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韵律》

上山砍柴
楼主 (文学城)

《诗词韵律》

         诗无定法,自古而然。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八言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九言也;三言四言见于诗经者,不胜枚举;至于五言七言,童叟咸知。诗有定法,自沈约“四声八病”始,《全唐文》载卢照邻《南阳公集序》即言:“八病爰起,沈隐侯永作拘囚。”东洋高僧空海《文镜秘府论》解释甚详:“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自隋唐开科取士,格律音韵,遂臻高标。

         概四声本诸自然音吐,平仄显而易知, 音节隐而难察,熟读古诗,当自得之,不可苛责。诗者穷极搜肠刮肚,循音就韵,恒见顾此失彼之窘状,实不足取。范烨《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云:“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即是求韵而曲意。《诗人玉屑》引韩驹曰:“意正则思生,然后择韵而用,如驱奴隶,此乃以韵承意,故首尾有序;今人作次韵诗,则迁意就韵,因韵求事”;钱秉镫《田间文集》云:“诗言志,志动而有韵,今和诗因韵生志,是以志从韵也”。再三推重以志为主,韵为附,不可因韵逆志。施润章则明示曰:“近人为韵所限,或不疑好诗,直是作韵,非作诗耳”;《文心雕龙·声律》曰:“缀文难精,而作韵甚易”。夫若以韵为准的,择一主题,大致翻开韵书典籍,逐一排列韵部字词,填括补缺,倒上为下,移后置前,如瓦匠砌砖石,按图劳作,段不费许多运思之力也。后世所谓“打油体”“顺口溜”“俏皮话”皆属此体。

         因意就韵,留毒盛唐,虽诗圣不能免。焦竑《笔乘》录郑善夫手批杜甫诗谓:“杜病在求其尽”,言杜诗过分周全,不如李白善突破框篱。杜甫自己不打自招:“晚节渐于诗律细”,不免“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也。

         文赋虽不押韵脚,亦自有宫商清浊;佳诗不拘弊法,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流连忘返。《朱子语类》云:“古人作诗,自道心事,他人歌之,其声之长短清浊,各依其诗之语言。今人先安排强调,造作语言合之,则是永依声也”。“永依声”即谓变“自道心事”为“大言炎炎”“官腔大话”“口是心非”,强非本意吞吐,叠床架屋,致使文字规则森然,整饬套版,然读之味同嚼蜡,诗意全无,俗相并生。诗引入禁忌,纯系人为,殆如作茧自缚,造法自毙。

         观当世之诗,拘囚尤甚,盖因古文羞涩,思力慵懒,为合声律而不惜生搬硬套,鸡鸭一笼,兔虎同穴,庶几不堪卒读焉。黄宗羲《南雷文案》曰:“唐以前如高山峻谷,唐以后如平原旷野”,言唐后诗文易读,时代文人冲破藩篱使然,殊当效法者也。君不闻魏晋风流之言:“礼法岂为我辈设”哉!

中间小谢
本貭是韵律,不是格律。李、杜都是有韵律的。韵律的平均值的嚴格化就是杜的格律了。

我喜歡李白的而不喜歡杜甫的。

但没李白的天賦和功力去學李白"亂來",最後也不會有李白的韵律。李白的韵律是非常漂亮的。遠比杜甫的漂亮。

 

 

龙剑
近体诗的格律实际是后人统计和考鼎老杜的作品得到的。
W
WXCTEATIME
谢谢分享,说的非常有道理,击中了近体格律诗的要害。

就我个人微不足道的为时不长的学写格律诗经历来说,最大的体会有三点:

1.深刻体会到和赞同古人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说精妙绝伦的诗文本来就是天然存在的,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被作者捕捉到了,然后形之于文字。这样的诗文,非常自然,没有任何的人工雕琢,作者本人也没有费很大力气就一气呵成写就了一篇千古名作。

2.很多时候写的格律诗都是削足适履。为了符合格律和押韵不断的修改最开始心中的诗,都后来改的已经面目全非了。当然这个过程有负面的不好的影响,也有正面的好的影响。如果最后的诗没有最开始心里的诗好,那就是削足适履,坏的影响,因韵因律坏意。如果后来改的诗比最开始心里想的更好了,那就是好的影响,叫陶炼吧,或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3.炼字的必要性。贾岛有句“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还有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等。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炼字,如果不下功夫炼字是绝无可能写出好诗来。

最后想说的是,近体格律诗在唐代达到巅峰后,自宋渐渐衰落,时至今日差不多可以说是完全没落,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什么人关注格律诗了,自国家上层到草根百姓,可以说没有人在乎格律诗词的状况和发展前景。大家都觉得曾经有那么一块无比辉煌的唐诗瑰宝就足矣,我们只需守护、欣赏她就够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别说要写出千古名句,就是写出风行一时的格律诗也是几无可能的。就我个人的观察,不是说现今的人写不出象唐诗那样的好诗,而是因为这里面涉及了很多因素,而今已经不具备产生风行一时的格律诗的环境。这就像水泥地里长不出麦苗一样,跟麦种好坏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目前写格律诗的人多数应该是自娱自乐为主,陶冶性情,打发无聊的生活,让生活中多一点光彩而已。对于中老年人尤其如此。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学写格律诗的人还是应该鼓励为主,完全没有打击批判的必要。因为这完全是个人的业余爱好而已,他/她又不靠此吃饭谋生,写写格律诗丰富生活,锻炼脑子,延缓老年痴呆症,这有什么不好的呢?所以大可不必横眉冷对写格律诗的人。

看了你的文章,心有所感,啰啰嗦嗦就写了这么多,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不到位的地方,如有得罪,还望海涵。

再次谢谢你的文章!

上山砍柴
谢谢 我打错字,文章原标题是韵律

谢谢 我打错字了 ,文章里面的标题是韵律

上山砍柴
您说的真好 谢谢
上山砍柴
谢谢 您说的对极了
W
WXCTEATIME
客气了。谢谢您。
盈盈一笑间
写得真好,古文功底深厚,学习了。
上山砍柴
感谢您美言 实不敢当 学习共勉
花菜
赞!让我想起了工作,如果严格按照流程作业就不好创新,如果擅改流程又不利于传承。:)
上山砍柴
谢谢 尤其古典诗词的创新 几乎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