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兄谈到道德经中个别字词的更改,我简单聊一下。
首先,无法还原老子最初在尹喜面前写下的五千来字。因为从他写下,大家都在抄,抄多了,总会抄错。我想,即便郭店楚简,也有可能有抄错的地方。
再加上各国文字不同,异体字、通假字多。
另外一个,就是秦始皇烧了一把火,把民间藏书烧了,项羽放了一把火,把国家图书馆烧了。所以现在看到的很多古籍,都是汉初那几个皇帝,找秦朝的博士,一个个背下来,用当时的“简体字”(隶书)重写下来的,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上靠,又加上了谶纬之术,为政治服务。而民间呢,总有个别私藏的,还有从墙壁内、墓葬内发现的,那些先秦时期的“繁体字”(古文)版本,所有又有一个民间“古文”版,又被一些人利用,出于政治目的,伪造。
一个字,乱。
就好像华山有剑气二宗之争,禅宗有渐顿二教之争,反正这些古籍,也有今古之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过好在道德经只有五千言。
从皇帝到百姓,都喜欢,流传甚广。字句的出入,不会太大。
从河上公的版本,就已经相对定型了。
河上公,有可能就是来自齐国稷下学宫,或者什么人的弟子。稷下学宫,以黄老学派为主。汉初黄老之治,也是齐国那一套的延续。曹参本人,在做相国之前,先做的齐相,把那帮黄老学派的人找出来请教,延续的都是那一套,就是喝酒、泡妞,放任百姓自己干。
你只要不管他,人人都会撩起袖子加油干。
从秦灭六国到建汉,其实中间只隔了19年,十分短暂。汉朝从建立,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黄老之学治国七十年。
所以这个版本,应该是比较稳的。直到三国王弼的版本,只是注不同,道德经原文字句几无差别。后世又经过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御注刊行,都是注不同,原文字句几乎都是照搬。
应该继承的都是汉朝的河上公版本。
只是注意,里面有一些避讳。主要是避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的讳,道德经中,
邦改国。其实刘邦之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叫相邦,而不是相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定要还原,还原成“治大邦若烹小鲜”就可以了。同样,国和邦,古意不同,来历不同,但后来都差不多一个意思了。
恒改常。“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还原为“道可道,非恒道”。“恒”的意思更准确,但理解了大道,也知道“常”也是那个意思。
启改开。这下明白,为什么大禹的儿子,有时说夏后启,有时说夏后开。为什么有时叫启明星,有时叫开明星。河南开封市,本来是叫启封市。都是这些皇帝和他的犬儒臣子搞的,说是儒家的礼仪。
所以把道德经里“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还原为“天门启阖,能为雌乎?”等,就可以了。还不还原,问题也不大。
彻改通。因为汉武帝,还在为刘邦打天下,为韩信提出三分天下之策的蒯彻,被改成蒯通。不过这还不算最霸道的,最霸道的是东汉汉明帝刘庄这个“庄”字,因为这个庄,姓庄的,都改成了姓严。包括他爹的发小庄光,被改成了严光(严子陵)。西汉蜀中才子庄君平,被改成了严君平。
弗改不。“万物作焉而不辞”等,可以还原为“万物作焉而弗辞”。弗的意思,我觉得比不,更主观,更坚定一些。有点英文里not和won't的区别。但是问题也不大。
其他还有一些个别字句,通常都是些近义。
总体说来,问题不大。如果不是专门去做考证字词,就凭目前通行本,可以领悟老子的要旨、大道的思想。
老子也是从天地,从水中去领悟的。
我们一样可以。过去的那些大师,我们拜入门下,跟随一生,可能也只听其只言片语,老子已经说了五千多个字,已经非常幸运了。
直接以其为师,以《道德经》为本,幸甚至哉。
其余的全部命令它们自己通假。看样子我得了陶子的真谛
你还得改姓刘,叫刘木。
欧耶!
《老子》中道的“常”与“恒”
“不”与“弗”
宝宝们,快来啊。:-)
那么其间转抄过多少次就很难说了。另外,讳字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但是误读和误写就不容易发现。
有人用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对照,发现后者对前者的篡改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812664
他举了个例子:“大器晚成” ,这个成语被误用了2000多年,其实老子说的是:“大器免成”。
其实善良我觉得是个挺恶心的词儿经常,一般没人这么说自个儿。当然你爱说说也没人拦着。
也能颇有感悟。
学者们的研究工作,应给予尊重。但我们更多是自己去参,有一定启发,就已非常不错。
只要罗马在那里,你怎么走,总会走到,路不会错。
通行本,对相关的字句加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质疑,“《老子》果真是为道学而写的吗?”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7644121/rmh17644121
如果老子讲的“致虚”并不是指修炼,那这个误会就大了。
另外,佛家与道家的修法不同,同是无为法,入手点也有不同,具体操作当然会有差别。修炼如果谈实修,可以分为:理,事,法。也有人细分为:理,法,诀,窍,脉,境。
悟的是理,不是事和法。修要知事而用法,不用理。道家认为悟与修是2件事,修成了才是证。
道家能“致虚极,守静笃”,到得门前,就不错了。如何“勤而行之”,没明讲。要去道教里学。
本为教诲君主王公,用于治国。但一样可以用于悟道。
看上去很够用,但我觉得老子对具体如何守中,抱一,得一,执一,都没讲。也许是我没看懂《道德经》。
希望以后能出土更多的简帛,看到老子这方面的论述。
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我觉得“王亦大”比较合理。道,天,地,这3个都大,没话讲。但是具体到国,当然是王最大,而不是国里的人。
老子讲的都是比较大的事情,如果谈个体自由,那么这些个体恐怕是属于贵族阶层,至少不会低于士大夫阶层。
首先看上下文,接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和前面是衔接的。
其次,王不可能是域中一大。王只是人中之一。连儒家的孟子,都说“民为贵,君为轻”,道家更完全是看不起王的。
另外,老子曾是周朝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馆长,看书几乎是那个时代最多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易》有云: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以及“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儒家也吸收了,作“天地人”三才之说。自古以来,天地人三者同列。无天地王这样的说法。
你看到的,写成“王”,我猜是那些懦弱的臣子、“尊礼”的儒生所为。不要以为出土最早的,就不会改。老子刚刚写好的,墨迹未干,有人抄时就会改。:-)
在我看来,“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合理一些。
如果王不法地,其他人法地,估计没啥用,或作用很小。
但如果“王” 能法地,就能决定一国的兴衰。
有些道家看不起王,但是《道德经》很大部分内容是写给王侯们看的。
呵呵,《老子》是那个一以贯之的。
道、德、仁、义、礼,这五种范畴及其排列次序,不是仅见于《老子》,而是先秦两汉时代的普遍见解:《论语》,《庄子》,《韩非子》,《素书》,《礼记》,《管子》,《淮南子》,《吴子》,《文子》,《黄石公三略》,贾谊《新书》,王充《论衡》,杨雄《法言》等,皆部分地或者全部地将这五个范畴放在一起论说,其排列的次序也大体如老子所言。
(旧作)李宗吾和《中国学术之趋势》
“道家更完全是看不起王的”,说得好!呵呵。这是极为显然的,但显然很少有人注意到。
到得《庄子》,庄子认为,这简直是不值一提的常识了。
我觉得楚简《老子》的改动会比帛书《老子》要少。有人认为,郭店楚简里《老子》是用蝌蚪文写的。估计与帛书不是一个体系。
老子已经言之在先了。修道总是具体的,说是可道,但总有不可道之处。只知道可道,行之不远。
术不同,然而道始终为一。无今无古,始终是那个道纪,可以御今之有。今人也可因此窥道。老庄孔孟墨杨朱,兵家诸人,以及韩非,都离大道不远,从中得到他们理论和行为的活水源头。后人的造作,很少能脱离这些人的范围。其他枝节,无关紧要。
雅思贝尔斯说轴心时代塑造了人类的精神基础,一点也不错。中国人的精神基础,道德仁义礼刑兵,都是那几代人完成的。
这就是“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细,老子不写,不屑于写,也无可能写出来。
《道德经》虽然大部分写给王侯看,但圣人之心,以百姓心为心,是出于从乱到治。是为了百姓安定,而不是为统治者服务,对统治者,其实是一种劝喻。
其实对他们没什么用。反而对个人修身,很有用。另外,的确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根源。诸子百家其他各家,都有道德经的影子,难以规避。
庄子则发展出个人的心灵自由及解脱。
有理由相信,是人亦大。人主宰生灵。王是人中主宰。
哲学鼻祖。
就好像有人发明了一种语言,或创建了一个平台,于是有各种软件或app。
庄、杨、墨、是从内德和外得对老子的实践。庄墨皆是枢纽。庄墨都难读,即是与各家都通,也都不同。
这实际上分为道和德两个层面。杨朱是道家嫡系,那是没说的。
圣人无所谓仁与不仁,是普遍的同情心、同理心。
墨子理解了,但他的用,是不对的。所以有黄老,老庄,却没有老墨、老韩(虽然《史记》同传)、老杨。
西方人只知道杨、墨,民国人却当成宝,何其缺心眼也。
所以杨朱我接受,黄老、老庄,三派我接受。:-)
太纠结了。老子是,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没有这样的虚怀,如何做中国哲学的源头。他是效法大道的。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霝 浴得一以盈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反对周朝的制度吧?他曾经是“士”,但当了官就不是了。觉得他苦口婆心的指导“王候”,目的是让他们别贪腐,别争斗。
不正很多。正是一。
大道像明月。
各人说一点。
真心向明月。
总会近一点。
舒兄谈到道德经中个别字词的更改,我简单聊一下。
首先,无法还原老子最初在尹喜面前写下的五千来字。因为从他写下,大家都在抄,抄多了,总会抄错。我想,即便郭店楚简,也有可能有抄错的地方。
再加上各国文字不同,异体字、通假字多。
另外一个,就是秦始皇烧了一把火,把民间藏书烧了,项羽放了一把火,把国家图书馆烧了。所以现在看到的很多古籍,都是汉初那几个皇帝,找秦朝的博士,一个个背下来,用当时的“简体字”(隶书)重写下来的,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上靠,又加上了谶纬之术,为政治服务。而民间呢,总有个别私藏的,还有从墙壁内、墓葬内发现的,那些先秦时期的“繁体字”(古文)版本,所有又有一个民间“古文”版,又被一些人利用,出于政治目的,伪造。
一个字,乱。
就好像华山有剑气二宗之争,禅宗有渐顿二教之争,反正这些古籍,也有今古之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过好在道德经只有五千言。
从皇帝到百姓,都喜欢,流传甚广。字句的出入,不会太大。
从河上公的版本,就已经相对定型了。
河上公,有可能就是来自齐国稷下学宫,或者什么人的弟子。稷下学宫,以黄老学派为主。汉初黄老之治,也是齐国那一套的延续。曹参本人,在做相国之前,先做的齐相,把那帮黄老学派的人找出来请教,延续的都是那一套,就是喝酒、泡妞,放任百姓自己干。
你只要不管他,人人都会撩起袖子加油干。
从秦灭六国到建汉,其实中间只隔了19年,十分短暂。汉朝从建立,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黄老之学治国七十年。
所以这个版本,应该是比较稳的。直到三国王弼的版本,只是注不同,道德经原文字句几无差别。后世又经过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御注刊行,都是注不同,原文字句几乎都是照搬。
应该继承的都是汉朝的河上公版本。
只是注意,里面有一些避讳。主要是避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的讳,道德经中,
邦改国。其实刘邦之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叫相邦,而不是相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定要还原,还原成“治大邦若烹小鲜”就可以了。同样,国和邦,古意不同,来历不同,但后来都差不多一个意思了。
恒改常。“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还原为“道可道,非恒道”。“恒”的意思更准确,但理解了大道,也知道“常”也是那个意思。
启改开。这下明白,为什么大禹的儿子,有时说夏后启,有时说夏后开。为什么有时叫启明星,有时叫开明星。河南开封市,本来是叫启封市。都是这些皇帝和他的犬儒臣子搞的,说是儒家的礼仪。
所以把道德经里“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还原为“天门启阖,能为雌乎?”等,就可以了。还不还原,问题也不大。
彻改通。因为汉武帝,还在为刘邦打天下,为韩信提出三分天下之策的蒯彻,被改成蒯通。不过这还不算最霸道的,最霸道的是东汉汉明帝刘庄这个“庄”字,因为这个庄,姓庄的,都改成了姓严。包括他爹的发小庄光,被改成了严光(严子陵)。西汉蜀中才子庄君平,被改成了严君平。
弗改不。“万物作焉而不辞”等,可以还原为“万物作焉而弗辞”。弗的意思,我觉得比不,更主观,更坚定一些。有点英文里not和won't的区别。但是问题也不大。
其他还有一些个别字句,通常都是些近义。
总体说来,问题不大。如果不是专门去做考证字词,就凭目前通行本,可以领悟老子的要旨、大道的思想。
老子也是从天地,从水中去领悟的。
我们一样可以。过去的那些大师,我们拜入门下,跟随一生,可能也只听其只言片语,老子已经说了五千多个字,已经非常幸运了。
直接以其为师,以《道德经》为本,幸甚至哉。
其余的全部命令它们自己通假。看样子我得了陶子的真谛
你还得改姓刘,叫刘木。
欧耶!
《老子》中道的“常”与“恒”
“不”与“弗”
宝宝们,快来啊。:-)
那么其间转抄过多少次就很难说了。另外,讳字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但是误读和误写就不容易发现。
有人用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对照,发现后者对前者的篡改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812664
他举了个例子:“大器晚成” ,这个成语被误用了2000多年,其实老子说的是:“大器免成”。
其实善良我觉得是个挺恶心的词儿经常,一般没人这么说自个儿。当然你爱说说也没人拦着。
也能颇有感悟。
学者们的研究工作,应给予尊重。但我们更多是自己去参,有一定启发,就已非常不错。
只要罗马在那里,你怎么走,总会走到,路不会错。
通行本,对相关的字句加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质疑,“《老子》果真是为道学而写的吗?”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7644121/rmh17644121
如果老子讲的“致虚”并不是指修炼,那这个误会就大了。
另外,佛家与道家的修法不同,同是无为法,入手点也有不同,具体操作当然会有差别。修炼如果谈实修,可以分为:理,事,法。也有人细分为:理,法,诀,窍,脉,境。
悟的是理,不是事和法。修要知事而用法,不用理。道家认为悟与修是2件事,修成了才是证。
道家能“致虚极,守静笃”,到得门前,就不错了。如何“勤而行之”,没明讲。要去道教里学。
本为教诲君主王公,用于治国。但一样可以用于悟道。
看上去很够用,但我觉得老子对具体如何守中,抱一,得一,执一,都没讲。也许是我没看懂《道德经》。
希望以后能出土更多的简帛,看到老子这方面的论述。
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我觉得“王亦大”比较合理。道,天,地,这3个都大,没话讲。但是具体到国,当然是王最大,而不是国里的人。
老子讲的都是比较大的事情,如果谈个体自由,那么这些个体恐怕是属于贵族阶层,至少不会低于士大夫阶层。
首先看上下文,接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和前面是衔接的。
其次,王不可能是域中一大。王只是人中之一。连儒家的孟子,都说“民为贵,君为轻”,道家更完全是看不起王的。
另外,老子曾是周朝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馆长,看书几乎是那个时代最多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易》有云: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以及“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儒家也吸收了,作“天地人”三才之说。自古以来,天地人三者同列。无天地王这样的说法。
你看到的,写成“王”,我猜是那些懦弱的臣子、“尊礼”的儒生所为。不要以为出土最早的,就不会改。老子刚刚写好的,墨迹未干,有人抄时就会改。:-)
在我看来,“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合理一些。
如果王不法地,其他人法地,估计没啥用,或作用很小。
但如果“王” 能法地,就能决定一国的兴衰。
有些道家看不起王,但是《道德经》很大部分内容是写给王侯们看的。
呵呵,《老子》是那个一以贯之的。
道、德、仁、义、礼,这五种范畴及其排列次序,不是仅见于《老子》,而是先秦两汉时代的普遍见解:《论语》,《庄子》,《韩非子》,《素书》,《礼记》,《管子》,《淮南子》,《吴子》,《文子》,《黄石公三略》,贾谊《新书》,王充《论衡》,杨雄《法言》等,皆部分地或者全部地将这五个范畴放在一起论说,其排列的次序也大体如老子所言。
(旧作)李宗吾和《中国学术之趋势》
“道家更完全是看不起王的”,说得好!呵呵。这是极为显然的,但显然很少有人注意到。
到得《庄子》,庄子认为,这简直是不值一提的常识了。
我觉得楚简《老子》的改动会比帛书《老子》要少。有人认为,郭店楚简里《老子》是用蝌蚪文写的。估计与帛书不是一个体系。
老子已经言之在先了。修道总是具体的,说是可道,但总有不可道之处。只知道可道,行之不远。
术不同,然而道始终为一。无今无古,始终是那个道纪,可以御今之有。今人也可因此窥道。老庄孔孟墨杨朱,兵家诸人,以及韩非,都离大道不远,从中得到他们理论和行为的活水源头。后人的造作,很少能脱离这些人的范围。其他枝节,无关紧要。
雅思贝尔斯说轴心时代塑造了人类的精神基础,一点也不错。中国人的精神基础,道德仁义礼刑兵,都是那几代人完成的。
这就是“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细,老子不写,不屑于写,也无可能写出来。
《道德经》虽然大部分写给王侯看,但圣人之心,以百姓心为心,是出于从乱到治。是为了百姓安定,而不是为统治者服务,对统治者,其实是一种劝喻。
其实对他们没什么用。反而对个人修身,很有用。另外,的确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根源。诸子百家其他各家,都有道德经的影子,难以规避。
庄子则发展出个人的心灵自由及解脱。
有理由相信,是人亦大。人主宰生灵。王是人中主宰。
哲学鼻祖。
就好像有人发明了一种语言,或创建了一个平台,于是有各种软件或app。
庄、杨、墨、是从内德和外得对老子的实践。庄墨皆是枢纽。庄墨都难读,即是与各家都通,也都不同。
这实际上分为道和德两个层面。杨朱是道家嫡系,那是没说的。
圣人无所谓仁与不仁,是普遍的同情心、同理心。
墨子理解了,但他的用,是不对的。所以有黄老,老庄,却没有老墨、老韩(虽然《史记》同传)、老杨。
西方人只知道杨、墨,民国人却当成宝,何其缺心眼也。
所以杨朱我接受,黄老、老庄,三派我接受。:-)
太纠结了。老子是,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没有这样的虚怀,如何做中国哲学的源头。他是效法大道的。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霝 浴得一以盈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反对周朝的制度吧?他曾经是“士”,但当了官就不是了。觉得他苦口婆心的指导“王候”,目的是让他们别贪腐,别争斗。
不正很多。正是一。
大道像明月。
各人说一点。
真心向明月。
总会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