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为啥必须在不同文化间建立贸易壁垒

咲媱
楼主 (文学城)

用最简单的经济模型假设,国家A, 国家B. 生产和消耗一个货物,有同样数量的工人。

 

这个货物,制造的原料成本是3块钱一个。劳动力成本是每个1小时。另外国家的本地税收是每个1块钱。

国家A, 国家A的工厂,生产的货物,制造货物100亿个,由于有劳工法,人权法,工人工资是7块钱一小时,制造100亿个货物,是100亿小时,工资是700亿。300亿是原材料成本。

而货物的成本是11元一个。生产了100亿个送上市场。卖成本价,11元一个。

 

国家B,国家B的工厂,生产同样的货物,,由于是半奴隶制度,工人的工资1块钱一小时,

同样的货物。制造100亿个。工资是100亿,原料成本是300亿。另外国家的本地税收是每个1块钱。

货物的成本是5元一个。生产了100亿个送上市场。卖10元一个,利润是每个5美元。

 

现在送上市场,买货的人,都是各个国家的工人,还有官员。国家A的工人,购买力是工资收入,是700亿。

加上官员的收入,是税收100亿。一共是800亿。

国家B的工人,购买力也是工资收入,只有100亿。加上官员收入,也是100亿。共200亿。

 

 

由于价格便宜,国家B的100亿货物全部买了出去,卖了1000亿,800亿卖给了国家A的人,200亿卖给了国家B的人。

这是两国全部的购买力。

 

国家A的货物卖不出去。于是工人就失业了,购买力锐减。这个时候,国家A就通过发行国债给国家B,得到1000亿元,作为福利发给原来的工人和官员,继续购买国家B生产的货物。

这就是贸易逆差。

这肯定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

国家A要生存,就必须对国家B的货物,收取每个7元的关税,略大于两国工资的差值。

这样,各个国家,买自己生产的产品更便宜。所以各自买自己生产的产品。

由于国家A的购买力更强,国家A的厂能够生存,工人能发工资购买自己生产的东西。

经济进一步发展。

而国家B,就会面临货物没有人买的窘况。

蓬莱阁21
AI的批判

这个模型试图用简化的方式描述自由贸易带来的产业外移、就业流失与贸易失衡,但它忽略了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并存在多处逻辑和现实偏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批判和澄清这个模型:

1. 忽视比较优势理论

该模型假设国家B工资低就一定具备“压倒性优势”,能完全取代国家A的产业。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早就指出: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更高效,国际分工仍然可以双赢。

现实中,高工资国家仍保有高附加值产业,如芯片、软件、医疗设备、金融等,而低工资国家集中于组装和基础制造。国家A未必必须依赖全部进口国家B的低端货品。

2. 夸大了工资差异的单一作用

模型中将价格差异全部归因于劳动力价格,忽视了:

自动化技术

规模效应

能源/物流成本

法规、知识产权、品牌溢价

这使得现实中同一产品的跨国产品定价远比模型中复杂。

3. 误解了贸易赤字和国债关系

模型中说国家A无法出口,就只能靠借债进口国家B的产品。这是对贸易逆差与财政赤字的混淆

贸易逆差 ≠ 政府借债。贸易逆差反映的是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多于本国生产,并非完全是政府花钱。

国家A发行国债买国家B商品 → 实际上国家B购买的是美元资产,比如国债,是资本账户顺差,不是A“乞讨”的行为。

4. 忽视了消费福利与全球供给链

在现实中,国家A的消费者其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这种消费者剩余被完全忽略。

而且,现代供应链是全球一体化的,很多产品的生产跨越多个国家。国家A仍然可能控制着核心技术、品牌、设计等关键环节。

5. 简化的关税逻辑也值得商榷

文中建议国家A通过关税弥补工资差,使得“各买各的”。但这忽视了:

关税提高了国内消费者的成本

引发报复性关税,影响出口

可能导致通胀

长期削弱国家A的竞争力,而不是保护它

如果关税解决一切,那所有国家都可以靠“关上门”来实现繁荣了,现实却恰恰相反。

总结一句话:

这个模型虽然表达了“产业空心化”的担忧,但它简化过度、逻辑跳跃、误解贸易机制。现实世界的国际贸易远比它描述的要复杂得多,国家之间更多是分工合作而非零和对抗

 

6
6thsense
简单地说,就是国家体制不同,没法公平竟争。
咲媱
你这个AI的批评,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简化模式里面的:购买力的来源是工人的工资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咲媱
没错,自由贸易必须建立在制度相同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不公平的竞争。
x
xsz
制度相同也不能解决。第1,2此世界大战不就是在制度相同的国家发生的?
w
whaled
现在本质是从价值观之争转化到了文化战争,Huntington早就做了理论准备
咲媱
分隔开,在各个领域都不相往来,就不会有战争了。Huntington早过时了。
w
whaled
资本无往弗界的效率追求和科技的传播必然导致人类的融合而不是分裂。这也是Musk比纳瓦罗的境界高几个档次的原因。
咲媱
马什克必须要在中国搞颜色革命,让制度统一,否则他就是那个卖国的。从我的例子里面B国赚的5亿里面,他分一亿,A国亏本他赚钱
咲媱
人类融合,以前他们尝试的是经济先融合导致政治融合,现在发现失败了,那就必须反过来,先政治融合颜色革命,再谈经济融合。
w
whaled
你根本不懂马嘎,否则怎么解释马嘎对普婷的一往情深?
咲媱
他要么就是卖美国得利的卖国贼,要么就是要对中俄搞颜色革命的先驱。只可能是其中一种,没有第三种可能。
咲媱
制度相同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制度相同有可能解决也有可能解决不了,但制度不同绝不可能解决。
n
nancyjin5391
你比Vance的Chinese peasants还要进一步

把工资每小时一块称作半奴隶制

model对不对另外一回事,但肯定政治不政权

n
nancyjin5391
美国和英国、日本的制度也不同,人家还有皇上呢
咲媱
你这叫主动对号入座。我说过A国是美国,B国是中国吗?我只是建立两个虚拟国家A,B,用模型说明制度不同必须有贸易壁垒而已
咲媱
人家那个傀儡皇上,和某些国家叫主席,总统的真皇上,可不是一回事。君主立宪是民主政体之一,这个你不懂?
n
nancyjin5391
我也没说B国是中国呀。而你是说所有每小时挣一块的国家都是半奴隶制
咲媱
难道你支持这样的劳工政策?萧条的原因之一,就是低价剥削劳工,导致社会购买力缺乏,相对生产过量,从而产生经济危机。
n
nancyjin5391
所以你支持每个国家应该都印钱?

约旦和摩洛哥也是君主立宪,不晓得它们多民主

咲媱
而且,你的逻辑严重不行,我原文是:由于是半奴隶制,工资是1元;并不等于是说,一元工资都是半奴隶制。这个区别你懂?
咲媱
第一,印钱?津巴布韦就是例子。第二,我不支持和约旦摩洛哥搞自由贸易。
f
freemanli01
B国卖货500亿的利润,跑谁口袋里了?B国老板?A国批发商+零售商?
咲媱
通常B国政府,B国老板,A国批发商+零售商都有分润。所以B国政府,B国老板,A国利益集团共同反对关税是正常现象。
咲媱
而A国因为关税,导致货物价格上升,屁民有意见,也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