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现在我几乎不写新文章了,又会删掉一些老文章。不妨,借此留个底在走廊。这是两年前,国内一个小朋友被老师打耳光她气不过跳楼后我写的。
都是属于可看可不看,看了跟没看也一样一类,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我们曾经讲到,你的一些愤怒、沮丧的情绪,是你感官来自外部世界的感受,是可以调节的。你即使不能把一件愤怒或沮丧的事,调节成快乐,但至少可以“换个频道”。这就是自我调节。也是self-compassion的一部分。
从小我们学“主观”和“客观”。但在我这里,没有这些概念。没有主观和客观之分,就是存在和不存在。事实不一定是“客观”的,警察和法官,永远在追查一个罪恶的真相是什么,但往往永远不一定知道。同样,意识也不一定是“主观”的,它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基础上的。
事情,都比较简单,就是物质,就是事件,就是matter,大家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能感知到的,也就是感官世界的东西。
那么意识呢?
什么是意识?
估计很难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都很难去给一个清晰的定义,给一个总结和概括。而且大家用的词汇,也不一定一样,即使一样,其解释也可能不一样。同一个词,大家说的可能不是一个意思。
一般英文,我们用Consciousness,意识,也可以翻译为知觉。但实际上,我们说的意识,是比此更低的层面,就是感知、感受(Perception),还有更高的层面,就是觉察、觉醒(Awareness)。
你把这三个都叫意识,都没错。就好像你把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都叫水,也没什么错。
说到水,我们就以一瓶矿泉水来打比方吧。用人打比方,总容易糊涂。
意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发现、感知和identity。计算机、机器人,没有发现、感知和认出自己,那就没意识。
水有没有意识,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是打个比方,假设水有意识。
我的桌子面前就有一瓶矿泉水。而且是Kirkland牌子的。本文不是广告,仅仅是为了更好打比方。矿泉水都是在Costco买的,便宜。Kirkland就是Costco自己的牌子。
这瓶矿泉水,她能认出,自己周围有一群和她一样的矿泉水。她能认出,自己是在一个超市的环境里,她看到人来人往,有好多人来买自己,推上购物车。
这个意识是什么呢?就是Perception。能认出外部环境。甚至能认出和标榜自己。
比如,她知道自己是一瓶矿泉水,她知道自己的shape,知道自己的重量,比如500毫升,还知道自己的价钱2块3毛6,不仅如此,她还知道自己的牌子,是Kirkland。
那么,这一最粗浅的意识,她的自我认识(identity)是:一瓶500毫升2.36元的Kirland矿泉水。
因为这个认知,她就会陷入世俗的斗争fighting中。比如她要跟同一箱的矿泉水竞争,有的盖子坏了、瓶子瘪了,那么可能就被淘汰;她还要跟别的牌子的矿泉水,一起比较,比质量,比价钱。
比如,你要跟雀巢的矿泉水比较,比价钱,比质量,甚至比外形,比外包装。这就好像你给自己打个标签叫Chinese,你给另外一个人打个标签叫American,打个爱国,和不爱国,彼此掐,互相掐一样。
为什么?因为你的意识,是比较浅层次的意识。给自己的identity划得特别死。你对自己的认知再低,你可以低到是某个村里的。比如西村的,和东村的,为了争夺水源,一直有仇恨,你把自己认知为西村人,你肯定看不惯东村的,要是你女儿想嫁个东村的阿哥,你得打断她的腿!
是不是挺愚昧?
那么高一点的意识Consciousness,又是什么样呢?
你至少意识到,外面那个塑料瓶子不是“我”,它什么形状,贴了什么标签,是什么牌子,那都不是“我”。
“我”是什么?“我”是这个瓶子里的水。这才是“我”。脱离了塑料瓶子外包装、标签、品牌这些束缚,你就发现更加真正的“自我”。
然后这个时候,你看和同一箱的矿泉水,大家有多少不同?和雀巢这个牌子的矿泉水,有多少不同?
这就是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比Perception更进一步。Perception只是感受看得见摸得着感知得到的东西,通过这些来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外面是什么,我就以为自己是什么。
Consciousness在此基础上,有了一些理性的分析、推断,得出一些更正确的认知,认识到更真正的自己。
有了Consciousness这层意识,彼此之间的纷争就少很多了。你不会因为宗教、信仰、肤色、性别、族裔、国家、民族这些外包装的东西,一天到晚互相整,fighting,针锋相对。
但Consciousness依然是不完美的。你虽然认识到矿泉水瓶子里的水,才是真正的“我”。但你依然会有水的容量、品质这些分别。你以矿泉水瓶子里500毫升的天然纯净矿泉水,来界定自己,identity自己。
所以Consciousness依然是mind层次的,是感官层次的,但它是一个过渡,也是过渡的必经之路。
更高一层次的意识,是Awareness。
就是我把你,和其他矿泉水,倒入锅中准备做饭,你发现你和其他矿泉水,没什么分别。
大家都是水。
我把你倒入河流中,你发现,你和河流中的其他水没什么分别,你就是河流。
汇入湖泊,你就是湖泊,汇入大海,你就是大海。
这个叫Awareness。
当我把你倒入江河湖海,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这并不算什么,人人都可以做到。但当你还是一瓶款泉水时,你就有这样的认知,认为自己就是水,而不是一瓶款泉水,这样的Awareness,才是难能可贵的,才可以叫Awareness。
否则最多只能叫Consciousness。
而我们大多数的矿泉水,尤其是没有多出来走走看看的,被打了很多标签不断强化的,难道其意识和identity,不是停留在Perception的层面么?
Perception的层面,只是比动物好一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连机器人都可以实现。但是Consciousness和更高的Awareness,动物和机器人是无法企及这一高度的。
所以咱们尽可能脱离Perception的层面。如果一瓶款泉水认识到自己就是水,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愤怒、沮丧,是一种感官受到物质世界刺激产生的感受,那么我们是可以调节的。
那些不过是款泉水的瓶子、瓶盖、标签、品牌的东西。如果有人侮辱你的瓶子,你的瓶盖,你的标签,你的牌子,你不要在意,因为那不是真正的你。那是那些没有脱离较低层次意识的,给你强加的一些不属于你的外部的东西。
能调节一下,就好多了。
不过,到那个程度,也许就会放弃“无上”“正等正”了。
非得是一朵白莲才行,你要是个泥鳅,淤泥是最好的环境了。
生活食用水再好,你不能用手捧着,总要有容器放,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就决定了它的shape,这也是这种水的命,得认,不认,那去做山里的清泉,无拘无束,价值自己定。
东村有水,西村亦水,爱去哪个村喝水随意,但据传东村的水样PH指抽样检查不达标,可能对身心健康有影响,比较爱养生的就搬到西村住,因为这里的水源没被污染。
三哥是很善待自己的,坚持喝西村的水不是吗?
从下往上看,上面的不对。从上往下看,下面的都对。
前者和mind还是粘着的,后者我倾向于不和mind粘着,指觉醒。
如果只是智的层次,“天下莫柔弱于水”,可能学到了韬光养晦。到慧,则“善利万物而不争”。
就像杨过在海边练剑,剑声自大而小,又由小而大,如此十几个轮回,剑声大小慢慢无关,剑法已经成了。
前言:现在我几乎不写新文章了,又会删掉一些老文章。不妨,借此留个底在走廊。这是两年前,国内一个小朋友被老师打耳光她气不过跳楼后我写的。
都是属于可看可不看,看了跟没看也一样一类,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我们曾经讲到,你的一些愤怒、沮丧的情绪,是你感官来自外部世界的感受,是可以调节的。你即使不能把一件愤怒或沮丧的事,调节成快乐,但至少可以“换个频道”。这就是自我调节。也是self-compassion的一部分。
从小我们学“主观”和“客观”。但在我这里,没有这些概念。没有主观和客观之分,就是存在和不存在。事实不一定是“客观”的,警察和法官,永远在追查一个罪恶的真相是什么,但往往永远不一定知道。同样,意识也不一定是“主观”的,它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信息分析处理基础上的。
事情,都比较简单,就是物质,就是事件,就是matter,大家可以看得到摸得到,能感知到的,也就是感官世界的东西。
那么意识呢?
什么是意识?
估计很难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都很难去给一个清晰的定义,给一个总结和概括。而且大家用的词汇,也不一定一样,即使一样,其解释也可能不一样。同一个词,大家说的可能不是一个意思。
一般英文,我们用Consciousness,意识,也可以翻译为知觉。但实际上,我们说的意识,是比此更低的层面,就是感知、感受(Perception),还有更高的层面,就是觉察、觉醒(Awareness)。
你把这三个都叫意识,都没错。就好像你把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都叫水,也没什么错。
说到水,我们就以一瓶矿泉水来打比方吧。用人打比方,总容易糊涂。
意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发现、感知和identity。计算机、机器人,没有发现、感知和认出自己,那就没意识。
水有没有意识,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是打个比方,假设水有意识。
我的桌子面前就有一瓶矿泉水。而且是Kirkland牌子的。本文不是广告,仅仅是为了更好打比方。矿泉水都是在Costco买的,便宜。Kirkland就是Costco自己的牌子。
这瓶矿泉水,她能认出,自己周围有一群和她一样的矿泉水。她能认出,自己是在一个超市的环境里,她看到人来人往,有好多人来买自己,推上购物车。
这个意识是什么呢?就是Perception。能认出外部环境。甚至能认出和标榜自己。
比如,她知道自己是一瓶矿泉水,她知道自己的shape,知道自己的重量,比如500毫升,还知道自己的价钱2块3毛6,不仅如此,她还知道自己的牌子,是Kirkland。
那么,这一最粗浅的意识,她的自我认识(identity)是:一瓶500毫升2.36元的Kirland矿泉水。
因为这个认知,她就会陷入世俗的斗争fighting中。比如她要跟同一箱的矿泉水竞争,有的盖子坏了、瓶子瘪了,那么可能就被淘汰;她还要跟别的牌子的矿泉水,一起比较,比质量,比价钱。
比如,你要跟雀巢的矿泉水比较,比价钱,比质量,甚至比外形,比外包装。这就好像你给自己打个标签叫Chinese,你给另外一个人打个标签叫American,打个爱国,和不爱国,彼此掐,互相掐一样。
为什么?因为你的意识,是比较浅层次的意识。给自己的identity划得特别死。你对自己的认知再低,你可以低到是某个村里的。比如西村的,和东村的,为了争夺水源,一直有仇恨,你把自己认知为西村人,你肯定看不惯东村的,要是你女儿想嫁个东村的阿哥,你得打断她的腿!
是不是挺愚昧?
那么高一点的意识Consciousness,又是什么样呢?
你至少意识到,外面那个塑料瓶子不是“我”,它什么形状,贴了什么标签,是什么牌子,那都不是“我”。
“我”是什么?“我”是这个瓶子里的水。这才是“我”。脱离了塑料瓶子外包装、标签、品牌这些束缚,你就发现更加真正的“自我”。
然后这个时候,你看和同一箱的矿泉水,大家有多少不同?和雀巢这个牌子的矿泉水,有多少不同?
这就是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比Perception更进一步。Perception只是感受看得见摸得着感知得到的东西,通过这些来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外面是什么,我就以为自己是什么。
Consciousness在此基础上,有了一些理性的分析、推断,得出一些更正确的认知,认识到更真正的自己。
有了Consciousness这层意识,彼此之间的纷争就少很多了。你不会因为宗教、信仰、肤色、性别、族裔、国家、民族这些外包装的东西,一天到晚互相整,fighting,针锋相对。
但Consciousness依然是不完美的。你虽然认识到矿泉水瓶子里的水,才是真正的“我”。但你依然会有水的容量、品质这些分别。你以矿泉水瓶子里500毫升的天然纯净矿泉水,来界定自己,identity自己。
所以Consciousness依然是mind层次的,是感官层次的,但它是一个过渡,也是过渡的必经之路。
更高一层次的意识,是Awareness。
就是我把你,和其他矿泉水,倒入锅中准备做饭,你发现你和其他矿泉水,没什么分别。
大家都是水。
我把你倒入河流中,你发现,你和河流中的其他水没什么分别,你就是河流。
汇入湖泊,你就是湖泊,汇入大海,你就是大海。
这个叫Awareness。
当我把你倒入江河湖海,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这并不算什么,人人都可以做到。但当你还是一瓶款泉水时,你就有这样的认知,认为自己就是水,而不是一瓶款泉水,这样的Awareness,才是难能可贵的,才可以叫Awareness。
否则最多只能叫Consciousness。
而我们大多数的矿泉水,尤其是没有多出来走走看看的,被打了很多标签不断强化的,难道其意识和identity,不是停留在Perception的层面么?
Perception的层面,只是比动物好一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连机器人都可以实现。但是Consciousness和更高的Awareness,动物和机器人是无法企及这一高度的。
所以咱们尽可能脱离Perception的层面。如果一瓶款泉水认识到自己就是水,如果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愤怒、沮丧,是一种感官受到物质世界刺激产生的感受,那么我们是可以调节的。
那些不过是款泉水的瓶子、瓶盖、标签、品牌的东西。如果有人侮辱你的瓶子,你的瓶盖,你的标签,你的牌子,你不要在意,因为那不是真正的你。那是那些没有脱离较低层次意识的,给你强加的一些不属于你的外部的东西。
能调节一下,就好多了。
不过,到那个程度,也许就会放弃“无上”“正等正”了。
非得是一朵白莲才行,你要是个泥鳅,淤泥是最好的环境了。
生活食用水再好,你不能用手捧着,总要有容器放,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就决定了它的shape,这也是这种水的命,得认,不认,那去做山里的清泉,无拘无束,价值自己定。
东村有水,西村亦水,爱去哪个村喝水随意,但据传东村的水样PH指抽样检查不达标,可能对身心健康有影响,比较爱养生的就搬到西村住,因为这里的水源没被污染。
三哥是很善待自己的,坚持喝西村的水不是吗?
从下往上看,上面的不对。从上往下看,下面的都对。
前者和mind还是粘着的,后者我倾向于不和mind粘着,指觉醒。
如果只是智的层次,“天下莫柔弱于水”,可能学到了韬光养晦。到慧,则“善利万物而不争”。
就像杨过在海边练剑,剑声自大而小,又由小而大,如此十几个轮回,剑声大小慢慢无关,剑法已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