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寺如会禅师,始兴曲江人也。
相国崔公群出为湖南观察使,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
乃问:“鸟雀还有佛性也无?”
师曰:“有。”
公曰:“为甚么向佛头上放粪?”
师曰:“是伊为甚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呵呵,正因为鸟儿有佛性,知道怕,所以只敢在木雕泥塑的佛头上拉屎,遇见鹞子,早跑得没影了,去鹞子头上放,那不是找死么。鸟儿都知道相中无性,你还拜个啥?你再拜,我觉得鸟儿应该在你头上也放放粪,嘿嘿,你真不如鸟。
仰山参,师问:“汝是甚处人?”
仰曰:“广南人。”
师曰:“我闻广南有镇海明珠,是否?”
仰曰:“是。”
师曰:“此珠如何?”
仰曰:“黑月即隐,白月即现。”
师曰:“还将得来也无?”
仰曰:“将得来!”
师曰:“何不呈似老僧?”
仰叉手近前曰:“昨到沩山,亦被索此珠,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师曰:“真师子儿,善能哮吼。”
这一段对话,前面四问四答仰山都答得泛善可成,直到“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所以,我昨天说,还是要来回多验证,一两句话,一个动作,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当然,那个时候科技没有今天发达,学僧基本上就是读几本有限的经论,跟一个师父听开示。不像我们今天放狗一搜,什么公案经书都能读到。所以,那个时候的禅师能说出这些话来,应该是参了许久之后的结果,通透无疑了。
仰礼拜了,却入客位,具威仪,再上人事。
师才见,乃曰:“已相见了也!”
仰曰:“恁么相见,莫不当否?”
师归方丈,闭却门。
仰归,举似沩山。沩曰:“寂子是甚么心行?”
仰曰:“若不恁么,争识得他?”
沩山, 仰山,是师徒俩。 禅门沩仰宗,就是从他俩开始的。这一段什么意思呢。仰山是客僧,礼拜住持,然后在客座坐下,再拿出一点礼物。如会禅师讲客气,说,刚刚聊了这么就,已经见过了,您别客气了。仰山说,这样算相见,不妥吧。如会禅师回归方丈室,关上门。呵呵,让你吃个闭门羹。
其实,两人话里的机锋都围绕着一个“见”字。闭却门,就是不可见。
仰山回去后,师父沩山问他,你觉得他咋样?
仰山答,不如此试探他一下,怎知道他会不会?言下之意,认可了。
虔州西堂智藏禅师,虔化廖氏子。
僧问马祖:“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
祖曰:“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得,问取智藏。”
其僧乃来问师。师曰:“汝何不问和尚?”
僧曰:“和尚令某甲来问上座。”
师曰:“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得,问取海兄去。”
僧又去问百丈怀海和尚。海曰:“我到这里却不会。”
僧乃举似马祖。祖曰:“藏头白,海头黑。”
马祖,西堂,百丈,都不说。虽然讲,不说就是说。但我以为,尽管说即错,还是要说的。完全沉默不语,对方也能契入玄机的大根器,举世难寻。不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凡圣,没有佛法,本自具足,不向外求。
马祖一日问师曰:“子何不看经?”
师曰:“经岂异邪?”
祖曰:“然虽如此,汝向后为人也须得。”
曰:“智藏病思自养,敢言为人。”
祖曰:“子末年必兴于世。”师便礼拜。
这一段我非常认同马祖。经书,个人以为应该多读。不要有门户观念,哪宗哪派的都可以读。这一点我同性师兄讲过,噶举派是一个不重经典重实修的宗派。好处是不被经书所困,坏处是有时理上不通透。
如何读经呢?通读,总结,扬弃。佛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佛弟子们不要把佛陀当成神从而产生偶像崇拜。他不是上帝或上帝之子,他是一个悟道了的凡人。佛经都是佛陀的语录,再有智慧的人也有说错话的时候。他如果从来不错,岂不是最早的伟光正。如果把佛经当成了圣旨,就是为经所困。你就是迷信!你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修行人。
马祖灭后,师唐贞元七年,众请开堂。
李尚书尝问僧:“马大师有甚么言教?”
僧曰:“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非心非佛。”
李曰:“总过这边。”
李却问师:“马大师有甚么言教?”
师呼李翱,李应诺。
师曰:“鼓角动也。”
呵呵,又见到了这一招。你一答应或回头,“鼓角动也。”
师住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有天堂地狱否?”
曰:“有佛法僧宝否?”
更有多问,尽答言有。
曰:“和尚恁么道莫错否?”
师曰:“汝曾见尊宿来邪?”
曰:“某甲曾参径山和尚来。”
师曰:“径山向汝作么生道?”
曰:“他道一切总无。”
师曰:“汝有妻否?”
曰:“有。”
师曰:“径山和尚有妻否?”
曰:“无。”
师曰:“径山和尚道无即得。”俗士礼谢而去。
智藏禅师,好开示!你问有天堂地狱否?就已经有了。你问有佛法僧宝否?就已经有了。而在明眼人眼里,是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骗财?看起来不太像,因为至少到现在为止,好像没有任何人有他一丁点的个人信息,更没有他的银行账户;
骗色?更不太像,因为如果是去笑坛,他的粉丝就多了去了;
为增加知名度?有可能,不过,好像选错了地方;
抢别的宗门的弟子?似乎也有可能,不过,不仅选错了地方,也选错了方向,要想抢弟子,不应该循循善诱吗?
那他会不会是真心想和大家交流呢?尽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还是很真诚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自己觉得最后一条是最有可能的。
我还是那句话,依法不依人,有问题就提,有不同观点就讨论。我们佛家弟子,并不比别的宗派高明多少,我们也不会更睿智,或是更有悟性;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我们的心,可以更兼容,更开放,毕竟我们是注重修心的。
我对你牺牲自己时间和精力,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心得体会的做法非常佩服。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做一件好事不难,但是长时间坚持做好事,真是非常不容易的。
赞!
读完这篇,还是挺困惑的:相中无性也许较易理解,但性不可见与见性成佛不是有矛盾吗?或者见字在这些句中的含义不同?性不可见是因为相中无性?
鸟为食亡又怎么说?也是自性所致?
关键是要明白为什么不可见。
奇闻怪谈: 谈谈佛家的觉悟和开悟
《黑客帝国》 — 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对空性作为终极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但我觉得与诸位的讨论,有助于我跨越文字上的障碍,更好地进行认知上的思辨。古人因为立文字记录不易,交流也不易,文字的阐释不容易做到清晰而全面,字面上的矛盾也不少。
你的文章里有“相是空性的显现”,“相无实性”,觉性是心,就是佛性(大意)。孔兄写过“相在性中”,“相中无性”,性是感知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感知离不开认知重构(仁者见仁)。也可以说诸相是客观真实(空性?)与虚构(各种错觉/假名/偏见)的组合。但我们看到的都是相,因此说性不可见?没有观照反思觉悟的过程,我们就执迷于名相,离本来面目越来越远?
心或意识亦如是,有洞察真实的领悟,也有各种错觉幻觉(心不可明?)。如孔兄提示,明白心不可明,明白任何念都可能是妄念,都可放下,也许可得心安?
任何一念,都是吃。任何一个念头,都是想得到什么,像“吃”一样。比如你正在想空性是什么,就是“在吃”。
吃是一种欲望。凡吃者,就有吃相,必然有生灭。
但不吃,只看,那就牛逼了。你身体里,有没有只看不吃的东西?此时此刻,你能不能做到只看不吃?试一试。
第一,看(seeing), 可以是目视,可以是大脑认知/理解。你是说性不可见但性可知吗?孔兄也许说的是真的不可知,至少不是肯定地,透彻地,全面地知。
第二,不论是看到或理解,你看到的或理解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可能是错觉/幻觉/做梦。那么看见还是等于没看见。没看见却以为看见了,那就是烦恼(或欢喜)的来源。
本地风光不就是饿了就吃,饿了才吃吗?那个赖小民,贪了满屋子的钱没法子花,没地方花。只是因为贪念。
该吃吃,该艸艸。顺其自然,不违道。
用大脑去理解,不是不可以。总是用大脑,就没这个觉了。:-)
比如植物有向光性。那么推而广之,万物恒变,非生命体似乎也有符合其本性的变化/运动,比如日月流转,如有生命韵律。也是觉性?性在用。那么觉性与性(或空性)的区分在哪里?
湖南东寺如会禅师,始兴曲江人也。
相国崔公群出为湖南观察使,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
乃问:“鸟雀还有佛性也无?”
师曰:“有。”
公曰:“为甚么向佛头上放粪?”
师曰:“是伊为甚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呵呵,正因为鸟儿有佛性,知道怕,所以只敢在木雕泥塑的佛头上拉屎,遇见鹞子,早跑得没影了,去鹞子头上放,那不是找死么。鸟儿都知道相中无性,你还拜个啥?你再拜,我觉得鸟儿应该在你头上也放放粪,嘿嘿,你真不如鸟。
仰山参,师问:“汝是甚处人?”
仰曰:“广南人。”
师曰:“我闻广南有镇海明珠,是否?”
仰曰:“是。”
师曰:“此珠如何?”
仰曰:“黑月即隐,白月即现。”
师曰:“还将得来也无?”
仰曰:“将得来!”
师曰:“何不呈似老僧?”
仰叉手近前曰:“昨到沩山,亦被索此珠,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师曰:“真师子儿,善能哮吼。”
这一段对话,前面四问四答仰山都答得泛善可成,直到“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所以,我昨天说,还是要来回多验证,一两句话,一个动作,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当然,那个时候科技没有今天发达,学僧基本上就是读几本有限的经论,跟一个师父听开示。不像我们今天放狗一搜,什么公案经书都能读到。所以,那个时候的禅师能说出这些话来,应该是参了许久之后的结果,通透无疑了。
仰礼拜了,却入客位,具威仪,再上人事。
师才见,乃曰:“已相见了也!”
仰曰:“恁么相见,莫不当否?”
师归方丈,闭却门。
仰归,举似沩山。沩曰:“寂子是甚么心行?”
仰曰:“若不恁么,争识得他?”
沩山, 仰山,是师徒俩。 禅门沩仰宗,就是从他俩开始的。这一段什么意思呢。仰山是客僧,礼拜住持,然后在客座坐下,再拿出一点礼物。如会禅师讲客气,说,刚刚聊了这么就,已经见过了,您别客气了。仰山说,这样算相见,不妥吧。如会禅师回归方丈室,关上门。呵呵,让你吃个闭门羹。
其实,两人话里的机锋都围绕着一个“见”字。闭却门,就是不可见。
仰山回去后,师父沩山问他,你觉得他咋样?
仰山答,不如此试探他一下,怎知道他会不会?言下之意,认可了。
虔州西堂智藏禅师,虔化廖氏子。
僧问马祖:“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
祖曰:“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得,问取智藏。”
其僧乃来问师。师曰:“汝何不问和尚?”
僧曰:“和尚令某甲来问上座。”
师曰:“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得,问取海兄去。”
僧又去问百丈怀海和尚。海曰:“我到这里却不会。”
僧乃举似马祖。祖曰:“藏头白,海头黑。”
马祖,西堂,百丈,都不说。虽然讲,不说就是说。但我以为,尽管说即错,还是要说的。完全沉默不语,对方也能契入玄机的大根器,举世难寻。不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凡圣,没有佛法,本自具足,不向外求。
马祖一日问师曰:“子何不看经?”
师曰:“经岂异邪?”
祖曰:“然虽如此,汝向后为人也须得。”
曰:“智藏病思自养,敢言为人。”
祖曰:“子末年必兴于世。”师便礼拜。
这一段我非常认同马祖。经书,个人以为应该多读。不要有门户观念,哪宗哪派的都可以读。这一点我同性师兄讲过,噶举派是一个不重经典重实修的宗派。好处是不被经书所困,坏处是有时理上不通透。
如何读经呢?通读,总结,扬弃。佛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佛弟子们不要把佛陀当成神从而产生偶像崇拜。他不是上帝或上帝之子,他是一个悟道了的凡人。佛经都是佛陀的语录,再有智慧的人也有说错话的时候。他如果从来不错,岂不是最早的伟光正。如果把佛经当成了圣旨,就是为经所困。你就是迷信!你就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修行人。
马祖灭后,师唐贞元七年,众请开堂。
李尚书尝问僧:“马大师有甚么言教?”
僧曰:“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非心非佛。”
李曰:“总过这边。”
李却问师:“马大师有甚么言教?”
师呼李翱,李应诺。
师曰:“鼓角动也。”
呵呵,又见到了这一招。你一答应或回头,“鼓角动也。”
师住西堂,后有一俗士问:“有天堂地狱否?”
师曰:“有。”
曰:“有佛法僧宝否?”
师曰:“有。”
更有多问,尽答言有。
曰:“和尚恁么道莫错否?”
师曰:“汝曾见尊宿来邪?”
曰:“某甲曾参径山和尚来。”
师曰:“径山向汝作么生道?”
曰:“他道一切总无。”
师曰:“汝有妻否?”
曰:“有。”
师曰:“径山和尚有妻否?”
曰:“无。”
师曰:“径山和尚道无即得。”俗士礼谢而去。
智藏禅师,好开示!你问有天堂地狱否?就已经有了。你问有佛法僧宝否?就已经有了。而在明眼人眼里,是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骗财?看起来不太像,因为至少到现在为止,好像没有任何人有他一丁点的个人信息,更没有他的银行账户;
骗色?更不太像,因为如果是去笑坛,他的粉丝就多了去了;
为增加知名度?有可能,不过,好像选错了地方;
抢别的宗门的弟子?似乎也有可能,不过,不仅选错了地方,也选错了方向,要想抢弟子,不应该循循善诱吗?
那他会不会是真心想和大家交流呢?尽管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还是很真诚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我自己觉得最后一条是最有可能的。
我还是那句话,依法不依人,有问题就提,有不同观点就讨论。我们佛家弟子,并不比别的宗派高明多少,我们也不会更睿智,或是更有悟性;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我们的心,可以更兼容,更开放,毕竟我们是注重修心的。
我对你牺牲自己时间和精力,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心得体会的做法非常佩服。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做一件好事不难,但是长时间坚持做好事,真是非常不容易的。
赞!
读完这篇,还是挺困惑的:相中无性也许较易理解,但性不可见与见性成佛不是有矛盾吗?或者见字在这些句中的含义不同?性不可见是因为相中无性?
鸟为食亡又怎么说?也是自性所致?
关键是要明白为什么不可见。
奇闻怪谈: 谈谈佛家的觉悟和开悟
《黑客帝国》 — 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对空性作为终极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但我觉得与诸位的讨论,有助于我跨越文字上的障碍,更好地进行认知上的思辨。古人因为立文字记录不易,交流也不易,文字的阐释不容易做到清晰而全面,字面上的矛盾也不少。
你的文章里有“相是空性的显现”,“相无实性”,觉性是心,就是佛性(大意)。孔兄写过“相在性中”,“相中无性”,性是感知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感知离不开认知重构(仁者见仁)。也可以说诸相是客观真实(空性?)与虚构(各种错觉/假名/偏见)的组合。但我们看到的都是相,因此说性不可见?没有观照反思觉悟的过程,我们就执迷于名相,离本来面目越来越远?
心或意识亦如是,有洞察真实的领悟,也有各种错觉幻觉(心不可明?)。如孔兄提示,明白心不可明,明白任何念都可能是妄念,都可放下,也许可得心安?
任何一念,都是吃。任何一个念头,都是想得到什么,像“吃”一样。比如你正在想空性是什么,就是“在吃”。
吃是一种欲望。凡吃者,就有吃相,必然有生灭。
但不吃,只看,那就牛逼了。你身体里,有没有只看不吃的东西?此时此刻,你能不能做到只看不吃?试一试。
第一,看(seeing), 可以是目视,可以是大脑认知/理解。你是说性不可见但性可知吗?孔兄也许说的是真的不可知,至少不是肯定地,透彻地,全面地知。
第二,不论是看到或理解,你看到的或理解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可能是错觉/幻觉/做梦。那么看见还是等于没看见。没看见却以为看见了,那就是烦恼(或欢喜)的来源。
本地风光不就是饿了就吃,饿了才吃吗?那个赖小民,贪了满屋子的钱没法子花,没地方花。只是因为贪念。
该吃吃,该艸艸。顺其自然,不违道。
用大脑去理解,不是不可以。总是用大脑,就没这个觉了。:-)
比如植物有向光性。那么推而广之,万物恒变,非生命体似乎也有符合其本性的变化/运动,比如日月流转,如有生命韵律。也是觉性?性在用。那么觉性与性(或空性)的区分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