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价暴跌,靠出售石油支撑的军费,甚至整个俄罗斯的财政,都很快会出现巨大问题。普京已经错过了老川给的最后一个楼梯

r
rmny
是不是从长远看大家应该拼命买俄罗斯石油赶快耗尽他的石油储藏算了? 否则 抵制俄罗斯石油是让他留着未来接着收益
咲媱
未来石油可能完全不值钱了,四个重要原因:1. 石油大量开采,2. 替代能源,3. 节能技术 4. 过量工业生产的时代结束
咲媱
特别是第四点,过去的世界大量生产,大量浪费, 一人上百件衣服,电视七八台,不断换新的扔旧的,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能源
C
ClearCase
有影响,但是有人给撑着。
r
rmny
所以川普关税战打的好么。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川普对环保减碳无兴趣打了关税战反而帮助了环保减碳
咲媱
俄其它财政开支也是靠石油,有人撑也撑不到必须的价位。油价下降30元,年收入就会下降近一千亿。俄年军费不过1300亿
C
ClearCase
他的亲密战友支持他三年了…. 现在卖不出去的货,正好便宜甩到俄罗斯
咲媱
石油卖不够价格,俄根本没钱付款。甩到俄罗斯也不过是两百斤肉包子打狗。
监考老师
呵呵,西方废了老大劲想把俄罗斯卖油的价格限制在60一桶。
咲媱
这个限制让俄少赚了几百亿,还是有用的,但是不如老川直接发动关税战厉害,让中国经济熄火,根本不用限制就跌下60一桶。
天青水蓝
中俄之间是易货贸易,轻工业品家电汽车换能源矿石有色金属,根本用不着钱做中介
天青水蓝
石油是重要化工原料,航空燃料,船用重油,塑料都是靠石油才能生产。替代能源替代不了飞机和船的燃料,而且石油储量不可再生
咲媱
一看就是外行话。易货贸易那是经济倒退几千年回原始社会。钱根本不止是交易媒介,而是经济的润滑剂和放大器。
咲媱
到时便宜到四十美元一桶以下,要多少有多少。多到根本用不完。石油储量不可再生,但是不断有新油田发现,新技术也能更便宜开采。
咲媱
老川把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的开采一放开,加上中国制造熄火,世界用不了多少油,马上就能打垮世界油价。
新林院
记得听过一句很精辟的话:现代人忙着打洞把石油弄出来,再挖坑把石油制品(塑料玩具、包装、化纤衣服)垃圾扔回去。
咲媱
没错,其实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你去南美海边看看,全是塑料垃圾铺天盖地。是到了用经济手段,彻底改变这种破坏地球行为的时候了。
咲媱
停止用塑料杯子和瓶装水,减少买衣服,不换家具,少换电器。这些都是石油产品。也是没有必要换那么勤的东西。
咲媱
易货贸易根本就不存在投资,也就不存在经济增长。而没有经济增长,很多产业都将消亡,大萧条就是必然的后果。
天青水蓝
只能说你孤陋寡闻,看这篇文章,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联盟"经互会"是1949年成立的,经互会国家之间一直都实行记账易货贸易

经互会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寂静回声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84248 收听TA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9-8-19 19:07:06 | 只看该作者 

经济互助委员会(俄语: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简称:СЭВ,英语:The 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简称:Comecon),简称经互会,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1]经互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莫斯科。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在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英语:Molotov Plan)。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英语:Vyacheslav Molotov)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雏形。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3]

经济互助委员会发展

1949年2月,阿尔巴尼亚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1届会议,规定经互会的宗旨是在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之间“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
1950年9月,民主德国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1954年,经济互助委员会召开第4届会议,提出经互会的宗旨是“建立经济合作和协调国民经济计划”,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会议上提出,经互会成员国实行生产专业化和协作以后,成员国对此采取了相应措施。
1959年5月,经济互助委员会第15届会议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把经互会的宗旨、原则和职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章程规定,经互会的主要目的是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56~1961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例行会议。
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后,阿尔巴尼亚由于持亲中国立场,拒绝接受苏联的指令,而于1961年12月宣布停止参与经互会一切活动。
1962年6月,经济互助委员会第16届会议修改章程,规定非欧洲国家也可参加。经互会首次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开放。当年,蒙古加入经互会。
1962年6月,经济互助委员会各成员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草案)》,开始确立经互会的现行体制。章程确认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联合和协调各成员国的力量,促进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发展,加速其经济技术进步,提高工业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员国的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福利”。
1964年,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国际经济合作银行。9月起,南斯拉夫根据专门协定参加经互会一些机构的工作,拥有咨询投票权。朝鲜、老挝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富汗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莫桑比克等国作为观察员参加经互会活动。
1969年4月,经济互助委员会第23次特别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方针。
1971年,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国际投资银行。经互会第25届会议通过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经互会成员国合作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综合纲要》(简称《综合纲要》)。根据《综合纲要》,经互会成员国将“加强和完善经济和科技合作与发展社会主义一体化”,并且规定在15~20年内分阶段实现生产、科技、外贸和货币金融的“一体化”。
1972年,古巴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1973年以后,经济互助委员会同芬兰、伊拉克、墨西哥和尼加拉瓜分别签订了合作协定。
1974年起,经济互助委员会派观察员常驻联合国。
1975年,经济互助委员会第29届会议上通过《经互会成员国1976~1980年多边一体化措施协调草案》,要求东欧各成员国根据这一草案修订各自的五年计划
1978年,越南正式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1984年6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最高级经济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加强经互会成员国经济合作与科技合作基本方针的声明》等文件。同年6月和10月经互会第38次和第39次会议上,通过贯彻实施最高级经济会议的措施,研究了协调各成员国下一个五年计划及长远计划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特别是能源和燃料问题)。
1988年6月,经济互助委员会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经济互助委员会会议
 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所有成员国政府总理率领的代表团组成(各国代表团团长从1969年起由政府副总理改为政府总理担任),每年召开一次。
如经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成员国同意,还可以随时召开经互会的非常会议。会议轮流在起成员国首都举行,由东道国代表团长担任会议主席。遇到讨论重大问题,举行成员国党政首脑参加的会议。[3]
执行委员会
  为经济互助委员会主要执行和管理机构。由各成员国各派1名政府副首脑级代表作为常驻代表组成,每3个月举行一次会议。
会议主席由各成员国代表依照国家名称的俄语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任期1年。[3]
合作委员会
受执行委员会领导,由各成员国选派1名有关主管机关的领导人组成。综合研究和协调成员国在计划、经济、科技等领域中的多边合作。
设有计划工作、科学技术、物资技术供应等合作委员会。[3]
常设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的下属机构,由成员国委派的代表团组成,各成员国可以有选择地参加。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各具体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合作。
截止1988年,有计划工作、科技合作、机器制造、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石油及天然气、煤炭、化工、农业、外贸、建筑、运输、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平利用原子能、标准化、统计、金融与货币、无线电技术电子工业、地质、电力、邮电等24个常设委员会。
1962年6月,经互会成员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草案)》,开始确立经互会的现行体制。
章程确认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联合和协调各成员国的力量,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发展。
1963年经互会成立“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其目的是建立一种转账卢布,使经互会各国间的贸易可以用转账卢布进行多边结算,以促进多边贸易的发展,尽管苏联一直宣称,“转账卢布能够执行国际货币的一切职能”,“它是世界上最稳定最可靠的货币”。但这种转账卢布实际上并不是货币,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只是作为一种统一的计算单位,用来换算各国之间外贸的盈亏,记在银行的账面上。在苏联的大力推动下,1969年4月经互会第23次特别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方针。
20世纪70年代 
1971年7月第25次会议通过了《经互会成员国进一步加深与完善合作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综合纲要》,规定在15~20年内分阶段实现生产、科技、外贸和货币金融的“一体化”。经互会成立了“计划合作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各国计划。同年建立国际投资银行。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先后共同兴建了向东欧成员国输送苏联石油的“友谊输油管”、连结欧洲成员国的电力系统、铁路货车调度总库等项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共同兴建了更多项目,包括1975年决定投资90亿转账卢布的10个项目,主要目的是增加能源和石棉、铁合金、纸浆、化纤等原材料的供应,多数在苏联境内。
对外贸易
成员国间除签订双边年度贸易协定外还签订双边长期贸易协定。
1964年起,成员国之间使用转账卢布进行贸易结算,但不以货币形式出现,贸易顺差只能取得相应数量的商品作为抵偿。
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额1983年已达2853亿卢布,比1950年增长32倍。各成员国对外贸易额的58%以上是在经互会范围内进行的。对苏贸易在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外贸中占有很大比重。
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
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咲媱
哈哈,结果,社会主义阵营不就走进历史垃圾堆了吗?
天青水蓝
除非飞机不飞,远洋货轮都不开。美页岩油生产成本40美元每桶,俄罗斯乌拉尔原油成本20美元每桶,沙特轻质油成本10美元每桶
天青水蓝
如果油价跌到40美元破产的是北达科他的页岩油公司,俄罗斯和沙特少赚点钱但还能维持正常生产
咲媱
技术在进步的,美页岩油生产成本还会下降,石油价钱便宜了,沙特就得多开采才能维持开支,油价必定更低。
咲媱
俄是还有每桶20美元的利润,但是不够用啊,原来是60美元一桶的利润,现在就剩下1/3,也就是说,财政收入不够,还能打仗?
天青水蓝
你说的易货贸易倒退回几千年前,社会主义阵营是几千年前吗?中国和朝越老挝俄哈萨克蒙古易货贸易一直存在,不受阵营瓦解影响
咲媱
俄的国家运作,必须靠起码40美元一桶的利润,才能运行,普京和官僚集团,也是要吃饭的,好不?现在就二十,普京一天只吃一顿?
咲媱
俄和沙特能生产,但是不够花啊。沙特还好,不用打仗,俄还要打仗,一年几千亿军费开支,不崩了才怪。
天青水蓝
页岩油成本很难再降因页岩油是在页岩缝隙中无法自喷需向地下注水把油逼出来连油带水抽上地面后再油水分离把水回灌多很多工序
咲媱
别忘记放开阿拉斯加石油开采,可不是采页岩油。墨西哥湾也不是页岩油。而维持40美元的油价,页岩油自保,俄就要经济崩溃。
天青水蓝
而且因为油水分离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会永久污染地下水,只能在北达科他那种地广人稀的州开采不然公众会强烈反对不是总统说了算的
咲媱
俄发动俄乌战争的时候,油价是100元一桶,利润80,现在是60一桶,到40,俄的利润剩四分之一。还有屁的钱打仗。
咲媱
现在已经在开采了,美国现在的石油产量世界第一,比俄还多。再多开采一点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天青水蓝
阿拉斯加环保的压力更大,当地人尽管州政府发钱都反对进一步开采,之前有油轮在阿拉斯加发生过泄漏
天青水蓝
你根本分不清石油和页岩油的区别。美国原油产量主要是页岩油
咲媱
中国是搞市场经济才活到今天,回到易货贸易,哈哈,很快就会作古了。社会主义阵营,其实本质就是几千年前的帝国。早该淘汰了。
咲媱
现在美国的石油产量是世界第一。其中有部分是页岩油。但是墨西哥湾的油田根本不是页岩油。加大产量甚至不需要新油田。
咲媱
那又如何,川普已经取消了原来拜登的开采限制。现在应该已经是在建设中了。估计一两年内就可以开始采油,而且不是页岩油。
天青水蓝
市场经济和易货贸易并不冲突,不知道你的逻辑是怎么学的,和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易货贸易是双方记账,每个结算周期一清
咲媱
得了吧,你说的根本就不只是记个帐结算而已。记账你按什么算?一桶石油换多少件衣服?那么多种类东西,不通过货币,就是瞎扯。
天青水蓝
看这段:1964年起,成员国之间使用转账卢布进行贸易结算,但不以货币形式出现,贸易顺差只能取得相应数量的商品作为抵偿
新林院
塑料瓶装的水里免不了有塑料微颗粒。这些塑料微颗粒喝下去以后有可能粘在血管壁上,导致心脏病或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