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坦满周岁了,她延续着大家对老投坦的爱。她很安静,不爱说不爱笑,安静得如同遗世的古树,落寞而沧桑。
约一个月前,当老朽问我是否愿意任版主时,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让坛子焕发青春,唤回她前世的美丽。
于是,我把自己的大致思路说与了老朽。后来,填版主申请表时,我又把大致想法说与了网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想可能我说的大致思路,既无前因后果,也无展开,也无讨论。
于是,便有了此文。
首先,简单回顾房地坛的前世今生。她生于吵架,长于分家。最初从家坦分出投坦,而后兄弟阋墙,再分家分出大千,于是投坦成为谈房为主,兼谈投资的论坛。地主的性格大多较本分,守规矩,投坛的气氛一直不错,话题也比较多样化,虽然有时大千人会拔剑比划比划。大约三四年前,话题越来越多,有实质内容的帖淹没在满目闲话里,地主们本分老实,习惯谦让,说话越来越少,再后来就上演了“沙漠里的骆驼”,于是阿拉伯人---地主们又搭起个新帐篷,就是现在的“房地产经”。
从我的视角看因由,地主们不是因谦让或懦弱而走,是因名不正言不顺而被迫离开,因为身处名叫“投资理财”的地儿,说投资及其沾边的人和事理论上就不应被排斥---虽然存在牵强附会与强词夺理,但漏洞摆在那里,争执亦有强词夺理之嫌。
自三足鼎立,三面投资旗帜飘扬在文学城上方,新的相对平衡产生。房地坦安静了,却过于安静,透着凋零的死气沉沉。 虽恰巧遭遇市场寒流,进入半冬眠状态亦有天时不利的因素。
我认为也有人为可改进之处。
从话题方面来说,任何投资都离不开政治经济时局环境,投资房地产亦是如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苗与阳光空气和水。插在花瓶里的干花不需要阳光空气水,可它美则美矣,却不会成长。
前边我已说过,地主大多老实本分,却也有些死板,“房地产经”顾名思义---谈房,谈其它则又是名不正言不顺。显然矫枉过正,自缚手足。所以我认为,这个坦名的限制性强,或应更名为“房谈投谈”以扩大话题范围。
事实上,大千与现投坦依然是两朵股市并蒂莲, 老投坦曾经帮到过许多人的投资理财话题(几乎是股市外的所有),淡化在浩渺的字海烟波里。
目前大千比较安静,是短线股市投资者的交流场所。现投坦则是股市长线投资者喜欢的地方,话题多氛围比较轻松随意,又能满足部分网友谈天说地的需求。作为其互补,我们“谈”房地产也“谈”投资。“谈”与“聊”的区别,字面解释为:“谈”,更正规更严肃和更有主题性。“聊”,更轻松随意没有边际。
这样,三个坦三面旗帜的覆盖面也会更广,划分也更清晰。 所以,我建议改坦名为“房谈投谈”。
关于老投坦的一些话题限制,我也有一些思考。
我认为谈投资离不开政治经济。坦里应该欢迎政治经济话题,谈政策和政治事件对经济的影响。但出于两党之争的攻击,特别是个人攻击,无论是攻击政治人物或借机攻击不同政治立场的网友,依然不应在允许范围内。
我也认为辩论的价值和意义很大,是非曲直越辩越清,应该鼓励辩论。辩论与吵架虽形似,质却遽异,辩论是就事论事以事实和逻辑驳回对方,吵架是以打倒或骂倒对方“这个人”为目的。(辨别它们并不难,无关人多寡,无关声音大小,旁观者清,糊弄不了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老投坦的魅力,还在于并不死板,有着人情味。因为那时我们会约定俗成地“偷偷摸摸”地在周末(周六和周日)及节假日,谈些不在投资范围内的话题。从投资到生活,分享趣事见闻,健康养身,美好家园建设。我也希望把这点合法化,不再属“偷偷摸摸”行为。同时也希望延续积极健康乐观的价值观。
最后,我还认为大家的坦大家建,每年都应严肃认真地来一次专题讨论--“房地坛的建设”,好坏弊改,大家讨论,让房地坛民主化,不断改进,越办越好。
最后的最后,任何改革,必然有其正面效果和负面影响,会违背部分人的意愿。所以,我们才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利与弊,孰大孰小,孰轻孰重,孰好孰坏,权衡后找出最佳位置,成为我们论坛的“公约”。清楚界限,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哪些能做和不能做,减少内耗,减少口水仗,轻装向前。
如果你爱这个坦,如果你把自己当成这个坦的一员,无论持何种观点,欢迎参与讨论。也籍此帖,听取其他版主的意见。
谢谢大家!
PS ,此帖仅为讨论,且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若有冒犯或说错话,或胆大妄为,步子太大等等罪行,本人接受质疑,批评,罢黜。此事与其他版主无关。
还有“妙手家园“原本很热闹很好,有修房,装修,做家具油漆。。家居很实用技巧和展示贴,可惜现在很多人撤离了很冷清。
1. 我不希望房谈开放成畅所欲言的坛。第一,每个坛只要一旦有了政治帖,就会有一言不合的发疯之人,没法容纳别人的观点的。我在投谈被人攻击过,就是你认为的老实本分的地主,我来WXC这么久,第一次遇上。第二,平时如果有太多的生活帖如吃喝玩乐,会把房坛子的专属性冲淡的。 折中策略: 1)要求每个政治和经济帖,都要和房子投资有点关系,如:说说非移被遣返对你当地投房的影响,FED如果1-2年内还不cut rate地主有啥对应策略,等等。 2)如果有人吵架,一警告,二封号。 3)生活帖,见下面 的月底和节日Hapy Hour。
2. 为了活跃房谈,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1)冠名话题。定人定期搞些话题,如建宁,老朽等前辈来个每月/星期的冠名话题 (可用他们博客以前的内容),如建宁:居者论道,老朽: 宅言宅语,黄教授:居安思危,等等,内容以学习他们的经验为主。
2)每周话题。定人主导一个每周话题来活跃坛子,如我昨天贴的“我的投房劳动日记(带图)”,引导让大家都分享自己最近都做了什么,也包括我上面第一点提到的紧跟时事的政治和经济的话题,也可以是“案例分析”,如我上几张Zillow上的相片,让大家分析如何最cost-effective地装修好及时出租。这些话题的分享,相信大家都可以互动学到很多。 版主可以私信一些相对活跃的地主,估计他们都会愿意引领起步的,人多就可以分散个人去盯着坛子了。也可以弄个shared Google Docs,每个月的人选都提前订下来。如果可以,我愿意协调版主找人开启每周话题的实验。
3)月底和节日Hapy Hour。这时可以开放成畅所欲言,吃喝玩乐、青春回忆、家庭琐事(如夫妻投资观念不同的烦恼),等等都都可以上。大节日还可以有专题,如“我的Memorial Day", "July 4th", "地主家的春节有余粮“,等等。
My two cents:).
守月的意思我理解:房地产经不要只聊房,范围可以大一些。
这种思考很能理解,很同意,确实也应该如此。
但是通过改坛名来达到这个目的,还有有点“理想”化的重塑投资理财版的感觉,又容易陷入股票房产的无端争论,争论绝大多数都没必要,咱们地主们也有的是股票,都可以“既要还要”,咱们地主们多多可以理解股民,但是激进的股民很难理解地主,毕竟没经历过怎么理解。
另一方面,怎么活跃版面气氛,有多多的有质量的原创贴和更多有建设性意见的互动、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自己以前做的不好,只在这里吸取营养,很少参与;现在责无旁贷,也还会鼓励身边的年轻地主们来多参与,多发言。
理财”的字面意义。
目前的“问”与“答”坦,显然土薄根浅,不利成长,所以,我才提出改革开放。
树大了就容易招风。带风向的风。
我人生第一次eviction 也快近尾声了,再过10 天左右,警察叔叔要上门服务了,去了法庭十几次,来回server 几次表格,总而言之太累了,大家还是找人帮忙吧
隔壁那么热闹是因为这两年股市火啊有利可图,等哪天形势转变,股市十亏九赔时,房坛不要嫌太热闹啦
房地坦满周岁了,她延续着大家对老投坦的爱。她很安静,不爱说不爱笑,安静得如同遗世的古树,落寞而沧桑。
约一个月前,当老朽问我是否愿意任版主时,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让坛子焕发青春,唤回她前世的美丽。
于是,我把自己的大致思路说与了老朽。后来,填版主申请表时,我又把大致想法说与了网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想可能我说的大致思路,既无前因后果,也无展开,也无讨论。
于是,便有了此文。
首先,简单回顾房地坛的前世今生。她生于吵架,长于分家。最初从家坦分出投坦,而后兄弟阋墙,再分家分出大千,于是投坦成为谈房为主,兼谈投资的论坛。地主的性格大多较本分,守规矩,投坛的气氛一直不错,话题也比较多样化,虽然有时大千人会拔剑比划比划。大约三四年前,话题越来越多,有实质内容的帖淹没在满目闲话里,地主们本分老实,习惯谦让,说话越来越少,再后来就上演了“沙漠里的骆驼”,于是阿拉伯人---地主们又搭起个新帐篷,就是现在的“房地产经”。
从我的视角看因由,地主们不是因谦让或懦弱而走,是因名不正言不顺而被迫离开,因为身处名叫“投资理财”的地儿,说投资及其沾边的人和事理论上就不应被排斥---虽然存在牵强附会与强词夺理,但漏洞摆在那里,争执亦有强词夺理之嫌。
自三足鼎立,三面投资旗帜飘扬在文学城上方,新的相对平衡产生。房地坦安静了,却过于安静,透着凋零的死气沉沉。 虽恰巧遭遇市场寒流,进入半冬眠状态亦有天时不利的因素。
我认为也有人为可改进之处。
从话题方面来说,任何投资都离不开政治经济时局环境,投资房地产亦是如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苗与阳光空气和水。插在花瓶里的干花不需要阳光空气水,可它美则美矣,却不会成长。
前边我已说过,地主大多老实本分,却也有些死板,“房地产经”顾名思义---谈房,谈其它则又是名不正言不顺。显然矫枉过正,自缚手足。所以我认为,这个坦名的限制性强,或应更名为“房谈投谈”以扩大话题范围。
事实上,大千与现投坦依然是两朵股市并蒂莲, 老投坦曾经帮到过许多人的投资理财话题(几乎是股市外的所有),淡化在浩渺的字海烟波里。
目前大千比较安静,是短线股市投资者的交流场所。现投坦则是股市长线投资者喜欢的地方,话题多氛围比较轻松随意,又能满足部分网友谈天说地的需求。作为其互补,我们“谈”房地产也“谈”投资。“谈”与“聊”的区别,字面解释为:“谈”,更正规更严肃和更有主题性。“聊”,更轻松随意没有边际。
这样,三个坦三面旗帜的覆盖面也会更广,划分也更清晰。 所以,我建议改坦名为“房谈投谈”。
关于老投坦的一些话题限制,我也有一些思考。
我认为谈投资离不开政治经济。坦里应该欢迎政治经济话题,谈政策和政治事件对经济的影响。但出于两党之争的攻击,特别是个人攻击,无论是攻击政治人物或借机攻击不同政治立场的网友,依然不应在允许范围内。
我也认为辩论的价值和意义很大,是非曲直越辩越清,应该鼓励辩论。辩论与吵架虽形似,质却遽异,辩论是就事论事以事实和逻辑驳回对方,吵架是以打倒或骂倒对方“这个人”为目的。(辨别它们并不难,无关人多寡,无关声音大小,旁观者清,糊弄不了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老投坦的魅力,还在于并不死板,有着人情味。因为那时我们会约定俗成地“偷偷摸摸”地在周末(周六和周日)及节假日,谈些不在投资范围内的话题。从投资到生活,分享趣事见闻,健康养身,美好家园建设。我也希望把这点合法化,不再属“偷偷摸摸”行为。同时也希望延续积极健康乐观的价值观。
最后,我还认为大家的坦大家建,每年都应严肃认真地来一次专题讨论--“房地坛的建设”,好坏弊改,大家讨论,让房地坛民主化,不断改进,越办越好。
最后的最后,任何改革,必然有其正面效果和负面影响,会违背部分人的意愿。所以,我们才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利与弊,孰大孰小,孰轻孰重,孰好孰坏,权衡后找出最佳位置,成为我们论坛的“公约”。清楚界限,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哪些能做和不能做,减少内耗,减少口水仗,轻装向前。
如果你爱这个坦,如果你把自己当成这个坦的一员,无论持何种观点,欢迎参与讨论。也籍此帖,听取其他版主的意见。
谢谢大家!
PS ,此帖仅为讨论,且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若有冒犯或说错话,或胆大妄为,步子太大等等罪行,本人接受质疑,批评,罢黜。此事与其他版主无关。
还有“妙手家园“原本很热闹很好,有修房,装修,做家具油漆。。家居很实用技巧和展示贴,可惜现在很多人撤离了很冷清。
1. 我不希望房谈开放成畅所欲言的坛。第一,每个坛只要一旦有了政治帖,就会有一言不合的发疯之人,没法容纳别人的观点的。我在投谈被人攻击过,就是你认为的老实本分的地主,我来WXC这么久,第一次遇上。第二,平时如果有太多的生活帖如吃喝玩乐,会把房坛子的专属性冲淡的。
折中策略:
1)要求每个政治和经济帖,都要和房子投资有点关系,如:说说非移被遣返对你当地投房的影响,FED如果1-2年内还不cut rate地主有啥对应策略,等等。
2)如果有人吵架,一警告,二封号。
3)生活帖,见下面 的月底和节日Hapy Hour。
2. 为了活跃房谈,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件事。
1)冠名话题。定人定期搞些话题,如建宁,老朽等前辈来个每月/星期的冠名话题 (可用他们博客以前的内容),如建宁:居者论道,老朽: 宅言宅语,黄教授:居安思危,等等,内容以学习他们的经验为主。
2)每周话题。定人主导一个每周话题来活跃坛子,如我昨天贴的“我的投房劳动日记(带图)”,引导让大家都分享自己最近都做了什么,也包括我上面第一点提到的紧跟时事的政治和经济的话题,也可以是“案例分析”,如我上几张Zillow上的相片,让大家分析如何最cost-effective地装修好及时出租。这些话题的分享,相信大家都可以互动学到很多。
版主可以私信一些相对活跃的地主,估计他们都会愿意引领起步的,人多就可以分散个人去盯着坛子了。也可以弄个shared Google Docs,每个月的人选都提前订下来。如果可以,我愿意协调版主找人开启每周话题的实验。
3)月底和节日Hapy Hour。这时可以开放成畅所欲言,吃喝玩乐、青春回忆、家庭琐事(如夫妻投资观念不同的烦恼),等等都都可以上。大节日还可以有专题,如“我的Memorial Day", "July 4th", "地主家的春节有余粮“,等等。
My two cents:).
守月的意思我理解:房地产经不要只聊房,范围可以大一些。
这种思考很能理解,很同意,确实也应该如此。
但是通过改坛名来达到这个目的,还有有点“理想”化的重塑投资理财版的感觉,又容易陷入股票房产的无端争论,争论绝大多数都没必要,咱们地主们也有的是股票,都可以“既要还要”,咱们地主们多多可以理解股民,但是激进的股民很难理解地主,毕竟没经历过怎么理解。
另一方面,怎么活跃版面气氛,有多多的有质量的原创贴和更多有建设性意见的互动、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自己以前做的不好,只在这里吸取营养,很少参与;现在责无旁贷,也还会鼓励身边的年轻地主们来多参与,多发言。
理财”的字面意义。
目前的“问”与“答”坦,显然土薄根浅,不利成长,所以,我才提出改革开放。
树大了就容易招风。带风向的风。
我人生第一次eviction 也快近尾声了,再过10 天左右,警察叔叔要上门服务了,去了法庭十几次,来回server 几次表格,总而言之太累了,大家还是找人帮忙吧
隔壁那么热闹是因为这两年股市火啊有利可图,等哪天形势转变,股市十亏九赔时,房坛不要嫌太热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