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or Marston and wonder women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城)

周末看了这个传记电影,真人真事,根据wonder women的创作者Professor Marston生平写的。Marson是40年代的哈佛教授,开创了心理学的DISC theory. 因为反传统的三人行家庭关系,被大学开除后,创作出今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wonder women.

撑着他们夫妻俩蔑视道德传统的底气是他们独特的创作力,是他们俩都是当代顶尖的心理学家。

电影里面3个演员的演出让这段kinky relationship 让观众理解。他们夫妻俩无论性格,学识都太有魅力。

刚还想到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电影,a dangerous method, 编排心理大师Carl Jung跟女病人的故事。觉得心理大师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特别的awareness ,绝不随波逐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fessor_Marston_and_the_Wonder_Women

寂寞的烟花
谢谢介绍,有空找来看,一定很有意思。

我觉得维持婚姻,对人的自我有压抑的方面。但如果双方都有自省能力、心地善良,

即使风风雨雨,都会有谅解和宽容,最终彼此也会心存慈悲、互相扶持。少了我说的自省和

良善,那就五花八门了。

寂寞的烟花
谢谢介绍,有空找来看,一定很有意思。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数与形
好稳固的三人行,查了一下

William Moulton Marston died of cancer on May 2, 1947, in Rye, seven days before his 54th birthday. After his death, Elizabeth and Olive continued to live together until Olive's death in 1990, aged 86;[21] Elizabeth died in 1993, aged 100

a
aha123
哈,还是女的活得长。三人行,必要蕾丝边
z
zhuangqiushui
哈哈。。怎么看起来这么搞笑
数与形
嗯,同感。不知是不是他看见她俩太相爱而抑郁成疾
a
aklei
他比这两女的大了约20岁呢。
a
aklei
我猜是两年轻多的女人把他消耗的。
X
Xingfujiaren
粥妹,对不起,我对三人行一项不感冒。跳过了哈
酒绿春浓
好莱坞左派用这种类型的电影一点点地蚕食意识形态领域,一点点地摧毁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社会家庭结构。我不反对

同性恋和双性恋,但我反对他们一定要求社会和大多数人的认可。

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里谋杀案件特别特别多。我们城市里有一个离同性恋人口密集区很近的医院,那个医院的急症室医生晚上都很忙,因为同性恋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和打斗特别多,有时是谋杀。

N年前看过一个以女同性恋题材为主的纪录片。其中一位女同性恋说:如果你被你的男人伤害过的话,你应该尝试一下被女性恋人伤害的感觉。。。那种痛简直是超过被男人伤害百倍还多。

以我现在的年纪思考,不知道是因为她们本身不爱男人所以被男人伤害的感觉比较浅淡;还是她们本身对爱情太敏感而感觉伤害特别深刻?都有可能吧。

回到意识形态领域里来说:男女结合的家庭,虽然也有矛盾和痛苦,但基本上来说比同性恋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糯米粥
抛砖引玉,一上来就看到这么有意义的思考!

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只想到“风月”...

对这个群体不了解。我的一个最喜欢的瑜伽老师是gay, 我可以体会到的是他情绪上比普通人敏感很多。我猜想这是他们失恋后会痛苦万分的原因。

真实的历史上,一夫二女是真的,至于两个女人是女同,这是导演演绎的,受到大老婆后人的强烈抗议。

糯米粥
我有一个观察—

单身时间久的个体,性格上会刚愎自用一些,听不进别人看法。

我家有长辈就这样,后来我发现身边有熟人也是这样...

后来我一想,婚姻里面毕竟两个人要互相制衡。单身就是长期一个人“独断专行”。

所以婚姻还是挺好的

糯米粥
一夫二妻是真的,两个老婆是蕾丝则是导演的演绎,被教授和大老婆的后人抗议
糯米粥
哈哈,错过了一个亿^_^
酒绿春浓
说到家庭结构,很有意思的是与一位穆斯林讨论过为什么他们男人需要四个老婆,那位年轻人说:从人体结构上来说

一个男人有四个老婆是上天的旨意,是很正常的。

我说:穆斯林长久以来的生存环境很差,太多部落之间的战乱和相互残杀。为了族裔繁衍,你们早婚。因为战乱而失去很多男人,为了社会稳定因此你们有四个老婆。。。

他听后,苦笑无语。。。他无法反驳我的论点。

中国早期战国时代,要女孩子来月经后就结婚。因为那时男人死于战乱,平均寿命不到40岁,因此男人成为稀有物种。也是那种年代的社会环境让男人有三妻四妾。。。人类为了生存,不停地改变家庭结构。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寂寞的烟花
一夫多妻,几乎是所有男人的理想和梦想。
糯米粥
非常有道理。

强闻博记-- 说的就是你呀。从你的Lense来看世界,特别有维度

数与形
算一下,他跟大老婆同岁
糯米粥
现代社会变得太快!好些20几岁的小伙儿巴不得一个老婆都没有,比如在日本和中国
寂寞的烟花
20几岁的小伙,对自我,对生命还不会有反思。
禾口
你们两个的基本观点不一样其实是没法讨论的。

你觉得他无法反驳是错觉。他的立论根本是上帝。而你会觉得上帝不过是个说辞。:)

酒绿春浓
人类总是拿上帝做借口,以征服大众,给大众洗脑。。。所以孔子也好,上帝也罢,都是统治者的工具。而真正有信仰的人

则不会因为一己私欲拿上帝做借口。

酒绿春浓
昨天听Winds of War,里面有一段特别有意思。一位犹太德国人问一位犹太学者:为什么白人崇拜一个犹太人基督的同时又残害犹太

那位学者说:目前崇拜监督的白人实际上还是白人至上的罗马人为主,他们迫害犹太人的真正原因是他们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虽然他们崇拜的基督耶稣也是犹太人。。。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经不起推敲。

禾口
你看,我说了对你上帝是借口。对信的人来说。上帝是客观存在。就像你看到的天空一样。

所以基本信的不同是无法真正展开讨论的。

我觉得重要的是在同一个系统中不要自相矛盾就好了。

比如,糯米说的故事中,3个人违反的是传统的道德规范?如果这3人搬到穆斯林世界是不是就复合外部的道德环境了?3个人真的就能各得其所了?

 

禾口
不是这样的,犹太人不认可基督。所以基督和犹太教是不一样的。

不信的人才会把各种信仰当现象来观察。对于在信仰中的人观察的角度完全不一样,看到的就不一样了。

酒绿春浓
你在宗教问题上不能自圆其说。。。你看到的上帝是真实的。我推荐你读读耶路撒冷三千年,英文原版的最好。你看看那个年代历史

和基督的起源。。。

禾口
你看,我根本不是和你讨论上帝是不是真的问题。而是说不同立场看到不同。

要推敲,就要在相同的系统中,当在相同的系统中发现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就说明这个系统有问题,要重新思考。比如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理论不能解释所有现象,所以就发展了,狭义相对论,后来发现还不行,就发展出广义相对论。后来还有量子问题悬而不决。

我喜欢严密的思维。看书能帮助扩展信息,但不一定帮助思考。

寂寞的烟花
刚愎自用,应该是天生的性格,与单身时间应该没关系,与思维方式和是否有反思能力有关系。

不过,你的观察也有意思。

禾口
当然不管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还是有个共同立场的。就是善。善是人共同追求的。

所以先可以从什么是善开始着手,然后进一步考察各种解释是不是能自圆其说。

酒绿春浓
问题是你先提出上帝真假的问题呀?因为这个立足点因此人们的想法很不同。所以我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我只是从历史唯物论

来看穆斯林夫妻关系;而你用上帝的真假来看穆斯林夫妻关系。这是我们的不同,也没法说服对方。

禾口
我是说。

你以为你驳倒了他,但是他的想法可能是,和你说不清。:)

g
gzlady
谢谢介绍, a dangerous method, 我看过两次了, 很不错的。 关于三人行,

有一本以海明威的前妻为主角的小说, The Paris Wife .  书中说道在1920 年28岁的Hadley Richardson 遇到成名前的20岁的海明威,他们相爱还结婚了, 他们共患难,有了一个儿子。 后来海明威开始成名时, 遇到另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 Pauline 。 海明威当时是希望三人行的, Pauline 也觉得她可以和Hadley做朋友, 三个人互相关心。 但Hadley 不能接受这种三人行的关系, Pauline 其实也是想独占海明威的, 她pushed 海明威离婚. 最后海明威和 Hadley离婚, 和Pauline 结婚, 有了两个孩子, 后来他又离开了Pauline , 再结过两次婚。  我相信对大多数女人来说, 爱情是自私的, 容不得第三者的, wonder women 可能是个例外。

糯米粥
达尔文进化论就是说环境对生物的作用。人也是生物的一种

你描述的这种当然也很有道理,这种是主动认识自己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被环境塑造,被事情推着走,是随波逐流的状态

 

糯米粥
嗯,也是
糯米粥
“There were three people in this marriage, so it is a bit

Crowded" --黛妃的名言。

同意,对绝大多数女人来说,不愿意三人行

a
aklei
还是就不够强壮,荷尔蒙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