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10来年回国探望父亲,年迈的老父亲和我有近百小时的促膝谈心。老头儿谈到的往事,我现在拿来讲讲。 (一) 77事变后我家从北京一路后撤,1938年祖父带领一家人在叙昆铁路(昆明-宜宾)重新找到工作后安顿下来。祖父母共有4女3男7个孩子,其中年长的3个女儿分别出生于1913,1917,1919年,都在女大当嫁的花季年华。祖父家风端正,为人宽厚,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大姑姑,三姑姑有了自由恋爱的对象,但是祖父对两人的婚事均不赞同(满意)。 大姑姑的对象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年轻人,但是祖父很快察觉到这个人似乎有些危险,又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人。短暂接触后,爷爷明确表示不赞成这门婚事。大姑姑和爷爷激烈争吵之后,就和心上人远走高飞了。在大姑姑走后的很多年里鲜少和祖父家人联系,隐隐知道她们后来生了2两个儿子。 1949年以后,大姑一家开始主动和祖父及兄弟姐妹联系。原来那些年他们也不容易,大姑父在共产党的地下系统中工作,并且小负一责。能平安地存活下来算是万幸,过去的前嫌都不计较了。大姑大姑父一家在广州市安顿下来。大姑父在广州的公安系统里是个处级干部,大姑姑在一家幼儿园当园长。 好景不常,几年之后的1953年(1955年?)大姑父突然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狱,具体犯了啥事没人说的清楚。大姑姑被降为普通幼儿教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养活两个儿子。有啥法子呢?相信组织相信党呗,那谁谁说过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几年以后大姑父被放了出来,也没有一个政治结论。领取一点儿微薄的生活费,赋闲在家郁郁寡欢。文革风暴来临之前,弃世而去,时年50几岁。留下一家老小,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没有了阳光如何灿烂? 两个40后的表哥在60年代末先后“逃港”了。 大姑家一直以来是和亲人们来往最少的。1999年我大哥去香港出差,父亲叮嘱他去看望一下两个表哥。大表哥混的还行,自己开了一小个公司,老婆孩子热炕头。二表哥单身一人在一个公交车站工作,属于香港低端人群。两人都提到了他们的父亲己经在XX年被 “平反”了。 (二) 三姑的对象是她的浙江同乡,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不知什么原因祖父也觉得这个人不合适,不支持他们的婚姻。三姑姑坚持己见,很快两人结成联理。三姑父是财会方面人才又有些文艺范儿。参加过三青团以及抗战时期“军统”在浙江某地开办的训练班,三姑父在那里颇受器重,被认为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这个“才俊”头衔在解放后的结局就没有什么悬念啦。
听父亲说,三姑夫姓穆,家族是浙江有名的大财主。参加军统是为了抗日救国。结果是提着猪头,找错了庙门。 49年后三姑一家在江苏无锡落户,40年代他们育有一儿一女。三姑父侥幸活过了“镇反”运动,但后来的一些年一直被人运动着。当过右派,历史反革命,坐过7年监狱。三姑姑非常善良温柔又有文化,被安排在街道丝棉厂工作。只有30来块钱的收入,养活一家五口。60年代三姑父病逝还不到50岁。 大表哥大表姐成长极为艰辛,是我家的资助才度过了难关。大表姐最终在一家小厂当会计。大表哥从未得到应有的教育和机会,自幼闭门练习书画解闷。到底有“才俊”的基因,大表哥自学的书画后来大放异彩,中年后成为一名浙江省书画协会有影响的艺术家。 明年三姑姑就将100岁了。我小时候回浙江老家,三姑姑对我十分疼爱,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三) 二姑姑是个听话的乖乖女。祖父有一个很多年的老同事,他的大儿子南开大学毕业,品学兼优,届时在昆明的一个水电站工作。祖父和工程师同事试着撮合儿女们的婚姻,结果一拍即合。二姑姑夫妻的最大特点是埋头努力工作,安于清贫,随遇而安。60多年来,二姑姑二姑父经历了风风雨雨,婚姻美满幸福。 1950年初二姑姑夫妇被聘用到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二姑父一直在中国核工业的技术情报部门工作。 1965年我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二姑姑,二姑父。真的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从此我每年寒暑假都来北京,在二姑姑家和自己父母家的感觉并无明显区别。二姑姑二姑父对我的成长影响巨大,我写过几篇故事这里就不赘述了。
注明: 年长的3个姑姑的母亲在1920年代初病逝了。照片上的奶奶1902年出生,育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不影响主题,没有在文章中特别说明。
本身就是图的不甘寂寞,更倾向于包容不稳定因素。老人的选择容易让儿女婚后生活平顺,而儿女自己的选择容易造成生活中大的起伏。
陈泊,海南人,原名卢茂焕,又名布鲁,在延安时期曾侦破过不少特务案,被称为红色福尔摩斯。案发时任广东公安副厅长兼广州副公安局长。
对外的培训班。进来是需要考试的。不是想进就进的。
这个班里,有民国第一个女少将,姜毅英(军统),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电报。
有沈之岳,唯一打入中共(延安时期)的军统人员。
还有军统三毛的毛森,毛万里(毛人凤之弟)。
心近,斗争胜败对自己影响越大。你姑父在公安系统,当然是权力中心的中心。任何一方都想牢牢抓在手里,不容对方染指。胜利方自然是对斗败方赶尽杀绝。根据时间,你姑父肯定是陈泊或陈坤的得力下级。斗胜方是罗瑞卿,当时是老毛亲信,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而切向来整人不遗余力,自然容不下斗败方的人。
三姑夫我谨慎地用了“风流倜傥”一词,甚至在被共党关押改造期间,还有女人想和他交好
这是一枚民国时期造的,上面镌刻有“富贵”字样,成色很新的戒子。
大概也意义深远吧,哈哈。
这些人发言也是随大家一起的,有的人还根本没怎么发言。说实话,考虑到当时的形势,也能理解:本来就要按比例,不先栽你们这些有点儿‘问题’人身上,难道先栽别人身上?
其实,真有历史问题的人,在1957年以前的各种政治运动中,都已经被揪出了。
高华 著
第十二章 革命向最高阶段发展:审干、反奸与抢救运动
AB团是在江西根据地的事件。蝶恋花答李淑一的第一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柳是当作AB团杀了的。
柳直荀(1898年—1932年9月14日),又名克明,化名刘克明。湖南长沙人。曾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因政治运动被中共所处决,最终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他当了某市的银行行长。。。当然了他参加的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另一个远亲 参加抗日 投笔从容 也是投奔国军, 考上黄浦军校!
刚毙了韩服渠的校长给他们训话:”。。。。。抗日!“
他一生追随校长,9x年回大陆探亲:讲了好多他自己经历的故事。。。
我家哥仨,大哥在一家工厂当锅炉工(留城),二哥和我插队当农民。。。不过我们也还蛮乐观的,身强力壮,智商不低,总会有出头之日的,哈
我最近10来年回国探望父亲,年迈的老父亲和我有近百小时的促膝谈心。老头儿谈到的往事,我现在拿来讲讲。
(一)
77事变后我家从北京一路后撤,1938年祖父带领一家人在叙昆铁路(昆明-宜宾)重新找到工作后安顿下来。祖父母共有4女3男7个孩子,其中年长的3个女儿分别出生于1913,1917,1919年,都在女大当嫁的花季年华。祖父家风端正,为人宽厚,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大姑姑,三姑姑有了自由恋爱的对象,但是祖父对两人的婚事均不赞同(满意)。
大姑姑的对象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年轻人,但是祖父很快察觉到这个人似乎有些危险,又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人。短暂接触后,爷爷明确表示不赞成这门婚事。大姑姑和爷爷激烈争吵之后,就和心上人远走高飞了。在大姑姑走后的很多年里鲜少和祖父家人联系,隐隐知道她们后来生了2两个儿子。
1949年以后,大姑一家开始主动和祖父及兄弟姐妹联系。原来那些年他们也不容易,大姑父在共产党的地下系统中工作,并且小负一责。能平安地存活下来算是万幸,过去的前嫌都不计较了。大姑大姑父一家在广州市安顿下来。大姑父在广州的公安系统里是个处级干部,大姑姑在一家幼儿园当园长。
好景不常,几年之后的1953年(1955年?)大姑父突然以反革命罪被捕入狱,具体犯了啥事没人说的清楚。大姑姑被降为普通幼儿教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养活两个儿子。有啥法子呢?相信组织相信党呗,那谁谁说过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几年以后大姑父被放了出来,也没有一个政治结论。领取一点儿微薄的生活费,赋闲在家郁郁寡欢。文革风暴来临之前,弃世而去,时年50几岁。留下一家老小,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没有了阳光如何灿烂? 两个40后的表哥在60年代末先后“逃港”了。
大姑家一直以来是和亲人们来往最少的。1999年我大哥去香港出差,父亲叮嘱他去看望一下两个表哥。大表哥混的还行,自己开了一小个公司,老婆孩子热炕头。二表哥单身一人在一个公交车站工作,属于香港低端人群。两人都提到了他们的父亲己经在XX年被 “平反”了。
(二)
三姑的对象是她的浙江同乡,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不知什么原因祖父也觉得这个人不合适,不支持他们的婚姻。三姑姑坚持己见,很快两人结成联理。三姑父是财会方面人才又有些文艺范儿。参加过三青团以及抗战时期“军统”在浙江某地开办的训练班,三姑父在那里颇受器重,被认为是难得的青年才俊。这个“才俊”头衔在解放后的结局就没有什么悬念啦。
听父亲说,三姑夫姓穆,家族是浙江有名的大财主。参加军统是为了抗日救国。结果是提着猪头,找错了庙门。
照片中的所有人我都见过面,其中还有关系亲密并一起生活过。1938年摄于昆明49年后三姑一家在江苏无锡落户,40年代他们育有一儿一女。三姑父侥幸活过了“镇反”运动,但后来的一些年一直被人运动着。当过右派,历史反革命,坐过7年监狱。三姑姑非常善良温柔又有文化,被安排在街道丝棉厂工作。只有30来块钱的收入,养活一家五口。60年代三姑父病逝还不到50岁。
大表哥大表姐成长极为艰辛,是我家的资助才度过了难关。大表姐最终在一家小厂当会计。大表哥从未得到应有的教育和机会,自幼闭门练习书画解闷。到底有“才俊”的基因,大表哥自学的书画后来大放异彩,中年后成为一名浙江省书画协会有影响的艺术家。
明年三姑姑就将100岁了。我小时候回浙江老家,三姑姑对我十分疼爱,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三)
二姑姑是个听话的乖乖女。祖父有一个很多年的老同事,他的大儿子南开大学毕业,品学兼优,届时在昆明的一个水电站工作。祖父和工程师同事试着撮合儿女们的婚姻,结果一拍即合。二姑姑夫妻的最大特点是埋头努力工作,安于清贫,随遇而安。60多年来,二姑姑二姑父经历了风风雨雨,婚姻美满幸福。
1950年初二姑姑夫妇被聘用到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二姑父一直在中国核工业的技术情报部门工作。
1965年我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二姑姑,二姑父。真的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从此我每年寒暑假都来北京,在二姑姑家和自己父母家的感觉并无明显区别。二姑姑二姑父对我的成长影响巨大,我写过几篇故事这里就不赘述了。

1. 左一,三姑姑(1919-2018)。1949年后一直在无锡,嘉兴工作生活。三姑父当年也是青年才俊,抗战时参加过军统。1957年划为右派。1961年以反革命罪入狱7年,殡于1969年。三姑姑育有一儿(1943-)一女(1945-),生活颇为坎坷,但都是自己专业中的优秀人士。表哥是浙江省最有影响的书画家之一。小时候,我在浙江和他一起生活过4个月。他每天用十指支撑做100个俯卧撑,坚持一生。 2. 左二,大姑姑(1913-2005)。一家人生活在广州。大姑父本应是共产党的红人,不知什么原因,50年代初就被列为另类,郁郁寡欢,1960年代病逝。大姑姑有幼师教育背景,一直是一个幼儿园的园长,支撑全家。生于40年代末的两个表哥,均在60年代“逃港”了。 3. 左三,四姑姑(1933-2004)。九岁时患“脑膜炎”智障,昏昏一生。 4. 爷爷(1890-1973)。一生廉洁,勤奋,平和。我有另文介绍。 5. 父亲 (1926-2020)。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49-57年任职鞍钢,57-90年任职包钢耐火材料厂厂长。三个儿子同时考上77级大学,平安幸福。 6. 奶奶(1902-1974)。操劳一生。 7. 大伯,戴鸭舌帽,(1924-2018)。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山西医学院教授。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1977年反革命罪坐牢。两个女儿78,79级分别毕业于山西,清华大学。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女儿的丈夫都是党国的厅局,副部级官员,呵呵。 8. 右一,二姑姑,(1917-2001)。二姑,姑父一直在二机部工作。也是和我最亲密的。小时候,我断断续续地在北京和他们生活过。他们有一女儿(1955-)。90年代,辞去组织部处长职务移民加国多伦多。 9. 小叔 (1937-2023)。60年代初,毕业于郑州粮食学校/学院,退休回浙江桐乡养老。一生平平,波澜不惊。注明: 年长的3个姑姑的母亲在1920年代初病逝了。照片上的奶奶1902年出生,育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不影响主题,没有在文章中特别说明。
本身就是图的不甘寂寞,更倾向于包容不稳定因素。老人的选择容易让儿女婚后生活平顺,而儿女自己的选择容易造成生活中大的起伏。
陈泊,海南人,原名卢茂焕,又名布鲁,在延安时期曾侦破过不少特务案,被称为红色福尔摩斯。案发时任广东公安副厅长兼广州副公安局长。
对外的培训班。进来是需要考试的。不是想进就进的。
这个班里,有民国第一个女少将,姜毅英(军统),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电报。
有沈之岳,唯一打入中共(延安时期)的军统人员。
还有军统三毛的毛森,毛万里(毛人凤之弟)。
心近,斗争胜败对自己影响越大。你姑父在公安系统,当然是权力中心的中心。任何一方都想牢牢抓在手里,不容对方染指。胜利方自然是对斗败方赶尽杀绝。根据时间,你姑父肯定是陈泊或陈坤的得力下级。斗胜方是罗瑞卿,当时是老毛亲信,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而切向来整人不遗余力,自然容不下斗败方的人。
三姑夫我谨慎地用了“风流倜傥”一词,甚至在被共党关押改造期间,还有女人想和他交好
这是一枚民国时期造的,上面镌刻有“富贵”字样,成色很新的戒子。
大概也意义深远吧,哈哈。
这些人发言也是随大家一起的,有的人还根本没怎么发言。说实话,考虑到当时的形势,也能理解:本来就要按比例,不先栽你们这些有点儿‘问题’人身上,难道先栽别人身上?
其实,真有历史问题的人,在1957年以前的各种政治运动中,都已经被揪出了。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十二) 发表于 2005 年 07 月 18 日 由 CND《华夏文摘》编辑
高华 著
第十二章 革命向最高阶段发展:审干、反奸与抢救运动
AB团是在江西根据地的事件。蝶恋花答李淑一的第一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柳是当作AB团杀了的。
柳直荀(1898年—1932年9月14日),又名克明,化名刘克明。湖南长沙人。曾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因政治运动被中共所处决,最终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他当了某市的银行行长。。。当然了他参加的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另一个远亲 参加抗日 投笔从容 也是投奔国军, 考上黄浦军校!
刚毙了韩服渠的校长给他们训话:”。。。。。抗日!“
他一生追随校长,9x年回大陆探亲:讲了好多他自己经历的故事。。。
我家哥仨,大哥在一家工厂当锅炉工(留城),二哥和我插队当农民。。。不过我们也还蛮乐观的,身强力壮,智商不低,总会有出头之日的,哈