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具人文历史的街道 Brattle(中)

雨女
楼主 (文学城)

2. 42 Brattle Street: 位于42号的 William Brattle House 是麻州殖民地时期首富William Brattle 在1727年建造。也是这里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293年。这条大街之所以命名为Brattle 街,也是沿用了Brattle家族的姓氏。虽然这座老宅曾经在战争期间被乔治华盛顿军队没收(打土豪分田地)。战后,在William后人的努力下,房屋又被归还与Brattle家族。

 独立战争时期,Thomas Mifflin将军曾将此地作为办公总部,并在此接待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人之一的John Adams。这里还曾经是美国记者Margaret Fuller的家。目前,这里是剑桥成人教育中心。

a. William Brattle 画像 

    

3. 94 Brattle Street: Henry Vassall House。这座豪宅最早建于1636年。不知道谁是第一个主人。16世纪末JohnVassall 买下此宅。1941年,卖给自己的兄弟Henry Vassall。Henry号称是这一片Tory Raw家族中最挥霍的人。本来是牙买加植物园主家的富二代。跑来波士顿享受此地的社会关系和教育。庄园里不仅有花园和果园。还有马厩。雇佣了奴隶和仆人。Henry和夫人Penelope在此过着贵族奢华和光彩的日子。Henry去世后,该庄园被没收成为军队中心医院。

a. Henry Vassall 画像 和 House 外景

         

4. 149 Brattle Street: Lechmere-Riedesel House

   一座古老的Tory Row大宅院。Richard Lechmere是最早的主人。后来,英国领导下的最后一任司法部长Jonathan Sewall住在里面。 和其他豪宅一样,当他们逃亡英国以后,这座房子被没收。战后,英军俘虏John Burgoyne将军和 日耳曼雇佣军Von Riedesel男爵和夫人均被囚禁于此。条件很差,甚至没有任何家具。

a. 有Longfellow签名的早期黑白照片

b

c

5. 159 Brattle Street: Hooper-Lee-Nichols House

    该建筑最早有Richard Hooper 建于1685年。是一座典型的农舍式建筑。也是剑桥市现存第二古老的建筑。位于21 Linnaean St的Cooper–Frost–Austin House第一老。建于1681年。Hooper-Lee-Nichols House 现在是剑桥历史学会总部所在地。

   房屋的第二任主人是他的儿子Dr. Henry Hooper。Henry将房屋装修,加建后卖给了Cornelius Waldo。Waldo加盖了第三层,并使建筑成为乔治亚风格。第四任主人是法官Joseph Lee 。Joseph是英国国王的忠实拥护者。在独立战争的第一天就逃了。当然他后来又回来了。

1850年,George and Susan Nichols 夫妇开始租住这栋房子,并开始逐步修缮。他们加了栏杆。这些栏杆曾经是波士顿圣保罗大教堂的一部分。不知道他们怎么弄来的。有待考察。

1923年圣诞节,一个叫Frances Emerson女孩得到父亲送给她的一个礼物。就是这栋经过很多人打造的豪宅。最后,这个女孩将它卖给了剑桥历史学会。

House名称只留下了原主人Hooper,法官Lee 和Nichols的名字。我想是因为他们在这座房屋留下的痕迹比较多。

a. 有点不好意思对着人家房子拍。

 

g
gzlady
赞详实的介绍。 好看
g
gzlady
赞详实的介绍。 好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雨女
谢谢广姐。我们空巢以后,就到处走走。生活在这里,想多了解一下。

美国独立战争其实也没有多少年。

g
gzlady
我也是喜欢看古迹,老宅的, Vanderbilt 家族的宅子, 在NC, Rohde island 的都看过。

李将军和华盛顿的出生地也去参观过。

 

雨女
我读了这些资料以后,才知道没有当年的独立战争那些领袖的坚持,就不会有一个美国这样一个国家。
g
gzlady
是啊, 独立战争还是从你们那里开始的呢, 波士顿茶叶案 :)
雨女
Vanderbilt 这个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是我知道在康州和NJ,费城都有一些庄园。Virginia我短暂停留过。
雨女
是的。总是说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欧洲人和美国人来波士顿,必看Lexington古战场。
咪呜
怎么会第一次听说?他就是盖茨比的原型啊……
桃子苹果
涨姿势了!
雨女
我历史知识一向匮乏。但是你这样一说,我就知道了。因为我知道盖茨比。那个倒霉蛋。
雨女
我住在这里很多年。也是刚知道这些。
g
gzlady
Vanderbilt 家族曾经是美国的首富, 他们的宅子原来在纽约第五大道的, 后来拆了, 他们家族成员有两个cottage 在

Rohde island.  说cottage 是自谦, 其实是很大的豪宅。在NC的豪宅据说是美国最大的私宅, 是老Vanderbilt的孙子 建的, 他们在庄园里建了酒店和度假村, 我们去住过两次了。 Vanderbilt 的孙女在Vermont 的豪宅我也去过, 还在那住过三天, 那是真正住在原来的豪宅内的

 

雨女
谢谢广姐介绍。希望有机会去看看。看老宅可以学历史。
咪呜
现在这个家族怎么样了?第一代是荷兰一个

犄角旮旯里的土农民…

发财之后一心就想有一个Van的头衔当时欧洲去美国闯天下发财的,都在这心态…

他家在罗德岛有两处大宅子,一处是大理石的。我不知道他家在纽约有房子。

 

桃子苹果
Aderson Cooper 就是Vanderbuilt 家的后代吧?

记得当年我们南下跟老二一起去看过Vanderbilt University。。

g
gzlady
是的, 是Vanderbilt 家的曾外孙
酒绿春浓
你如此细心记录和介绍波士顿的历史建筑,让我远在千里之外都知道了这些有意思的故事,谢谢你~~~
g
gzlady
哈哈。 因为我去北卡那个庄园住过, 所以听导游讲还买了本书看过。

他们是在纽约发家的。纽约的宅子早拆了。 在北卡的那个已经是第三代了,现在应该是第六, 七代了吧? 他们的家族好些支都没落了。

雨女
我也很开心和你这样的才女分享。还记得你漂亮的笔。:)
糯米粥
+100
l
lost2008
喜欢,好看!
雨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