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YA, solo only for national wide high school students,有很多高水平的参赛,但是只有finalist才比较有用
2. Fishoff, 美国最大的chamber music national比赛,进了semifinal是一个很不错的加分,这对很多solo不一定非常突出的孩子是个好消息,但是能有个好的match的chamber group很凭运气,而且参赛前最好有2-3年磨合
3. From the Top,这个我一直不太清楚它在升学的作用,顶着锅盖说一句,FTT2018年下半年改过版,要求没有原来高了,但是一直以来它的选拔本身除了performance就包括了讲好故事,有幽默感和对minority,低收入的极大倾斜,选上的除了完成performance recording还要完成它要求的community outreach,所以选上的人和藤校大量重合也不奇怪
比较prestigious和难进的: Tanglewood music festival, Bowdoin summer festival etc,各大音乐学院也几乎都有(Curtis summerfest,Manhattan in the Mountains),还有chamber music的 (Music @ Menlo)。
呵呵,要是今年娃不拒掉MMB的offer她就不知不觉碰到过你们了,她老师让她选了上面的另一个camp with full ride,感觉算下来她上面每个竞赛和camp都有一堆同学朋友,音乐圈太小。还有MMB是高中生only,所谓的音乐学院只是pre-college,仍然要申请大学,可以选择音乐学院也可以选择普通大学。她就是你说的在音乐学院学习但不会走专业的一个,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光是PSP今年秋入学的就起码有4个,H也有,她们小孩互相之间也很多交流。很多会选joint program继续音乐,但也有人放弃。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放弃很难,但最后总是要选择的。
NEC prep是所有娃全收,不知道NEC有没有,其他几个top 音乐学院还有真正为专业准备的要求比较严格audition的pre-college,应该就是你所说的音乐学院,那里每年也会贡献一些人到这个pool里,虽然好些个人水平不一定有以上几个竞赛camp高,但作为特长还是够的,还有别忘了NYO里基本全部是要申请普通大学的,它是藤校承认的乐队的最高级别了,这些也会有很好的加成。
小孩今年senior,这一年因为要申请大学,常常在这里潜水,学到很多东西。我看最近有很多关于音乐EC的讨论,正好家有音乐娃,相对比较了解,总结了关于我所知道的关于各个比赛和orchestra的level供大家讨论。希望能有帮助
因为大多数音乐娃会去音乐学院,能用音乐做EC申请大学的pool非常小,这和体育是不一样的,sample size也比较小。我对弦乐比较了解,所以以下主要是弦乐作为EC,钢琴的要求高一级,管乐低一级,弦乐里viola的要求可以比以下低一些
比赛
1. 国际solo比赛,对高中年龄段比较普遍的弦乐比赛是Menuhin,Stulberg,Klein,和Cooper violin/piano,这类比赛参赛者绝大多都会走职业道路,初选就非常tough,而艺术比赛本身有很多其他因素,semifinalist就已经是很大的achievement,据我所知,没有上音乐学院的semifinalist都上了T5,但是同时好的SAT,GPA和平均水平以上的AP是必须要保证的
2. YA, solo only for national wide high school students,有很多高水平的参赛,但是只有finalist才比较有用
2. Fishoff, 美国最大的chamber music national比赛,进了semifinal是一个很不错的加分,这对很多solo不一定非常突出的孩子是个好消息,但是能有个好的match的chamber group很凭运气,而且参赛前最好有2-3年磨合
3. From the Top,这个我一直不太清楚它在升学的作用,顶着锅盖说一句,FTT2018年下半年改过版,要求没有原来高了,但是一直以来它的选拔本身除了performance就包括了讲好故事,有幽默感和对minority,低收入的极大倾斜,选上的除了完成performance recording还要完成它要求的community outreach,所以选上的人和藤校大量重合也不奇怪
4. 其他比赛
ASTA和MTAC之类的,不错的业余比赛,大州有可能竞争并不轻松,但是大多数音乐娃基本不会参加, 参赛者不代表高水平,对升学作用极小, 除非是national MTAC winner,但 level比前面的低一些。 各种各样online比赛或者号称在卡内基表演的就完全不用提了
summer camp
1. Perlman summer program,18岁以下,scholarship only need based最难进的camp,报名者巨多,performance和relationship都很重要,而且因为进去一次以后每年自动进到下一年,所以每年available的名额极少
2. Morningside music bridge,international camp,18岁以下,每年在NEC,所有参加者费用包括机票free,performance level based only,竞争激烈
3. Heifetz Institute (主camp only,不包括Junior division),international camp,不限年龄,scholarship有need base 和merit base,但merit base极少,一大半是conservatory student,高中生要么和professor有 strong relationship, 要么high performance level,一样竞争激烈
4. Meadowmount, 不限年龄,practice camp,管理严格,scholarship是玄学,相对前面的好进太多了
5. Aspen,这个平均年龄最高,没申请过也没去过,只知道老师收就可以去,对 audition level要求没有了解
6. NYO,最近两年偶尔有stulberg或者Klein的semifinalist去,但是一般来说serious的音乐娃不会去,小孩音乐学院pre-college无人考虑。因为在他们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里面,orchestra不是主要的,不太会有老师同意你花4个星期只在orchestra,这对他们来说是浪费。对于还有其他学业或者leadership亮点的孩子,NYO甚至NYO2是个不错的补充,但光凭NYO是不够的
其他级别的orchestra包括all state什么的作用可以忽略,这种都不会在用音乐做EC的音乐娃的list上,可能可以作为其他方面很强的申请者小补充吧
其他因素
1. 学校,同样的performance水平,在conservatory pre-college比在private studio有advantage,因为这代表专业系统的训练
2. 老师,音乐圈子很小,老师的名气应该很重要,这个本身也是你自己水平的一个表征,而且还有推荐信的分量不一样
最重要的,所有想要用音乐作为主要或者次要EC的千万要提交supplemental material,不然不管你什么achievement,音乐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acitivity。而有的音乐娃不喜欢竞赛,就全靠supplemental material决定,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我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一定全,想起来再补充。最后,和小孩一路走来,我觉得音乐对人是终身受益的,学乐器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从很小就365天全年无休,每天长时间持琴,加上高中和academic的各种活动比赛,还常常几个大比赛同时进行,对人的时间管理和抗压能力非常challenge,现在回头看看,这些对毅力,耐心, 精益求精等性格的培养是很重要的。音乐对人的mental health和stress release也不可忽视。我觉得这些比能不能用音乐上藤更重要,大学最终其实只是人生的一个小阶段。
知道一个小中,上了哈佛没考上NEC那一半
比较prestigious和难进的: Tanglewood music festival, Bowdoin summer festival etc,各大音乐学院也几乎都有(Curtis summerfest,Manhattan in the Mountains),还有chamber music的 (Music @ Menlo)。
在欧洲的还有许多,比如Verbier festival
能进这些的都是水平很高的,尤其是钢琴如果能进去,比参加那些美国国内的小比赛prestigious多了。
水平到了一定程度,老师是谁和老师的推荐信最重要。
AO也知道多数不是走专业的。
不然音乐就只是一个小补充而已,所以有人说选音乐做EC性价比低
子坛不少娃靠乐器加持进了大藤。有的现在在业界都有一定名气了。其中的付出旁人不知道。
其实如果只是为了爬藤,一般有一些其他还可以的亮点,我看到很多人NYO就够了,那个没有那么难,但是不管怎样,只要申请claim了music,supplemental一定要交
当然也有woodwind, brass and keyboard, 就是没有它的 jazz or modern American music 出名.而且学校本身也没有另外几个music schools 有名
他们去的比赛是更高层次的。
总是要做选择的,音乐很多时候可能就是一个life long的陪伴了
比这边的专业也比不过,没有足够时间做research和internship。搞不好两边都落空。
所以老师和推荐信很重要,summer camp也可以是connection time
5年不说,还有各种recital, performance要应付,就算是很有天赋的,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练的,另一头如果是philosophy major 可能还好一点,如果是偏stem, 可能会很累
里面包括好几个整个的concerto,一开学就直接过一遍。这孩子不是那种以速度见长的人,并不适合这种学法,其实有什么必要呢,他有一辈子的时间学习琢磨。但是现在就是这种快餐方式时髦,搞得我们现在的老师(是位老先生)直摇头。
难以想象这种情况下,小孩还能再学一个正常专业。
但对于大多数有其他activity的孩子而且没有到专业级别的是很好的加分,抱歉可能没说清楚
这么学太疯狂了,一般一个concerto起码2个月Polish,要比赛更长,估计这只能弹个note
一般不是规定几个特定的pieces, 只是指定几个composers 什么时期的作品,contrast styles 之类的,对于学过8-10年的学生来说,以前练过的就可以满足条件,不必要练新的曲目,尤其是比赛过的,基本上自己挑一下就好了。至于各个学校需要的quality就不好说了. 钢琴或者小提琴还好,可选的曲子其实还有一些,如果是viola 或者是 euphonium,solo的就没啥可选的。有一次我看到audition要吹一个曲子的measure 1-8, 我忍不住笑了,这也太可怜了,一个协奏曲几十分钟,只有8小节是euphonium 的melody,其它都是单音或者rest,不是真爱真的不会去学的。
for all, 连scale都要全部,乐器又不是学过就不用练了,这同时keep这么多曲目在audition level可太痛苦了。那些没多少repertoire的乐器还制定几小节是挺郁闷的
群里面以前的小提琴娃蛮有名的那位,到最后只能是EC的,Y也没有进。
他只参加过ALL STATE 的比赛,还有州内的Solo competition ,拿过他的乐器组的 Outstanding performancer . 所以不知道对他申请大学是否有帮助。他上大学以后会去参加Audition, 看看能不能进学校的交响乐团。
光有merit和GPA起码在重灾区是不够的
大致就是这样,可能不是完全精确
慢慢了解到这些比赛比如梅纽因的参赛者大多走了专业道路。其实一届比赛也没几个人,韩国人不少,他们已经卷出经验出来了。。。美国华裔并不多:
https://2021.menuhincompetition.org/competition-2021/participants
和体育一样,大部分娃还是从local比赛和乐队开始,慢慢往上走,走多远看天赋和努力。舞台经验也是需要积累的
classic music不太卷的地区可能,重灾区这种profile应该要有其他东西
我看到的是韩裔比华裔更重视音乐,也更有经验,很早就有一个韩国妈妈告诉我所有藤校AO手上有个关于音乐list,只有list上面的活动和竞赛是认可的,只是那时候小孩小,也没细问。可是大学申请又不是说我们华裔没韩裔就加分了。对于每个琴童来说,当然是从各种小比赛和performance积累,不可能一步就到国际比赛。就算是Midori,也不可能用从来没perform过的piece直接卖票登台。我是说对升学的分量,不是谈怎么爬Menuhin啊
任何领域要对升学有决定作用都要是top group才行,音乐不是例外,何况体育有recruit,音乐没有,这就决定了音乐娃不仅音乐要好,学习也要好
梅纽因两年一次,senior组都是20岁左右的职业音乐家了,junior组才有可能有报考大学的需求,每届二十来个,平均每年十来个,扣去已经在音乐学院学习的和美国以外的,有可能当成EC来报考美国大学的,一年估计都没有一两个
MMB我和娃今年去听了几场,因为有她喜欢的小姐姐。数了一下,来自US的有26个,包括所有乐器(钢琴和弦乐),但是已经有好些已在音乐学院学习要走专业道路。
我的点是,楼主很专业,列的这些比赛夏令营都很精英,但有以上经历的又只是想作为EC来报考大学的,估计每年都只有个位数:毕竟没有那份热爱,练不到那个境界;到了那个境界,要放弃哪那么容易。
我看来,大部分娃,有个MNTA州赛(加州叫MTAC,麻州叫MMTA)获奖,就已经是不错的经历;加上持之以恒的乐队经历(比如NEC Prep有七个不同level的乐队供娃打怪升级),作为一个有亮点的EC问题不大。当然了加州竞争激烈,可以完全忽略以上个人看法。。。
呵呵,要是今年娃不拒掉MMB的offer她就不知不觉碰到过你们了,她老师让她选了上面的另一个camp with full ride,感觉算下来她上面每个竞赛和camp都有一堆同学朋友,音乐圈太小。还有MMB是高中生only,所谓的音乐学院只是pre-college,仍然要申请大学,可以选择音乐学院也可以选择普通大学。她就是你说的在音乐学院学习但不会走专业的一个,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光是PSP今年秋入学的就起码有4个,H也有,她们小孩互相之间也很多交流。很多会选joint program继续音乐,但也有人放弃。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放弃很难,但最后总是要选择的。
我的意思不是其他的活动比赛没用,只是加成的大小不一样,就像所谓学术的EC加成打分,9-10分的大spike IMO,ICHO,IPHO等等一样也是个位数的pool, 但不是说6分以下的EC一点没有用,它也是亮点
NEC prep是所有娃全收,不知道NEC有没有,其他几个top 音乐学院还有真正为专业准备的要求比较严格audition的pre-college,应该就是你所说的音乐学院,那里每年也会贡献一些人到这个pool里,虽然好些个人水平不一定有以上几个竞赛camp高,但作为特长还是够的,还有别忘了NYO里基本全部是要申请普通大学的,它是藤校承认的乐队的最高级别了,这些也会有很好的加成。
你说的奖作为亮点是可以的,不过我想这不算T5所要的大spike, 就像一般不能光凭AIME上T5,可AIME肯定也是个亮点一样。我也只是总结这么多年和小孩一起来来去去看到很多不同亚裔琴童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我娃可崇拜能上MMB的大哥哥姐姐们,这是离大牛娃最近的一次啦。
看哪个油管视频说Curtis会收一些还不到18的娃(比如Hannah Tam),不知道算不算正式college。anyway,这个pool和楼主估算的差不多,也同意其他乐队和比赛更多就是玩玩和锻炼。
另外请教下楼主,Grumiaux, Kogan, Piccolo这些比赛如何?我娃还小,那些大比赛和夏令营都还不到岁数,除了Hefeitz Junior。话说参加Hefeitz Junior值得么,考虑到十岁的娃要自己独立生活三周。。。还有啥其他的推荐没有?先感谢啦
MMB是唯一只看performance,和relationship毫不相干,而且aluminum一点不加分的一个了
Curtis那个还是pre-college,起码在美国各个音乐学院undergraduate入学要求完成高中课程,有足够高中学分,有一定GPA(虽然比较低,大概3.0-3.5不等),还有essay和推荐信。
你说的那几个比赛对小娃来说是比较高level的了,不过小娃没什么专业非专业区别,比赛最好从local练起,那时候local水平不见得差的,而且积累舞台经验比赛经验很重要,我家娃大概也是12-13岁以后才不参加local Junior的比赛,后来偶尔参加local给college student的比赛,但是如果她正好有concerto要找orchestra company或者想练练感觉加赚点零花钱,她还是会挑一两个去的。比赛和打怪一样也是一级一级的,很多小娃先是local,再是你说的几个加中国的Mozart比赛,再Menuhin。不过要比赛不管自己水平如何就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有的比赛水深得超乎想象,不是local比赛能比的,不是说你水平高就能赢。
小娃的夏令营极少,大的我也只知道Heifetz Junior,Heifetz今年改过版,Junior devision扩大,main devision更加严格。我不知道今年Junior的情况,我家娃小时候去过,我只能说没改之前的情况,那个里面的top学生一定是不错的,但是总体水平参差,不能和main camp比。还有就是老师,选camp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选老师,如果是你想要的老师,那一定是值得的,而且音乐本身学习氛围很重要,如果你没有喜欢的老师而且有其它的choice,或者娃拉琴不太自觉,那就还是大一点再去。独立生活我觉得不是问题,那里生活老师很负责任的
之前我们盯着同龄的比赛多些,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是一场长跑,开始关注更高级别的比赛和夏令营。楼主分享了很多大牛娃才有的经历和信息,非常感谢!!!
疫情期间万事难。。。今年我娃开始参加一些本地线下比赛,取得一些名次。Kogan比赛还是线上,投了视频,没有名次,连个评语都没有。。。期待各个镇的concerto competition慢慢恢复起来,多一些机会折腾。Hefeitz Junior今年犹豫了下没报上,和娃看了几乎所有Junior Division的视频,娃不服气,我说你行你上,明年去试试。。。preteen的叛逆期来了,非常难搞,暑假只有去local camp的那一阵心情才好的很,据她说大家把她当prodigy
明年无论如何试试Hefeitz Junior,让她见见世面,镇镇这股歪风邪气
感慨专注认真的音乐娃都很辛苦。。。楼主家的大牛娃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祝心想事成,录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也享受音乐的乐趣!
比赛最重要是放宽心,再牛的娃也不会是常胜将军,关键是坚持。希望你们明年camp找到一个好老师,和小朋友一起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