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教育观

微笑的花
楼主 (文学城)

外公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过世。去世的时候八十六岁,在当时也算高寿了。外公的一生迭迭宕宕,虽然读书不算多,却自有他的一套教育观。

外公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家境不好。外公小小年纪就自己要求去私塾读书,又为了养家糊口去一家店子里做了学徒。后来小学徒长大自立门户,娶妻生子,把家挪到了省城,把铺子也开到省城最繁华的地带,家里请着长工短工还有保姆,生意和日子还不错。五十年代初风云突变,他被从家乡带出来的远亲诬告偷税漏税,全部家产被没收。外婆砸锅卖铁才把外公赎出来。那时家里大大小小七个孩子。为了谋生,外公只好开始摆街边摊,从头做起。

外公常说,孩子们就像你伸出来的手指,有长有短。不能要求他们一样,能成者自成。外公曾经有个儿子七岁早夭。他说那孩子相貌堂堂,聪颖过人。一群孩子玩打弹子,他去借一个别人的弹子,居然把所有孩子的弹子都赢了过去。外公感叹说,自家庙太小乘不下这尊大佛,所以孩子早早就去了。

外公从来不逼孩子要多刻苦多努力读书。外公是个戏迷,闲来时也清唱几句,嗓音不错。就算是经济不宽裕的年代,还是要挤出钱去听戏。老妈他们几个孩子小时候每少听戏。我才几岁的时候就被外公带去听戏泡茶馆。那时候最喜欢听评书,咿咿呀呀的戏,实在听不明白。 

外公比较宿命,对待孩子和孙辈,主张无为而治。常说孩子大了要放手,不能事事管。不要为孩子做马牛。不管是好是坏,当年老姐早恋,爸妈拼了命地反对。外公就一句话,让她去,你管不了。过几年就好。可惜爸妈那时看不透,后来两败俱伤。

外公心态心境好,尤其宽容。据说当年告发他的远亲很早就过世,留下孤儿寡母。外公特地去灵堂拜祭,送去钱物。一干子女都看不过眼。但是外公说做了坏事也遭了报应,孤儿寡母不容易,应该的。

外公晚年,儿女们孙辈们大大小小事情也发生不少。他一直很淡定,话说到,但不参与。我们孙辈里有几个后来专业搞音乐的,从小被父母逼着学逼着练,外公觉得很没必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学天又不会塌下来,干嘛逼到整天不高兴哭哭啼啼的?有个表妹很瘦不爱吃饭,每到饭点就是一场拉锯战。外公说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是饿。不吃说明她不饿,只要没病,吃不吃她说了算。那时候我算是孙辈唯一一个没有才艺又什么都不学的,到假期的时候就跟着外公跑:买菜做饭听戏茶馆看电影练气功。一直觉得自己有一个老灵魂,估计就是那时候耳濡目染的结果吧。

一个朋友说你们家孩子是我唯一知道的不学钢琴的华人孩子。如果外公还在,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我算是孺子可教呢?

s
shamrock100
赞老一辈人的智慧!
s
shamrock100
赞老一辈人的智慧!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x
xioduo
我祖父也是这样呢,经历过人生起伏,一切就看穿了。

娃也不弹钢琴

m
mamacao
外公有大智慧

外公是有大智慧的人
t
thingonethingtwo
我爷爷也是这样,从不着急生气的。
闲闲客
赞外公!
H
Hanny
有着样的外公真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