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守月版主提议,披露现实当下的一个海外地主的盘算

君子好财
楼主 (文学城)

副标题:

[投资商业地产] 描述【一个商业/民用房投资的境界】: 为穷哈哈的海华示范的【一个】财务解决方案

 

以一个账面/评估价值100万的SFH为例,描述对象坐标澳洲的第二墨尔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市区,加拿大卡尔加里,等等(总之几乎所有大城市)。物业可以登记成商业也可以继续注册是民宅。城市里中等偏上区域。


1  把这一百万拿去定存, 每年收益是$45,000;

2  买个房子整租出去,租金每周750块,一年租金收入大约 $40,000;

 

资深地主的神操作后最后结果:


3.1 贷款20%,拿到的利率7%,把房子分租出去, 一年租金利益大约$54,000 ( $110000-$56000=$54000)
3.2 如果贷款20%,拿到的利率5%把房子分租出去, 一年租金利益大约$63,000 ( $110000-$47000=$63000)


3.1 和3.2 上边计算没有考虑贷款供款还款的本金减少部分收益。


如果能做成3.1 , 那就是贷款买下的房子, 净收益是全款买下整租房子的100%; 如果能做成3.2, 就是贷款买下的房子, 比全款买下整租的净收益高25%。


我以前做到3.2, 收益其实更高因为过去利率平均3%; 现在做到3.1

按时间序列,买下房子后, 租金是$67,000/年;三个月后$86,000/年(新投入$18,000),再三个月时间达到$110,000 (新投入$40,000).我是说买完房子后的后续改造是关键。这些数字都是从我的财务EXCEL表格上直接抄过来的,保证精确。


换个更加刺激的说法,一个富二代爹妈/或者拿TC大包的牛人全款买的房拿来躺平收租;而旁边一个阿土仔高利率贷款买来的房可以同样净收益甚至更高(如果利率持续在降低)


这就是我能够当下在【多个大城市】可以实现的,阿土仔赶超富二代/大牛马工的弯道超车的【一个财务方案】。
有人做到,就是谁都可以做到。世事无难事,只要愿意动手动脑花时间(去赚这些小钱钱)。我们阿土仔最大的能力就是动手能力。但要论聪明,再聪明,聪明不过CHATGPT。


今年一月初去竞投一个预算1.2M,但只愿意出价1.03M没有成功; 一月底去拍一个$1.35m的, in house拍卖竞价到1.57M,只能放弃。 本月准备去拍一个$1.4M的, cross my fingers. 这个房子因为升值预期, 把预期 CASH/CASH 回报降低到10%。

[我没看到周围别的人能在超级大城市能当下如此条件下,新购SFH做到正现金流盈利。真正说穿也就是那么简单,我打的都是明牌。 但资深地主个人经营优势就是优势。就算我周围别人,朋友和蓝领技工们都看到了,也学不来。就像【星巴克】经营成功,没见过【月巴克】就学过来同样成功]。

君子好财
首发在一亩三分地,读者对象是+20~+30岁苦哈哈的大厂牛马马工,是对年轻的一代他们说的。
i
if_sky_cry
赞努力创造现金流的努力和分享
守月
确实是很好的投资!投资坦里说投资,我也说一下我看到的漏洞,目的不是打击,而是辩论(探讨)。

你这例子里的漏洞在于,把管理成本忽略了。

如果从纯投资回报来讲(商业地产cap rate的计算法),管理成本要计入costs。

我只知道美国的管理费大致为:

长租房:找房客5-10%的单月租金,管理出租房,6-10%的每月租金。SFH平均两年换租客,公寓楼平均1年换租客。所以,按10-12%全年租金算管理费比较合理。

短租房:30-40%的租金收入为管理成本。(我自己用过的是40%,知名管理公司,甩手掌柜。)

分租房间:我没做过。但我推算应该在两者之间。说20%吧。

管理属主动收入,而投资中的cap rate,已经剔除了这部分收入。所以,你的分租增收显然增加了收入,只是不能这么计算投资收益。

事实上,很多年里一直争论不休的投房投股好大战,争得面红耳赤,都觉得对方在强词夺理,主要就是这部分主动收入不断地被混淆。

现在,希望大家都看明白了。

君子好财
想想阿土仔,是很辛苦的,但不是在维修是在[建造和经营]。DS用十分之一成本媲美Chatgpt,牛马苦干创造战绩。

主要成本在跨国分租,就靠whatsapp组群和联系。成本没有你说得那么高。主要是租金得优惠15%以减少流动率。

本地的分租成本相比整租没有明显上升。

租客是留学生,打工签证的年轻人。

Q
QinHwang
如果管理费12%,加上维修费用,吃掉很大利润。我想比较的是甩手房东,啥都不干,现在把房子卖掉吃5%分红。
守月
你的办法降低成本,表示你的主动收入增加,但投资回报率不是这样计算。DS如果能创造收入,属创业类,知识和技术本身就有价值。
守月
所以老打架,谁都捂着耳朵不听别人讲的话,一个说苹果一个说橘子。哈哈。冷静的人要说话就被扒拉到一边去了,我已努力说很大声了
I
IEbird
杠杆是房地产多重魔力的一种思路是对的是否有好的现金流要反复求证。良性债务,OPM是投房的重要概念。
i
if_sky_cry
又看了一遍,明白了,先维修,提价,创造价值,再通过分租,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现金回报率接近20%,在当下市场,实属不易!
君子好财
我们从2016年确定现金流为王(才能实现自身滚动发展)。之后每一年,经营思路都在更新和拓展,这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君子好财
我控制债务比例在40%。我没有去参考星巴克铺店面时,是以怎样的负债比例实现快速扩张。
p
pickshell
嗯,喜欢这样讨论,理性实在。去年看身边有朋友投商业地产也不错,基本当甩手掌柜。

地点不错,那房子真是便宜,论年头不算长可看里面到处破破的,CLOSED几天后就被准备开餐馆的看上并租下, 且一签就是8年,开餐馆的自己花钱装修。

i
if_sky_cry
赞思路和分享,祝越来越红火
H
HappyWed
不错,坚持不断扩大,量变到质变直至几十米才是王道。买一两个出租房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买入长持形成规模效应。

为自己和家人寻得真正的财富自由,同时还能保持婚姻家庭幸福,孩子教育成功,事业有成。

绣球花开
自己管这么多房子 太难了
H
HappyWed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