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言:这是我以前讲陶渊明一系列视频,写的一些前言介绍性文字。本来都要删了,还是在此分享一下,留个底吧。
是每一期视频的引子,视频我就不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话说,那时说话结巴一点,但颜值比现在高一些。毕竟,我说,岁月啊。
以下是正文
————————————————
前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飘逸得太久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也成为我们的刻板印象,《桃花源记》代表了一种自古以来的大同理想,文人在陶身上寄托了自己归隐的小幻想。可是我们偏偏很少去研究,真实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他的人生背景和人生故事,到底是怎样。 ——————
千古以来,陶渊明在中国文人为官者心中,寄托了远离宦海、归隐田园的节操和理想。但往往要么委曲求全,要么曲意逢迎,到了失意被贬之时,才仿佛一下“渊明”起来,甚至到了罹祸,像李斯那样和儿子被腰斩于市,才大呼“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悔不如当初,甘守平庸,做个平头百姓,安享山水田园诗酒天伦之乐。
都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登上了天子堂,或在登上天子堂的路上,即便口上、笔下再怎么仰慕渊明,遥想田舍郎的“美好”,要想反过来,“朝在天子堂,暮为田舍郎”,心里是放不下的。放不下那份野心,那份功名,那个欲望,那个自尊,和那个身家。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了。因为做不到,而更加仰慕那做得到的,于是便将独一无二的陶潜,当做内心的情感寄托了。
这是中国古时文人对渊明的印象。到了现在,由于历史教课书的原因,我们对陶渊明又是另一番印象。歌颂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不与统治者合作”,因为那是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归耕田园,赞美的是他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桃花源记》的社会理想,好像一个共产主义的大同理想。
但实际上,今时今日,又不同了。这些印象,又变得有危害了不是,不太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观了不是。
变来变去,那么真实的陶渊明究竟是怎样的。除了诗酒以外,他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从他的曾祖父陶侃,到他陶渊明,陶家真的没落了,变成只是一介平民了吗?陶渊明真的是“不与统治者合作”,只做了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彭泽县令,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辞官归隐田园了吗?归隐后,他真的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安贫乐道、穷困潦倒一生吗?
好在陶渊明写诗文,喜欢记录时间、人物,那么和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对照起来,陶渊明的人生故事、人生面貌,一下就清晰很多了。我们应该还原到历史去解读人物,既不要像古人一样,用自己的心境去投影陶潜,也不要像当代一样,片面解读陶潜,去往意识形态上靠。
尽可能还原一些,尽可能真实一些。真实的历史,没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东西,历史就是像流水一样,这么一直流淌下来,从未间断。若有间断,那不过是我们人为地给它制造或取的一个名称罢了。
真实的情况,就是陶渊明和他的曾祖父,生活在一个高度垄断的社会。他的曾祖父陶侃,机缘巧合也好,靠自身努力也好,成为极少数打破垄断身居高位之人,成为励志榜样,也给家族带来余荫。陶渊明在这种余荫下,在依然高度垄断的社会,不上不下,进退两难,看世道艰险,换汤不换药,功名其实如尘土,最后坚定了退隐的志向,甘守平庸,做个归耕田园的平头百姓,并寄情山水,以诗酒自旷。
表面看,是个人的选择,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没有变革或改良到一个更平等更安全更流畅的程度。这种状况,经过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并无质的飞跃。所以上千年来,仰慕陶渊明、追陶、和陶的文人现象,就一点不稀奇了。
古人有“东门”,李斯“东门黄犬”之东门,乃仕宦之祸的象征;也有“东篱”,陶潜“采菊东篱”之东篱,乃退隐田园的象征。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直到今天,东门与东篱的故事,依然在我们的社会上演。什么时候,可以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别呢,能真正做到进退悠然呢?
对不起可能我不习惯这种说教方式。
应该是我的问题。
不过,因为是直接讲,没有稿,比较口语化。多妹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一共有九个小时。
长江无语,它一直是那条江。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长江。亘古以来,源远流长,未有停息。
是需要我们拯救的个性另类,全都是京城问题少女,世界末日就来了。
陶渊明其实是和竹林七贤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在乱世寻求自保,同时又不得不不断出山混五斗米。但说到底,他有本钱,就是家庭背景在那个年代,你要幽然望南山,起码得是官二代。
怕死怕做事能做到这么理直气壮,我服了U
393年,陶渊明因家境贫穷,出任江州祭酒(主管教育之官);因不堪仕宦生活[2]:53-55与江州刺史王凝之的倨傲,仅仅几个月后他即辞职[4]:19。
辞职原因-----------------眼高手低,好面子。
后来陶渊明受召为江州主簿(秘书兼管文书之职),并未赴任。
辞职原因----------------眼高手低,懒惰
399年陶渊明赴京口任北府兵首领、镇军将军刘牢之的参军[2]:56、131[3]:42。翌年五月,陶渊明再度辞官,冈村繁推测他是为了逃避因孙恩之乱爆发而起的战事而辞官的[2]:64。
原因-------------怕死,逃避责任。
401年,陶渊明赴江陵,于荆州刺史桓玄幕下任职。同年十一月,陶渊明母亲孟氏去世,他第三度辞职回到寻阳,为母亲服丧三年[2]:131。
404年服丧完毕,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翌年三月,刘敬宣辞任江州刺史,陶渊明亦暂回故乡,同年八月[2]:132、78,陶渊明受族人提携[5]:4,出任距故乡柴桑县约50公里远的彭泽县县令,原本打算做满一年,十一月,同父异母的妹妹于武昌去世,陶渊明借此机会提出请辞回乡
原因-------懒惰,逃避责任。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刘备整天扔老婆,女人不知道扔了多少个,更算不上英雄了。
老陶要从来都不出山,那就没有人能说他什么,但是如果接受了一个工作,就要起码对得起五斗米。
这是古代文人进可攻,退可守的思想,不至于不知所措。真要悠然,并不应该是失意之后的无奈之举,而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或者是自觉其然而然的退步和转身
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s/%E6%9B%B8%E6%9D%8E%E7%B0%A1%E5%A4%AB%E8%A9%A9%E9%9B%86%E5%BE%8C
另外,梁启超,朱光潜,鲁迅,王国维,胡适等学者,都对陶公,陶诗和陶文有很高的评价。
http://rdbk1.ynlib.cn:6251/qw/Paper/175135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luxun/19/009.htm
“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5〕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6〕之类的“金刚怒目”〔7〕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沈从文别解“悠然见南山”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661/56205.htm
油管上,有个浩哥,网络电影不错。东北的,有点像宋小宝,挺好玩的。用“浩哥”两个字,就可以搜到,东北吉林四平二龙湖的。
国内喜剧,能做到这样,算不错了。:-)
陶在那个时代,就那样做了。他不在乎任何人的评价和理解,包括现代人,现代的的啥啥大师。
是不是我嫉妒陶三颜值的心理在作怪
木兄只以文化交锋,有愧疚。
后言:这是我以前讲陶渊明一系列视频,写的一些前言介绍性文字。本来都要删了,还是在此分享一下,留个底吧。
是每一期视频的引子,视频我就不贴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话说,那时说话结巴一点,但颜值比现在高一些。毕竟,我说,岁月啊。
以下是正文
————————————————
前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飘逸得太久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也成为我们的刻板印象,《桃花源记》代表了一种自古以来的大同理想,文人在陶身上寄托了自己归隐的小幻想。可是我们偏偏很少去研究,真实的陶渊明是怎样的,他的人生背景和人生故事,到底是怎样。
——————
千古以来,陶渊明在中国文人为官者心中,寄托了远离宦海、归隐田园的节操和理想。但往往要么委曲求全,要么曲意逢迎,到了失意被贬之时,才仿佛一下“渊明”起来,甚至到了罹祸,像李斯那样和儿子被腰斩于市,才大呼“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悔不如当初,甘守平庸,做个平头百姓,安享山水田园诗酒天伦之乐。
都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登上了天子堂,或在登上天子堂的路上,即便口上、笔下再怎么仰慕渊明,遥想田舍郎的“美好”,要想反过来,“朝在天子堂,暮为田舍郎”,心里是放不下的。放不下那份野心,那份功名,那个欲望,那个自尊,和那个身家。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了。因为做不到,而更加仰慕那做得到的,于是便将独一无二的陶潜,当做内心的情感寄托了。
这是中国古时文人对渊明的印象。到了现在,由于历史教课书的原因,我们对陶渊明又是另一番印象。歌颂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不与统治者合作”,因为那是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归耕田园,赞美的是他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桃花源记》的社会理想,好像一个共产主义的大同理想。
但实际上,今时今日,又不同了。这些印象,又变得有危害了不是,不太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观了不是。
变来变去,那么真实的陶渊明究竟是怎样的。除了诗酒以外,他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从他的曾祖父陶侃,到他陶渊明,陶家真的没落了,变成只是一介平民了吗?陶渊明真的是“不与统治者合作”,只做了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彭泽县令,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辞官归隐田园了吗?归隐后,他真的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安贫乐道、穷困潦倒一生吗?
好在陶渊明写诗文,喜欢记录时间、人物,那么和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对照起来,陶渊明的人生故事、人生面貌,一下就清晰很多了。我们应该还原到历史去解读人物,既不要像古人一样,用自己的心境去投影陶潜,也不要像当代一样,片面解读陶潜,去往意识形态上靠。
尽可能还原一些,尽可能真实一些。真实的历史,没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东西,历史就是像流水一样,这么一直流淌下来,从未间断。若有间断,那不过是我们人为地给它制造或取的一个名称罢了。
真实的情况,就是陶渊明和他的曾祖父,生活在一个高度垄断的社会。他的曾祖父陶侃,机缘巧合也好,靠自身努力也好,成为极少数打破垄断身居高位之人,成为励志榜样,也给家族带来余荫。陶渊明在这种余荫下,在依然高度垄断的社会,不上不下,进退两难,看世道艰险,换汤不换药,功名其实如尘土,最后坚定了退隐的志向,甘守平庸,做个归耕田园的平头百姓,并寄情山水,以诗酒自旷。
表面看,是个人的选择,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没有变革或改良到一个更平等更安全更流畅的程度。这种状况,经过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并无质的飞跃。所以上千年来,仰慕陶渊明、追陶、和陶的文人现象,就一点不稀奇了。
古人有“东门”,李斯“东门黄犬”之东门,乃仕宦之祸的象征;也有“东篱”,陶潜“采菊东篱”之东篱,乃退隐田园的象征。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直到今天,东门与东篱的故事,依然在我们的社会上演。什么时候,可以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别呢,能真正做到进退悠然呢?
对不起可能我不习惯这种说教方式。
应该是我的问题。
不过,因为是直接讲,没有稿,比较口语化。多妹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一共有九个小时。
长江无语,它一直是那条江。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长江。亘古以来,源远流长,未有停息。
是需要我们拯救的个性另类,全都是京城问题少女,世界末日就来了。
陶渊明其实是和竹林七贤的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在乱世寻求自保,同时又不得不不断出山混五斗米。但说到底,他有本钱,就是家庭背景在那个年代,你要幽然望南山,起码得是官二代。
怕死怕做事能做到这么理直气壮,我服了U
393年,陶渊明因家境贫穷,出任江州祭酒(主管教育之官);因不堪仕宦生活[2]:53-55与江州刺史王凝之的倨傲,仅仅几个月后他即辞职[4]:19。
辞职原因-----------------眼高手低,好面子。
后来陶渊明受召为江州主簿(秘书兼管文书之职),并未赴任。
辞职原因----------------眼高手低,懒惰
399年陶渊明赴京口任北府兵首领、镇军将军刘牢之的参军[2]:56、131[3]:42。翌年五月,陶渊明再度辞官,冈村繁推测他是为了逃避因孙恩之乱爆发而起的战事而辞官的[2]:64。
原因-------------怕死,逃避责任。
401年,陶渊明赴江陵,于荆州刺史桓玄幕下任职。同年十一月,陶渊明母亲孟氏去世,他第三度辞职回到寻阳,为母亲服丧三年[2]:131。
404年服丧完毕,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翌年三月,刘敬宣辞任江州刺史,陶渊明亦暂回故乡,同年八月[2]:132、78,陶渊明受族人提携[5]:4,出任距故乡柴桑县约50公里远的彭泽县县令,原本打算做满一年,十一月,同父异母的妹妹于武昌去世,陶渊明借此机会提出请辞回乡
原因-------懒惰,逃避责任。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刘备整天扔老婆,女人不知道扔了多少个,更算不上英雄了。
老陶要从来都不出山,那就没有人能说他什么,但是如果接受了一个工作,就要起码对得起五斗米。
这是古代文人进可攻,退可守的思想,不至于不知所措。真要悠然,并不应该是失意之后的无奈之举,而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或者是自觉其然而然的退步和转身
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s/%E6%9B%B8%E6%9D%8E%E7%B0%A1%E5%A4%AB%E8%A9%A9%E9%9B%86%E5%BE%8C
另外,梁启超,朱光潜,鲁迅,王国维,胡适等学者,都对陶公,陶诗和陶文有很高的评价。
http://rdbk1.ynlib.cn:6251/qw/Paper/175135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luxun/19/009.htm
“又如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5〕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6〕之类的“金刚怒目”〔7〕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我每见近人的称引陶渊明,往往不禁为古人惋惜。”
沈从文别解“悠然见南山”
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661/56205.htm
油管上,有个浩哥,网络电影不错。东北的,有点像宋小宝,挺好玩的。用“浩哥”两个字,就可以搜到,东北吉林四平二龙湖的。
国内喜剧,能做到这样,算不错了。:-)
陶在那个时代,就那样做了。他不在乎任何人的评价和理解,包括现代人,现代的的啥啥大师。
是不是我嫉妒陶三颜值的心理在作怪
木兄只以文化交锋,有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