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美元的教育选择:上MIT,还是投资QQQ?(周末胡思乱想,纯属娱乐,轻砸)

Z
Zaplet
楼主 (文学城)

在教育投资这件事上,几乎没有比“上名校还是选公立大学”更令人纠结的决定了。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18岁的优秀学生被麻省理工学院(MIT)录取,四年总费用40万美元。与此同时,这位学生也被本州一所优秀的公立大学录取,学费全免。

这时,有人提出一个条件:如果学生选择不去MIT,而是上公立大学,将赠与他/她40万美元,但这笔钱必须投资在QQQ指数基金中,直到学生65岁。


如果把这40万美元投资,而不是用来交学费,未来会怎么样?

假设条件与投资计算

我们来做个长期投资测算,假设如下:

初始投资金额:$400,000(40万美元) 投资工具:QQQ ETF(指数基金) 投资时间:47年(从18岁持有到65岁退休) 年平均收益率:12%(包括分红再投资,参考QQQ过往表现,历史长期回报,不含极端高估) 年通货膨胀率:3% (用于折算购买力)

复利增长计算: FV=400,000×(1+0.12) ^47  -> 82 million

考虑到3%的年通胀率折算成今天的购买力, 这笔钱等同于今天的22Million左右。

 

而另一边:公立大学+普通工作

如果学生选择了免费读州立大学,他/她依然可以找一份稳定、收入不错的工作,比如年薪10万美元(我们保守一点,尽管州立大学毕业生不一定比MIT毕业生就业前景差),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生活轻松自在。同时,账户里还有一笔静静增值的巨额投资。

甚至,他/她还可以每年储蓄15%的收入,继续追加投资。而40万美元投资的“雪球”将在未来持续滚大,最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放弃名校的机会成本

当然,MIT的教育资源、校友网络和学术声誉是无可替代的。对某些人来说,这些“软价值”远比金钱重要。但从錢的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放弃40万美元的复利投资,代价也是巨大的。

MIT毕业生未来或许也能有不错的收入,但如果是贷款或家庭自费,就少了几十年资产增值的机会。
而选择公立大学的学生,虽然起点低些,但凭借这笔早期的长期投资,最终可能拥有远超同龄人的财富自由度。

 

教育不是非此即彼,但数字不会说谎

教育从来不只是“赚多少钱”的问题,它关乎视野、成长、选择和生活方式。但从个人财务规划的角度看,机会成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大学学费飞涨的今天,像这样用“投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选择,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必备的理性思维方式。

这位选择不去 MIT 的学生,如果将 40 万美元投资于 QQQ 并坚持 47 年不动用:

最终将积累 超 8 千万美元的资产

折合今天的购买力,也超过 2000 万美元

这笔资产可以支持极其舒适的退休生活,甚至早早实现财务自由

同时,选择上州立大学并不代表人生“低配”:

仍然可以在喜欢的领域找到体面轻松的工作

省下时间与经济压力,早早积累本金进行复利投资

把教育看作工具,而非标签。

如果年回报不是12%,而是8%,10%(比如SPY),或者是15%以上(例如QQQ的历史表现)呢?

 

三心三意
上MIT,读Math+CS, 4年后进顶级Trading firm 做QT,起薪500K-600K(保括年终bonus)
三心三意
几年后百万年收入很正常
高山峻岭流水人家
州大也一样进顶级Quant.

完全看个人。

学校的作用被overrated.

三心三意
Probability is much much much lower
x
xplnt
这个问题没意义,就像为什么要住好房子开好车度假吃米其林, 上顶级学校也一样。赚钱的目的是花钱 ;)
三心三意
不懂就不要在这乱说
高山峻岭流水人家
Not at all.
高山峻岭流水人家
画线不如你。Q T你就不要板门弄斧了。

让人笑话。

d
dancingpig
除非高中数学物理计算机有一样拿了金牌,否则投行最看门第了
三心三意
我不跟你争。在这个行业的都知道是什么回事。
Z
Zaplet
可以理解为:上大学是一种消费?
三心三意
我让人笑话,哈哈哈。到此为此。不浪费时间。
财神爷爷
上名校是为了得到好的资源和环境去学习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不是向旁人炫耀自己是哪所名校毕业的。那和买超级名牌产品一样,是为了

自己享受产品的高质量,不是向旁人炫耀产品的商标。大多数赚到钱的人或很有钱的人,肯定不是名校毕业的,因为赚大钱的思维逻辑不是书本上所能学到的。当然,人生的运气很重要,该有什么,或缺什么,上天早有安排。

三心三意
Exactly, 这才是懂行说的话
d
dancingpig
IT业倒是比较不以出身轮英雄
三心三意
有些人连top firm 找new graduate QT的标准都不知道
d
dancingpig
你这几天有些捧杀我了,哪天我要露了怯说错话,会被殴的 LOL
三心三意
LOL, 真的假不了。做个真实的自己,说的话不会有错的
s
sji
能够完全自费上MIT 家里也基本上可以再拿出40万来买qqq.

另外MIT 学费每年6万左右。

x
xhzs
关键是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大学学费40万,学生毕业工资5-6千一个月,投入产出比也太差了。还有AI,说不定连5,6千的工作

也快没有了。

麦粒
首先家长对付40万没有压力,然后和孩子讨论,征求孩子意见,由孩子决定
s
sji
完全对。儿子公司有博士毕业的,也有没有上大学的。工资基本上一样。
B
BrightLine
老高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家里有几个高薪矿工,哈哈

名校FAN
哈哈
三河匹夫
MIT, period.
5
5181
为啥单指MIT,不是T5里选1嘛,T5录了就去.
s
sji
个例。
三心三意
对,QD (Quant Developer) 学校的出处稍微广一些
Z
Zaplet
80万美元投资QQQ,如果年回报率12%,47年后将达到1.6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1米。

如果年回报率15%,47年后将达到5.7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42亿美元。

三心三意
我们家也有啊:)
5
5181
老高4个孩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给一个接一个孩子上名校,哈哈.
Z
Zaplet
只是拿MIT举个例子。
三心三意
说的是比例。这跟本不用争论。Top QT 要的是数学,计算机得过金奖的。当然是顶级CS+Math高校里多
B
BrightLine
你家也是,哈哈
5
5181
你这才8千万,知道个去T5之一,开公司现在钱多过8千万了.
三心三意
他家10个孩子都进top firm QT 也改变不了Top school 高比例进去的事实啊
s
sji
儿子当年5个室友,其中3人拿到了。最后只去了一个。
B
BrightLine
你们家都有矿工?哈哈

我娃完全不感兴趣

n
nancyjin5391
买个名气,对于人的一生还是很重要的
g
gladys
三心, major是math+CS好,还是math+economics好?
Z
Zaplet
肯定有!但不是MIT毕业的大多数。
麦粒
还有如果是类似UCB这样的实力公校,省下这40万的可能性更大
T
Tianyazi
去MIT, 找个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结婚!躺着挣钱!
三心三意
如果想做QT,math+CS, period!
Z
Zaplet
同问。
s
sji
做quant肯定是math+ CS
三心三意
Just be clear,我说的是比例会大的多。不是说其他专业就不行
Z
Zaplet
那得去哈佛, 哈哈
山里歌行
如果把那40万放在QQQ不动,那平时一年十几万的生活就有点紧,最终财务自由了,也失去了年轻时潇洒的自由。
5
5181
当初我建议别去MIT选另一个.
天尽处
CMU statistics & data science 可以找到QT 工作吗?
s
sportfan
这点钱,孩子决定
s
sji
可以的。做矿工数学,计算机加上统计应该是最多的。
s
sji
名校有富二代和官二代。但这些人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
H
Hurstian
上大学是父母的一种消费 对很多人而言性价比不是第一位的
5
5181
老高隔壁坛学习研究深刻领会,回家正确点拨才击败了top大学毕业的:).
w
wave1234
纠结这个,即使读了MIT也做不了QT。
三心三意
如果是个儿子,那不是悲惨了:)
w
wave1234
富二代,官二代在MIT里太少了。同一个城市,其它几所高校倒是比例高一些。
三心三意
我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我只是在说明一个事实。这没什么可辨论的。
太阳从西边出来
用投资回报来做人生选择的思考逻辑是建立在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积累财富。所以想一想自己和孩子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就有答案了。
邵丰慧
非常同意!
5
5181
没觉得贬低.不过家有4个孩子应该学医/法/商/CS这样自家可以开公司了.
s
sji
好像老高家就是这样的。
5
5181
好像一个qt?3个医?不记得了:).
w
wave1234
绝大多数MIT毕业生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这样说,楼主不用纠结了吧。
x
xplnt
我觉得投资和消费两方面都有。作为投资回报率不确定,作为消费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本身的提升是肯定的
Z
Zaplet
不纠结,只是疑惑身边很多普通人的选择,因为大多数的时候普通人、普道娃。只是好奇为啥很多父母推娃推到亲子关系不合
Z
Zaplet
积累财富是为了选择的自由
柏舟泛流
为何不学制造, 现在川总大力推进制造业回流, 大家不看好?
Z
Zaplet
还很难说吧。
c
cnrhm2017
我看好机器人制造
p
pichawxc
投资47年更受用一些。已经有研究录取了而没去名校的小孩与去了的没有差异, 但不差钱、镀金和找对象除外。
Z
Zaplet
是的,关键在于孩子是什么样的。
新游客
这个也不光是钱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