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老要张狂少要稳!那索性我再换一家单位工资再涨个30%,再混个3年2载,不行再换。我在现在单位尴尬的是我本是Tech Lead. 汇报几个职能部门的KPI并提出指导意见。必要的时候leading by example. 前年我这条线上global lead 被退休,去年 Regional lead 被退休,加拿大这边和我最紧密的部门people manager 被退休(都在奔6的年龄)招了个新 regional lead 不到半年就走了,他很清楚这部门没实权属于design to fail 级别的。所以很快轮到我了。我目睹本地那个people manager被逼迫的每天两眼通红。他不能说不够强悍,本地人58岁并不像华人都有些积蓄。他是把房子卖了换个便宜地点兑出几十万加币,临走跟我说他有核电厂技工证,准备歇一段到核电厂做技工。 我前一个单位一样,manager, director 2-3年轮一次。
想找加拿大各级政府工作很久了也没什么进展。 都怀疑自己已经不再是职场的张好古了。申请过几个不在工会的City工程师的职位,有过两次面试,一个offer 也没拿到。 申请过几个国企的engineer 和 specialist 的职位, 有过三个面试,只拿到一个offer比现在工资少15%, 离家也不算近(50多公里), 工资也谈不上去就没有接。 所以我在家门口的区政府(下辖几个city 的Region 离家15公里之内)职位一路向下申请,申请几次区政府specialist 的职位 一个面试机会也没有。 前几天向下申请了技工的职位很快这周给了个面试,初次面试(真拿工具比划)主管很笃定说两周之内给第二次面试。 这职位在工会之下,小时薪折成年薪比我现在少25%。现在的工作已经是药厂技术工作的天花板了,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 取消了远程上班,离家很远,路上的时间,车子的磨损, 汽油钱加上被迫的免费加班 算起来真的不如这个家门口的技工收入高, 关键是干得很不痛快。
我看到这个技工职位好的一面是政府的福利,有工会, Glassdoor 上对这Region的评论是20%不在工会的人干了80%的工作。我还有10年退休,正好可以沾到政府福利的光(据说进政府单位如果不到十年退休养老金也不会有多大改观)。 我美滋滋的想(这时候很容易把期望和现实混淆),也许进去之后会有希望通过内部申请拿到更高的职位。大家看这想法是否现实?
可是准备退休的,也许可以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留恋国内铁饭碗的时代了吧。
如果觉得不好随时可以再回到制造业。现在 permanent 职位既然也没有稳定可言,还不如做consulting. 一年里找到半年工作就足够了 并且没有KPI.
三级政府就是一套腐朽的官僚作风,你必须想好能不能无脑执行上面无脑的指挥,你能不能麻木不仁而非在意痛不痛快。家里人的意见呢?
公司来定。第三笔收入是社保退休金,这笔钱是你退休后由社保局来发给你,当然由社保局来算。要你去问的就是这笔钱,你也可以在社保局的网上查查看,应该有。美国政府工的退休金算法和普通公司的算法不一样,就像复原军人的退休金和普通人的算法也不一样。
最后,还有退休后的医保在美国也是由社保局给保80%,另外的20%或有你的公司给保或有自己承担,如果公司没有这福利的话。我想加拿大这方面一定比美国好。
其它可能还有些零碎的小福利。
是你每月固定收入,拿到你死,有的还能再沿续到你老婆死,小孩没有。
401存在银行的税前收入的钱,何时用由你自己决定
不仅仅是现在找一个职位,还要考虑以后的发展/不发展。
1. 如果在这个位置上干得不痛快,以后找工作时再回到工程师的位置可能就不容易了。
2. 从工程师的职位转到技工的职位,需要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做事。你的管理,可能与你水平相当,可能比你水平不如。只要你觉得为个笨蛋干活无所谓,那就不是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不招 “overqualify” 的员工原因之一。)
3. 工会成员可能比非工会成员少干活儿,但工会成员要交工会会费,而工会本身是一个组织,帮助或不帮助会员要看是否合乎工会的利益。会员要听从工会的指挥,无论会员是否同意。比如我们的公交系统,每年工会会组织一次罢工,以此为筹码来和公司谈判。 罢工时会员们谁也不能上班,不上班的日子工会发钱,但比工资低的多(而且这些支出都是平常交的会费的一部分)。有时工会赢了,但员工的损失实际上更大。有时输了,那就更不用说了。倒是工会组织罢工和谈判的人,一点损失都没有。好,都是他们争取来的,坏,都是公司不肯妥协。
现在不是很多 work from home?
是管理层需要到办公室,看着员工在家心理不平衡。
所以如果有选择,建议还是到办公室上班。
这绝对不是选择...没有躺赢的命,就只能站起来狂奔。我激流勇退,想找一个能躺平的地方。安安稳稳混点退休金主要是年龄。在制药厂,我看不到有哪家肯容忍上年纪还在有些份量的职位留驻的。一般五十七八就被逼退,晚一点的混到六十一二。觉得挺可悲。
工程师和技工在技术级别上差别太大了。技工一般来说工作内容简单,压力轻,责任小。其实待遇福利也还好。话虽这么说从工程师转技工的人很少。我知道的只有二,三个。而且他们还是在失业以后才申请的技工工作。后来倒是干得还比较开心的,他们本来也都是那种知足常乐型的。
你主动从高阶技术职位转技工,真得好好想想自己心理能否承受这么大的转变。
从技工转工程师一般机会不多。就算好不容易转了也是junior engineer的职位。给高阶技术员工帮忙打杂。
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个技工工作能解决你对工作稳定性的担心,但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要慎重考虑哦。
如果你太太不工作或她的退休社保很少的话,美国法律,你太太可以拿你的社保金的一半。加拿大有没有这回事也要去社保局问。
所以你最后10年的工龄是否能按加国政府员工退休算,至关重要。我觉得退休后的钱会差很多。我们这里的邮递员退休社保基本和上班时的收入差不多。
我了解的是工作一年能拿工资2%的pension。我还有10年可干,也就是pension 能拿最后工作的20%。就算退休前年薪能折算到150k,也不过每年30k. 如果还和企业一样给RRSP match. 那这30k就是盈余。每年如果工会费也2%, 那就相当于这2%是自己存的。工会费似乎固定每年几百块吧?
医保不用自己考虑,主要是政府保险负担。单位的医保也就是看牙买药理疗眼镜。企业给match RRSP(美国的401k)。药厂好的match 6%,差的只match 3%. 除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如学校和政府的企业比如邮局,电厂,铁路,造币厂,机场。其他上市公司,私企是没有pension的。同样的职位,公共部门的工作并不比私有单位的低。我这个是因为申请的职位很低。不过工资已经比多伦多地区中位数家庭收入高一截儿了。
我们加拿大也叫大家拿。一辈子不工作到65岁以上每月大概能拿1100-1200。工作一辈子,每个paycheck 都交CPP 65岁退休后每月最多拿1700-1800的所谓退休金。政府部门工作pension是额外的。大多数人靠得是RRSP.每年最高存工资的18%,单位match 3-6%,另外12-15%是自己存的。
就像移民之初。在国内职称前都带高字。来加拿大我第一份工作时木工,然后操作工,卫生工,维修工...2002 年出来,2018年才做到工程师,现在从主任工程师做回维修工,我有时觉得自己倒是很豪横呢。
这里也差不多. 看来白求恩同志很辛苦啊。
65岁之后每月能拿个1100的老人金。
2% 据说是要干满二十年可以拿到的比例, 不到二十年有个公式, 还不到2%, 我是OPS,所以对我们退休只有十年,十几年的来说, 算一算工资的cut 和以后拿到的pension, 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我唯一图的是工作强度小, 但比我想象中的忙了很多, 到处缺人手, 活干不完, 只好往后拖。
从team lead 转specialist, 从lead到support的职位, 心理上的调整确实有困难,十个月了,我还在努力着 :)
找到个国企的,工资比现在低将近15%,离家50多公里。也有KPI不值得动。这次对技工职位动心是因为离家近,有工会。
都是说20%不在工会的干了80%的活儿。理解你,能做到退一步的。我申请的技工应该有一半时间动手的工作,这没办法挤压。
1)做新不如做熟,现在的工作你已经熟烂于心,只是通勤上辛苦一点,那么按你现在的职位完全可以同管理层好好商量工作时间的安排,比如早点来早点走,周五WFH 等等。
2)工资差距:就像有网友提醒你应该先了解一下你这个年龄段在政府部门做到退休能有多少pension?但是现在这个25%的差距是肉眼所见,如果是我,从现在起就每个工资日把这个25%的差额直接存入RRSP或TFSA account,按现在的形势无脑选择GIC吧,到时也是一笔很大的数额。我个人以为62岁可以退休了,OAS,CPP尽早申请,趁身体健朗,多走走看看,别等到7老8十了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时,有钱也无法享受。
3)资产管理: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所应该化时间重视的,我上次在这里也劝过网友多去投板看看人家怎么自力更生,没必要浪费时间在职场纷争中。
4)心理落差: 我个人有一份季节性的工作,就是非常普通的职位,正是因为我不在乎这个职位而只看重工作中的培训,所以完全可以宽容对待周围的一切:地区经理,办公室主任,同事和客户。但是倘若这真成了我的一份正式工作,那我完全受不了这份心理落差和薪金折损。
现在可以继续面试,根据最后的结果再做定夺。
我一直在大药厂混,因为全球性公司哪国的学历经历都承认,不像政府做工程师需要本地注册,我在加拿大也没念过书。靠考几个带P的证混成老工程师的。并且到town,city,region 这级别工程师算管理职位不在工会。这些就是所谓20%不在工会的,要去做80%的工作。
才想去政府找个混饭吃的地方。我已经没有干劲儿了。
有道是:老要张狂少要稳!那索性我再换一家单位工资再涨个30%,再混个3年2载,不行再换。我在现在单位尴尬的是我本是Tech Lead. 汇报几个职能部门的KPI并提出指导意见。必要的时候leading by example. 前年我这条线上global lead 被退休,去年 Regional lead 被退休,加拿大这边和我最紧密的部门people manager 被退休(都在奔6的年龄)招了个新 regional lead 不到半年就走了,他很清楚这部门没实权属于design to fail 级别的。所以很快轮到我了。我目睹本地那个people manager被逼迫的每天两眼通红。他不能说不够强悍,本地人58岁并不像华人都有些积蓄。他是把房子卖了换个便宜地点兑出几十万加币,临走跟我说他有核电厂技工证,准备歇一段到核电厂做技工。 我前一个单位一样,manager, director 2-3年轮一次。
HR应该是Hybrid 上班。但周日晚上发邮件也太敬业了。不过看面试我的两个supervisors 表情轻松。不似有工作压力的样子,只有抱怨了几句人手不够。
我的2份pension,每一份都包括了我们2人的life time,再加我死后她可以拿我的全部社保金,所以她后来的生活基本都有保证了。也对得起她了。否则你不知道应该积多少钱才够。最让人省心的是,我们不用为此去省死省活。按以前那样正常生活就可以了。
Julie是老ID我都忘了你提到过什么让我觉得很熟...是不是你提过黄村两个字?
我现在家里院子很大开出一片菜地,新种好多花果树木。并且我专业工作的工作性质Turnover 很高,很难在一个单位干超过4年。这是我想转到有工会的技工职位的原因。
这里单位基本没有能下的说法。你单位能允许你下,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大多数是再狂奔就得走入。自己控制好自己的工作节奏,不去急他人所急,相信你应该过得去。
就看自己怎么处理了。
就看自己怎么处理了。
就看自己怎么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