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建议。先谢过大家。

南山依然
楼主 (文学峸)

读大二的孩子在今年春天起到现在在一个实验室做。以前实验室都不付钱给本科生,因为疫情关系,学校规定实验室要么付钱要么别招本科生。实验做的不是很顺利,前一段是因为实验室技术员配错试剂等造成,也有部分是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造成。在今年暑假初,孩子拿到了一个control没work的实验结果,被实验室教授说成脑子笨等,孩子当场跟教授说,你这样说我是不公平的,如果你这样说我,你也是默许我对你不尊敬。随后他想去那个系的HR去反映,被我们劝住了。今天又差不多的事发生了:孩子做的positive control 没work,教授说孩子,我付你钱,但是你不生产出好数据来,你等于在偷钱。最后一句,让孩子生气了,孩子直接摔门而出。说这星期把这个实验再做一遍,同时要去HR去反映。他也不会再再再这个实验室呆下去了。孩子这样做,合适吗?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南山依然
教授是日本人。
圆老扁
孩子做的没错,这实验不干也罢。

首先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可能源自他不喜欢做实验。其次教授这样 mean 还是远离为好。才本科,路还很长,不能鼓励他们去忍受这些他们不喜欢的,鼓励他们去改变他们不喜欢的!

一天到晚想吃鱼
孩子做得对!
南山依然
谢谢大家热心的回复。
南山依然
您说的非常对,从平时的言语里,看得出孩子还是对基础科研缺少了热情。谢谢您的建议!
废话多多
实习生在家里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在办公室则是做事的你我他。楼上的同学们从父母的角度提出了建议,我从职场的角度说几句

锅盖在头,不喜就砸。

实习生的好处是家里不等他挣钱买米下锅,可以为将来的职场生涯积累经验。是否在实验室做下去是个人的选择,不合适就走,没有对错。如何沟通则是职场最重要的软技术之一,家长可以借此助其逐步适应职场文化,成为人见人爱,实习期满了还千叮咛万嘱咐地说将来聘人时为首选的宝贝。这样的实习生不是不出错儿,而是出错后知道如何处理。

1. 实习的目的是什么。挣钱/挣资历/积累经验/别人都做我也做?如果是别人都做我也做,不如不做。如果前三项,则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你出钱/资历/经验,我出力。你是老板,我要让你满意。

2. 及时沟通是避免矛盾的关键,一般来说,实习生都有人带,教授不会知道细节。实验不成功要找原因,比如试剂配错了,对照没结果,都要第一时间与教授沟通。尤其是对照没结果时先找出为什么没结果的原因,以后如何改进,如何避免再出同样的错误。在做实验之前先与带他的人把程序捋一下。

3. 教授说实习生脑子笨,偷钱。原话是怎么说的?我们现在连“You made a mistake.” 都避免说,实在要说,说成 "I saw an error." 如果原话是“stupid”和“stealing money”,教授需要注意,学校也需要知道。否则以后麻烦无穷。所以反映时以为了学校好,而不是自己出口气的角度出发效果更好。

题外的话:美国警察杀小偷,小偷杀警察,小偷杀小偷。。。为了避免暴力,除了自卫,谁先动手谁没理。办公室里,大声争吵,拍桌子,摔门。。。凡是涉及到情绪化的行为,都可能被归为暴力倾向,一定要改。大二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适合职场生存,改起来很容易。

 

花落悠然
废话多多
感谢点赞的同学们砖下留情。
S
Shanghaigirl98
昨天就想说你的第二条 -- 沟通,想着可能被挨砖,写好了,最终没发贴。

t
topicee
嗯孩子有个性
废话多多
以后先找个锅盖,然后发上来。

O
One1618
What if there is a paycheck that he needs

 

to pay the mortgage and feed the family? How then would he have handled the situation?

The boss's dissatisfaction happened way before the outcome of the experiment. He has been observing the way your son conducted himself in the lab for some time and found it wanting.

Your son needs to be more self-aware. He can tell himself "I don't care what the boss thinks since mom and dad are footing the bills." But at least he should know what the boss thinks before he decides he doesn't need to care about it.  Being oblivious of the effects of what you say or do having on others is a mark of immaturity.

Your son cannot control what his boss say or do. But he should control what he himself say or do, or at a minimum, know what he needs to say and do, even if he is not doing it, or doesn't feel like doing it since the consequence of not doing it is not dire enough, yet.

 

 

 

 

j
julie116
这个人说了一些几十年来科技医药研究方向和资金掌控的问题。

https://bbs.wenxuecity.com/health/984587.html

孩子有两个选择:

1。先谋生,但是良禽择木而栖

2。斗争。但是没有根基的斗争是uphill. 

 

 

 

j
julie116
我过去也转帖过摩德纳无情辞退不能simulate 期望数据的科学家的事
j
julie116
那个录像最好父母看看。然后想想如何温和的向孩子传递信息。有

的学医的孩子走上不归路,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关。父母要当心

慧惠
不管有钱没钱,多做几个地方,体会明白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怎么对待

所谓情商难的缘故,就是很多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试验数据答案。

我们这一代的基本教育是谦逊,有时候过头了,有问题第一反应是反省自己,吃过亏,教育上可能又不知不觉走另一个极端,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多接触不同的人,思维才会宽广。

G
GoGym
这个事情其实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一是教授骂人笨,偷钱。如果教授真的这样说了,不管是不是学生的问题,都是不应该的。你可以问问孩子,教授就是爱骂人,逮谁骂谁,还是就是特别生气你孩子,骂了他?虽然骂人总归是教授不对,但这还是有区别的。我多年前刚工作不久,有个退伍军人的老板就是爱骂人,stupid什么的张口就来。但是他对谁都这样,有啥说啥,从来不在背后搞人。我也出过错被骂过,但是他对我其实是很不错的,在别人面前都支持我,提升和待遇都做得非常到家。也碰到过当面甜言蜜语滴水不漏的老板,但在背后压人整人。

二是你孩子的工作表现。为什么出错,是自己不上心,还是其他客观原因,比如带他的人没解释清楚?是不是反复出同类型错误?如果是工作态度问题,那么也要自己检讨一下。不管是不是喜欢基础研究,目前的工作也要认真。如果是和带他的人的沟通问题,那么也可以从负面经验学习以后如何更好沟通。

实习就是学习的过程,包括如何和人交往沟通,解决冲突和误解,这样的能力对以后职场是基本。你可以帮着孩子把坏事变成学习成长的有益经验。

慧惠
骂人是绝对不行的,工作的错误不可以用人格侮辱来对待,好比夫妻再生气,也不能暴力

遇事假设:如果非吃这碗饭不得已,你会怎么做;但一旦这个假设绝对不成立的时候,就不要再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值得。

 

 

废话多多
是否骂人,

你看到的是母亲说儿子说教授说的,而且还是中翻英。

G
GoGym
老板骂人当然不对,但不能光揪住这一点,忽视对整个事情的客观分析和学习的机会

比如,如果这个老板abusive, 随便骂人羞辱人,那么以后在职场如何识别 abusive老板,及时避免或止损。或者是自己不认真干活,被说了态度又不好,老板一时气急?虽然不论怎么样骂人还是不对,但老板也是人,也可能一时气急,孩子如何从经历中学习及时化解冲突,修补过错,也是有益的经历。

慧惠
没错,我跟你想得一样,所以我没有去分析楼主的具体情况,只能泛泛说

但GG的话很清楚,我不同意,不应该“打是亲骂是爱”的观念,也不应该“你要忍受我的恶习,因为我不是偏向谁,而且你也要记得我对你好”。

人是井底蛙,但井的大小不同,多到不同的地方看看,找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G
GoGym
所以我觉得这个家长应该仔细问问孩子前后过程,谁说了什么,原话是什么

见过太多一传话,完全失真的情形。要真相帮孩子从这个事中学习,要尽量客观了解前因后果,再分析总结应对

G
GoGym
你误解的我的意思。我已经说了骂人总是不对的,但骂和骂还是有区别的

这世上复杂,不是事事都是黑白分明的

慧惠
因为我女儿也实习,比较有体会,有些事情值得从中学习,有些不需要要费心费神去琢磨

抓住最重要的。而当年对我们最重要的,可能和他们不一样。

慧惠
嗯,职业习惯吧,如果前提错了,后面没有那么多解释,否则说到最后,错的永远改不了

还特别耽误时间

A
Anatani
看到這個討論,做了幾十年試驗的人忍不住出來說兩句

試驗是科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書本上看到的科學是概念、原理、或者定义, 而科學實驗就是論證這些的過程。同時在做實驗的過程裡面也要有一定的科學性,不是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的。樓主在主貼裡面強調只是control不work,其實是對control在科學實驗裡的重要性的不了解。沒有適當的control,data not valid, 其實這個實驗就是完全失敗了。不知道樓主兒子具體做的研究方向,但是實驗很多時候是個費時費力也很費錢的過程,如果準備了幾個星期最後因為control的原因需要discard整套數據,這種 frastration 可想而知。

樓主的兒子大二就進了實驗室,在本科生裡似乎是比較早的。那麼請問他進實驗室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有心追求科研事業,就必須摒棄這種大大咧咧的性格,因為嚴謹認真專注細節是好的科學家必備的素質。No excuse. 如果只是需要增加學分,完成課程的要求或者以後CV裡面加一項,說真的一般大學裡面很有些實驗室是比較好“混”的,可以選擇去這些實驗室,對教學雙方都容易一些。

個人比較贊成GoGym, One1618和多多版主的意見,利用這個契機檢查個人的職業發展目標,work ethics的培養,處理困難的方式,以及soft skill的培養。至於教授是哪國人,這個行業怎麼爛都是不相關信息。Don't fool yourself.

废话多多
没错儿。别说传话,上周我们和客户有个项目讨论,

我老板倾向于不接这个项目,我倾向于接。结果我听到的都是客户所说的利,老板听到的都是客户所说的弊。幸好我俩都去开会了。

令狐冲.
合适。如果是俺娃俺一定支持娃反斥上级并向HR反映,也支持娃不在这个实验室工作

俺一直是这个教育方针,娃非常优秀。

慧惠
怎么信楼主说孩子的坏话,而不信说老板的坏话呢?

工作态度的说法,赞同你的想法,而且不仅仅实验室,所有的工作,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和人,如何对待,是一个人整体教养的体现。这个是家长应该指点的。但孩子大了,父母和孩子的专业可能完全不一样,父母在具体工作和前景方面的很难建议,甚至很难沟通。

这就扯到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选择在一个人成长的路上非常重要,不仅仅对专业的发展,也是对人走向职场的一个成熟过程。老师或者老板,相对站在制高点,再多的frustration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则这种环境就是toxic的,比考虑工作本身的作用要重要。有些事情值得坚持,有些事情不值得,早些放弃还更好。

甚至假设这个老师指导有方,孩子还能从中学到你说的这些道理。

 

令狐冲.
没热情就不要选择干,ABC就不要搞得像老留一样头悬梁 锥刺股的干这个转那个,忍这个忍那个,

改变这个人改变辣个人,额的妈呀改变个P呀,其实这世界谁tm滴被你来改变呀。ABC干自己有热情的事情,干得出色干得优秀,您娃这事与上级对质得好,去HR告,告完后别当一回事,别以为HR会对教授怎样哈哈哈不可能的,告就是找个树洞倒倒拉圾而已,不了了之,然后辞职走人。但你娃自己还真得对自己的前途事业有个规划。

A
Anatani
不是簡單的“信楼主说孩子的坏话,而不信说老板的坏话”

個人體會處理職場問題最忌諱的就是把問題過度簡單化來求一個對錯。就拿樓主的這個例子來說,lousy的學生有,變態的PI也有,單純從樓主的敘述我們這些看客無從判斷。我發表意見的初衷是想說這裡教授要求control必須work是有合理性的。年輕人遇到這種情況有時候會覺得老闆是故意跟我作對,其實不是這樣。作為家長或者peers應該幫助孩子分析一下具體的情況,而不是拋開前因後果,簡單的下誰對誰錯的結論。

你提到了父母和孩子如果專業背景不同很難給建議,這就說到了職業規劃的問題,不同專業背景怎麼給職業規劃指導。其實除了規劃哪個專業就業前景/錢景好以外,同樣重要的是了解雇主的情況。大學生找實驗室也是一樣的。再拿樓主兒子的例子來說,大學裡面本科生進實驗室一般需要自己主動聯繫教授申請,樓主的兒子又那麼早就進了實驗室,我推測樓主兒子應該是大一就有聯繫這個教授,聽起來還是有所追求的。那他具體追求的是什麼?因為教授有名我想以後在他的實驗室深造,還是增加實驗室經驗方便以後申請研究生院或者找工作?他聯繫這個教授本人的同時有沒有去周邊打聽一下這個教授,工作方式是怎麼樣,傾向理論研究還是實驗研究,為人很變態還是很nice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的功課,而不是等到進了實驗室才發覺不合適。現在這些情報都可以很容易的獲得,比我們那個年代一出來兩眼一抹黑好多了。

如果進了實驗室發現不合適,或者教授為人確實很mean不想乾了,那退出時最好想一個對於雙方都比較體面的方法。我個人不贊成去HR,因為HR不是為了給你出氣而存在的,很多時候你會失望,何必為了HR的不作為再生一次氣呢。

至於你說的 "老师或者老板,相对站在制高点,再多的frustration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well, you ask too much.

慧惠
赞同你处事的想法,不过行业不同,可能环境不同。我们这里说话非常谨慎

别说HR,不要吃官司就好。对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意见可以讨论甚至争论,但不能出言不逊,跟工作没有关系,这是人的修养。我女儿也在做intern,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跟地方有关。还是那句话,有些需要具体分析,有些不值得。

 

雪狗2014
要去HR 反应。这个叫兽不尊重别人
雪狗2014
这不是实验结果的问题 是对人起码尊重的问题。

对年轻人应该鼓励,帮助解决问题,让年轻人喜欢科学,不是这样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