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事业做到TOP1%凭的不止是智商,还有二十年寒窗苦读+持久的discipline。那是投入了全部身心铁了心要用它安身立命的。反观对股市的参与,大家都是半路出家,大多是业余来做的,要做到TOPx%肯定只能是特例。简单来说就是effort不够。
2. 做事业准备期成本很低,比如读书期间走歪路贪玩儿成绩下降最多挨父母几板子,回过头继续努力你并没有什么大的损失,股市则不同,学习期间的错误需要真金白银来堆积,其结果就是谨小慎微不求大赢只求不输。有此心态要想向做事业那样成功恐怕不易。话又说回来了,我们在股市混发财是其次,守住一生拼搏挣来的富贵本来就应该是第一要务,所以谨小慎微是本分,敢做敢为是莽撞。
3. 前面说了做事业有长达二十几年成本极低的准备期,而大家全身心炒股则多在退休后,试问即使真的从此投入全身心做股市你还剩下多少时间摸索出一套TOPx%的交易计划?你(特别是你的另一半)又愿意投入多少资本用在探索期间所犯的错误当中?
不做TOPx%也罢,be happy with what we have - no one can win it all!
看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哈哈
反正, 我中国大学读书时, 班里最差的同学, 现在应该是赚钱最好的。
也许样本少, 不说明问题。
不过, 高开低走的人, 不是没见过
现金不好和LD交代,哈哈,silverlining 是学会了短期期权
很漂亮,但是脑仁小。我们理财是分开各顾各的,TA的风格是死攥着不撒手,也不止损/止盈。其结果还是TA赢了。
ybd兄 进阶了
说不定就找棵歪脖子树吊死啦。
再说了,都是好词儿啊!
昨天一天读各种关于derivatives PPT,让我用于自己投资 多年了 毫无兴趣,那天谁说老刘起步都一样,工资也差不多,认知决定退休时候多少钱 哈哈。周五面试一个人 问他bond options vs equity options 稅上面区别一句都答不出来,他自己刚说完做了很多这些。然后前面一个更糟糕,现在这些工作5-10年经验的想把自己工作那点东西搞明白的都不多。 我家LD多说几句都知道wash sales 是30天。 面试有个老兄和我说45 天 哈哈
按理, 投房产的时间线要拉长, 但是, 那几年是我们吵架最多的年头。
因为我喜欢亲历亲为, 人家抱怨, 周末没有老婆了, 老婆去投资房鼓捣了。。。
早年读了苏州的小说家高晓声写的“美食家”,里面那个地主“房地产资本家”,除了收房租,就是吃喝玩乐,日子不要过的太快活。
1. 做事业做到TOP1%凭的不止是智商,还有二十年寒窗苦读+持久的discipline。那是投入了全部身心铁了心要用它安身立命的。反观对股市的参与,大家都是半路出家,大多是业余来做的,要做到TOPx%肯定只能是特例。简单来说就是effort不够。
2. 做事业准备期成本很低,比如读书期间走歪路贪玩儿成绩下降最多挨父母几板子,回过头继续努力你并没有什么大的损失,股市则不同,学习期间的错误需要真金白银来堆积,其结果就是谨小慎微不求大赢只求不输。有此心态要想向做事业那样成功恐怕不易。话又说回来了,我们在股市混发财是其次,守住一生拼搏挣来的富贵本来就应该是第一要务,所以谨小慎微是本分,敢做敢为是莽撞。
3. 前面说了做事业有长达二十几年成本极低的准备期,而大家全身心炒股则多在退休后,试问即使真的从此投入全身心做股市你还剩下多少时间摸索出一套TOPx%的交易计划?你(特别是你的另一半)又愿意投入多少资本用在探索期间所犯的错误当中?
不做TOPx%也罢,be happy with what we have - no one can win it all!
看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哈哈
反正, 我中国大学读书时, 班里最差的同学, 现在应该是赚钱最好的。
也许样本少, 不说明问题。
不过, 高开低走的人, 不是没见过
现金不好和LD交代,哈哈,silverlining 是学会了短期期权
很漂亮,但是脑仁小。我们理财是分开各顾各的,TA的风格是死攥着不撒手,也不止损/止盈。其结果还是TA赢了。
ybd兄 进阶了
说不定就找棵歪脖子树吊死啦。
再说了,都是好词儿啊!
昨天一天读各种关于derivatives PPT,让我用于自己投资 多年了 毫无兴趣,那天谁说老刘起步都一样,工资也差不多,认知决定退休时候多少钱 哈哈。周五面试一个人 问他bond options vs equity options 稅上面区别一句都答不出来,他自己刚说完做了很多这些。然后前面一个更糟糕,现在这些工作5-10年经验的想把自己工作那点东西搞明白的都不多。 我家LD多说几句都知道wash sales 是30天。 面试有个老兄和我说45 天 哈哈
按理, 投房产的时间线要拉长, 但是, 那几年是我们吵架最多的年头。
因为我喜欢亲历亲为, 人家抱怨, 周末没有老婆了, 老婆去投资房鼓捣了。。。
早年读了苏州的小说家高晓声写的“美食家”,里面那个地主“房地产资本家”,除了收房租,就是吃喝玩乐,日子不要过的太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