体验。当然不是说全没有意义,而是不再有固定意义。因为作品已经从表达作者印象,转为经营读者印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两千个意思。。。
到了尤利西斯,达到极致。作者也许引经据典,寻章摘句,但已完全不再是原来意义,字义像老虎机上的数字一样变个不停。只为编织成一种嗑药后的效果。而且,拖沓到相当于一次注射能持续有效的时间。不用细究,只求感受。当然只适宜读一遍。或者:读第一遍,是海洛因;读第二遍,鸦片酊;读第三遍,过期咖啡都不顶。。。
苹果花菜,要与时俱进,你们不必再去找什么微言大义。。。拖沓主义大潮流时代,文学消费是以感官体验为主,阅读方式是整体扫描。可见为人父的分段要求有多不合时宜。苟有心得,不靠逐字逐句苦读出来,会在多年后某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自动跳出来。我不是说你一认真就输了,而是说你认真反而可能错过。打个比方,一边做爱一边做笔记,你说这个态度是认真还是忒不认真了。。。
茶轩能站在拖沓主义浪头的弄潮儿,现只有立一位。不过,我要警告简丹儿,可以将立的文字当圣经读,当宪法当党章读,唯独不能当科普。他对事件和事实的描述,是魔幻主义的。数字屈从文字,文字屈从感官。当然,立的文字还是训练有素,深得拖沓主义三昧。第一遍的阅读体验,还是愉悦的。肉厚汁多,丝滑柔顺,如在斯万家的那边。。。不要去读第二遍。雪晶跳着读也有理,并不影响感受。喝的少可能是酒量小,并不代表她醉得浅。
即使读第一遍,遇到有“老驴”字样的,跳过。什么撕万撕亿的。文艺人士对数字的白吃,是文艺人士自己之外的常识。本驴年轻时练过数钱,一万块只要二十秒,还必须将假钞挑出来。。。这个,和拖沓主义的节奏合不上,败兴了。从列侬的1969到2020的新冠肺炎,俺都恰好不在场。。。
估计18君也是。但是!18君文里金句比比皆是,弄得我很拧巴好不好!
嘻嘻,各有各的好,看是見什麽文字了~~~
雖然你表揚了我,還是有點不敢苟同還有我的酒量確實淺,餐桌工作絕對滴酒不沾~~~
你这洋洋洒洒一小篇,把文学上下五千年的老传统,新风尚像点穴般,三言五语论个遍。原来你才是个真正的老文青。:))
我不知道拖沓还有个主义,那这个主义非我莫属啊。我拖沓能把一篇文章从年初写到年尾。
这个拖沓印象派是我发明的,先保密。等流行了我们就将立捧为开山鼻祖。。。
茶坛双峰并立,说的就是驴兄和立啊
兴趣的文字。
写的太没逻辑,只是随了驴的脾性。
人能够忍受生活终生,靠的是生命自身的坚韧,而无关什么智慧精神。
请问老驴,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为啥有的人能够忍受生活,有的却的去自杀。为啥有的可以不停的努力,有的却得过且过?这不是智慧精神吗?非要说生命自身的坚韧,其背后不正是智慧精神?
这坛子里的文章很多都是信息量巨大的
我从第一个知识点欠缺开始,基本就跟不上了。
你可以赋予生命任何你想要的意义。但那都是标签,不是生命自身的。
生命意义的全部内涵和外延,就是生存和繁衍(延续)。。。
水平只对自己有意义,好玩才是大家收益。。。
本来没啥说的,但是一旦开始分别生命,精神等等,你就分出了无数,虽然只说了一点点,但是背后的分别已经无穷无尽。所以生命本来无所谓意义,被你一分别,就有了无穷的意义,包括你以为别人赋予的标签 - 尔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只该读一遍。苹果做得对,读金庸很顺,频率对上了,读完扔;琼瑶读不下去,频率对不上,当场扔。我看83版《射雕》电视,惨不忍睹。快餐本不该再热二遍,更那堪别人来咀嚼。最不堪让沙漠中人来演绎江南烟雨。。。
痴迷文学的人,都是生活中的惊弓之鸟。那么惊鸿一瞥恰到好处。反复读一件作品,会忘记了消费初心。胡适说红楼梦不是一好小说,唯一的好处是在于考证。毛泽东说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可见,反复读,就从普通消费者转为功利追寻者,美感消失。你在欣赏美人,他们将美人当尸体细细解剖了。。。
尘凡反对你们摘金句,智慧!再漂亮的果子,摘下来就会蔫巴。句子只有在文章中才有光泽。360屏保程序会循环放各种“金句”,从李杜到冯唐,感觉很像一堆人在一起故意拧巴着有话不好好说。
没有一件作品,经得住反复推敲。没有一个活人,能挨得住解剖刀。需要复读的文章,只有三种:法律文本、商业合同、科学论文。边际收益递减率特别适合文学消费。如范进中举,居然还有前前后后一共看了三遍,才觉得字字珠玑的骚操作?那个是考卷,我可以加上第四种。。。
七色光谱混同后呈白色,所有的颜料抹成一堆一团黑。所谓人性,单独拎出一二尚可以赏析闪光点。将所有的都挖掘出来,妥妥一动物,灵长类的动物性。浮光掠影最好,闪光的,自然会留下深刻印象。细细筛出来的,恐怕是些药渣。
为人父提了个好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答案太宽泛。也许是人生苦短,需要历史感;或者空间逼仄,需要辽阔沧茫。生活太单调,给些丰富多彩;或者生活太复杂,给我一些天籁纯真。也许有:与其让生活欺骗了我,不如我自己欺骗自己一会儿?或者我主宰不了生活,让我在文学中主宰世界一下。。。
生活究竟有多难,是个好问题。人能够忍受生活终生,靠的是生命自身的坚韧,而无关什么智慧精神。经历过的,可以将文学当作生活的短暂休憩;没经历过的,会将生活过成文学的实习期。但归根到底,应该文学是生活的假期,而不是反过来。
为人父的答案,显示了他生活无忧,心态少年,却不是一个典型消费者。到文学中找三观,彷佛要靠假期来证明工作态度。现代社会,有了飞机电话,就没了诗与远方。有了空调汽车,就没了西风瘦马。当人类假期超过劳作时间,就不需要到文学中找温暖。尘凡下不了决心出书,就是担心世上为人父太珍稀了。现代社会,砸个宝马车还要等到围观到齐。为一个人就砸一架古琴的事,太不经济。。。
文学的功能和形式都在改变,不得不变。艺术上绘画首先突破,出了印象派。中文里的王国维,将千年的咬文嚼字,天地动鬼神泣,立心立命开太平,一锅炖为“意境”二字,是个文学印象派。这让我有信心建议一遍主义。
印象派已观止矣,但严格追求第一印象,抓住那转瞬即逝的霎那,非天才无以掌握。也不利于文艺的繁荣普及。出了个疯子达利,将那个时钟像水滴般越拖越长。。。当然不是在暗示艺术就是大保健,计钟收费。不过将这个过程人为拖长,平庸些的作者和读者,就都能操作印象了。我称之为拖沓印象主义。文学上的代表就是追忆逝水年华。
将生活过得拖沓也需要天才。想超越现实只得进入魔幻,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实施拖沓主义的无奈作弊。意义感真实感彻底放弃,只提供一个阅读感受或阅读体验。当然不是说全没有意义,而是不再有固定意义。因为作品已经从表达作者印象,转为经营读者印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两千个意思。。。
到了尤利西斯,达到极致。作者也许引经据典,寻章摘句,但已完全不再是原来意义,字义像老虎机上的数字一样变个不停。只为编织成一种嗑药后的效果。而且,拖沓到相当于一次注射能持续有效的时间。不用细究,只求感受。当然只适宜读一遍。或者:读第一遍,是海洛因;读第二遍,鸦片酊;读第三遍,过期咖啡都不顶。。。
苹果花菜,要与时俱进,你们不必再去找什么微言大义。。。拖沓主义大潮流时代,文学消费是以感官体验为主,阅读方式是整体扫描。可见为人父的分段要求有多不合时宜。苟有心得,不靠逐字逐句苦读出来,会在多年后某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自动跳出来。我不是说你一认真就输了,而是说你认真反而可能错过。打个比方,一边做爱一边做笔记,你说这个态度是认真还是忒不认真了。。。
茶轩能站在拖沓主义浪头的弄潮儿,现只有立一位。不过,我要警告简丹儿,可以将立的文字当圣经读,当宪法当党章读,唯独不能当科普。他对事件和事实的描述,是魔幻主义的。数字屈从文字,文字屈从感官。当然,立的文字还是训练有素,深得拖沓主义三昧。第一遍的阅读体验,还是愉悦的。肉厚汁多,丝滑柔顺,如在斯万家的那边。。。不要去读第二遍。雪晶跳着读也有理,并不影响感受。喝的少可能是酒量小,并不代表她醉得浅。
即使读第一遍,遇到有“老驴”字样的,跳过。什么撕万撕亿的。文艺人士对数字的白吃,是文艺人士自己之外的常识。本驴年轻时练过数钱,一万块只要二十秒,还必须将假钞挑出来。。。这个,和拖沓主义的节奏合不上,败兴了。从列侬的1969到2020的新冠肺炎,俺都恰好不在场。。。
估计18君也是。但是!18君文里金句比比皆是,弄得我很拧巴好不好!
嘻嘻,各有各的好,看是見什麽文字了~~~
雖然你表揚了我,還是有點不敢苟同還有我的酒量確實淺,餐桌工作絕對滴酒不沾~~~
你这洋洋洒洒一小篇,把文学上下五千年的老传统,新风尚像点穴般,三言五语论个遍。原来你才是个真正的老文青。:))
我不知道拖沓还有个主义,那这个主义非我莫属啊。我拖沓能把一篇文章从年初写到年尾。
这个拖沓印象派是我发明的,先保密。等流行了我们就将立捧为开山鼻祖。。。
茶坛双峰并立,说的就是驴兄和立啊
兴趣的文字。
写的太没逻辑,只是随了驴的脾性。
人能够忍受生活终生,靠的是生命自身的坚韧,而无关什么智慧精神。
请问老驴,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为啥有的人能够忍受生活,有的却的去自杀。为啥有的可以不停的努力,有的却得过且过?这不是智慧精神吗?非要说生命自身的坚韧,其背后不正是智慧精神?
这坛子里的文章很多都是信息量巨大的
我从第一个知识点欠缺开始,基本就跟不上了。
你可以赋予生命任何你想要的意义。但那都是标签,不是生命自身的。
生命意义的全部内涵和外延,就是生存和繁衍(延续)。。。
水平只对自己有意义,好玩才是大家收益。。。
本来没啥说的,但是一旦开始分别生命,精神等等,你就分出了无数,虽然只说了一点点,但是背后的分别已经无穷无尽。所以生命本来无所谓意义,被你一分别,就有了无穷的意义,包括你以为别人赋予的标签 - 尔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