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一半是欲望

l
ling_yin_shi
楼主 (文学城)

(原创:灵隐士)

艺术的一半是欲望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部小说,1985年。伤痕文学时代。

      张XX的。我挺喜欢张XX的文字。因为感觉他有才极了。在我心中,他是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文字清新,作品富有生命的原动力,体现对美好的追求。本来一切好好的。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得知他成立了影视城,算是后知后觉。直接的起因是因为我喜欢电影《大话西游》,说电影是在作家张XX的影视城拍摄的,《红高粱》和《新龙门客栈》也是。这样就太棒了!喜欢加喜欢,双重聚合。看人家,华丽一转身,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一大早下海,涉足商界旅游业,在明星效应之下,成了一名董事长。

      作家到董事长。。。有点远,不过也没什么。谁规定说作家就不能当商人?难道注定一辈子不能有钱?非得要穷得叮铃咣当才叫作家吗?

      我愿意理解他,我可以理解他。我知道自己偏心,在帮他说话。因为喜欢他的《灵与肉》,1981年。因为喜欢他的《绿化树》,1984年。虽然他的人开始变化了,身份复杂了,眼神复杂了,可是在我心中仍然是那个文风清新,感情丰富,历经磨难,无怨不悔的人生强者。

      一切直到今天截止。纯属偶然,无意看到一篇关于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文章,有点感慨那一代人的生命力。感慨之下突然有了情绪烘托,想起有才的他,随手查了一下维基:

      ——1957年因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打为右派,接受劳改管制,监禁达22年,其间曾外逃流浪。

      ——1980年任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重新执笔。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1992年在宁夏银川市郊创办镇北堡西部影城,曾为其董事长。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0年代皈依佛教,笃信佛法。

      ——2012年11月12日,新闻爆料他包养五名情人。

      揉揉眼睛,是的。。。不会吧?俺不愿相信,继续去Google,稳妥一点,现在假货那么多,需要多方渠道才能确认。。。

      ——之后一切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全变了。我无法继续喜欢下去。心里凉极了。挺难过。

      作品跟作家如此精分。觉得时代之变化讽刺极了。一方面用文字猛烈抨击时代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与不公,另一方面,在三十年后,可以完全享受着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与不公。文字如此之美好,心灵却如此之末小。在物欲面前,有的作家,他们心中的美好,原来竟如此不堪一击——难道作家只是一张羊皮吗?

      还是说——艺术的一半是欲望?就像电影《八部半8½》里面所描绘的,人的欲望,对美好,青春肉体的欲望,可以激发艺术的灵感?这艺术家还真让人迷茫。跟电影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艺术家灵活得可以抛弃艺术,投奔欲海。

      1992年,在他迈出那一大步,摇身一变,成了董事长的时候,那个作家张XX,在灵魂上已经死亡。

      以此祭奠曾经爱过的,那些追求美好的灵魂们。

 

A
AP33912
唱歌是艺术吗?哈哈
l
lovecat08
欲望的一半是艺术吗?
天玉之
都是人,不是神,他有他的逻辑。。。国内世风日下,据说国内像他那样的,女的自己往上扑,她们也有她们的逻辑吧
颤音
没想到和尚哥哥是他的粉丝,不知为啥,俺读了他的小说,觉得很假
a
applebee3
刚查了是张贤亮。小说都没看过,电影牧马人看过,也是很早的电影啊。
唐宋韵
我过去对张贤亮还是毕竟熟悉的。。。是不是保养N个情人是皈依佛教的结果?
l
ling_yin_shi
基于AP兄近期唱歌太多,是不是心里面有了啥的欲望?哈哈。

别说,肯肯一直不露头,云儿跑得可欢快了。:)

颤音
看破红尘?
l
ling_yin_shi
这只是一个举例。我想谈的是人的两面性,以及艺术家内心的“小”。或者说人在某些方面优点很强,其它可能的缺点也会很大,

对事物的看法不能只看一面,否则就是认知的误区。:)

l
ling_yin_shi
时代感吧。他是1936年生的人,过往经历挺丰富的。他的文笔在80年代属于浪漫派伤痕,比起冯骥才,梁晓声,

贾平凹的作品要有灵性,狷狂一些。:)

l
ling_yin_shi
牧马人是很好的电影,谢晋电影很好。不过,后来也说有生活的问题,在上虞酒店去世,淡化处理了。
l
ling_yin_shi
哈哈。应该不会,觉得还是在于内心比较爱荡漾。:)他曾经很大胆地开玩笑一般,向演员潘虹告白过。:)
l
ling_yin_shi
俺都没看破,他在影视娱乐圈那么久,更看不破了。:)
l
ling_yin_shi
欲望的一半,还是欲望。哈哈。
七斓
没读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因为不喜欢书名~~ 灵隐曾经爱过的某某家的灵魂的死去,不能让“文学”和“艺术”来背锅。:-)

其实,这只是再一次印证了--- 人是会变的,不管他(她)是名人还是普通人,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还是。。。

在钱权色的利益面前,名人受到的诱惑更大更多,人性也就越禁不住考验。

个见 :-)

天玉之
噢,也是我说的 “都是人” 的意思,人有七情六欲,有时在诱惑面前会抵挡不住,搞艺术的人比常人感性,可能会更容易受诱惑吧,

 

所以,能拒绝其它诱惑,专注的感情,变成了真正的爱情。不排他的感情只是满足动物的性欲,像他有许多情人。。。None of the lovers that he has, he didn't care any of them since he didn't care enough if they felt hurt or not. So it is not love, it is carnal desire. In this sense, he did lose his soul. Love fills up and nourish our soul, while pure carnal desires deplenish it.

Sorry for writing so much : )

花似鹿葱
为啥用XX?看过他的小说,也去过他的影视城,里面有个“社会主义大院”好幽默
冯墟
与信佛无关,甚至与风流都没关系。在劳改农场呆久了,导致异常饥饿感。重获自由后,饭量大是普遍的;性,别人不敢,他敢。
冯墟
他的代表作我都读过,当时不理解这些。后来接触到类似经历的人。
l
ling_yin_shi
斓斓评得有理。:)张贤亮是时代变更的缩影。艺术家的采风很重要,

让他能够扩大视野,一定程度抑制自己的自我与欲望。

    此篇起因是这几天新网友Argon的帖子《沈仲章忆刘半农:组队赴塞北 》。张贤亮虽然是一种委屈的,被动的采风,但是仍然激发创作的灵感。从89年的《习惯死亡》之后,到2006年的16年,张贤亮基本没有作品,2007年最后一部是《男人的风格》。三无产品。

   那一代的作家,很多是这样的,创作上出现很长的真空阶段。生活的感受钝化了。

l
ling_yin_shi
姐你的鹿腿真厉害。俺没去过。下次咱们约起,带上梧桐和肯肯,咱自己拍一部《红高粱》。:)
l
ling_yin_shi
冯兄说得有理。这也算是一种报复性消费。:)
l
ling_yin_shi
调皮一下。艺术的一半是欲望,另一半是抑制欲望。哈哈。
七斓
嗯,生活和灵感很重要~~

有点强迫症,咬文嚼字一下哈,写作应该属于文学创作,非艺术创作。:-)

颤音
另一半是抑制欲望 这一半是关键
邵丰慧
艺术,直觉类的人,容易走极端。让我想起悉达多从极端禁欲到纵欲。 特别信教的人,有一天突然觉醒,他们反叛的也就更加激烈

或者,人家已经实现了肉体和精神的分离:)

 

 

l
ling_yin_shi
我曾经写过《惊情四百年》的影评。人对信仰可以从完全肯定到完全否定。对认知事物来说,如果简单化暴力化,

就会因为一个点上的错误或者问题而否定所有层面,然后完全抛弃——结果洗澡水倒掉了,孩子也跟着倒掉了。

https://bbs.wenxuecity.com/sxsj/12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