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码一篇,谈谈我们第二波的两个clusters

z
zhuangqiushui
楼主 (文学城)

第二波疫情我们整出了很多新名词,比如mini-cluster,historical case,以前有三级四级警戒,这趟搞出了2.5,1.5警戒,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2.3,2.4。。。

先说一下,关于疫情,我们推行的是Elimination strategy,也就是清零政策,这个是明文写在卫生部网站上的,所以一切做法都以这个为目的,包括边境管控,病例监控,隔离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追踪,还有尽可能多的测试等等等等,这些措施要落实到每一例病例,虽然绝对清零不可能的,但是他们的目的是尽可能接近0,发现一例堵一例,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我们的政策其实和中国是一样的,最多就是做法有些不同,不显得那么生硬。

所以第二次一发现疫情,我们就封城了,奥克兰三级,其他地方二级,二级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因为行动还算早,排了一圈,只有一个cluster,就是我说过的那个Americold冷冻厂,公布疫情没两天,总理就出来说病毒和进口冷冻食品无关,这么短的时间还来不及做个全面调查呢,就下结论了?接下来总理又说不管查不查得到病毒来源,我们都有信心再次搞定它。大家心领神会,病毒的来源这事你们就别管了,就是查到了也不会告诉你。

我们政府也好笑的,不能说又乱放风,一会说基因排序可能来自英国,一会说可能是澳洲,还有中南美,东南西北瞎指一气,独独不敢招惹那位心眼小脾气大现在心情还特别不好的大哥。可是每天又要念叨好几遍Americold的名字,再迟钝的人也记住了所有的病例都跟它有关。

这一波大概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在三级警戒下,没有其他不明病例的影响一个cluster是怎么传播的,情况比想象得要好一点,每天多则十来个,少则6,7个,因为第一个病例曝光出来也就是封城开始的时候,病人已经请了9天病假,这期间不知道传了多少人,后来陆续查出来的病例,有他的家人,他的冷冻厂同事,他老婆的公司同事,他小孩学校的学生,他和他老婆公司同事的孩子学校的同学,然后继续散开,小学中学大学整个大市由南到北全部沦陷。还影响到冷冻厂附近的一间诊所,一位82岁的医生,这位医生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库克群岛的前总理,卸任之后在奥克兰做GP,他的病人也大部分是岛民。以前说过,岛民是新西兰第一波疫情重点保护对象,因为他们普遍有肥胖的问题,而且对很多流行病的免疫功能也有缺陷,而这次病毒攻击的正是岛民社区。政府千防万防,还是被戳中要害,想想也是窝火吧。最后统计数字出来,这一波中招的,大约有百分之六十的岛民和百分之二十的毛利人。

这位医生后来还是没顶住,去世了,这一波去世的还有一位冷冻厂的员工和他的兄弟,他们只有50多岁,刷新了新西兰因为新冠去世最年轻的年龄记录,如果没有疫情,他们现在还和正常人一样上班下班,想想也觉得他们挺倒霉的。

冷冻厂的病例慢慢减少,然后疫情公报中出现了一个mini-cluster,据说是一间教堂,冷冻厂生出来的baby,和这间教堂有关联的病例一直没办法清楚干净,然后媒体就把教堂名字挖出来了,叫Evangelical fellowship Church,可能这个名字对这里不少人来说蛮眼熟的。从后来读到的新闻报道来看,这间教堂的教众大部分是岛民和毛利人,行事神秘封闭,教众关系紧密,他们在封城期间违反警戒规定秘密聚会,其中有从冷冻厂关联的病例,聚会被警察发现后遣散,但是他们自认神功护体,拒绝去做测试,岛民和美国黑人一样,是需要照顾的对象,又和宗教扯上关系,政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把名字公布,让大众去教育,我没有玩FB,不知道本地社交媒体上是怎么吵的,但是就是在google review上,也有不少人留下一星和各种挖苦谩骂的评论。后来还是派了警察,另外动用了卫生部专门处理毛利和太平洋岛民事务的部门,加上公众舆论,总算都去做了测试,发现了大约50多个病例,他们一共才300多名教众。

教堂长老最终自己也同意去做测试,不过他还是要说自己是born again christian,做测试完全是为了社区,还有什么我们只服从上帝,不过上帝指示也可以配合一下政府的工作之类的嘴硬话。那阵子关于他们的报道到处都是,连他们每个星期向前来集会的教众收多少钱都扒出来了,疫情不能聚会真的把他们生意也影响了,我们这还真有教堂向政府而不是向上帝申请疫情期间的工资补贴的,媒体还请出宗教专家专门讨论他们的情况,专家用了一个词,oversea influence。

啃下这块硬骨头以后,我们的病例就慢慢消停了,不过这间教堂也把我们的解封时间推迟了两个星期,把那些做生意开餐馆开店的人气得要命。但是如果密切接触者没有都追踪测试到,就还是不能解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看到alwaysluck同学提到反智,觉得有必要提一下我们的情况和处理方法。我们这的一位christian journalist在报道中提到他现在看到那些阴谋论,常常感觉郁闷和丢人,而且他也很犹豫向别人提起自己是christian。总的来说我们这里民众基本上比较配合,但是阴谋论也不少,跟风也游行过一次,反lockdown,反政府,还打出了MAGA的标语,是Make Aotearoa Great Again, Aotearoa是新西兰的毛利语,新西兰啥时候Great过了?还again?

 

 

禾口
我现在觉得不管啥制度,主要还是靠民意支撑。

当然民意靠过往的发展,积累,和舆论引导。

是不是新新西兰中国移民多,感到民意有几分中国特色了。哈。

禾口
我现在觉得不管啥制度,主要还是靠民意支撑。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螺丝螺帽
好看,大赞!!!
z
zhuangqiushui
没有,中国人在这的影响力可能还不如你们那。。

起码表面上没有,传说中的中资私下收买的也是政府层面的啊,根本不会来搭理民众

不过我感觉这位总理虽然不说什么,不过不是特别感冒中国,可能和大形势有关,另外她本身是比较左派的,爱讲人权平等这些,而现在对于新西兰来说,中国已经属于“右”方

民意虽然重要,不过政府和媒体的引导其实更重要。。

z
zhuangqiushui
哈哈,谢谢每次都捧场
禾口
我是指民众的意愿,行为方式方面。

比如那种可以通过曝光,激起众怒,或者共情来解决本来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我们这边好像完全行不通了。各说各的,唯一能引导的就是钱了。

桃花好运
有意思。。

我一直想去新西兰旅游,这疫情搞得天天在家里呆着。。。

z
zhuangqiushui
哈哈,中国还有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哪用得上公众舆论

你们的确有点倒霉,疫情间碰上这位总统,他的问题是把总统的威严都丢掉了,号召力全无,没人服他,如果换一位不管是以前哪位总统,无论喜欢不喜欢,立场怎样,这个时候还是会团结起来的吧?

z
zhuangqiushui
短时间内怕是不行了,等疫苗出来。。
螺丝螺帽
太同意啦, 我和领导就这么说了无数遍了 -- ”民意虽然重要,不过政府和媒体的引导其实更重要。。“
咪呜
这就是我说的政府领导层的沟通能力
桃花好运
给你个简单方子

醋加甘油,比例3:1,抹脚上,穿上袜子,过段时间看效果。。。

我用家里一罐过期的椰子油代替甘油,要加热融化,我用比例2:1。。。过段时间汇报。。。

p
petiteune
喜欢这样的报道,有趣还传递了想要传递的信息。会不会因为是女总理的原因,比较心细想得周到,所以抗疫比其他国家都好?
禾口
我觉得不是总统个人问题,是民众思维分裂。喜欢他的很依旧很狂热。

他能上台也是大众绝望的结果。如果他真能像希特勒那样铁腕能干,或许美国现在就如当初德国那样主流观念形成了。或许出现万众一心的情况。当然美国的政治框架不能那么容许真正铁腕的。

我这里没有说希特勒好的意思。只是表述现象。

禾口
政府和媒体引导也是有意识基础的。

想当年听说,日本的电影望乡放映时,民工们排队买票观看。据说是当黄带,解决性饥渴看。

a
aha123
有意思,通过这次疫情,倒是增加了对各国政治文化的了解
D
DoraDora2008
难道新西兰也走上下坡路了,还要great again?
l
lost2008
这病毒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蹬不了几天了, 再码多少篇也是一样
D
DoraDora2008
民众其实有崇拜权威的心理需求,所以无论谁在台上,怎么都会有一部分死忠粉的。
X
Xingfujiaren
virtuaL signalling哈哈
军大衣
哈哈哈,写得好!当心要上今日头条了

不知道你看到今天青岛港一家公司发现2名装卸工阳性的消息了吗?

好像是这样的公司有一批人是每周都要做pcr检测的,就是例行检测的时候发现了装卸工无症状感染,然后立刻隔离了接触者,其他人检测都是阴性。然后就冷链环境采样再做检测,有51份环境样本阳性。具体产品来源没有公告。

军大衣
除了一部分坚决反对一切的杠头之外,大多数人是可以被引导和影响的,但是

如果政府自己也不知道要干嘛,今天一出明天一出后天又一出,本来带得了的队伍也散了,其他的游击队当然就赢了一场又一场。。。

j
julie116
不管疫情如何,夜总会歌照吼舞照跳。为啥呢?用指甲想想。同时从小接受多动症治疗的在监狱里的白犯人吸毒过量死亡,“正常”
禾口
我不否认,政府决策和媒体影响的作用。

但是我觉得根本上还是民意,这个民意是由文化沉淀等作用决定得。

就像伊斯兰社会,就算加个现代政府,开足马力宣传,让其发展到现代社会还是阻力巨大的。就像那时伊朗突然会回归宗教社会,有其民意基础的。

就算小小文学城,小小KT。不同意识的人也是在较量的。

当然很多认知的差异都陷入先有鸡还是现有蛋,变成一种信,很难说服不同信的人。

我说的民意就是那种群体的信念。

 

禾口
忠啊,粉的都是表象。其实人性是相同的。都有利益诉求和公平诉求。

对自己利益的绝对诉求,和对外部环境的相对公平诉求。这种诉求会变成希望投射到某个人,或者某个制度上。并通过营造各种语境来表达。

根本上就是自身安全感的诉求。

军大衣
同意。这个民意就是共同的想象

这一群人的组织(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

不过如今这个共同的想象的基础已经不大牢靠了,四面透风。原本想象的共同体也经常是同床异梦。达成共识非常难,代价也非常高。大概也就能说明政府为什么左右前后转着圈地摇摆不定。

禾口
政府做决定还是需要有核心价值观的。现在就不明确了。我们这边更严重。

所以只能像你描述的摇摇摆摆,绕绕圈子。陷入一种不得不忽悠的状态。利益目标明确的人或团体可以从中获利的。真想从道义上解决问题的反而举步维艰。

布兰雅
太长,在班上不方便。回家拿放大镜看看

有没有荒谬的地方。

z
zhuangqiushui
不知道我们会不会也跟上,我们之前也比较乱,边境只检测入境人员,管理人员居然没有检测

所以政府不肯说冷冻厂病毒是哪里来的,马上有人说是边境的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是哪里,现在是要强制定期检测了,因为很多人还是比较抗拒。他们事情是有在做,但是跟中国比,还是要慢一些,毕竟中国一声令下不敢不从,我们的人民要是不乐意可还得叽歪上一阵子。

z
zhuangqiushui
黑线黑线黑线
z
zhuangqiushui
我们的政策就是堵到最后一天,没几天那最好了。。。
z
zhuangqiushui
就是一班copy cat,自己都不懂自己在说啥
z
zhuangqiushui
如果没有外部压力的影响的话,通常女性是比较珍惜生命,这是天性

这次他们的表现也比较出乎我的意料,一开始我都不相信能清零,他们平时不讲自由吗?比谁都讲,而且在盟友一片“群体免疫”的呼声中,他们走了另一条路,我觉得是很特殊的,尤其这条路当时看起来好象走不通,太难了,不单单是我们,澳洲也是一样的政策,不过他们疏忽了一点,沦陷了一个城市,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样本,方便了我们天天拿澳洲的情况吓唬大家。。

我们这代人都是第一次碰上这种情况,这总理肯定也没有经验,也是背后的团队吧加上她最后做的选择。。

 

z
zhuangqiushui
年纪大了。。
z
zhuangqiushui
好多事情也是这次才体现出来的,出乎意料和我们原来想的不太一样。。
布兰雅
对。老花镜,放大镜,再加电子显微镜。总能找到点什么。
z
zhuangqiushui
一部分人依赖他,希望他能带来改变,一部分人利用他,因为能得利,还有一部分把他当 狗

去,咬中国咬中 共咬黑 鬼,咬这个那个。。根本不是喜爱。。

z
zhuangqiushui
也是,民意是挺关键的,虽然民意的体现有时候会非常非常慢,甚至走很多弯路

但是最终还是会反过来体现到对政府的选择,不管是民选的还是横空出世的大英雄。然后政府又反过来引领,引领到沟里了,民意又开始闹腾,就这样反复调整。。

只关心中股
你们那边算管理的不错的啦
清水胜浓茶
喜欢新西兰的天气,据说你们那里夏天不热 冬天不冷,全年不用开空调暖气?

羡慕啊~~

布兰雅
俺喜欢 --- 冬天冻得叫,夏天热得跳。
z
zhuangqiushui
没有那么好的事,我们地图也挺长的,南北还是有些差别,

总得来说夏天比较好过,冬天比较难,因为我们取暖设备差一点,加上雨多,湿冷,空调还是要的,电费还是贵的,收入低一点的家庭冬天比较不好过,但是没有冷到美国的程度,所以冻死是不会的。。

z
zhuangqiushui
嗯,反正选一条路,认认真真地走下去才知道到底对不对了。、、
军大衣
各种信息里都隐约显出来冷链这个线索,不论是

武汉海鲜市场(武汉内陆城市,海鲜不是冷冻就是冰鲜),北京新发地海鲜牛羊肉冷冻市场,青岛港,,,

欧洲各肉类加工厂我不知道有没有冷冻这个环节,,,不过法国目前查到最早的病人也是海鲜鱼贩(都是冰冻或者冰鲜),,,

还有你们那里。。。

反正非常可疑。不懂得为什么很多人非要一口咬定这是“甩锅”行为。

军大衣
如果离开有机体之后还可以在寒冷潮湿的环境里存活很久,还能传染人,,,那

今年冬季的滑雪季恐怕才是我们的to be or not to be的关键时候。回想起来,欧洲最初的本地病例,几乎都是与滑雪有关的。当时因为正值滑雪季也没想那么多。尤其是巴黎的爆发,与最初的武汉输入病例之间完全没有联系,而恰恰是2月寒假结束时,度假者去营地滑雪回来的那个时间。法国各地的学校寒假时间不同,巴黎地区是2月13日到3月1日。3月6日,马克龙还带老婆去剧院看戏鼓励人们维持正常生活节奏,但是3月12日就讲话要关闭学校,3月17日正式封禁,这个周期,挺符合4-7日的潜伏期的。

不过据说,2021年的圣诞节假期和2月寒假滑雪营地已经预订一空了。。。现在不敢想太多。

军大衣
前日法国电视台采访美国一些民众,有一个中产女性对记者说,她不想选川普,但是

拜登实在也无任何说服力,他唯一的竞选口号就是“川普是个大骗子,你们投票给我吧”。很多美国人都处在这种心态中。然后她说,你们的观众应该会很同情我们。

z
zhuangqiushui
我们总理已经急急忙忙一口否定了,那时候就觉得她怎么那么急?到时候又得改口

后来还是有媒体声音微弱地怀疑真的和冷冻厂无关吗?政府也没有回应,那会大家注意力都在抓那批信教的。。这事就算混过去了。。希望他们公开不说,私底下会在这上面留个心眼吧。。滑雪的的确上个冬天蓦然就在这里嚷嚷过,还传到新加坡了,那时候以为她瞎咋呼。。

z
zhuangqiushui
对了欧洲的我查过德国出现过肉类加工厂爆发导致8万人被隔离,也是在第一波过去后大家有所放松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