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全面lockdown了, 周三开始学校也关了。

F
Fisher08
楼主 (文学城)

政府终于再也挺不下去了, 死的人越来越多, 有的州都无法处理尸体了。德国目前的疫情时欧盟中最差的了, 连我家白左领导也开始嘲笑政府了, 说日增超过三万在德国是不可能的, 为啥呢?因为数不过来。 

2
2008VGirl
德国上半年不是欧洲班里的好学生吗?这是怎么回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2
2008VGirl
德国上半年不是欧洲班里的好学生吗?这是怎么回事?
军大衣
啊?我去看看数字。
京伦妈
真是太难了!疫苗什么时候开打啊
l
lookatme..
链接在内,BBC报道,担心圣诞节的relaxing 会有further spike,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坚持住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55292614

S
Speedy2426
看伦敦街上的照片,像没有疫情前一样,人山人海,第三波马上就到而且更厉害。
l
lookatme..
伦敦很难控制,幸好我住的村子都是老年人,疫情地图上是蓝的
S
Speedy2426
星期五去我家附近比较大的镇人那个多,我有点害怕逛街了
F
Fisher08
疫情这么糟糕,昨天法兰克福市政府推出,地铁等 成人只需付儿童票, 很多购物中心推出1-2小时免费停车,人山人海。。。
F
Fisher08
就说说我家老大的高中吧, 得的自己回家, 其它同学照旧, 在家隔离从14天降为7天, 从7天

到5天, 最后是不用隔离。测试也是, 没有征兆不给测, 测了也迟迟不给结果, 反正就能控制感染在两万上下, 坚持了三个星期, 但死亡率控制不了了, 每天死的越来越多。 有孩子的父母都是泪啊。

F
Fisher08
别看数字了, 这是在全面控制测试情况下的数字, 死亡率可能要准一些。
寂寞的烟花
你那天关于教育的说法,我深有体会,信息时代、电子产品、社交媒体对

孩子的影响巨大,如果你的孩子还小,教育的主动权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寂寞的烟花
才看到你孩子已经高中了。
军大衣
死亡数也已经上来了,跟我们差不多,不过我们“开禁”了

我们现在的新增数字比你们少。你们的新增数字高的话,未来3周里,死亡数字还会攀升。所以这个时差之下,圣诞节也只好lockdown了,比较惨。我们下周二开始再度宵禁,晚8点到早6点。圣诞节晚宵禁取消,只许家人团聚,成年人不得超过6人。但是新年前夜依然宵禁。比起你们,差别也不是很大。所以今年这个年,难过了。

F
Fisher08
其实我家老大才11岁, 德国的教育系统是小学4年级毕业时, 只有部分

孩子(将来会考大学的)进入文理高中。其它就去各类学校。我们都看到了这里教育的问题, 但说实话,灌输给孩子一些不同于学校社会的观点不是很容易。 时间, 耐心,方式, 一样也不能少。

F
Fisher08
我们现在因为测试是瓶颈, 不能及时测试和知道结果,新增数字并不准。

但欧洲这种做法, 刚控制一些就开始放松, 一放松要不了多久就又开始往上冲。。。一波又一波, 真是让人忧虑啊!

军大衣
因为他们的政策就是拖,,,说的专业点,叫拉平曲线
军大衣
越来越不靠谱
b
blueapple
奥地利倒是开始全面免费测试,但是去测试的人远比预计的要少很多,政府花钱白忙活了一通

其实我也没有去测...

F
Fisher08
上周我们州政府讨论是按计划12月21号开始放假还是12月18号就开始放假,

其实就差了一天, 愣是没讨论出个结果, 结果我家领导说:不能指望他们了, 我决定了下周二是我家孩子圣诞前的最后一天上学了。(因为三天以上病假需要医生证明), 这下好了, 政府决定下周二是最后一天了。 我的天啊, 我真是服了这帮政府官员!

2
2008VGirl
这个过分了。我们这边测试也开始忙的不容易约了。
只关心中股
最差的处理方式是 关了又开 开了又关
b
blueapple
我们的真实写照,11月先是普通的lockdown, 然后不得不两周hard lockdown. 现在又回到普通lockdown.

过两周数字不行就又要紧了

只关心中股
为了拉平统计曲线而已

实际效果差或隐形的传染率不断扩大,最终还是适者生存的路子

军大衣
我们一家都没有测,但是我们基本不接触别人

不去亲友家,去老太太家全程戴口罩,孩子不去同学家,家里也不接待访客,学校全程戴口罩,我俩百分百居家工作。

当然如果有任何一人出现可疑症状,我们全家都会去测。

关键不是测,而是隔离。今天我们这里又在讲隔离的事。政府还是不想下力气做阳性隔离,专家在电视上呼吁要跟病毒携带者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隔离。

我听了都觉得好笑。难道还有谁不知道为什么要隔离吗?就是“臣妾做不到啊”。知道和能付诸行动根本就是两回事,靠老百姓自觉,那老百姓都是知行合一的圣人了。

静悄悄的早晨
法国才是欧盟差生中的差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