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的ACM91带电流钳的万用表到货了,这表的DC 6A档分辨率为1mA是真的,零点漂移也不算太过严重,手动调零后1-2分钟内零点漂移小于5mA,10分钟零点漂移10mA以内。看来零点漂移对测量几十毫安或以上电流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转动一个角度后无电流时的读数会高达100多mA,这个不是零点漂移,这是之前我没有预料到的。您猜,这是怎么回事?
这表的钳头是普通的单环开环霍尔效应测量方式,钳头又不可拆卸。受地磁影响太大。
测量用的可以开合的钳头的输出连在一起构成差分输出模式,再进行放大和数字化测量。这样地磁或者周围其他磁场的影响可以降低10倍左右,不过这方案只能当diy玩儿,生产出来估计要被不明就里的普通消费者嫌弃太笨太贵
水平放置时在一个角度清零后“测空气”(没有任何载流导线在钳子里或附近),显示2-3mA,水平旋转90度,马上有100mA的“电流”;如果从水平面翻转90度跟地平面垂直时,电流读数到200多mA。如果没有地磁影响,读数应该接近0。这是6A电流档。
手头原有的Kaiweets HT206D,60A档时地磁对它读数的影响就没那么大,调零后水平旋转90度地磁影响为50-60mA,垂直翻转90度电流读数90-100mA。
从上面的对照看,地磁对钳表的影响相当复杂,是非线性的。无法通过简单调零抵消地磁影响。这可能时钳表只用于测量大电流的根本原因。
我在实验前知道地磁有影响,就是没想到地磁的影响会有这么大。而且看起来灵敏度越高的钳表(钳头每1A电流输出的mV数)地磁的影响越严重,不光影响换算出的电流绝对值还存在更严重的非线性。
小时百分比误差大于3%,绝对误差小于+/-3%。
空載與負載時的誤差是不一樣的
量程高端的相对误差最大可达3%,6A档测接近6A电流时的误差最大是3%或者+/-180mA,如果被测电流在量程低端比如150mA,绝对误差可能达到10mA,测150mA电流读数140mA,10mA绝对误差远低于输入大电流时的绝对误差180mA,但相对误差(误差相对于真实电流值150mA的百分比)达到7%,远高于大电流时的3%。
订购的ACM91带电流钳的万用表到货了,这表的DC 6A档分辨率为1mA是真的,零点漂移也不算太过严重,手动调零后1-2分钟内零点漂移小于5mA,10分钟零点漂移10mA以内。看来零点漂移对测量几十毫安或以上电流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转动一个角度后无电流时的读数会高达100多mA,这个不是零点漂移,这是之前我没有预料到的。您猜,这是怎么回事?
这表的钳头是普通的单环开环霍尔效应测量方式,钳头又不可拆卸。受地磁影响太大。
测量用的可以开合的钳头的输出连在一起构成差分输出模式,再进行放大和数字化测量。这样地磁或者周围其他磁场的影响可以降低10倍左右,不过这方案只能当diy玩儿,生产出来估计要被不明就里的普通消费者嫌弃太笨太贵
水平放置时在一个角度清零后“测空气”(没有任何载流导线在钳子里或附近),显示2-3mA,水平旋转90度,马上有100mA的“电流”;如果从水平面翻转90度跟地平面垂直时,电流读数到200多mA。如果没有地磁影响,读数应该接近0。这是6A电流档。
手头原有的Kaiweets HT206D,60A档时地磁对它读数的影响就没那么大,调零后水平旋转90度地磁影响为50-60mA,垂直翻转90度电流读数90-100mA。
从上面的对照看,地磁对钳表的影响相当复杂,是非线性的。无法通过简单调零抵消地磁影响。这可能时钳表只用于测量大电流的根本原因。
我在实验前知道地磁有影响,就是没想到地磁的影响会有这么大。而且看起来灵敏度越高的钳表(钳头每1A电流输出的mV数)地磁的影响越严重,不光影响换算出的电流绝对值还存在更严重的非线性。
小时百分比误差大于3%,绝对误差小于+/-3%。
空載與負載時的誤差是不一樣的
量程高端的相对误差最大可达3%,6A档测接近6A电流时的误差最大是3%或者+/-180mA,如果被测电流在量程低端比如150mA,绝对误差可能达到10mA,测150mA电流读数140mA,10mA绝对误差远低于输入大电流时的绝对误差180mA,但相对误差(误差相对于真实电流值150mA的百分比)达到7%,远高于大电流时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