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最近两年是走了狗屎运,官运亨通。他是北京国关毕业的,我对那个学院当然比较了解
他当时的分配无论从职业前途或专业对口来讲,都是不利的。他是所谓双向选择分配到外交人员服务局。那种地方应该是我这种办公室花瓶去的地方,因为那是派到各国驻北京的大使馆做秘书工作。我们的同班或同年级女同学,就有分配到那里的,一辈子很安逸。
他本来应该去的地方,应该是国安部门,因为北京国关是国安部的。但神奇的是,他在外交人员服务局只干了几年,就直接到外交部工作了。从随员开始,这是正常的。
然后的道路,就要看命了。
我一直好奇他是怎么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的。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有当年所谓双向选择直接分配到外交部的同学,而且很快在外交部就崭露头角,眼看前途似锦,但最终到今天,也就那么回事。
秦刚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稍微大一点点。所以,我现在可以拿他来做我们依然在体制内工作的同学的参照。坦率地讲,到今天,没一个在体制内混得这么有头有脸的!
赵立坚纯属小人得志。我早就知道他不会有好结果。记得他刚当发言人不久,一次在记者会上非常粗鲁地打断一个记者的话,说,好了好了,你不要再说了...
我不记得我当时怎么听到这个视频录音的,总之把我惊着了!!!
我们不是外交学院,所以毕业以后不是必然进外交部,但我们毕业以后,或者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会进入外事相关的部委,包括外交,外贸,对外文化交流。所以,我不能说我们曾经受到外交工作的基本教育培训,但是就是从外交工作的常识而言,这样粗鲁真是毫无professionalism可言
为此我专门查了他的履历,当看到他出生于牛屯马县,毕业于野鸡大学,一脸小地方的瘪三样儿,再看看他现在居然是外交部发言人,我就知道他不过就是小人得志而已。
一般来说,大佬用酷吏,那是需要,不是喜欢。所以酷吏最后都是请君入瓮。赵立坚可以类比,果然,平级调动,也50岁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虽然完全没有走体制内,但我还是很得意我对中国官场的敏感的。
风度很差,怎么能当外交部发言人呢? 不是自毁国家形象吗?
不懂。
我对中国的东西了解得比较少,加上父母都是底层知识分子(上过大学在国内应该算了吧虽然我认为他们其实被洗脑见识一点不高,呵呵),我高考时根本不知道应该上哪个学校读哪个专业就可以入朝为官,读了EE工科后很早就离开中国了,联系也不多,只知道总体比较黑暗。你多说说这些可以让我开开眼见识见识。我同学中入朝为官的少。
以前外交人员服务局面向的大都是外国驻华使馆的工作,那里还有司机也会外派驻外使馆。。应该也有些厨师,但是真正好的外派厨师都是从各名饭庄借调的。餐饮业都私营化后,就不知道了。
外交人员服务局的领导和外交部换岗也不稀奇。今天看见一个人去世的消息,他以前就是外交人员服务局的领导,然后外派做了大使。
以前很多地方或其他部委干部调去做外交官。现在大概没有了吧?都是职业的,从随员开始做起。。按老规矩,日文这种算小语种,官运应该有限。可王大部长官途也算平坦吧。
国关毕业的以前应该是去中联或中调,现在是不是合在一起了?
看来在国内还是读文科好?
另一个叫Victor Gao 的,我是通过彭帅那件事知道他的,他在访谈节目里代表中共回应彭帅事件时语出惊人,让人咋舌。
因为我们当时分配到外交部的,很快就以随员外派出去了。外交人员服务局是隶属于外交部,但他们很快各自进北京的各个使馆做花瓶去了
秦刚是怎么从一个男密突然进入外交部的呢?
如果是有了一定职位以后进入外交部,这是可能的
我一个大学老师说,毛时代的外交官,甚至就是所谓老革命,粗陋不堪,说外语的臭老九,就是他们的工具。
实际上中国的外交部是隐身的,就是政治工具,但赵同学喧宾夺主,功高盖主
我记得我们也有分配到中联部的,记不清了。
我不知道中调
是外语类院校
它是国安部的大学
至于外交是不是转向,我哪儿知道啊
国内干部的升迁,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
1,我父亲的旧同事,不做技术工作了,去市委当干部,从那儿上了中央党校学习一年,被留在北京,过了一段时间,在工程师治国的热浪中,进了中央政治局当常委,成了中国第五或第六号人物。
2,我父亲的另一个旧同事,是个大厂厂长,有一年赵子紫阳去四川视察,去了那个厂,他带着赵参观,没多久,他就当上了四川省省长。
3,还有。。。。,以后再聊。
从来都是啊,学理工也可以当官,但是要曲线一下。文科也不是都当官,做学问也行,下海发财也不少。
前几年听说外交部找不到什么好毕业生,因为相对而言,那是个清水衙门,不像以前出国是少数人的机会。
现在大概随着公务员热,又不一样了。
我父母从来就教育我要像他们一样读工科就很好,不要做官,挺傻的,其实国内不当官哪行呀,平时没事归没事,一有事上个医院你都得在走道蹲着。
在中国,所有的人,包括商人,都给官管着。
这次我一体制内当官的朋友阳了居然问我哥拿Paxlovid,我说你这官咋当的呀!
在颐和园附近,好像原来332汽车路线上?记不清具体位置了。
不是人人都是当官的料。不适合当官的去做官也受罪,不做官也有不做官的好处。当然不管做啥,有得有失,自己权衡利弊就是了。如果不知道,误闯误入,这年头应该还可以改弦更张。不过,再入官场大概不太容易。
系统的干部需求量大,百多个使领馆都要人。再说,有些人要离开学校的环境才能显山露水吧?
注重的方向不对?外语是偏门,就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调查部首任部长是中共头号大特务李克农,对外是外交部副部长。
也分在文科班,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他当年同学中直接去外交部工作的,看到他现在富贵如此,是不是会有些吃惊?当然应该不一定吃惊,因为估计他们知道内情
性格也很可能糙一些,男士就是所谓大直男
这是基本有定论的
文科和外语类,可以类比。我个人观察,外语类男士倒不是糙一些,而是肤浅一些。
肤浅简单的人,是不是会比较庸碌?
我最近看了记者对他的随机采访,他的回答和回答的样子,让我立即想到我非常熟悉的外语类男生的特质……
当然,这都是大概率,总有例外。工科生有例外,外语类也有例外,但秦刚不像例外
秦刚最近两年是走了狗屎运,官运亨通。他是北京国关毕业的,我对那个学院当然比较了解
他当时的分配无论从职业前途或专业对口来讲,都是不利的。他是所谓双向选择分配到外交人员服务局。那种地方应该是我这种办公室花瓶去的地方,因为那是派到各国驻北京的大使馆做秘书工作。我们的同班或同年级女同学,就有分配到那里的,一辈子很安逸。
他本来应该去的地方,应该是国安部门,因为北京国关是国安部的。但神奇的是,他在外交人员服务局只干了几年,就直接到外交部工作了。从随员开始,这是正常的。
然后的道路,就要看命了。
我一直好奇他是怎么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的。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有当年所谓双向选择直接分配到外交部的同学,而且很快在外交部就崭露头角,眼看前途似锦,但最终到今天,也就那么回事。
秦刚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稍微大一点点。所以,我现在可以拿他来做我们依然在体制内工作的同学的参照。坦率地讲,到今天,没一个在体制内混得这么有头有脸的!
赵立坚纯属小人得志。我早就知道他不会有好结果。记得他刚当发言人不久,一次在记者会上非常粗鲁地打断一个记者的话,说,好了好了,你不要再说了...
我不记得我当时怎么听到这个视频录音的,总之把我惊着了!!!
我们不是外交学院,所以毕业以后不是必然进外交部,但我们毕业以后,或者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会进入外事相关的部委,包括外交,外贸,对外文化交流。所以,我不能说我们曾经受到外交工作的基本教育培训,但是就是从外交工作的常识而言,这样粗鲁真是毫无professionalism可言
为此我专门查了他的履历,当看到他出生于牛屯马县,毕业于野鸡大学,一脸小地方的瘪三样儿,再看看他现在居然是外交部发言人,我就知道他不过就是小人得志而已。
一般来说,大佬用酷吏,那是需要,不是喜欢。所以酷吏最后都是请君入瓮。赵立坚可以类比,果然,平级调动,也50岁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虽然完全没有走体制内,但我还是很得意我对中国官场的敏感的。
风度很差,怎么能当外交部发言人呢? 不是自毁国家形象吗?
不懂。
我对中国的东西了解得比较少,加上父母都是底层知识分子(上过大学在国内应该算了吧虽然我认为他们其实被洗脑见识一点不高,呵呵),我高考时根本不知道应该上哪个学校读哪个专业就可以入朝为官,读了EE工科后很早就离开中国了,联系也不多,只知道总体比较黑暗。你多说说这些可以让我开开眼见识见识。我同学中入朝为官的少。
以前外交人员服务局面向的大都是外国驻华使馆的工作,那里还有司机也会外派驻外使馆。。应该也有些厨师,但是真正好的外派厨师都是从各名饭庄借调的。餐饮业都私营化后,就不知道了。
外交人员服务局的领导和外交部换岗也不稀奇。今天看见一个人去世的消息,他以前就是外交人员服务局的领导,然后外派做了大使。
以前很多地方或其他部委干部调去做外交官。现在大概没有了吧?都是职业的,从随员开始做起。。按老规矩,日文这种算小语种,官运应该有限。可王大部长官途也算平坦吧。
国关毕业的以前应该是去中联或中调,现在是不是合在一起了?
看来在国内还是读文科好?
另一个叫Victor Gao 的,我是通过彭帅那件事知道他的,他在访谈节目里代表中共回应彭帅事件时语出惊人,让人咋舌。
因为我们当时分配到外交部的,很快就以随员外派出去了。外交人员服务局是隶属于外交部,但他们很快各自进北京的各个使馆做花瓶去了
秦刚是怎么从一个男密突然进入外交部的呢?
如果是有了一定职位以后进入外交部,这是可能的
我一个大学老师说,毛时代的外交官,甚至就是所谓老革命,粗陋不堪,说外语的臭老九,就是他们的工具。
实际上中国的外交部是隐身的,就是政治工具,但赵同学喧宾夺主,功高盖主
我记得我们也有分配到中联部的,记不清了。
我不知道中调
是外语类院校
它是国安部的大学
至于外交是不是转向,我哪儿知道啊
国内干部的升迁,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
1,我父亲的旧同事,不做技术工作了,去市委当干部,从那儿上了中央党校学习一年,被留在北京,过了一段时间,在工程师治国的热浪中,进了中央政治局当常委,成了中国第五或第六号人物。
2,我父亲的另一个旧同事,是个大厂厂长,有一年赵子紫阳去四川视察,去了那个厂,他带着赵参观,没多久,他就当上了四川省省长。
3,还有。。。。,以后再聊。
从来都是啊,学理工也可以当官,但是要曲线一下。文科也不是都当官,做学问也行,下海发财也不少。
前几年听说外交部找不到什么好毕业生,因为相对而言,那是个清水衙门,不像以前出国是少数人的机会。
现在大概随着公务员热,又不一样了。
我父母从来就教育我要像他们一样读工科就很好,不要做官,挺傻的,其实国内不当官哪行呀,平时没事归没事,一有事上个医院你都得在走道蹲着。
在中国,所有的人,包括商人,都给官管着。
这次我一体制内当官的朋友阳了居然问我哥拿Paxlovid,我说你这官咋当的呀!
在颐和园附近,好像原来332汽车路线上?记不清具体位置了。
不是人人都是当官的料。不适合当官的去做官也受罪,不做官也有不做官的好处。当然不管做啥,有得有失,自己权衡利弊就是了。如果不知道,误闯误入,这年头应该还可以改弦更张。不过,再入官场大概不太容易。
系统的干部需求量大,百多个使领馆都要人。再说,有些人要离开学校的环境才能显山露水吧?
注重的方向不对?外语是偏门,就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调查部首任部长是中共头号大特务李克农,对外是外交部副部长。
也分在文科班,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他当年同学中直接去外交部工作的,看到他现在富贵如此,是不是会有些吃惊?当然应该不一定吃惊,因为估计他们知道内情
性格也很可能糙一些,男士就是所谓大直男
这是基本有定论的
文科和外语类,可以类比。我个人观察,外语类男士倒不是糙一些,而是肤浅一些。
肤浅简单的人,是不是会比较庸碌?
我最近看了记者对他的随机采访,他的回答和回答的样子,让我立即想到我非常熟悉的外语类男生的特质……
当然,这都是大概率,总有例外。工科生有例外,外语类也有例外,但秦刚不像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