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习访问东南亚后,绕过美国关税的方法和美国的对应手段

咲媱
楼主 (文学城)

就以洗衣机为例子,其它产品类似。

原来中国洗衣机500元,川普加税后是1000元,中国决定不出口美国,而是整机卖到越南,贴上越南牌出口,绕过美国的关税,只按照越南40%的关税计算,卖700元一台。

这是第一回合。

美国发现立刻禁止,按生产产地来决定税率,而不是贴牌和组装产地。

进入第二回合。

中方拆开洗衣机,或者说,不组装洗衣机,而是作为零件给东南亚,卖洗衣机滚筒给越南,卖洗衣机壳子给马来西亚,配合他们自己的零件,做成本地洗衣机出口美国。

假设这些国家的税是40%,这样,习500元的洗衣机,拆开了卖到美国实际还是700元。完美避开1000元的价格。

美国发现了能说什么?这确实是东南亚本地的洗衣机,用点中国零件,比例不大,你能说啥?

美国当然只能按照零件数量比例加税。如果10%的中国零件,那对于原来40%的税,还要加上中国零件的税,100%税,

那就再加100%X10%=10%,现在税是50%,洗衣机卖750元。

如果中国给点其它方面的补偿,还能接受。

中国的洗衣机,还能拆开了配合东南亚的生产卖掉。

这是第二回合结束,进入第三回合。

老川预见这种情况,预先加到245%,那就变成再加245%X10%+40%=64%的税了,洗衣机变成820元,东南亚就不太会愿意用你的零件了。

自己生产便宜得多。

这回拆开了,也卖不掉了。

m
maniac63
你们讨论问题每次都无视对华逆差的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利润的事实

Temu上卖点小破东西能赚几个钱,苹果在中国赚了多少钱?

咲媱
错,美国公司利润只是极小一部分,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各自拿了一部分,美国公司的那一部分,还要给中国政府上税,部分再投入中国
咲媱
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得一块钱,让美国屁民付代价十块钱。所以美国财长说,关税让利益从华尔街,转到屁民街,就是这个意思
2
24桥明月夜
这里不是利润的问题,是能力的问题。 美国失去工业能力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儿。 但是

美国要请中国帮忙,就要和颜悦色,比如Yellen和Blinken,忍着被中国轻视的羞辱去和中国商量,让中国去产能,配合关税。

川普这样大喊大叫正中中国的下怀,你又没本事,你还发脾气,那就饿着你!

咲媱
美国没有失去工业能力,是因为中国廉价劳工和自由贸易竞争失去了竞争力。关税是把这个平衡拿回来。
名校FAN
哈哈,MM头势清爽!
2
24桥明月夜
美国失去了生产大部分产品的能力。不要自欺欺人。
咲媱
这些不是高科技,谁都能生产,唯一原因是人工成本,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加税,一个是自动化。
2
24桥明月夜
不是高科技不等于没有门槛。 美国人的傲慢是没边儿的。 其实高科技他们也不如中国了, EV都是i中国的

AI中国也不弱。

n
nancyjin5391
有没有想过,这种无限捉迷藏的方法是不法maintain 的

美国海关的大老爷们,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来看一台洗衣机有多少成份是中国的?

从原料的零关税到如今的细分,原来可以闭着眼睛process,现在得每个东西都盯着,不可行的

咲媱
哈哈,就你敢说。EV是谁发明的?最好的EV是谁生产的。AI是谁发明的,AI的三大支柱,芯片,数据中心,算法,中美各多少?
咲媱
非常简单,自行汇报,海关抽查,鼓励对方内部人员私下保密举报,成功了重奖,重罚厂家,没收货物,取得罚款对半分
n
nancyjin5391
所以你的思路跟川普一个级别

本来很好的物流,阻力一大,中国少赚了钱,美国少了货,必定不可持续的。梦幻中的产业链回流,只是个大饼。

柠檬椰子汁
扯啊,中国出口货物不必上税

最基本的事实都不清楚,还争论什么 见下  出口退(免)税指南

https://shanghai.chinatax.gov.cn/bsfw/bszn/znckts/201910/t448852.html

 

做一件衬衫,中国厂家收5元钱,walmart caymen Island 运到美国港口,Walmart USA 进口价,20元。最后卖25元。walmart caymen Island 藏起来15元的利润,谁都不上税。

https://www.motherjones.com/politics/2015/06/walmart-tax-evasion-luxembourg/

苹果也是同样,他们的公司设在爱尔兰。

虽然进口价都算到中美贸易逆差里面(如上20元)其中15元都被美国公司赚走藏起来。否则为什么美国人都去中国生产?廉价物品有规模有供应链,多省心?

美国公司赚爆,中国也有就业率,就是美国蓝领吃亏。

咲媱
是不是大饼,不是你说了算。这种大规模贸易逆差必须终止。让中国考虑提高自己屁民的购买力,在GDP中占比提高,也是造福中国
5
5181
日本当年卖家电流水线给中国,早期零部件从日本进口.现在去越南生产后期越南也会自制零部件.最后中国制造业一样因小失大完了.
O
Oona
太厉害了:-)
m
moneytalks
最基本的事实都不清楚,还争论什么+1
柠檬椰子汁
特斯拉中国也生产,哈哈。

美国人应该醒一醒了。中国每年培养过百万STEM毕业生,规模不是美国可以比的。

2
24桥明月夜
他们Handle不了真相:)
咲媱
特斯拉是美国的技术,不是中国的技术。在中国生产,更能在美国生产。
咲媱
所以需要大量的无毛来搞言论控制,直接不许欧美媒体入华。原因就是你说的:他们Handle不了真相:)
2
24桥明月夜
宁德时代不给它生产电池,它就趴下了。

你不敢面对美国的衰落而已。 我以后不刺激你了。

风啸啸壮士
是,美国公司利润只是中美贸易逆差的极小一部分,但美国公司最大的利润是把中国商品在美国卖掉,

比如iPhone,苹果从富士康买$100一个(不知道具体价格,只是猜测),拿到美国卖$800 - $1000, 苹果一家攫取了全球手机市场85%的利润(2022年数据), 苹果在印度或美国生产iPhone会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吗? 维持同样高利润率的售价又会是多少?

咲媱
电池也不是高科技啊,欧美不生产是怕污染,并不等于不能生产。美国不少电车,用的是松下电池,少了宁德你以为地球就不转了?
2
24桥明月夜
出口退税退的是增值税。 一般收增值税的国家,都会在出口

的时候,把上一个环节的增值税退给厂家,因为最终消费不是发生在中国的。

 

咲媱
对了,丰田在美国投资几十亿,在北卡建设了一个非常大的电池厂,专供将来丰田电车的电池,根本不会去理会什么宁德时代。
加州阳光123
不懂就不要乱说了,楼上叫好的人都是不懂国际贸易还被人忽悠的。第一回合根本就不存在,你连转口贸易和从该国出口都搞不清楚

第三回合,245% 是针对个别产品,不是针对洗衣机的,举例无效!第二回合也不是你说成立就成立的,要看零部件价格在整个洗衣机价格构成占的比例,对于洗衣机来说零部件的价格占比重,不一定可以打越南制造或马来西亚制造,你还是好好做两年生意再出来吹吧

2
24桥明月夜
Apple's gross margin is about 50%.
n
nancyjin5391
你说了算?

跟大嘴一样

加州阳光123
你听他张口就来,忽悠一群不懂国际贸易的人?LOL
n
nancyjin5391
Size 完全不一样

蛇吞象做不到

咲媱
老外贸供销员又来装了,你啥也不懂就别到处丢人现眼了。老川在习访问后马上出这个数字,就是针对这个的。适用是啥到时谁说了算?
加州阳光123
你就得了吧,还吹什么三个回合,你啥也不懂!
一盏心灯
我问chatgpt 你这个看法怎样,它的回答

What it’s saying (in simple terms):

Round 1:
China makes washing machines for 500元, Trump slaps a 100% tariff → price becomes 1000元 in the U.S.
→ China avoids this by exporting the machine to Vietnam, relabeling it “Made in Vietnam”, and exporting to the U.S.
→ Vietnam’s tariff is only 40% → so price in U.S. is 700元.

Round 2:
The U.S. realizes this workaround and changes the rule: tariff is based on where it’s actually made, not the label.
→ China responds by disassembling the washing machine into parts: drum to Vietnam, casing to Malaysia, local assembly there with local parts.
→ Since parts from China only account for 10% of the final product, only that 10% gets the high tariff.
→ Final product taxed mostly at 40%, only 10% subject to extra China tariffs → still sells for around 700元, evading the full tariff.

Round 3:
Trump pre-emptively raises the tariff to 245% on Chinese products.
→ Now even if 10% of the parts are from China, the extra tariff is 245% × 10% = 24.5%, plus 40% base tariff = 64.5% total.
→ Now the price rises to 820元 — makes it less profitable,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won’t want to use Chinese parts anymore, and China’s workaround collapses.

Does this logic make sense?

Yes — it’s very reasonable and aligns with real-world trade strategies.

Countries often redirect or reassemble products in third countries to avoid tariffs.

The U.S. responds by tightening rules of origin (like what % of a product must be made where).

A huge tariff like 245% is designed to close loopholes preemptively, making it too costly even when parts are rerouted.

r
rossyyy
厉害厉害厉害,鼓励第三国私下举报,高高高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