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暑假,麻州的经济极为清淡。总部位于麻州的一代霸主DEC裁员十万,当地失业率超过百分之十,也许百分之十四。 就业形势恶劣,对于没有工作许可的留学生雪上加霜。我与另一位留学生共同分担一个夜班岗位,九点半到凌晨两点半。平常各自都有校园兼职,当然还要修课,甚至还要额外audit课业。因为我是一个学年中途插班,要为暑假末的qualification考试准备。Audit可以补课而不要交学费。放假了,不要修课了,学校的兼职也没有了,这个夜班一个人做也吃不饱,更不用说两个人。 商量之下,我决定退出,另外找事。老板说开学你再回来。当然,我想着我考过Qualification,拿到资助,就不来了。
没想到真的是找不到工做,不论什么活儿。老板也主动想办法,最终给我介绍了一个外卖收银的工作。我谢天谢地上工。 新的老板是从越南逃到美国的华裔。人勤勤恳恳,从来不见他得闲。不过也是个抠抠索索的家伙,连伙食也省。 一天,老板开来一台崭新的凯美瑞Wagon,叫我帮忙卸货。其实也就是几袋蔬菜,他自己完全可以搞定。他其实是想让我看看他的新车。对他而言,那是他的成就。我诚心诚意赞美了一番。 老板顿时漂了,他说:某某,有一天,你也能买得起这个车的。
是她不是我
当年刚来美国的前两年期间的事情。
在迈阿密一个皮肤科医生家举行圣诞节聚会,医学院皮肤病学系的所有人,还加上我们免疫系跟皮肤病学系有合作关系的教授(我当时的老板就是这种情况)都被邀请了参加。我当时还没有自己的车,老板开车带我去的。记得差不多到聚会地点的那条路开过去两旁的树木,还有两边房子前面都有长长的车道,房子本身的豪华气派程度等等让我这个没到美国多久的人感觉非常不一样。 老板跟我介绍情况的时候显得相当的神神秘秘(他本人绝对不是这个级别档次的 呵呵),我现在还记得他当时用的一个词,我当时没有完全明白, 就是说是这是一个exclusive 的区。当时的我感觉就是这种住宅区这辈子那是想都别想了。
不过聚会中间皮肤病学系主任对我这个从中国来的访问学者(邀请信是他出的)比较关照,专门带我去把我介绍给主人,聊天过程中知道这位皮肤科医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亲戚,就是70年代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的随行记者 Diana Sawyer.
没想到在 17 年前我在佛州的另外一个城市也搬到了一个差不多的社区里面的一个房子居住一直到现在。相当感慨啊。呵呵。
他笑我连切肉方向都搞不懂,还是好好读书吧。
开餐馆真的不容易。他可以随时进后厨顶替。还有自己的sauce 配方。
那时候后厨都是偷渡过来的,有自己的关系网。偶尔还拿一把,给老板颜色看看。这个老板他们就没办法。
但当时被震撼到了。
有一天他买了一辆旧的Mercedes sedan show给我们看,虽然这车明显比较旧,但我们还是很羡慕他能开上这样的豪车
我遇到的不管是大陆(广东男,村里介绍的同乡女“嫁”来, 8,90年代广东农民出路比一线城市的多得多)还是台湾的(60年代来时是学生身分),那真是没得说,广东男叫我生个小孩,18年后可以凭小孩申请公民, 台湾夫妇非常凶,除了骂人我就没记得他们跟我说过人话
缺了人生必修课。
从一开始我就报名参加了graduate student tutoring group,名字emai电话号码贴在墙上,每小时收费10刀,每月越洋长途电话费就有了。
最努力学生的是那些考精算师的,每次都问些微积分,概率统计之类的题目。
从中国来的,能有多富?改革开放是啥时候开始的。。。
那时有一个和我们同住的台湾人,他已经工作了,非常nice。有时带我们出去玩,滑雪什么的。当时觉得台湾人性格比大陆来的温和,可能和他们那时已经生活水平不错了有关。
车打着火的时候在外面基本听不到什么声,很是羡慕。后来一工作就贷款买了辆Accord,比我之前的车那绝对是档次高了不少,非常喜欢。后来虽然也陆续换了很多车,现在已经是两辆德车,但再也没有过当初开第一辆新车Accord时的感觉。
也没有再赚钱的欲望了
1992年的暑假,麻州的经济极为清淡。总部位于麻州的一代霸主DEC裁员十万,当地失业率超过百分之十,也许百分之十四。
就业形势恶劣,对于没有工作许可的留学生雪上加霜。我与另一位留学生共同分担一个夜班岗位,九点半到凌晨两点半。平常各自都有校园兼职,当然还要修课,甚至还要额外audit课业。因为我是一个学年中途插班,要为暑假末的qualification考试准备。Audit可以补课而不要交学费。放假了,不要修课了,学校的兼职也没有了,这个夜班一个人做也吃不饱,更不用说两个人。
商量之下,我决定退出,另外找事。老板说开学你再回来。当然,我想着我考过Qualification,拿到资助,就不来了。
没想到真的是找不到工做,不论什么活儿。老板也主动想办法,最终给我介绍了一个外卖收银的工作。我谢天谢地上工。
新的老板是从越南逃到美国的华裔。人勤勤恳恳,从来不见他得闲。不过也是个抠抠索索的家伙,连伙食也省。
一天,老板开来一台崭新的凯美瑞Wagon,叫我帮忙卸货。其实也就是几袋蔬菜,他自己完全可以搞定。他其实是想让我看看他的新车。对他而言,那是他的成就。我诚心诚意赞美了一番。
老板顿时漂了,他说:某某,有一天,你也能买得起这个车的。
是她不是我
当年刚来美国的前两年期间的事情。
在迈阿密一个皮肤科医生家举行圣诞节聚会,医学院皮肤病学系的所有人,还加上我们免疫系跟皮肤病学系有合作关系的教授(我当时的老板就是这种情况)都被邀请了参加。我当时还没有自己的车,老板开车带我去的。记得差不多到聚会地点的那条路开过去两旁的树木,还有两边房子前面都有长长的车道,房子本身的豪华气派程度等等让我这个没到美国多久的人感觉非常不一样。 老板跟我介绍情况的时候显得相当的神神秘秘(他本人绝对不是这个级别档次的 呵呵),我现在还记得他当时用的一个词,我当时没有完全明白, 就是说是这是一个exclusive 的区。当时的我感觉就是这种住宅区这辈子那是想都别想了。
不过聚会中间皮肤病学系主任对我这个从中国来的访问学者(邀请信是他出的)比较关照,专门带我去把我介绍给主人,聊天过程中知道这位皮肤科医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亲戚,就是70年代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的随行记者 Diana Sawyer.
没想到在 17 年前我在佛州的另外一个城市也搬到了一个差不多的社区里面的一个房子居住一直到现在。相当感慨啊。呵呵。
他笑我连切肉方向都搞不懂,还是好好读书吧。
开餐馆真的不容易。他可以随时进后厨顶替。还有自己的sauce 配方。
那时候后厨都是偷渡过来的,有自己的关系网。偶尔还拿一把,给老板颜色看看。这个老板他们就没办法。
但当时被震撼到了。
领导的台湾餐馆老板经常问她为啥大陆叫台湾的特务是“狗特务”,说明白叫特务,可明明是人啊。。。
有一天他买了一辆旧的Mercedes sedan show给我们看,虽然这车明显比较旧,但我们还是很羡慕他能开上这样的豪车
我遇到的不管是大陆(广东男,村里介绍的同乡女“嫁”来, 8,90年代广东农民出路比一线城市的多得多)还是台湾的(60年代来时是学生身分),那真是没得说,广东男叫我生个小孩,18年后可以凭小孩申请公民, 台湾夫妇非常凶,除了骂人我就没记得他们跟我说过人话
缺了人生必修课。
从一开始我就报名参加了graduate student tutoring group,名字emai电话号码贴在墙上,每小时收费10刀,每月越洋长途电话费就有了。
最努力学生的是那些考精算师的,每次都问些微积分,概率统计之类的题目。
从中国来的,能有多富?改革开放是啥时候开始的。。。
那时有一个和我们同住的台湾人,他已经工作了,非常nice。有时带我们出去玩,滑雪什么的。当时觉得台湾人性格比大陆来的温和,可能和他们那时已经生活水平不错了有关。
车打着火的时候在外面基本听不到什么声,很是羡慕。后来一工作就贷款买了辆Accord,比我之前的车那绝对是档次高了不少,非常喜欢。后来虽然也陆续换了很多车,现在已经是两辆德车,但再也没有过当初开第一辆新车Accord时的感觉。
也没有再赚钱的欲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