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其心,实其腹”,“常使民无知无欲”,很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是愚民。
其实,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一部分。既然是无为,又如何愚民呢?这个无为,其实主要是面向统治者说的。因为《道德经》的描述体系,本就是相当于给天子皇帝王侯将相讲大课。
在这一点上,舒兄抓得很准。
你看,汉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都喜欢玩注对吧?也就是虚心学习。汉文帝没有亲自注,拜的是河上公老人的注。
老子讲了那么多,其实就是告诉这些皇帝:
人都有多动症,动很容易,是常态,很安静,要不动,很难。
虽然老子说了“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但更强调了,“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什么是“上之有为”?
那就多了去了。小到不准用皇帝名字的避讳,以及各种敏感词,大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修实体的、虚拟的各种长城。
这些都是为。
老子说的民“智”,不是我们说的“开启民智”的“民智”,而是“上之有为”,带来的民之“反智”,说白了,就是会对着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你斗智,小到编段子,大到推翻你。
老子的主张很简单,别把牛儿马儿箍太紧,本来人家没绳没套的,你给人家戴上绳套,被你驱赶,又给人灌输一大堆道理,告诉它,你被驱赶是对的,你应当如何更好被驱赶。
这是什么啊?
这就是“知”。
老子说的“无知无欲”中,老百姓的“知”。
牛儿马儿,本来是没有绳子套子的,在草原上舒展、奔驰,吃草、饮水,怡然自乐。这就是“无知无欲”。
这是自然天性版的“无知无欲”。
对于学习效仿大道者来说,则是了悟这些,返璞归真的“无知无欲”。“虚其心,实其腹”,放到个人治身上,则是心中放空,不要有太多杂念,被各种欲念所束缚,同时不必像佛教创立之初,用一些苦行甚至折磨身体的方式修行,而是自然,贵身。
贵身思想,也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不是贵生。贵生,刚好是贵身的反面。贵生,是指贪图享受,往往纵欲无度。贵身,则是注意身心健康,精神饱满,节制有度,规避风险。
道德经的体系,是大道是根本,大道是完美。天道与水德,是其最接近者,因此成为我们效法对象。而效法天、水者,用于个人修行、治身,则类似瑜伽,类似禅。
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又是君王的学习效法对象。
君王学习效法好了,自己能“虚其心”,能“为腹不为目”,能“无知无欲”,那么就可以像“治大国若烹小鲜”一样,不去胡乱随便搅动,反而百姓淳朴,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是这个意思。
天道无知无欲,圣人无知无欲,君王无知无欲,百姓无知无欲,融为一体。
而中国几千年来,除了天道不变,其它三个刚好与之相反。
“圣人”不断在教育,用“三纲五常”、“五讲四美”等洗脑,君王永远想钳制天下,百姓永远处于争斗之中。
所以道德经里面的话,不能断章取义。老子说,“正言若反”,往往要反着来看。比如“智”,在道德经里,就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反而,“无知”,是天性,是了悟。
天道,就是一种理想状态。
人类的学习,除了个人自身,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这个整体,也是学习,趋近于理想。
不以压迫、禁锢,而以合理、完善的制度,去实现,一样符合此意。
这就是“被驱赶是对的,以及告诉我们,应如何更好被驱赶”。
比如,砸锅卖铁,让孩子上名校幼儿园。:-)
有其具体范围和意义的。民,并不是现在常说的“人民”,或“人民群众”。
百姓,也不是现今的老百姓。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249772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这里头的圣人,应该是指英明的大领导。民,指的是士农工商。我认为这里的士,是指军士。
民弥贫,民多利器,奇物滋起,盗贼多有, --- 好多不良现象出现了,需要整改。所以老子提出他的方法,先从领导层做起,把有为,好动,多事,多欲改掉,就能使民不争不盗不乱。
然后还要满足“民”对饮食男女之基本需求,“实其腹,强其骨”,才能达到 虚其心,弱其志,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就是这一段讲的: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其实读史读的多了,远一些的哈,难道不觉得大部分都是后来传的和当年真实发生的完全不一样么。道德经这类也是,后来传的理解可能和作者本意完全不一样。但岁月累积下来,那些传颂的‘虚假’版本,对整个文明的构建和塑造反而比‘真实’版本要大许多。
反问不成立的命题一般是伪命题,哈哈,小k的懒人大法
我觉得不宜过度解读。
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而不是武士,包括习武想做将军的),的确是百姓,百姓就是民。他们是被统治阶层。
其上有统治阶层,包括天子、诸侯、王公贵族、大夫和士。
士,在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的一个分水岭。比如刘邦,往上跳一下,算进入统治阶层入门,往下落一下,就是被统治阶层。
在《道德经》中,“圣人”这一称呼,往往是指得道者,可以简单翻译为sage。他们往往不屑于统治,但被看做理想的统治者。或者说,他的思想、学说、品行,被看做贤明君王学习效仿的对象。
偶尔可以把黄帝、周文王这样的,看做“圣人”。但是在道家体系里,往往像尧舜禹,都被高士所讥笑。
所以,在道家体系里,比如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圣人”,是贬义,是被讥笑的对象,尧舜禹、孔子、墨子等,即“以智治国”的,无论是统治者本人,还是提供治国理论的学者,都在此列。
依然再次强调,《道德经》中的圣人,一般就指道家的得道者。他们往往把自身看得比天下重,所以,被老子认为,才可以托付天下。但他们往往不稀罕天下。:-)
“无知”却是褒义。
虽然出入这么大,但大道亘古不变。只要贴合大道,自然能渐渐得到老子的一点真意。
少写一个字呢。春秋时期奴隶制还没完全消亡,我觉得老子对封建制度并没有好感。
民,往往与君,与国对应。
百姓,往往是去了统治者和精英。当然,一开始是指贵族,因为只有贵族才有姓。不过老子、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士已经没落,平民在上升,这种界限,我觉得已经在模糊了。
我觉得,区别这个意义不大。一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后,就是百姓。但除了天子诸侯,剩下的几乎都可以叫民。
这个,可以留待考证。但对道德经的理解,其旨不在此。
放在今天,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以民心为心,都可以。百姓谓我皆自然,民谓我皆自然,亦无不可。
一家之言。:-)
片段,觉得极为宝贵。以为古代大儒不是只谈理论的,大医也都是懂得修炼的。
那个帖子的链接: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044046.html
“虚其心,实其腹”,“常使民无知无欲”,很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是愚民。
其实,这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一部分。既然是无为,又如何愚民呢?这个无为,其实主要是面向统治者说的。因为《道德经》的描述体系,本就是相当于给天子皇帝王侯将相讲大课。
在这一点上,舒兄抓得很准。
你看,汉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都喜欢玩注对吧?也就是虚心学习。汉文帝没有亲自注,拜的是河上公老人的注。
老子讲了那么多,其实就是告诉这些皇帝:
人都有多动症,动很容易,是常态,很安静,要不动,很难。
虽然老子说了“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但更强调了,“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什么是“上之有为”?
那就多了去了。小到不准用皇帝名字的避讳,以及各种敏感词,大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修实体的、虚拟的各种长城。
这些都是为。
老子说的民“智”,不是我们说的“开启民智”的“民智”,而是“上之有为”,带来的民之“反智”,说白了,就是会对着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你斗智,小到编段子,大到推翻你。
老子的主张很简单,别把牛儿马儿箍太紧,本来人家没绳没套的,你给人家戴上绳套,被你驱赶,又给人灌输一大堆道理,告诉它,你被驱赶是对的,你应当如何更好被驱赶。
这是什么啊?
这就是“知”。
老子说的“无知无欲”中,老百姓的“知”。
牛儿马儿,本来是没有绳子套子的,在草原上舒展、奔驰,吃草、饮水,怡然自乐。这就是“无知无欲”。
这是自然天性版的“无知无欲”。
对于学习效仿大道者来说,则是了悟这些,返璞归真的“无知无欲”。“虚其心,实其腹”,放到个人治身上,则是心中放空,不要有太多杂念,被各种欲念所束缚,同时不必像佛教创立之初,用一些苦行甚至折磨身体的方式修行,而是自然,贵身。
贵身思想,也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不是贵生。贵生,刚好是贵身的反面。贵生,是指贪图享受,往往纵欲无度。贵身,则是注意身心健康,精神饱满,节制有度,规避风险。
道德经的体系,是大道是根本,大道是完美。天道与水德,是其最接近者,因此成为我们效法对象。而效法天、水者,用于个人修行、治身,则类似瑜伽,类似禅。
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又是君王的学习效法对象。
君王学习效法好了,自己能“虚其心”,能“为腹不为目”,能“无知无欲”,那么就可以像“治大国若烹小鲜”一样,不去胡乱随便搅动,反而百姓淳朴,国家安定,天下太平。
是这个意思。
天道无知无欲,圣人无知无欲,君王无知无欲,百姓无知无欲,融为一体。
而中国几千年来,除了天道不变,其它三个刚好与之相反。
“圣人”不断在教育,用“三纲五常”、“五讲四美”等洗脑,君王永远想钳制天下,百姓永远处于争斗之中。
所以道德经里面的话,不能断章取义。老子说,“正言若反”,往往要反着来看。比如“智”,在道德经里,就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反而,“无知”,是天性,是了悟。
天道,就是一种理想状态。
人类的学习,除了个人自身,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这个整体,也是学习,趋近于理想。
不以压迫、禁锢,而以合理、完善的制度,去实现,一样符合此意。
这就是“被驱赶是对的,以及告诉我们,应如何更好被驱赶”。
比如,砸锅卖铁,让孩子上名校幼儿园。:-)
有其具体范围和意义的。民,并不是现在常说的“人民”,或“人民群众”。
百姓,也不是现今的老百姓。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249772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这里头的圣人,应该是指英明的大领导。民,指的是士农工商。我认为这里的士,是指军士。
民弥贫,民多利器,奇物滋起,盗贼多有, --- 好多不良现象出现了,需要整改。所以老子提出他的方法,先从领导层做起,把有为,好动,多事,多欲改掉,就能使民不争不盗不乱。
然后还要满足“民”对饮食男女之基本需求,“实其腹,强其骨”,才能达到 虚其心,弱其志,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就是这一段讲的: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其实读史读的多了,远一些的哈,难道不觉得大部分都是后来传的和当年真实发生的完全不一样么。道德经这类也是,后来传的理解可能和作者本意完全不一样。但岁月累积下来,那些传颂的‘虚假’版本,对整个文明的构建和塑造反而比‘真实’版本要大许多。
反问不成立的命题一般是伪命题,哈哈,小k的懒人大法
我觉得不宜过度解读。
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而不是武士,包括习武想做将军的),的确是百姓,百姓就是民。他们是被统治阶层。
其上有统治阶层,包括天子、诸侯、王公贵族、大夫和士。
士,在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的一个分水岭。比如刘邦,往上跳一下,算进入统治阶层入门,往下落一下,就是被统治阶层。
在《道德经》中,“圣人”这一称呼,往往是指得道者,可以简单翻译为sage。他们往往不屑于统治,但被看做理想的统治者。或者说,他的思想、学说、品行,被看做贤明君王学习效仿的对象。
偶尔可以把黄帝、周文王这样的,看做“圣人”。但是在道家体系里,往往像尧舜禹,都被高士所讥笑。
所以,在道家体系里,比如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圣人”,是贬义,是被讥笑的对象,尧舜禹、孔子、墨子等,即“以智治国”的,无论是统治者本人,还是提供治国理论的学者,都在此列。
依然再次强调,《道德经》中的圣人,一般就指道家的得道者。他们往往把自身看得比天下重,所以,被老子认为,才可以托付天下。但他们往往不稀罕天下。:-)
“无知”却是褒义。
虽然出入这么大,但大道亘古不变。只要贴合大道,自然能渐渐得到老子的一点真意。
少写一个字呢。春秋时期奴隶制还没完全消亡,我觉得老子对封建制度并没有好感。
民,往往与君,与国对应。
百姓,往往是去了统治者和精英。当然,一开始是指贵族,因为只有贵族才有姓。不过老子、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士已经没落,平民在上升,这种界限,我觉得已经在模糊了。
我觉得,区别这个意义不大。一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后,就是百姓。但除了天子诸侯,剩下的几乎都可以叫民。
这个,可以留待考证。但对道德经的理解,其旨不在此。
放在今天,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以民心为心,都可以。百姓谓我皆自然,民谓我皆自然,亦无不可。
一家之言。:-)
片段,觉得极为宝贵。以为古代大儒不是只谈理论的,大医也都是懂得修炼的。
那个帖子的链接: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104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