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名士兵, 50架直升机, 150辆军车將參加阅兵, 庆祝川总79岁诞辰

C
CheGuevara
楼主 (文学城)
US army plans for a potential parade of 6,600 soldiers on Trump’s birthday

Plans for a large military parade coinciding with the president’s 79th birthday would likely cost tens of millions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may/02/trump-birthday-army-parade

g
gladys
浪费。他不是有个部门到处砍别人的开支吗?
M
Maui2021
还真要变成普京,金三胖,习大大?阅兵是独裁国家元首的最爱啊。
玻璃坊
溜须文化进入军队了

g
gccard
又升级了,这次是升级教宗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5/05/03/126147707.html

 

g
gccard
宇宙最佳总统+教宗,粉们可以兴奋几天了
g
gccard
看看这个坛子里的有钱人就知道大势所趋了
b
bingliu94062
这个网站在 trustpilot 上评分 1.5/5. 基本不可信
玻璃坊
不是多数

拍马的很loud、未必是投坛有钱人的多数

秋前
June 14, the 250th birthday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秋前
Fake news! It's why people don't trust them!
玻璃坊
Trustpilit上哪个新闻媒体可信?

theguardian已经是严肃媒体了

秋前
Are you going to cry? Be miserable?
y
yhr
是的,我们认识的一个老兵后代,是在去诺曼底登陆的地方认识的,他从美国去给他在那牺牲的父亲扫墓,他跟我们伊妹儿提醒这事情,

很激动,要我们记住收看。

y
yhr
他的父亲当年22岁,农家之子,父母的长子,纽约州罗切斯特地方人,可怜再也没回到故乡,他是遗腹子。我们有一起在他父亲
j
jonjon
coinciding with 你翻译成庆祝了,你

英语考试几级啊,怎么出的国啊?

S
Sandcity2000
大选前左棍不是坚信左媒信誉最高他们的民调最准?看来打脸还不够、哈哈。
S
Sandcity2000
带节奏呗!不然怎么拉一堆左棍进来搞批斗,这个考虑还不知道是老川考虑还是政府考虑,不过美国的确需要鼓励爱国精神振兴士气
y
yhr
关键消息是假的,是造谣,除了别有用心,也是没有知识,不懂美国历史,胡说八道还成瘾了,丢人现眼,浅薄而不知自重。
i
internuts
they are real heroes
玻璃坊
不客气滴说,你们就不会正常说话

这棍那棍,你们自己是什么棍。

以后别跟我的帖子!

玻璃坊
你也差不多

还“声明”退出,憋不住了吧,哈哈

S
Sandcity2000
你不需要客气的说,左棍撒谎太多,被打脸也不记得。
y
yhr
是,当地法国老百姓,一代又一代义务为美军牺牲烈士墓地献花清扫,我是听那些去扫墓的烈士后代讲的,他们很感激。美国

也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我们来这,后代也在这,至少要爱它,维护它,希望它好,都是自己选择来的,又不是被卖被逼的,骂骂咧咧真没品。

y
yhr
我是几个月退出没说话,但疯子一直造谣网友是我的马甲,我才出来为那位被冤枉的网友也是为自己伸冤啊,不然我不会出来了。
玻璃坊
那是因为有些人还在墙国啊

脑子里还是丛林世界,不懂啥叫文明

玻璃坊
原则上支持你出来

也没必要禁言。

只是说起观点,没必要加太多情绪表述。

两个人之间争执,我原则上不介入不占边。

年轮
大砍科研经费,大砍FDA,却有钱搞大阅兵
y
ylad12231313
对的,绝对支持你说话,多说。自己国家的事发表意见是权利也是义务。哪像大家拿的,整天盯着美国,还是好好享受碳税吧
S
Sandcity2000
是你吗?每天不遗余力骂美国现任总统,鼓吹墙国,可惜赵家人还是当你是间谍
S
Sandcity2000
造谣前动动脑子吧
q
qjftxdd
比花在非法移民 住酒店上 靠谱
C
CheGuevara
右媒"纽约邮报"也是同样的口气

n
newxiaoshuye
同事父亲也是二战老兵,去世多年,同事一直心心念念的地方就是诺曼底,说一定要去看看,后来终于完成心愿
y
yhr
他父亲牺牲后,他母亲再嫁,继父是好人,他长大懂点事了跟他讲,你的生父是英雄,等我以后有能力了,我带你和你母亲去给他扫墓,

现在继父和母亲都不在了,他攒够了钱,带着太太和孩子来的,我听了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