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山本净禅师者,绛州人也。姓张氏。幼岁披缁于曹溪之室,受记隶司空山无相寺。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丈室。
礼问曰:“弟子慕道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
师曰:“天下禅宗硕学,咸会京师。天使归朝,足可咨决。贫道山傍水,无所用心。”
光庭泣拜。师曰:“休礼贫道。天使为求佛邪?问道邪?”
曰:“弟子智识昏昧,未审佛之与道,其义云何?”
师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
曰:“云何即心是佛?”
师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曰:“云何无心是道?”
师曰:“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光庭作礼,信受。既回阙庭,具以山中所遇奏闻。即敕光庭诏师到京,敕住白莲亭。越明年正月十五日,召两街名僧硕学赴内道场,与师阐扬佛理。
我以前在写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的时候, 写过一篇《无心, 非心》。 我当时说,非心是无用心处, 无心落于顽空。 所以无心不是道, 非心才是。我在这里重新提出来, 是不希望佛弟子们产生疑惑。 我们读经参禅要看上下文和当时的整个对话, 这样才可以真正理解祖师们的含义。 不要太执着于名词, 以至于断章取义。 无心, 非心, 都只是方便说法。
你仔细比较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和外道的对话和以上本净禅师的对话, 你就会发现, 尽管他们都用了无心这个名词, 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和外道的对话中, 外道用的无心是无念的意思,对镜不起念,断灭法。 而在这里,本净禅师的无心是无有用心处的意思,他在回答中使杨光庭的第一个问题时明确无误地说了出来。
时有远禅师者,抗声谓师曰:“今对圣上,校量宗旨,应须直问直答,不假繁辞。只如禅师所见,以何为道?”
师曰:“无心是道。”
远曰:“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师曰:“道本无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虚然。穷心既无,道凭何立?二俱虚妄,总是假名。”
远曰:“禅师见有身心,是道已否?”
师曰:“山僧身心本来是道。”
远曰:“适言无心是道,今又言身心本来是道,岂不相违?”
师曰:“无心是道,心泯道无,心道一如,故言无心是道。身心本来是道,道亦本是身心。身心本既是空,道亦穷源无有。”
远曰:“观禅师形质甚小,却会此理。”
师曰:“大德只见山僧相,不见山僧无相。见相者是大德所见。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其道。若以相为实,穷劫不能见道。”
远曰:“今请禅师于相上说于无相。”
师曰:“《净名经》云:‘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大德若以四大有主是我,若有我见,穷劫不可会道也。”远闻语失色,逡巡避席。
师有偈曰: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
复云:“一大如是,四大亦然。若明四大无主,即悟无心。若了无心,自然契道。”
本净禅师这段话到底在说啥呢?四大是地水火风,佛家用来表述自然界的基本元素。所有的相都是这四大组成的。“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他在这里用了一个“主”字和“我”字。这两个字都是代表佛,佛性。他是在说相和性的关系。他说得很啰嗦。我只需八个字,“相中无性,性中无相”,就表述得清清楚楚。
志明禅师问:“若言无心是道,瓦砾无心亦应是道?”又曰:“身心本来是道,四生十类皆有身心,亦应是道。”
师曰:“大德若作见闻觉知解会,与道悬殊,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无,见闻觉知凭何而立?穷本不有,何处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砾。”明杜口而退。
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
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
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在这里,志明禅师说的“若言无心是道,瓦砾无心亦应是道?”是什么意思呢?他明显地误解了本净禅师前面所说得“无心”的意思,他以为本净禅师说的是无念无知觉无意识的意思,所以本净说:“大德若作见闻觉知解会,与道悬殊。”然后他说了这首偈来解释。不管怎么说,他用“无心”这个词确实用得不好,不一目了然。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最开始要解释一下。
真禅师问:“道既无心,佛有心否?佛之与道,是一是二?”
师曰:“不一不二。”
曰:“佛度众生,为有心故。道不度人,为无心故。一度一不度,何得无二?”
师曰:“若言佛度众生、道无度者,此是大德妄生二见。如山僧即不然。佛是虚名,道亦妄立。二俱不实,总是假名。一假之中,如何分二?”
曰:“佛之与道,从是假名。当立名时,是谁为立?若有立者,何得言无?”
师曰:“佛之与道,因心而立。推穷立心,心亦是无。心既是无,即悟二俱不实。知如梦幻,即悟本空。强立佛道二名,此是二乘人见解。”
师乃说《无修无作偈》曰: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
道性如虚空,虚空何所修?
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
但看弄傀儡,线断一时休。
法空禅师问:“佛之与道,俱是假名,十二分教,亦应不实。何以从前尊宿皆言修道?”
师曰:“大德错会经意。道本无修,大德强修。道本无作,大德强作。道本无事,强生多事。道本无知,于中强知。如此见解,与道相违。从前尊宿不应如是。自是大德不会,请思之。”
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
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
我要在这里强调, 我不是要佛弟子们放弃读经和修法。 相反, 佛弟子们都应该精进的修行。 你不精进的修行, 又如何悟道? 我读过这么多经论,曾经非常精进地修法持咒,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我只是从第一义的角度告诉你,悟了以后, 你才会明白, 原来是无修。没悟道之前呢,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读书修法。
达性禅师问:“禅师至妙至微,真妄双泯,佛道两亡,修行性空,名相不实,世界如幻,一切假名。作此解时,不可断绝众生善恶二根。”
师曰:“善恶二根,皆因心有。穷心若有,根亦非虚。推心既无,根因何立?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善恶业缘,本无有实。””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
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
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
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
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又有近臣问曰:“此身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复归何处?”
师曰:“如人梦时,从何而来?睡觉时,从何而去?”
曰:“梦时不可言无,既觉不可言有。虽有有无,来往无所。”
师曰:“贫道此身,亦如其梦。”
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
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
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
会梦如两般,一悟无别悟。
富贵与贫贱,更无分别路。
本净禅师, 其实不是那么对我的胃口。这一段舌战群僧, 精彩是精彩。致命的缺点是话太多不简练,有时候表达不是那么严谨。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学富五车,学术大拿,但你去听他讲课和做报告就急死个人。绕半天也说不清楚说不到点子上,还常常让人误解。这样的教授我念书的时候碰到好几个,呵呵。
虽然不对我的胃口,我还是要说,本净禅师可以拿诺贝尔奖。他是真的悟道了。
孔雀羽:“我要在这里强调,我不是要佛弟子们放弃读经和修法。相反,佛弟子们都应该精进的修行。你不精进的修行,又如何悟道?我读过这么多经论,曾经非常精进地修法持咒,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我只是从第一义的角度告诉你,悟了以后,你才会明白,原来是无修。没悟道之前呢,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读书修法。”
修行是一条比较有把握的路
这个男子,追求过了,发现人家有老公,那么再有人追求这个女子,他就会说,你不要追了。
同样,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还有人找新大陆,他会对那人说,新大陆不用找了,就在这里。
我把答案说出来,如果有人相信无修是最终的结果,就会去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好比解数学题,我告诉你标准答案,学生们如果推出来的结果不是这个,就知道推理过程就错了。
没有这个标准答案,许多人会错不知错,一直错下去。
哥伦布本来是要去印度,结果方向错了,到了美洲。
无修才是印度,修,只能去美洲。
修,就是航海。不航海,哪也到不了。
我应该说清楚了吧。
不过哥伦布是走到一半,以为目的地到了。
玄机法师参雪峰时,应该是没彻的。如果真是"寸丝不挂 ",那么,心里连"寸丝不挂 "也没了,就是本自现成、一切平常了。过去也有人跟南泉普愿禅师谈自己的境界是"寸丝不挂 ",南泉普愿禅师一句就给打回去了,"寸丝不挂,尤为阶下汉"。
就好比世人常说,要没有分别心。
没有分别心,就是分别心。因为还是在刻意追求没有分别心。任何刻意的追求,就是用力,就是刀斧。
真正要明白的,是为什么本无分别。如此,才是通透。
无修,无无修。
无无。
如果玄机法师说"寸丝不挂 "时,有自得之意味,那她未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以前讲过,做学问是做加法,悟道修行是做减法。因为我们已经身在相中,有很多妄心,回到本来面目,就是做减法。
之所以,一定觉得要“修”,可能一是把悟道,当做做学问;
(慧能是个文盲,却可以悟道,并成一代宗师,可见悟道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学问。:-)
二是把做减法,当做修。
做减法的确是修。
但减到无为,就是无修。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到处乱撞,而是直接指向目的地,去修无为的状态,也即回归和保持你的本来面目。:-)
到这个状态,才是真正的寸丝不挂,任运无碍。
若欲求佛,即心是佛。可能会更对大家的路子。
我自己的理解:“若欲会道,无心是道”是指的第一义,也就是究竟地。这里的道,即是空性。
而“若欲求佛,即心是佛”是明指修行的方法,求佛即是修心,是应该从觉受修起。
现在羽兄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着重在第一义的建立,也就是为了牢牢树立无心是道,无修之修的根本见地。而我们修行人在没有彻底觉悟之前,是需要方便法来帮助我们超越概念和分别对自己的束缚。从修心开始,就是一条可行的路。
孔兄说过“空为体,性为用”,也说过性是感知能力(当然也许不止于此),还说过禅宗文献里心有时候通性。我的有限的理解是佛性是觉性悟性,是一种纯观照的思辨能力(当然佛渡众生又似乎可以理解为有情的一面;另一个理解是与有情无情无关,悟即解脱,众生得渡只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这种觉性具有不受(超越)因果(相)的抽象洞察力,可以认识到空性。
那么什么是无心?是不是孔兄有时候说的无所用心?还是见性后的必然(因而是彻悟,无束缚即无所修)?
所以您说的修心,还是求悟的过程与努力(也就是您所说“超越概念和分别(名?)对自己的束缚“),不是戒定一类的修行(那个与觉性其实无关)。
一知半解,写出来与您交流。
我觉得在这里的无心,是指广义的空性,它是不会被世间万象所动的。所以这里的无心是道,是说的第一义,空性为本,万物皆为本性自性空。
而若欲求佛,即心是佛则是说的另一层含义了。谁欲求佛,当然是修行人了。光知道了第一义,还是不够的,怎么样融会贯通,是要靠修行的。而做为人来说,其实有情也是一样,修的是心,也就是自己的觉性。我已经写过一篇关于开悟的文章,觉性其实就是性在用的一个层面。不过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我们是可以通过修觉性来证悟空性(也就是佛性)的,因为它本来和空性就是不一不二的。
比如认识到生死是名,本无生死,还有善恶等诸名需要参悟,需要融会贯通。不过孔兄似乎提示,只要了悟没有两边,诸名皆破。
司空山本净禅师者,绛州人也。姓张氏。幼岁披缁于曹溪之室,受记隶司空山无相寺。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丈室。
礼问曰:“弟子慕道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
师曰:“天下禅宗硕学,咸会京师。天使归朝,足可咨决。贫道山傍水,无所用心。”
光庭泣拜。师曰:“休礼贫道。天使为求佛邪?问道邪?”
曰:“弟子智识昏昧,未审佛之与道,其义云何?”
师曰:“若欲求佛,即心是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
曰:“云何即心是佛?”
师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曰:“云何无心是道?”
师曰:“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光庭作礼,信受。既回阙庭,具以山中所遇奏闻。即敕光庭诏师到京,敕住白莲亭。越明年正月十五日,召两街名僧硕学赴内道场,与师阐扬佛理。
我以前在写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的时候, 写过一篇《无心, 非心》。 我当时说,非心是无用心处, 无心落于顽空。 所以无心不是道, 非心才是。我在这里重新提出来, 是不希望佛弟子们产生疑惑。 我们读经参禅要看上下文和当时的整个对话, 这样才可以真正理解祖师们的含义。 不要太执着于名词, 以至于断章取义。 无心, 非心, 都只是方便说法。
你仔细比较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和外道的对话和以上本净禅师的对话, 你就会发现, 尽管他们都用了无心这个名词, 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和外道的对话中, 外道用的无心是无念的意思,对镜不起念,断灭法。 而在这里,本净禅师的无心是无有用心处的意思,他在回答中使杨光庭的第一个问题时明确无误地说了出来。
时有远禅师者,抗声谓师曰:“今对圣上,校量宗旨,应须直问直答,不假繁辞。只如禅师所见,以何为道?”
师曰:“无心是道。”
远曰:“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师曰:“道本无名,因心名道。心名若有,道不虚然。穷心既无,道凭何立?二俱虚妄,总是假名。”
远曰:“禅师见有身心,是道已否?”
师曰:“山僧身心本来是道。”
远曰:“适言无心是道,今又言身心本来是道,岂不相违?”
师曰:“无心是道,心泯道无,心道一如,故言无心是道。身心本来是道,道亦本是身心。身心本既是空,道亦穷源无有。”
远曰:“观禅师形质甚小,却会此理。”
师曰:“大德只见山僧相,不见山僧无相。见相者是大德所见。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其道。若以相为实,穷劫不能见道。”
远曰:“今请禅师于相上说于无相。”
师曰:“《净名经》云:‘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大德若以四大有主是我,若有我见,穷劫不可会道也。”远闻语失色,逡巡避席。
师有偈曰: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
复云:“一大如是,四大亦然。若明四大无主,即悟无心。若了无心,自然契道。”
本净禅师这段话到底在说啥呢?四大是地水火风,佛家用来表述自然界的基本元素。所有的相都是这四大组成的。“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无我所见,与道相应”,他在这里用了一个“主”字和“我”字。这两个字都是代表佛,佛性。他是在说相和性的关系。他说得很啰嗦。我只需八个字,“相中无性,性中无相”,就表述得清清楚楚。
志明禅师问:“若言无心是道,瓦砾无心亦应是道?”又曰:“身心本来是道,四生十类皆有身心,亦应是道。”
师曰:“大德若作见闻觉知解会,与道悬殊,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尚无,见闻觉知凭何而立?穷本不有,何处存心?焉得不同草木瓦砾。”明杜口而退。
师有偈曰:
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
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
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在这里,志明禅师说的“若言无心是道,瓦砾无心亦应是道?”是什么意思呢?他明显地误解了本净禅师前面所说得“无心”的意思,他以为本净禅师说的是无念无知觉无意识的意思,所以本净说:“大德若作见闻觉知解会,与道悬殊。”然后他说了这首偈来解释。不管怎么说,他用“无心”这个词确实用得不好,不一目了然。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最开始要解释一下。
真禅师问:“道既无心,佛有心否?佛之与道,是一是二?”
师曰:“不一不二。”
曰:“佛度众生,为有心故。道不度人,为无心故。一度一不度,何得无二?”
师曰:“若言佛度众生、道无度者,此是大德妄生二见。如山僧即不然。佛是虚名,道亦妄立。二俱不实,总是假名。一假之中,如何分二?”
曰:“佛之与道,从是假名。当立名时,是谁为立?若有立者,何得言无?”
师曰:“佛之与道,因心而立。推穷立心,心亦是无。心既是无,即悟二俱不实。知如梦幻,即悟本空。强立佛道二名,此是二乘人见解。”
师乃说《无修无作偈》曰: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
道性如虚空,虚空何所修?
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
但看弄傀儡,线断一时休。
法空禅师问:“佛之与道,俱是假名,十二分教,亦应不实。何以从前尊宿皆言修道?”
师曰:“大德错会经意。道本无修,大德强修。道本无作,大德强作。道本无事,强生多事。道本无知,于中强知。如此见解,与道相违。从前尊宿不应如是。自是大德不会,请思之。”
师有偈曰:
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
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
我要在这里强调, 我不是要佛弟子们放弃读经和修法。 相反, 佛弟子们都应该精进的修行。 你不精进的修行, 又如何悟道? 我读过这么多经论,曾经非常精进地修法持咒,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我只是从第一义的角度告诉你,悟了以后, 你才会明白, 原来是无修。没悟道之前呢,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读书修法。
达性禅师问:“禅师至妙至微,真妄双泯,佛道两亡,修行性空,名相不实,世界如幻,一切假名。作此解时,不可断绝众生善恶二根。”
师曰:“善恶二根,皆因心有。穷心若有,根亦非虚。推心既无,根因何立?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善恶业缘,本无有实。””
师有偈曰: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
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
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
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
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又有近臣问曰:“此身从何而来?百年之后复归何处?”
师曰:“如人梦时,从何而来?睡觉时,从何而去?”
曰:“梦时不可言无,既觉不可言有。虽有有无,来往无所。”
师曰:“贫道此身,亦如其梦。”
师有偈曰:
视生如在梦,梦里实是闹。
忽觉万事休,还同睡时悟。
智者会悟梦,迷人信梦闹。
会梦如两般,一悟无别悟。
富贵与贫贱,更无分别路。
本净禅师, 其实不是那么对我的胃口。这一段舌战群僧, 精彩是精彩。致命的缺点是话太多不简练,有时候表达不是那么严谨。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学富五车,学术大拿,但你去听他讲课和做报告就急死个人。绕半天也说不清楚说不到点子上,还常常让人误解。这样的教授我念书的时候碰到好几个,呵呵。
虽然不对我的胃口,我还是要说,本净禅师可以拿诺贝尔奖。他是真的悟道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五灯会元】断臂求法之:舌战群僧 【五灯会元】断臂求法之:一宿觉 【五灯会元】断臂求法之:不动道场 【五灯会元】断臂求法之:寸丝不挂 【五灯会元】断臂求法之:清平世界,说甚么佛法?
孔雀羽:“我要在这里强调,我不是要佛弟子们放弃读经和修法。相反,佛弟子们都应该精进的修行。你不精进的修行,又如何悟道?我读过这么多经论,曾经非常精进地修法持咒,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功夫。我只是从第一义的角度告诉你,悟了以后,你才会明白,原来是无修。没悟道之前呢,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读书修法。”
修行是一条比较有把握的路
这个男子,追求过了,发现人家有老公,那么再有人追求这个女子,他就会说,你不要追了。
同样,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还有人找新大陆,他会对那人说,新大陆不用找了,就在这里。
我把答案说出来,如果有人相信无修是最终的结果,就会去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好比解数学题,我告诉你标准答案,学生们如果推出来的结果不是这个,就知道推理过程就错了。
没有这个标准答案,许多人会错不知错,一直错下去。
哥伦布本来是要去印度,结果方向错了,到了美洲。
无修才是印度,修,只能去美洲。
修,就是航海。不航海,哪也到不了。
我应该说清楚了吧。
不过哥伦布是走到一半,以为目的地到了。
玄机法师参雪峰时,应该是没彻的。如果真是"寸丝不挂 ",那么,心里连"寸丝不挂 "也没了,就是本自现成、一切平常了。过去也有人跟南泉普愿禅师谈自己的境界是"寸丝不挂 ",南泉普愿禅师一句就给打回去了,"寸丝不挂,尤为阶下汉"。
就好比世人常说,要没有分别心。
没有分别心,就是分别心。因为还是在刻意追求没有分别心。任何刻意的追求,就是用力,就是刀斧。
真正要明白的,是为什么本无分别。如此,才是通透。
无修,无无修。
无无。
如果玄机法师说"寸丝不挂 "时,有自得之意味,那她未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以前讲过,做学问是做加法,悟道修行是做减法。因为我们已经身在相中,有很多妄心,回到本来面目,就是做减法。
之所以,一定觉得要“修”,可能一是把悟道,当做做学问;
(慧能是个文盲,却可以悟道,并成一代宗师,可见悟道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学问。:-)
二是把做减法,当做修。
做减法的确是修。
但减到无为,就是无修。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到处乱撞,而是直接指向目的地,去修无为的状态,也即回归和保持你的本来面目。:-)
到这个状态,才是真正的寸丝不挂,任运无碍。
若欲求佛,即心是佛。可能会更对大家的路子。
我自己的理解:“若欲会道,无心是道”是指的第一义,也就是究竟地。这里的道,即是空性。
而“若欲求佛,即心是佛”是明指修行的方法,求佛即是修心,是应该从觉受修起。
现在羽兄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着重在第一义的建立,也就是为了牢牢树立无心是道,无修之修的根本见地。而我们修行人在没有彻底觉悟之前,是需要方便法来帮助我们超越概念和分别对自己的束缚。从修心开始,就是一条可行的路。
孔兄说过“空为体,性为用”,也说过性是感知能力(当然也许不止于此),还说过禅宗文献里心有时候通性。我的有限的理解是佛性是觉性悟性,是一种纯观照的思辨能力(当然佛渡众生又似乎可以理解为有情的一面;另一个理解是与有情无情无关,悟即解脱,众生得渡只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这种觉性具有不受(超越)因果(相)的抽象洞察力,可以认识到空性。
那么什么是无心?是不是孔兄有时候说的无所用心?还是见性后的必然(因而是彻悟,无束缚即无所修)?
所以您说的修心,还是求悟的过程与努力(也就是您所说“超越概念和分别(名?)对自己的束缚“),不是戒定一类的修行(那个与觉性其实无关)。
一知半解,写出来与您交流。
我觉得在这里的无心,是指广义的空性,它是不会被世间万象所动的。所以这里的无心是道,是说的第一义,空性为本,万物皆为本性自性空。
而若欲求佛,即心是佛则是说的另一层含义了。谁欲求佛,当然是修行人了。光知道了第一义,还是不够的,怎么样融会贯通,是要靠修行的。而做为人来说,其实有情也是一样,修的是心,也就是自己的觉性。我已经写过一篇关于开悟的文章,觉性其实就是性在用的一个层面。不过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我们是可以通过修觉性来证悟空性(也就是佛性)的,因为它本来和空性就是不一不二的。
比如认识到生死是名,本无生死,还有善恶等诸名需要参悟,需要融会贯通。不过孔兄似乎提示,只要了悟没有两边,诸名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