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筑技工的悲歌

如山
楼主 (文学城)

美国建筑技工的悲歌

如山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现届(2025年)美国政府的副总统万斯写了一本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该书主要描述了美国中西部底层白人的生活困境与自身问题,以及社会环境与条件如“铁绣地带“造成的白人失业与贫困。自身问题包括大量吸毒、缺乏教育等文化因素。这个”缺乏教育“并非社会资源或者经济条件导致,而是这些底层白人从小就没有养成渴望增加知识、积极参与教育的愿望。

我在美国做土地开发与建筑打拼20多年,说说自己所熟悉的建筑行业白人技工的生活际遇,从另一个侧面反应部分白人的“悲歌“。

美国白人建筑技工的“悲歌“跟“铁绣地带“白人的“悲歌“的原因与社会因素有所不同。如我接触到的白人建筑技工除了少部分时间如2009年的次贷风暴工作有部分影响之外,其它时间基本没有谁是失业的,除非自己不想做。而我见到的白人建筑技工都是努力工作的,收入也不算很低。然他们跟《乡下人的悲歌》却有近似的问题:教育程度低、喝酒、抽烟(相当部分吸毒)、毫无理财观念、没有积蓄、除非大病没人愿意看医生等等。

下面我介绍几个具体人物故事

挖掘(Excavation)技工C 君,年龄30多岁,做这个工种已经超过10年。挖掘包括挖地基、接Utilities,土地平整等。在基本平的地块上做这些工作看似没啥特别技术,但在一个不平,Rolling或者倾斜的地面,如西雅图雨水多,如何摆布Grading是一种艺术。C 君只是一个挖掘助手,能操作机器、协助Layout、看图等等。其收入并不算低,在$50 到 $80 一小时。大概一年也有 8 万左右收入。可他开的车常常变,并且没有车牌或者车牌过期。我曾经问他,在路上开没有车牌与车牌过期不怕警察查吗?他耸耸肩,不作明确答复。大概是表示无所谓、不容易碰到。他住偏郊,虽然走的是很少警察的路线,但也不可能从来没碰到警察呀?果然,某天他应该来的时候没见他出现。我问他老板,老板说他这几天去蹲牢房。我十分惊讶也好奇问,什么事进去?回说,小事,开车被查被开罚单。C 君不付罚款、选择法庭抗辩,但他到出庭日又不出法庭。然后法庭多次来函要求回应,他不予理睬。结果这次被警察偶然路上截停,查出他已被法庭判为“蔑视法庭”罪。在选择罚款还是入牢、保释等选择上,C 君选择在牢房过几天。几天后C 君回来上班,谈论坐牢就像去旅行一样,不当一回事,更不当是一种羞于言说的事。不光是他,白人建筑工中普遍不把这种“犯罪记录”当一回事。在我们这些在法律上生活上谨小慎微的“老留”来说是简直匪夷所思。

C 喝酒、抽烟、大概也吸毒。换女朋友如换车一样频繁。他一直租房、没有存款。从几天甚至工作当天就急孔孔要付人工可见一斑。

Utility Boring/Trench 技工D君,50多岁。认识他近10年。但见面没多少次,因为受工地条件与该City codes限制,使用工地Boring 的Projects不多。这个工种在建筑中属于技术要求相对高些的。经验必不可少,机器的使用也要求高些。其收入大概在一个小时$100 到 $200 之间。年收入在十几万左右。D君 看起来除了大腹便便之外没啥特别不良表现。但两三年不见之后某天跟他在一个新工地见面,他走路显得很不顺溜。我随口问了一下是否扭伤腿?他拉起裤,赫然路出不锈钢假腿!我惊问何故?答糖尿病导致。接着D 君解析道,医生问他要命还是要腿,D君答当然要命啦。边说边大笑,像在述说一个好玩故事。

我知道很多糖尿病人也都存活很久不需要折肢那么惨,只是需要按医生吃药与控制饮食。但糖尿病没啥明显症状,一直到发生严重的身体危害。D君有保险也有钱。我估计他知道这些道理也不会照医嘱吃药,更不用说控制饮食了。他的技术是承接自父辈,大概也就读到中学。在建筑技工中,这种不到大病不去看医生是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虽然有保险但copay都很高,而更加主要的是没大事不会做例行检查或者怀疑性的检查。

假如前面两个还不算太“悲催“例子,那么第三个水泥技工F 君则令人不胜唏嘘,尤其是他离世方式,致今每每想起我都心有戚戚然。

F君几年前离世。离世前大概近60岁。是饮弹自杀。

F君做我的水泥活大概有十年。这个工种自然也是需要技术,但体力要求也大。他不是老板,当时收入只在$30 到 $50一个小时。他有一个奇怪的表现,自己干活时常常喃喃自语。不了解他的人都认为他神经不正常。而F君是一个内心善良、充满感恩、非常诚实并且勤勉的人。他的善良与诚实表现在很多细节上。例如没人看着干活也绝不多报工时。他去世前大约3年,他太太因患一种罕见病,从发病开始短短2个月就离世。我跟他谈论起来时,他感觉到我一丝忧伤情绪,马上安慰说,她去得很安详、很安详。有时候我碰到他独自在工地时,我都多付他一、二百现金。每次他都要问,For what?我解析说他为我做了哪些额外的工作。此后,我每次另外给他点钱,都先想好理由。而他每次接受了额外的钱后,我经过时他都要说一句感谢话。给一次额外钱会收到多次的感恩,让施一点小恩的人自己都为自己的小善所感动。

我跟他有更多的接触是因为一来他常常在工地上一个人干活,并且有时我也叫他帮忙做些水泥之外的技术或体力工。有空时我经过看见别人去吃饭就他一个人在那里坐着,就请他一块吃中午饭。一起聊天多了发现他懂的东西挺多挺广。他不仅仅是熟悉水泥工,他对机械尤其熟悉。谈论有关民事与建筑的法律法规、政治议题等他如数家珍。一说起来滔滔不绝,尤其对很多现政策、现政治人物往往大加鞭鞑。我很好奇地问,你应该做工程师或者政治家呀。他回说,他以前是机械工程师。我沉默了,不再追问。我猜是身体原因,也许是脑子有某种损伤。

某天上午我突然接到F君老板的电话,F君在家开枪自杀身亡。我十分震惊。惋惜悲伤的情绪伴随我好长一段时间,难以释怀。

我曾经在工地上见过他晕倒,叫来医疗车。但过一会就恢复,继续做工。我劝他先回去休息,他表示没事,常常发生,不是第一次。我问是否看了医生,他说在医院看了多次,什么原因都查不出来。然后开始吐槽医生没鸟用。最初我看到中午别人吃午他自己独坐时,我问他吃午饭了?答没有。不过我说跟他一块吃他也吃。然后告诉我他早餐也没吃,一天只吃一次,就是晚餐。我听了有点意外,没想到他还那么“与时俱进”搞间歇性断食。原来他这个“歇性断食”并非健康饮食,是从傍晚开始,手捧各种零食,一直吃到睡觉前。

F君的业余爱好是收集各种收藏品。也买也卖,基本在Craigslist进行。他告诉我那上面常常能掏到很值钱的宝贝。我曾经几次开车经过几次他家门,他住在一个不太好的区,是一个很小的老房子。从屋顶、门廊、到前yard都堆满各种各样不同材料制作的装饰品。

我参加了F君亲友在教堂举行的追思会 (Memorial Service),并且在会上作了怀念的发言。我介绍我了解到F君在生活上表现的美德与丰富博学。当我介绍到F君像一个政治家一样谈论政治时,整个大厅亲友都哄堂大笑了。

他女儿不跟他住一个Town,打她父亲电话留言两天没收到回复,赶过去才发现他离世已经两天。我询问了F君的女儿为何F君会自杀?不久前我见过他都发现有什么异常。他女儿介绍,他在晚上全身疼痛已经好几个月。也看过好多次医生没有答案。F君无法忍受这种疼痛又没有治愈的希望而自杀。他女儿愤愤不平,说要告这个医院与医生。

人类现在已经能进上天入地,了解了很多东西,但对人类自己身体却还未能都了解清楚。像身体、头的疼痛原因与治疗方法还有很多未知数。医生治疗技术、工具、药物与检查仪器都在不停发展,然而也未能覆盖所有问题。查不出原因的案例还是时有所闻。

上面几个例子都有代表性。大多数这种层次的技术工并非工作不努力,收入也不是很低,但都缺乏理财观念,也未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普遍的是教育程度不够,上面例子除了F君可能高些外。

当然在美国建筑技工中也有不少好的,只是比例上不是很高。如我曾经介绍过的:

走进美国水管工约翰的豪宅(多图) - 博客 | 文学城

在美国或者西欧的华人生活基本能保持上一个层次,无论收入是多少。就算一辈子在餐馆打工、没有超过中学文化程度的人,也都能够量入为出,保持基本健康生活方式。

而文城读者大多为“老留“,基本都有或者曾有稳定而高一个层次的工作直到退休。跟这些白人技工比就是生活在“象牙塔”。不过,其实这里也有“幸存者偏差”存在。因为无论是读书出来的”老留“还是没多少文化的”走线“、非移等人其实在国内也都属于“人精”(人中精英)一类。只要是想留下的都具有拼搏精神、顽强的毅力、财务上不投资也会量入为出。

所以美国底层有时候不都是伴随着低收入,其落在“底层”是生活态度所致。

希望我们的华二代继承华一代好的方面,又能发挥大胆尝试、勇于接受挑战的美国精神。

故事为生活中真事,文中略有修饰,如有知情者请勿对号入座。

谢谢诸位的阅读和捧场。

 

(注:本文为如山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美国建筑技工的悲歌 中、老年人不应忽视的一项运动 美国土地开发规则中的Zoning 与Legal Lot 选择投房产还是股市看个人特质还看是哪一代 与AI斗智
b
bobpainting
好故事!第三个真是可惜。奇怪不停吃零食身体不好。
守月
看《贫穷的本质》后我很触动。无论穷国富国,贫穷的本质还是在“认知”的局限性,不跳出这个局限,物质帮助起到的作用有限。

对“帮”和“怎么帮”的思考,也改变了我对两党政策的理解。

上个月我刚招了一家房客,做地板的handyman,他似乎对“信用分”这玩意儿毫无概念。我告诉他,那很重要,你想将来买房子吗,你想找到妻子,和孩子将来住在自家房子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吗?那么听我的,努力工作,开始报税,去开张信用卡,一年后开第二张,按时付款,这一切都会实现,并且一点儿也不难。他答说想和好。

他似乎不怎么喜欢动脑子,什么都问。我也不帮全,钥匙丢了,不送到家,约个中间的地点要他开车一半我开一半来拿,信箱钥匙开不了,我只告诉他地址和电话,让他去邮局办理我付账。他拖了一周才去,办成了,夸他能干,告诉他很多事都不难,只要自己愿意去做。他很高兴似乎也大受鼓舞,我猜在他的生活经历里,缺乏肯定和鼓励。

如山
任何标榜“健康”的零食都有各种各样添加剂,都会有反式脂肪酸、过量糖、盐等调味品,都是健康欠佳。当然年轻时都能处理掉没问题

但一旦进入一定年龄就很有问题了。所以最好是年轻就养成好习惯。不过人嘛,年轻时各种欲望都高,不容易。

如山
很对!有些也是智力欠缺所至,没办法。
守月
不单是这类加工食品的添加剂,还因为这些食品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短暂的晕厥很快没事应该是低血糖症状,是需要注意营养的提示。
I
IEbird
低吟的悲歌。住房短缺技工青黄不接与轻制造重服务不无关联。一代美国人不愿学工轻视体力劳动和致富,缺口不得用外来劳力承接。
米奇的厨房
哎,也是真没办法,我现在经常做的事情,是在这些修理工来干活的时候,和他们聊天,一般会给他们讲退休金,401k IRA ,

Roth ,甚至如何存钱的tactic,鼓励他们拿license,做自己的trade的小business等等,大部分人还是很感激的,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不懂这些,也没有在学校的时候学过,父母大部分也都没有这些知识,对于我,不花我一分钱,但是我帮了他们提高认知,他们很感激,会对我更真诚,修理的安装的更好,甚至有的把我留着自己打算慢慢干的活也给干了。有的人在我鼓励下,三年以后拿了电工执照,还给我电话,告诉我,让我以后也给他跟多的工作,还有的送我小零件,各种都有。我想,我们作为外人来到这个国家,他们曾经包容和帮助了我们,那么现在也是很好的我们帮助他们的时候了,这种小忙不花我们钱,但是可以给他们知识,虽然未必能帮多少,但是很多人感激,因为没有老美像老妈一样的去和他们絮叨这些事情。当然大部分这些人都是年轻人,对于年纪比较大的,我不太说这些,因为对于他们,时间不在他们这边,太晚了。

我也有认识一个白人修理工,我两年前装修田纳西湖边房子的时候,他带着两个帮手来做的,冬天的时候发现有一块瓷砖脱落,而且有些grout 脱落, 我就想打电话找他回来,一致找不到,我打电话给他的一个助手,也说不知道,后来我没办法,就让助手来帮我干一下,我付钱就是了,助手后来说了实话,他是喝酒撞死了人,被判8年,而且20年不能有驾驶执照了,那么他大概50不到,等他出来至少55 ,20年没驾照得75了,那人生直接就完蛋了啊,他做各种小装修,没驾照怎么做啊。也是很令人唏嘘。

守月
如果真有智力或身体缺陷,政府应该帮助他们。但树立自立自强好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去创造的观念也很重要,那会从根本上帮助人。
老朽
感谢如大分享
吃货99
唏嘘不已。特别第三个
s
smlandlord
现在美国洪波滔滔, 很多的这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州门.

另一个方式看, 就是美国养了越来越多的文盲, 说不定以后是知识越多越反动.

b
bobpainting
米奇人真好!
b
bobpainting
我也看看这本书。
w
wlwt123
这是美国被两党悠悠了几十年的结果。
w
wlwt123
我有一个朋友,因身份嫁了低学历的白人。白人的孩子也因此成为家族200年来的第一代大学生。
如山
不错!
如山
我指的不是“智障”一类,是智商在平均线以下。但假如能像国人一样勤奋努力学习,也能补回一些。
如山
谢朽兄!想问一下7月到10月加勒比海邮轮是否需要担心天气?
如山
“美国养了越来越多的文盲”,的确啊!
米奇的厨房
智力水平和教育也很相关,我发现低教育水平的人大多解决问题能力差,很多我作为外行能一眼看出问题,想到解决思路,他们却不行

虽然他们熟悉这些事情,但是基本是依葫芦画瓢而已,并不会思考解决问题。

h
hobo-hobo
F的的选择,跟琼瑶的选择并没有不同,他掌控了自己的生活,诚实、体面地走完了一生

我自己年纪大了之后,认识到,年过半百的人离开都应该庆祝

中国,或者其它国家,也有很多像这些美国建筑技工的人。他们跟老留这批人精真没法儿比,但中国社会的家庭联系紧密,彼此帮助(也可以说彼此拖累),大家看上去挺整齐的。现在新一代孩子开始“断亲”,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各自在社会上行走,走不正的人也会越来越惨。

新手地主刚上路
周期率,没保票
小油菜
说的很贴切:新一代孩子开始“断亲”。 甚至可以说是“断根”, 因为大多独生子女。
如山
说得好!
如山
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