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药物,还是付丧葬费

落花飘零
楼主 (文学城)

今天早上一个小时慢跑,心率要要压在130以下,步频要195-200,感觉就是玉兔捣蒜,呵呵。

因为不是hard run,脑子不缺血,就会想很多事情。

我有个72岁的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因为喜欢吃零食,体重下不来。上次来随访的时候,我让她用一个药物,可以帮助控制食欲,降低餐后血糖。昨天来随访的时候,她跟我说,那个药物确实不错,血糖降下来了,但是她用了一个月就不用了,因为太贵了,一个月要200多。

我很多病人都有这个cost的问题,是我在执业中最头疼的问题。我们常常会和药物公司联系,寻找一些sample,或者assistan program,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一个月一两百对我们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大数字,但是对病人来说可能就是治疗和放弃的区别。

我理解地点点头,然后脑子里暗暗思索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她。

这时候她开始说起,这几天她一直去看她墓地和丧葬费用,好贵,很一般的都要上万。

我说你家里有人去世了?她说不是,是她在为自己挑墓地,因为这样她的孩子就不用为她花这个钱了。

我顿时觉得很凌乱。

我说你跟你孩子商量过吗?他们同意你的做法么?

她自嘲地说,孩子都觉得她这样的做法不可思议,但是她觉得自己是在帮孩子一个大忙,这样以后她的孩子就不用为她花这个钱了。

我对她说,我从一个女儿的角度来说,最希望的是你健康而有生活质量地多活几年,而不是不顾眼前的健康,而去操心身后事。对儿女来说,父母健康,能够独立生活,对我们就是最大的帮助和bless。你把这一万元的积蓄,花在那个药物上,可以起码有四年的血糖控制,会大大降低后面十年你的心血管风险。如果你把这个钱都提前花在丧葬费上,后面你的健康恶化,频繁进出医院,那些费用,照顾你的时间,不是还是落在你孩子们的头上。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也许我从小被培养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更注重的是眼前的life quality。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买药物,还是付丧葬费 我们现在做的,会决定我们如何老去 淘金小镇和苹果农场 内科诊所之每天经典吐槽系列 陷在富人区
X
Xingfujiaren
落花,生前选墓地是传统

我家都这么做。一买一大块,连孩子的都买好了

X
Xingfujiaren
落花,生前选墓地是传统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落花飘零
如果因此买不起药物?
D
DoraDora2008
买不起药物的人多了去了吧
落花飘零
个人选择吧,是用钱买眼前的健康,还是保证自己以后有个墓地
南加北加
这是个条件选择题

我赞同你。在有多余钱的条件下,生前买墓地没问题。但在只有这点儿钱,是买墓地还是求生药品时,对我来说,不言而喻。用仅有的钱活在当下,还是用仅有的钱活在墓地里?

s
stone_cold_fox
非常理解你哈。我是觉得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
p
purple123
我可以理解她。觉着早晚一死,省下医药钱把大事解决了

不知她年龄多大。都在准备后事了

X
Xingfujiaren
不是每个人都能把

priority搞清楚。要是美国人都那么聪明。我们这些移民哪有机会?糊涂的很多,尽管聪明的也不少

南加北加
我替回答,72岁
布兰雅
活在墓地里,哈。

这是个哲学问题。人有生有死,是为完整。

现在的选择,如果选医药,我已经过了七十多了,再加四年,只是数字上的增加。那还有最后一件大事没做,后事。那也得安排好,不然没有机会去做了。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再活四年只是增加了数字,也没多大意义。但代价还是无底的。与其这么忐忑不安,那多活几年也是不安的。最后死不瞑目。也有些人没经济问题,或者已经安排好了,毕竟人生就此一次。多活一天是一天。两种心态我都能理解。

马拉松最后撑不住了,是拼命奔跑,哪怕到不了终点,还是慢慢跑,但一定要过终点线?

我今年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没孩子,我会葬在新加坡。但有了孩子,那我就在美国,给后代提供荫护。

p
purple123
看帖不认真:)那是有点年轻
g
gzlady
这个病人是亚裔吗? 怎么这样重视墓地的? 72 岁还有很多年要活的, 应该注意健康
X
Xingfujiaren


我人生的动力方向一有孩子就确定了- 为了他们。这是由DNA决定的

南加北加
:)

都会有这种情况

落花飘零
白人。我也觉得如果90了,那我肯定不push了
p
purple123
一样一样。anchor baby :)
落花飘零
如果没有很大的意外,起码还有十几年的寿命,是健康活着,还是进出医院,对孩子也是负担
g
gzlady
你是对的, 生活质量很重要的。
x
xiaochu3
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希望她能听进去。
b
better.life
普通降糖药不那么贵吧,因为是brand name药物吗?
军大衣
病人是不是有点depression

对活下去有点自暴自弃

桃花好运
你是对的,病人没理清啥重要

别的地方省省,一个月200块就出来了。。。

j
julie116
作为医生你不应该去影响她的决定。如果一个人变成了药厂的奴隶没有其他生活早早结束生命也是一种选择
日月茗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人死后大约能被后人缅怀记忆60年,然后就被遗忘了

这60年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就是孙辈们在你之后活着的年头数。你的孩子辈和孙辈是跟你生活有过交集的,他们对你有过真实的感受,会在特定的情形下对曾经的生活片段有比较具体的怀念。对在那之后的后辈们来说,你就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没有多大意义。

死后要去占着一块墓地,费用肯定昂贵,后人去看望打扫的年数也有限。是不是有别的方式,比如海葬、树葬?其实会怀念你的人,总是会在那些特别的日子或者不经意间把你想起的。

美乐
这是我对美国一个很失望的地方。美国昨晚4全世界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却没有全民医保。还有很多人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儿烦恼,连最基
新年好运
我觉得撒大海里挺好,景色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